新时代“00后”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理论渊源、现实审思和未来路向*

2023-01-11 08:00沈丽超
智库时代 2022年25期
关键词:劳动大学生教育

沈丽超

(浙江传媒学院学生处)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就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1]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2]“00后”这一新生代已经陆续进入大学,成为未来几年高校及就业市场上的主要人群。新时代背景下,加强“00后”大学生劳动教育,全面提升“00后”大学生劳动素养,促使劳动知识与技能教育的正向发展,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理论渊源:新时代“00后”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理论基石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教育思想

在原始社会,生产劳动是人同自然界之间的一种物质能量交换,更重要的是人与神之间的一种精神交换。[3]“重视劳动”“勤劳敬业”成为原始人类的追求,“共同劳动”和“团结互助”成为原始社会劳动伦理的基本内容,特别是人类依靠集体力量来弥补个体劳动以实现自己的需要。管子认为,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是致富和发展经济的最重要途径,社会生产力的水平不仅取决于劳动者的积极性,而且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一种公平合理的经济制度。[4]“勤劳敬业”是劳动者重要的素质,也是劳动积极性形成的内在动力。从古人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和劳动本位思想的体现。从教育的起源来看,我们祖先的早期教育发生在实际生活的需要上,特别是耕读文化对我国劳动教育的发展尤为重要。[5]古人不仅重视劳动和分工,而且形成了独特的劳动哲学,甚至上升到了艺术层面,这与我们强调实践和学习相统一的劳动教育不谋而合。古人有云:“劳心者治人而劳力者治于人”,由此可见古人还主张一种涉及劳动分工分配观点,激烈讨论劳动的重要性,甚至还将其与阶级等级相关联,直接影响了此后中国两千多年社会的走向以及全社会的普遍价值取向。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劳动教育思想

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的大部分笔墨是围绕着劳动价值观和劳动教育观展开论述的,其重要程度可见一斑。劳动是马克思在探索、分析人类历史发展规律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他认为,没有劳动,历史就无法存在。只有着眼于关注生产劳动的基础,才能明晰领悟人类历史的发展,并在日常生产劳动中累积出创造历史的举措。在此基础上,鉴于教育学原则的劳动价值观,马克思表明,劳动是形成人最纯粹的本体、实现人多维度共同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路径。首先,劳动是人本质的表现形式。人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形成了社会关系,这些关系内生于人的生产劳动,而不是独立于或强加于人的事物。[6]马克思认为,研究发生在人身上的教育对研究劳动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劳动在人的全面发展历程中扮演着助力者的角色。马克思、恩格斯两人经过大量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考察分析后发现:极具偏颇性的社会分工与人的发展片面性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而提出将教育的终极落脚点放在实现人的多维度发展。要历练出人顺应工种潮流变化的能力,并将劳动价值变现,必须让个人全方面的劳动能力持续正向增强。马克思特别主张建立在教育与生产劳动两者间的融汇贯通,原因之一为其满足适应现代社会变化发展的最低标准;原因之二在于马克思构建的理想国度里社会主义作为主流存在,消灭了阶级之间、强者对弱者的剥削,这就打破了教育和生产劳动之间的壁垒,为两者能成功实现普遍结合创建了具有现实意义的可行性。

(三)中西方教育家的劳动教育思想

中西方历史上,多位教育家的教育理念中内含了劳动教育的相关思想。黄炎培倡导尊重劳动和劳动者的劳动价值观。他的教育救国的逻辑基础便是实业救国,主张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并对劳动、劳动者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深度认同与尊重。陶行知则广泛吸收西方先进教育思想,借鉴欧美大学先进办学经验,促进了教育与生活的有机融合,并提出了时间上的劳动教育普及“活到老,学到老”。而其中近代教育家晏阳初被后世称为“世界平民教育之父”,他提出了社会、学校、家庭三种教育,为教育搭建起了基本框架,让底层劳动人民在具备基本生存技能的同时,也具备一定的知识文化素养。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靠劳动来维持的,劳动对整个社会和群体的精神面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他用历史教训警示人们,即使一个国家有着优渥的自然条件和强大的资本积累,一旦缺乏劳动创造的积极和活跃的社会特征,最终这个国家的经济和政治也将土崩瓦解。回望历史,裴斯泰洛齐是世界首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互结合的理想思想付诸于现实世界具体实践的教育家,根据其本人关于建立在初等教育与生产劳动两者间联接的实际实践和论证内容中,可以得出结果主要反映了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代环境下对教育与生产劳动彼此关系中前所未有的新要求。

