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融入中学化学教学的实践与探析

2023-01-11 05:12福建省福清第三中学350315
中学教学参考 2022年3期
关键词:立德电池化学

福建省福清第三中学(350315)郑 丰

福建省福清市教师进修校(350300)陈绍官

古人云:“人无德不立,家无德不旺,国无德不兴!”道德品行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良好的道德品行必须从小培养。在校的中学生正处于性格、品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要在他们还没完全被世界的多样化和文化的多元化混淆之前对他们进行德育,尽早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品德观念。

有的教师认为德育是只属于班主任和政教处的工作,应该专门在班会课上宣传,不应该在课堂的“黄金45 分钟”内讲授。但是,德育不是光靠那一两节班会课就能实施好的,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行是在教师长期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慢慢形成的。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中明确指出,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义务教育化学或科学课程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弘扬科学精神、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这明确了化学学科的根本任务:一线化学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基本的化学知识,而且要教会他们为人处世的原则。常言道:“想要学好技能,先要学会做人。”因此,为了更好地贯彻和落实新课改政策,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我们申报并立项了“立德树人融入中学化学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这个市级课题,探讨如何能真正让德育在化学课堂上绽放光彩,使素质教育不再是一纸空谈。

一、在课堂教学时融入德育

对于每一科的教师来说,课堂一直是传授学科知识的主战场,也是德育的主阵地。我们通过调查问卷和经验总结不难发现,德育如果仅通过每周一两节45 分钟的班会课来实施肯定是不够的,而且“满堂灌”也容易使部分学生出现麻木或厌烦心理,效果适得其反。我们调查后发现,在学科教学中适时适当引入德育,哪怕是5 分钟的讲解,带来的效果甚至会超过45 分钟的班会课。因此,探讨如何在化学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学好学科知识的同时培养和提高品德素养,做到“润物细无声”,是化学教育工作者要重视的,也是本课题研究的任务之一。

在我们对本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期间,华夏大地惨遭新冠病毒的侵害,学校教学不得不暂停,同时响应国家号召,转为采用网课的形式教学。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将德育融入化学课堂”的研究,相反,因为疫情的出现,我国同胞众志成城的抗疫行动正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绝佳题材。笔者在网课期间恰好教到“化学反应与化学平衡”这个专题的知识点,在提到可逆反应的特征时适当展示了一组白衣天使援鄂的图片,并且告诉学生疫情其实并不可怕,它就像化学反应一样具有可逆性,且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只要我们万众一心,时刻保持正能量,相信祖国、相信共产党终能带领我们把新冠病毒赶出家园。

如果说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体现,那么它仅仅是众多德育内容中的冰山一角。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也是教师对学生实施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普普通通的化学知识中其实蕴含丰富的人生哲理,笔者在课堂上也喜欢适时地引入德育,这不仅会让课堂轻松活跃,而且会带给学生一点感悟。

例如,笔者在提到滴定实验时,会装作有感而发:有时候你会抱怨“什么时候才能到终点”,有时候你会着急“怎么颜色还不改变”。滴定管长长的,我们的未来也是长长的,坚持用心做好每一件事,结果就会掌握在你手中。

二、在课外探究中结合德育

我们经常说,听别人讲一万遍不如自己做一遍。教师要想让化学学科中的思想品德教育真正深入人心,光在课堂上偶尔纸上谈兵肯定是不够的。教师如果能够有效地在课外实践活动或者研究性学习小组合作中有机融入德育,让学生做到亲身经历、亲自体验,所产生的效果要远比只在课堂中枯燥灌输好得多。

例如,笔者教学“原电池”这节课时,先向学生介绍了一些常见的一次、二次电池,并且展示了我国现阶段的高科技电池,让学生惊叹我国科技发展速度的同时产生自豪感。然后笔者话锋一转,引出事物的两面性——电池带来的环境污染:电池中都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和有毒液体,如果随意丢弃,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据专家测试结果可知,一节纽扣电池能污染60 万升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特别是铅酸电池,内有浓硫酸和重金属铅,如果随意丢弃,造成的污染更为严重。因此,对于电池这类有害垃圾,大家应该及时回收处理,这样不仅利于环境保护,而且利于资源的回收再利用。为了让学生能更快更好地对知识点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也为了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电池里面到底是什么样的?笔者在课堂上现场“解剖”了一个废弃的五号电池,并做成标本展示出来,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电池的内部结构特征,同时学习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兴趣。为了让环保理念不落为空谈,课后,笔者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要求他们根据自身对电池特征和危害的认识进行一次名为“废电池:有害垃圾还是有用资源”的环保主题实践活动,要求他们利用课余和周末时间上网或者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完善有关废电池的危害和环保题材内容,制作横幅、标语和传单在校园及社区进行环保宣传,并根据资料收集情况、口号宣传力度和废弃电池回收情况等构建具体有效的量化评价系统,将评价结果与学生学科总评成绩结合,以达到全面评价学生的目的。这样不但能让学生切实体会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而且能提高他们的团结协作能力和动手动脑能力,锻炼他们的口才和胆量,也符合新课改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达到德育的目的。

