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氏通补法应用特点探讨

2023-01-11 07:16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叶氏病位营卫

张 妍 王 强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天津 300381)

通补法,为“通”法和“补”法的结合,是临床治疗因虚致实、虚实夹杂疾病的常用法则。现代学者应用此法治疗多种疾病,如周丽珍等[1]探讨了通补法作为延缓衰老的指导大法;高峰[2]应用通补法治疗面部过敏性皮炎;林程山等[3]应用通补法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等。广泛的应用说明此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叶天士为清代中医大家,在其一生诊疗中,对许多疾病辨治法则有独特见解,吸引了一大批现代学者如赵志贤、司丹丹、常志强等[4-6]对其证治思想进行探讨,通补法即是其一。叶氏应用通补法治疗的疾病包含了内、外、妇各科,现代学者对叶氏通补法的研究多局限于某一病位如奇经[7]、胃肠[8],并未有相关文献对叶氏通补法的应用特点进行综合研究。因此本文通过梳理《临证指南医案》中应用通补法的相关医案,总结其具体证治、探讨其应用特点,以期助力于叶氏学术思想研究,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通补之法,提高临床诊疗。

1 叶氏通补法的具体证治

本文通过梳理《临证指南医案》中应用通补法的医案,以作用部位为对象,将其归为4 类,即通补阳明法、通补奇经法、通补营卫法、通补阳气法,每种法则都有其各自的应用特色,如下。

1.1 通补阳明药用辛开淡渗 叶氏认为,阳明胃属腑,腑以通为用,亦以通为补。如《临证指南医案·痉厥》:“暂用通补入腑,取乎腑以通为补”[9]。在临床应用中,通补阳明主要用于中土虚弱、厥阴肝木乘侮。或冲脉空乏,冲气上逆导致胃气上逆,出现呕吐、不食、痞胀、疼痛等证。药多以半夏、茯苓为基础。思其药用半夏缘由,张寿颐言“半夏味辛,辛能泄散,而多涎甚滑,则又速降”,表明该药味辛能开泄坚满,体滑能降达逆气;《药性论》言半夏“消痰涎,开胃健脾,止呕吐……气虚而有痰气,加而用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橘皮半夏汤药用陈皮、半夏二味主治肺胃虚弱,呕逆恶心及干呕不止。通过上述可见,半夏与丁香、厚朴、枳实此类苦味行气降胃气药物不同,在发挥降逆功效的同时不伤及正气,更加符合此类本虚而标不通的上逆病证,如叶氏在治疗阳虚便秘时常用半硫丸,为半夏、硫磺二味的组方,以起到温阳通便的功效。由此可见叶氏选用半夏以通补阳明的精妙。

上述叶氏通补阳明的主治及用药,又因虚实比例程度及个体体质的不同,其加减权变之法不同;主要包括胃气虚、胃阳虚、胃阴虚三类;胃气虚甚且逆者,在半夏、茯苓基础上加用人参固护胃气;叶氏谓:“胃虚益气而用人参,非半夏之辛,茯苓之淡,非通剂矣”[9];偏阳虚则益智仁、淡附子、桂枝可选;如:《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戴(三九)案:“继则阳损……理中焦健运二阳。桂枝木、茯苓、生姜渣、炒焦远志、炒黄半夏、生益智仁”[9]。若胃阴虚而逆,则木瓜、石斛、粳米亦为可选之药。如《木乘土篇》徐案:“粳米以理胃阴……木瓜以酸,救胃汁以制肝”[9]。