二、现实审思:新时代“00后”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现状分析

对浙江省部分高校开展了新时代“00后”大学生关于劳动教育相关认知的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参加调研的对象涵盖浙江传媒学院、中国计量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3所高校“00后”大学生群体。经统计检验,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876,信度较高;KMO系数为0.905,极近为1,效度偏高,通过问卷分析当下新时代“00后”大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新时代“00后”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不足

当下,新时代“00后”大学生存在劳动意识淡薄问题,具体表现在对劳动教育认识的表层化和无知化。深度剖析得知客观上来说与社会环境中劳动教育的肤浅化、片面化以及功利化有着不可置否的关系。在家庭中,出于对社会环境的片面认知会出现“孩子只需要管好自己的作业和学习,烦扰孩子学习的家务由看似不需要学习和作业的家长承担”的分工模式情况。在受访的“00后”大学生中,有58.9%的认为家庭传递的教育理念为“成绩是第一位的。”大学教育普遍呈现出“重智育”的现象,劳动教育还停留在表面的观念式普及。此外,劳动常与金钱、利益等相互联系,这是过分强调劳动外在价值的结果。

(二)新时代“00后”大学生劳动教育忽视内在价值

只有通过诚实的劳动,才能实现这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遗憾的现实状况是我国劳动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存在片面化和机械化的特点。劳动在学生们看来往往是一种惩罚手段,或是停留在表层肤浅地将劳动教育在认知里定义为传授一种关于劳动的新生产技术。在受访者的调查中,有57.8%的人认为“社会氛围过于急功近利”。其次,存在一定数量的“00后”大学生在劳动实践活动中没有得到应该具备的专业指导。立足于社会环境的机构在学生之间建立的劳动合作关系不够普遍,能提供给学生参加劳动实践的场所也有限。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的劳动成果缺乏现实作用而不足以在社会中得到充分利用,使学生的劳动积极性下降。因此劳动教育缺乏深层次,忽视了劳动的内在价值。

(三)新时代“00后”大学生劳动教育缺少普及性和时代性

随着社会发展,许多高校创建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和勤工助学岗位等平台,旨在给在校大学生提供更多机会来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有超过一半的受访者参与过“勤工俭学”和“志愿服务”。但是由于岗位数量有限,学生基数大,导致供不应求。信息传播渠道的局限性使部分学生易错过参与机会。而学校出于对安全问题的顾虑,也会减少劳动实践的次数和范围种类。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高速期,但当下大部分高校能与劳动教育挂钩的活动,仍旧停留在探访孤儿院、敬老院,义务打扫卫生,缺乏时代性和创新性,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

三、未来路向:新时代“00后”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路径优化

(一)夯实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

家庭教育在劳动教育领域中占有首要地位,其在孩子成长教育道路上实现劳动教育的效果中有着一两拨千金的作用。家长其本身折射在生活各个细节中关于劳动的态度、观念、意识、行为等均对培养“00后”大学生劳动素养具有细雨润土般的作用。家长应当以身作则,做到言传身教,将良好的劳动教育观上行下效,起到榜样示范作用,进而将家庭教育变换成为劳动教育形式样态上的一个分支。其次,在言语上激励“00后”大学生主动承担家务劳动也是家长的一大任务,在客观考虑孩子个性特征基础上,除了布置常规固定的劳动任务,也要保证劳动实践多样化。家长应在“00后”大学生劳动的同时,对其进行相关劳模精神的指引和点拨,让其针对个体生存发展思考并明晰劳动存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接受内化劳动带来的成就感。此外,学生家长应热忱携手校方共同落实学校相关劳动教育的举措,助力学校劳动教育工作的顺利推进,为“00后”大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基础。

