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椿寓,王纪鹏,杨 丽
(1.遵义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3;2.遵义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6)
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人才培养体系涉及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而贯通其中的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是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1]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就必须以全面发展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为教育目标,探究“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过程育人,使各门专业课程相互促进、同向同行地发挥作用,在育人的主渠道中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2014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印发《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4-2020年)》,在其中首先提到“课程思政”的理念,提出“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形成协同效应,其核心就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使得两者形成教育的合力。当前,许多高校积极响应国家要求,探索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二者教育任务目标方向具有一致性,教育本质都是“育人”,不同之处在于课程体系、课程特点、课程优势等方面。当前,有些教育者对两者的把握还存在模糊的认识,需要加以辨析和深化,从而充分发挥“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独特优势。
思政课程,即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包含《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及《形势与政策》等课程,它们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渠道,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育人环节,属于显性德育教育。有研究者从“课程德育”的角度认为:“课程德育实质上是隐形德育教育,利用非德育课程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德育资源开展道德教育,具有隐蔽性、渗透性等特点,这也是通过专业课程开展道德教育的一大优势所在,通过专业课程的教学渗透蕴含于其中的科学精神,让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训练中同时受到科学精神的熏陶,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和价值选择。”[2]“思政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课程思政”是从“大格局”出发的教育改革实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思政”是为落实德育目标、以课程为载体的综合性教育体系,发挥专业课、通识课或选修课中的思政元素,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融入各门各类专业学科的教学当中,通过其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爱国主义情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来实现思想价值、人格培养的引领,发挥渗透性教育等方面的独特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环节,实现全程和全方位育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3]高校要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崇高的理想信念。“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要同向同行,两者都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协同育人,这里的“向”与“行”明确指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向”与“行”,也就是说“向”是指正确的政治方向,“行”是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活动,即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各门专业课程中的实践,也就是同思想政治理论课一道,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发挥教育的作用,增强育人的合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同向同行的主导方面,通过它可以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把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内容相结合,积极发掘专业课中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助力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思政课程教学为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真正实现教育培养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深入实施改革开放服务。
全面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是当下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这一举措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培养,关系着国家长治久安,关系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强盛。但是,经过调查发现,目前高校在开展“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探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工作时,如果不针对二者的理论及其关系进行研究,极易把二者颠倒,混淆其德育教育的深刻内涵。一方面,有的教师片面地认为“课程思政”重点在“思政”,如果没有好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就不能做到“价值实现”。在现实实践过程中,还有的教师认为“政治引领”是“思政课程”的任务,其他专业课只是负责专业技能知识传授,并没有深刻挖掘专业知识中所蕴含的价值观、理想信念、法律法规等思想政治元素;另一方面,有的教师机械地认为“课程思政”就是“课程思政化”,在专业课教学实施过程中,生硬地加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导致学生不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课程思政”失去“灵魂”,迷失“方向”。这样势必就出现了“两张皮”的现象,难以形成“协同育人、同向同行”的合力。
课程思政的元素挖掘直接影响到思政建设的效果。当前,大多数理工科的教师主要从事自然科学研究,他们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相对缺乏。因此,高校的教育改革对高校教师是一个挑战,这就导致了在教育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课程思政知识比较欠缺、能力不足,对自己本专业的思政元素不够敏感,传递给学生的质量效果不佳;另一方面,部分教材内容,做不到与时俱进,与时政衔接不到位;再加上部分教师对其不敏感,加之大部分教师教学备课都是传统式“个人备课”,无法做到“集体备课”那样取长补短,从而使得教学效果差强人意,使“课程思政”理论化难上加难;其次,课堂学生“抬头率”低,使学生与“课程思政”的新教育理念无法有效兼容,不能真正做到外化于行。