三、在作业和考试中融进德育

德育要想更深入人心,需要教师“见缝插针”,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和方式方法。近年来,高考改革中明确要求增加作业和试卷的阅读量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提倡“全科阅读”。因此,笔者认为在作业和考试中适当融进德育内容也能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

例如,2020 年全国Ⅱ卷理综选择题的第7 题就考查了以下内容。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信州铅山有苦泉,流以为涧。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烹胆矾则成铜。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胆矾的化学式为CuSO4

B.胆矾可作为湿法冶铜的原料

C.“熬之则成胆矾”是浓缩结晶过程

D.“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是发生了置换反应

本题既考查了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理解,又考查了化学常识,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增强学生对祖国的自豪感,符合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要求。

不仅是选择题,在填空题或者问答题的题干中如果不经意地提及德育内容,虽然只是蜻蜓点水,但是有时候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在实验过程里培养德行

化学教育家戴安邦指出,只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的化学教育是片面的,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在用实验解决化学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各项能力都会得到发展。化学实验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笔者从教这些年来,发现部分教师虽然深知实验的重要性,但是不喜欢上实验课。究其原因涉及多方面,除了实验课的容量少,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麻烦:准备实验的麻烦和实验后收拾的麻烦。这个原因在农村地区或师资缺乏地区尤为突出,因为这意味着很多时候需要教师亲自去实验室准备每一组实验药品和仪器,课后又要收拾实验药品和清洗仪器,忙碌了四五个小时就为了45 分钟的课堂。长期如此,教学任务繁重的教师易生惰性。而笔者认为实验课是最能对学生进行品德培养的时机:中学分组实验是相对安全的,对于实验仪器和药品的安全取用和正确摆放,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或周末时间提前操作。这不仅可以让学生近距离深入了解、认识实验仪器和药品,而且可以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培养他们的主人翁精神。

例如,笔者发现即使再三强调实验要求,还是会有一些学生一进入实验室就缺少应有的“随手”意识,却多了不该有的“随意”行为:实验时没有随手洗净试管,却把滴管、玻璃棒或试剂瓶塞子等实验仪器随意放在桌上;实验后没有随手擦洗台面或把座椅推进实验桌内,却随意摆放实验药品;等等。针对这些现象,结合立德树人的要求,笔者以课后留下继续帮忙收拾实验仪器和药品作为惩罚,让行为不良的学生通过劳动增强自觉意识,树立做好细节的观念。

五、在教学评价上落实立德树人

化学课堂的教学评价是最能直观反映一堂课有效性、高效性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有的教师对化学课堂的教学评价中往往只重视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程度进行评价,却忽视了对学生道德品质培养情况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容易成为缺乏个性的应试能手,在生活实践中或动手实验时会力不从心,且遇到新情况、新知识、新问题时会茫然无措。这样是达不到立德树人目的的,这样的学生也不是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为此,要在化学教学评价中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从“重成绩”回归至“育人”,教师要全面优化各个教学环节以满足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和个性化学习需求,构建生本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例如,在教学钠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时候,有的教师对学生是否掌握该节课内容的评判标准是会不会书写相关方程式。而从立德树人的角度进行教学评价是看学生是否有足够的学习热情,是否充分发挥潜力,通过课堂实验培养认真观察、敢于质疑、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并通过提出、优化、实施实验方案来得出相关结论,达到知识与技能的同步发展。又如,教师在讲到单质钠与不活泼金属盐溶液反应时,以硫酸铜为例,可以按照“设疑—学生讨论—做实验—课外求真—得出结论”的步骤进行教学,使学生除了掌握知识,还培养了用心观察、动脑思考、动手解决、归纳总结的综合应用能力,以达到真正的“树人”目的。

总之,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先品德后论才,优良的品行才是每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如何更好地培养德才兼备的国之栋梁是每一位教师都要研究的问题,希望本文能起抛砖引玉的作用,多给各位同仁一些帮助。

猜你喜欢
立德电池化学
电池很冤
“一粒盐电池”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把电池穿身上
穿在身上的电池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