(二)引导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建设作用

目前,高校在劳动教育环节的时间花费、硬件配置上仍存在许多待提升完善的地方。高校需紧赶社会步伐,在确保劳动教育投入时间持续增长的同时,查漏补缺补足制度保障,增加专业课实践操作时间比例,划分劳动教育课程在学校的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时间,不断建立并完善劳动教育的培养、考核评价、到位次数考核和督察体系,进一步为劳动教育理念实践化及其相应匹配方案的策划起到现实意义上的指导作用。其次,高校在“00后”大学生劳动教育过程中需注重师资建设,努力培育出一支具备较强综合素质、较高实践技能和专业教学素养的师资队伍。高校有必要秉承劳教结合的理念,在课程中注入劳动教育内核,调整各类课程的目标、内容选择及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将实现劳动教育的价值作为近期目标。最后在言语、举措上对“00后”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积极开展社会实习、任务实训等行为进行奖励,提高学生通过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获取相关领域的专业技能,从而促使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得到质的飞跃。

(三)放大社会在劳动教育中的助力作用

社会是大学生接受劳动教育的主要外部途径,也是其劳动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渠道。首先,政府对于社会各界相关组织机构在确立优惠保障支持措施过程中应以积极态度对待,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举措进行大力支持和正向诱导,喜于构建各居民小区、基金单位以及社会公益组织机构等团体主动参与并献计献策的局面,构建富有个人自主性、日常家务性、社会公益性、价值生产性和劳动服务性融为一体的多元化劳动教育新模式,提供拥有区别于单一形式的发展平台,为在涌现新兴潮流的时代背景下开展与劳动性质相关的大学生教育提供无法撼动的支持。大众传媒要积极发挥引导作用,纠正舆论偏差。大众传媒需从根源上改变传播机制和影响机制,突出报道劳模典型事件,将劳动教育内含在优秀作品中。政府是劳动教育发展的顶层管理者和主导者,应加强对社会媒体的监督和管理。

(四)促进个体在劳动教育中的内生作用

能承接住新时代考验的大学生劳动教育,必须结合新时代“00后”大学生的特点,拥有胞吞时代特征并内化出个体高辨识度特色的能力。新时代“00后”大学生应自觉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在社会实践常规化的过程中不断对理论进行甄辨与验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实践中,形成正向的三观导向。大学生对加强自身劳动教育是有一定认识的,但劳动教育需要每个人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形成良好风气。具有教、受意义的客观理论往往需要历经社会现实的筛选沉淀后才能转化为大学生的知识,并且在历经社会实践、现象探索、个人反思以及再次实践的探索循环模式,真正细化演变为“00后”大学生行止之举的北斗,借此再护航学生的常规化劳动实践活动。“00后”大学生应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校内外各类活动并投身实践,借以直接或间接实现自我劳动意识和实际劳动能力的正向增长。

【相关链接】

浙江传媒学院(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Zhejiang),简称“浙传”,拥有杭州钱塘和桐乡乌镇两个校区,是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

学院的前身是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由浙江广播电视学校(创建于1978年)和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创建于1984年)于2000年合并组建而成。2004年,学院正式更名为浙江传媒学院。2010年,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签订共建浙江传媒学院协议。2011年10月,经教育部批准获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21年,成功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截至2021年9月,学院现有杭州钱塘和桐乡乌镇两个校区,占地1305亩,总建筑面积64.2万平方米;下设16个二级学院(部、中心),41个本科专业;有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建有12个省级以上研究机构;有教职员工约1400人,其中专任教师980余人;在校生14000余人,其中研究生459人;拥有49个实验室;馆藏纸质图书171.6万册,电子图书164.3万册,电子期刊119万册,学位论文813万册,音视频80046小时。

猜你喜欢
劳动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热爱劳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