1.2 通补奇经药用温润通填 奇经八脉理论是中医理论中较为特色且独立的组成部分,《临证指南医案》中载:“奇经为病,通因一法,为古贤之定例”。《黄帝内经》《难经》均有对于奇经为病的论述,如《黄帝内经》中治疗血枯病,先贤用四乌鲗骨一芦茹丸,其中乌贼骨、雀卵、鲍鱼汁为温补之品,茜草则为宣通之品,其中蕴含了通补奇经的雏形。《原机启微》言“奇经客邪,非十二经之治也,十二经之外,别有治奇经之法”;表明了奇经为病与正经为病的不同。从内经时期,不断有医家对奇经八脉证治进行阐述,奇经八脉相关理论不断完善,而叶氏在先贤通补奇经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完备了各经证治。在《临证指南医案》中通补奇经之法,主要用于奇经功能受损患者,涉及冲脉、任督二脉、阴阳维脉。不同奇经根据功能的不同,在其受损时临床表现亦不相同,可以此为辨证依据。如根据叶氏医案所载:冲脉虚损,可导致冲气上逆出现呕逆的症状;任督二脉虚损可出现头垂脊痛,椎尻气坠,心痛冷汗等症;阴阳维脉虚损可出现脉络闭阻疼痛,并发寒热之症。总得来看,其症状表现包含2大特点:循行部位和功能失常。

如《临证指南医案·痹》唐案:“右后胁痛连腰胯,发必恶寒逆冷……从阳维阴维论病”[9]。药用鹿角霜、小茴香、当归、川桂枝、沙苑、茯苓。《临证指南医案·产后》某案:“病发必头垂脊痛,椎尻气坠,心痛冷汗。此督任气乖……当以血肉充养。取其通补奇经”[9]。药用鹿茸、鹿角霜、鹿角胶、当归、茯苓、枸杞子、柏子仁、沙苑子、生杜仲、川续断。需要说明的是,2 则医案虽均有疼痛症状的出现,但叶氏并非着眼于治痛,而是根据症状表现部位及特点归结为某经之虚,进而选方用药。观上述两案一为阴阳维病、一为任督病,但用药却均以温润补精之品为主体,原因在于任主一身阴气,督主一身阳气,阴维维系一身阴气,阳维维系一身阳气;任督为阴阳维之根本,而任督冲三脉一源三岐,三脉盛衰又取决于肾精。这就导致任督、阴阳维四脉虽各以一阴一阳相对应,但通补四脉的用药皆从补肾精药物中选用,而对于补肾精的药物叶氏认为“草木无情”,因此多在既往草木之品上,加用血肉有情之品。

上述只言补奇经病之品,大多为血肉有情之品,较为滋腻,因此叶氏在配伍上格外注意通药的佐用。上述案中出现的小茴香、当归、茯苓等均为配合血肉有情之品取得通补之效的佐药。思其选药缘由,《本草从新》言小茴香“辛平,理气开胃……发肾邪”、《本草经解》言“小茴辛温益肝,兼通三焦之真气”,可见小茴香的功用不仅局限在梳理下焦气机,更覆盖了中焦促进脾胃气机运行,防治血肉有情滋腻生湿;而茯苓进一步防止了中焦因滋补生湿,从而阻碍运化。因此,小茴香的辛平、当归的辛温、茯苓的淡渗,使得气机有升有降,成为了叶氏通补奇经治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3 通补营卫药用气血兼顾 叶氏主要将此法用于经络营卫气血因虚而闭阻不通或涩而流迟,出现疼痛症状。如《临证指南医案·便血》姚案:“劳伤下血,络脉空乏为痛,营卫不主循序流行”[9],药选归芪建中汤。《临证指南医案·肩臂背痛》邹案:“阳明脉衰,肩胛筋缓,不举而痛,治当通补脉络”[9],药用生黄芪、白术、当归、防风根、姜黄、桑枝。两案一因劳伤下血,致络脉空乏;一因阳明脉衰,气血不充。其病机起始均为虚,至痛症出现,已由虚生实。对这类患者若辨证不准,妄用疏散寒湿之品,则犯了虚虚实实之戒。对此,叶氏二案所处方药均以黄芪、当归补之为主,其中当归补血兼具活血温通之意,如当归四逆汤,则重用当归之辛温以祛除末端循环之虚寒。二药双补营卫,再根据邪实种类、轻重加减药物,则虚可补,滞可通,经脉气血可因此恢复正常流行,是寓通于补之真意。