部分高校不能因地制宜、因时因势地制定教学目标。一方面,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体系还不够完善,对参与“课程思政”的相关文件精神学习情况、人员数量情况没有明确的反馈性机制,导致参与人数降低,在协同育人方面没有将社会需要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另一方面,部分教师教学压力较大,无暇顾及课程思政的内容。此外,统一的课堂教学模式也让一些大学生感觉“课程枯燥,形式单一”,影响教学的效果,自然也会影响课程思政的效果。目前,高校对教师的评价机制主要是通过课程传授、教育过程两个维度进行,暂时无法全面满足“课程思政”的育人要求。因此,广大教师在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过程中,必须抓好“课程思政”实施的本质这个着力点,杜绝形式主义,由表及里深入发掘存在的问题,不断探究改革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了人的本质论“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新时代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提升高校思政理论课的获得感,就必须在高校实施“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发展;同时,将“课程思政”相关理念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推进高校教育改革迈上新台阶,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大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要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考虑大学师资队伍的素质要求、人员构成、培训体系等。高素质教师队伍是由一个一个好老师组成的,也是由一个一个好老师带出来的。”[1]“课程思政”需要一支信仰坚定、自我定位准确、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更需要有计划、有组织、有管理地进行专业人才的引进及培养工作,从而在扩充师资数量的基础上,提高教学质量,确保协同一致地开展教学任务。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意见强调党对高校的领导是高校思政的重要体现,要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要加强对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的建设管理;要加强教师队伍和专门力量建设;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等。[5]“课程思政”绝不是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而是用老师的人格影响学生,所以必须把“言传”和“身教”相结合,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育德意识”和“育人能力”正是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理论要接地气,要让马克思讲中国话,让大专家讲家常话,让基本原理变成生动道理,让根本办法变成管用办法,将总体上的‘漫灌’和因人而异的‘滴灌’结合起来。”[6]学校还应搭建“课程思政工作室”之类的学习平台,整合思政教师、专业课程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队伍,加强培训,形成良性互动团队;还可根据情况需要邀请企业高管、科研专家、党建专家以及社会各行业的精英担任“课程思政”外聘教师。加强高校之间的合作,整合教育资源,从而为“课程思政”的建设提供优质的师资力量,确保教育改革顺利实施。
“坚定文化自信,有利于自身授课水平的提高。教师要立足课堂,扎根讲台,只有自身教学水平过硬,才能真正做到文化自信。”[7]为夯实课堂建设,推进教学改革,我们需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专业课教学模式改革,优化课程体系内容构建,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例如:在讲授学科发展历史时,可以结合学科的发展历程,有意识地介绍一些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故事,以此开展课程思政。比如选取那些毕生追求真理、矢志不渝的科学家作为榜样代表人物进行重点讲授,引导学生学习先行者、开拓者的理想信念;同时,在讲解原理时,把那些杰出代表的事迹在课堂进行分享,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拓宽课程领域,激励学生把个人价值融入社会价值中,以这种“案例教学”的方法,让专业的“教”促成有质的“学”。二是改革教师考评方式,把“课程思政”教学列入每学期考评范围,将教师的教案、课堂体验等作为考评条件之一。三是改革课程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思政课和专业课相结合的创新模式。充分整合多方资源,在学生之间建立起沟通桥梁,充分挖掘“思政元素”素材,努力做好课程思政育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努力做到专业化水平与高度人格魅力的统一,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学生,以高尚的情操感染学生,成为学生的思想引航者。”[8]另外,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要加强与各学院教师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加强理念和精神的传导。理念是实践的基础,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融合,促使广大教师形成课程思政的主动性意识,达成广泛共识,层层落实“课程思政”精神,设计“目标书”,构好“任务图”,充分体现顶层设计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实现思政资源充分共享和有效利用,丰富思政元素,做好课程思政,为社会培养清风正气的新时代青年。
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构建家校联动教育机制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趋势。构建家校联动教育机制有助于学校、家长双方互动,使大学教育更有针对性、时效性,强化家长对孩子心理、思想、行为等方面的指导,提高学生的自我认同。例如可利用学生开学报到时间,邀请家长出席“开学典礼”、“迎新活动周”等校园活动,让家长了解学校文化,督促学生学习。高校也可利用当地的红色文化,因势利导营造校内思政文化氛围,展开线上红色课堂系列讲座,邀请家长参与线上打卡,通过线上平台了解校园文化环境,并通过不定期的“线上家长会”、“家校思政讲座”等平台与家长探讨学生在学习生活、情感交际、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教育问题。家校结合帮助学生在人生的重要阶段更好地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教育改革,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影响。根据学科特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相结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受益,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内涵。学校是“小型社会”,学生进入本科、研究生阶段,其生理、心理和智力都得到提升。专业课老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和实际情况,结合当地民生现象,创设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看法来指导实践探索,同时认识社会民生、社会现象,在加深对党的方针、路线认识时巩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利用每年学校举办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专业老师应把握暑期实践机会,积极动员学生组成丰富多彩的实践团队,切实为民服务,在此基础上大量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做到理论育人与实践育人相结合。在乡村进行实践时,将自己的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结合,开展党史学习宣讲、普通话课堂、爱心义诊等活动,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切实为群众做实事、感真知、悟德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把个人价值融入社会价值中去,激发个人的钻研和服务社会的信念,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真正实现专业知识与价值观念同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