1.4 通补阳气药用温阳利水 中下阳气的通补法可简名曰:“通补阳气法”。《临证指南医案·泄泻》顾案:“脾肾瘕泄,腹膨肢肿,久病大虚,议通补中下之阳,人参、川熟附、茯苓、泽泻、炒黄干姜”[9]。上案患者因脾肾阳虚导致水湿代谢失常,著而不去出现肢体水肿、腹部膨隆、腹泻等症。虽因阳虚所致,但水湿留存之象亦重,因此,叶氏设方以参、附、姜为补阳主体,使阳可化气,中下二焦气机得以宣化补充,进而佐以泽泻、茯苓淡渗利湿。辛甘、淡渗合用,无论参、附补阳,还是泽、苓利水,均为使机体阳气流行而服务,体现了叶氏“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之旨。

2 叶氏通补法的应用特点

2.1 通补之方显灵动之机 病有标本,治亦有标本。病因虚而致,用药以补为主无可厚非。但从上述可见,叶氏多将通补法用于中下二焦。思其缘由,可知单纯的补法,从上焦到下焦,用药侧重从气逐渐转变为血,所用药势亦从上焦的“非轻不举”转为下焦的“非重不沉”。此为常理,但若不照顾这点变化,下焦的纯补之方则会逐渐失去灵动之机,变成了呆补蛮补,会适得其反,叶氏正是体会到了这点差别,如《临证指南医案·遗精》中言:“养阴佐以涩剂,仍参入通药可效”[9]。同样体现了叶氏用方重视轻灵活泼的特点,亦如《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戴(三九)案中言:“通补为宜,守补则谬”[9]。

2.2 经络腑道通即为补 上述阳明胃腑、奇经、营卫有一共同点,即三者均可归属于气血的运行通道。此类病位的特点是以通畅为用,如胃肠需“通”才具有受纳传导的功能;冲脉因通才具有月事以时下的功能;经络因通才具有运行营卫气血、贯穿上下 内外气化的功能。此类病位中通畅是其功能正常行使的基础,不通则病。由此观之,“通即是补”之言在《临证指南医案》中不仅仅适用于阳明胃腑,还可扩大至这类通道性质的病位。只不过针对不同病位以及病邪性质,在用药上有所差异,应符合此部气化特点。具体来说,病位不同其气化升降特点亦不同,如阳明胃腑以降为顺,因此选择药物时应选择具有降胃气作用的药物,如半夏等,取到通以为补的效果,变相增加了补药之力,并且降低了因补而生滞的影响。

2.3 通补法用药整体以温为主 统观上述叶氏在不同通补法中的用药,我们不难发现虽有辛开淡渗降阳明、温润通填补奇经、气血兼顾通营卫、温阳利水通阳气的不同。但处方的整体药性表现均以“温”为主。符合“寒则涩而不行,温则消而去之”之意。“温”是阳的属性表现,“温”可使气血流通,在无实邪闭阻下,可使补法达到通法的效果。即保持整体药性温而不寒是叶氏应用通补法的另一特点。由此可见,叶氏虽在众多疾病的诊疗中重视养阴,但对气化流行同样并未忽视。

综上,叶氏将通补法应用于多种因虚致实的内科疾病诊治中,如胃病、奇经病、营卫相关疾病等,所治疾病多集中于经络腑道这类具有通道性质病位,其理论依据在于此类病位具有“以通为用”“通亦为补”的特点。叶氏通药的应用值得我们借鉴,如通补营卫用当归,通补阳明用半夏,通补奇经用小茴香、茯苓等。此外还警示我们在具体应用中需注意以下几点:(1)整体药性当温为主,以防伤阳有碍气机流行。(2)通药的选择当先明病位,继而应选择符合此部气化升降的药物。(3)下焦虚损之病不可一味蛮补,应通补结合。

猜你喜欢
叶氏病位营卫
基于营卫理论对中医护理的初步探讨*
《黄帝内经》对周围神经病的认识及启发❋
A New Leaf Litter Toad of Leptobrachella Smith,1925 (Anura,Megophryidae) from Sichuan Province,China with Supplementary Description of L.oshanensis
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案例举偶
中医对痛风的认识
消渴病合并抑郁症之病位探析
历史各时期关于营卫理论的研究概况
商水县邓城中和堂研究
补益营卫方对衰老小鼠皮肤端粒酶表达的影响
坐拥金山却穷死的袁世凯六姨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