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克祥,陈 沁,林雪娟,闵 莉,伍 娟,谢丽华,夏淑洁,徐顺贵,李灿东
福建中医药大学, 福州 350000
中医药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有着数千年的积累与沉淀,为中华民族繁荣昌盛,防病治病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凭借确切的临床疗效,突显简、便、廉、验等特有优势[1],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而这与中华民族深厚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缜密独特的中医思维密不可分。中医思维是中医学关于认识人的生命活动规律、健康与疾病的观点和方法的思想体系,是历代医家在认识和解决疾病与健康问题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思维模式,包括整体思维、辨证论治、恒动思维等[1]。中医的发展离不开中医思维的指导,从理论到临床,其本质就是思维方式的合理运用。中医学的思维方式独特,掌握并熟练运用这种思维,才能更好地为患者减轻病痛。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新医科”的建设与实施,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人们对健康服务的新需求,迫使中医药院校重新思考如何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培养新时代中医学人才。由于中医思维具有抽象、复杂的特性,加上受西化思想的影响以及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等,目前中医药大学里初学中医的学生往往缺少对这种思维方式的认识,且受到近年来高等教育规模化的影响,中医思维弱化或将成为中医药发展的主要瓶颈。因此,针对当前中医思维存在的问题,从多方位加强中医药院校学生中医思维的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中医高等教育研究与改革的重要任务[2-3]。
中医思维模式培养是近年来教育界及中医界思考并讨论较多的话题,纵观几千年的中医发展史,影响中医思维培养的因素存在于培养过程的各个阶段,有哲学、国学等文化问题,有教学、实训等方法问题,还有临床、科研等现实问题。现就其主要问题综合分析如下:
中医思维受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与哲学思想影响,是在特定的生产方式、科学水平及道德观念等背景下形成的,它是传统哲学与生命健康技术的融合,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延伸和拓展,深受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影响,这些古代哲学思想和方法构建起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如精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和气一元论等。而今,随着全球一体化发展,“现代”“科学”“标准化”“循证”等成为中医融入世界的准则,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或缺失或不够,造成“人文”的弱化,在强化科学、重视定量、忽视定性和抽象思维的同时,过多强调循证、实验验证、还原靶点、突出客观,导致中医思维逐渐背离了中医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4]。
学生中学时代的知识体系与相关学科均属于现代思维模式,这与中国传统文化范畴的中医学所需要的思维基础不相适应。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根基的不足,导致学生进入中医院校后,中医思维模式难以形成和适应。同时,中医院校的课程设置是中西医两种课程体系同时并进,这种设置使学生的思维由不适应演变成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可见,由于中国基础教育以西方现代知识体系为主导,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摄入比例不足,且缺乏系统性,加上高等教育中西医课程设置的问题,造成了中医院校学生中医思维弱化的现状,这往往需要更多时间加以“重塑”或“转换”[5]。
中医学本是建立在整体观念之上的学科,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追求机体整体和局部平衡和谐的思想贯穿于中医的病因、病机、诊断、辨证、施治和养生等各个方面。整体观念作为中医思维的灵魂,贯穿于中医思维的全过程,无论中医如何传承与发展都离不开以整体视角考量生命、健康与疾病的宗旨。中医整体观念的发展推动了多元化中医思维模式的形成,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包括自然思维、立体思维、系统思维、平衡思维、统一思维和整体思维。深入研究中医整体观念理论源流、内涵与外延,创新发展中医整体观念理论体系,在促进新时代中医学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目前临床分科过于细化。在一定程度上分科是科学发展和社会实际的需求,但刻意模仿西方模式划分学科会违背中医药学科发展规律,也为中医思维的传承带来诸多问题,最终使得许多中医工作者不注重从整体把握中医内涵,只针对个人的分科来建立知识体系,从而使得其所掌握的知识呈现碎片化、零散化,导致大量的中医药从业人员不再系统地掌握中医药理论知识、思维方法,只片面关注自己的专业领域;教师依据各自擅长的领域进行教学,容易呈现“分裂式”“碎片化”问题,难以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6-7]。其实,从医学本身而言,疾病的发生往往不仅仅是某种原因或某个局部的病变,还有心理、社会、自然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参与,故分析疾病时应立足整体,全方位把握疾病信息。而只有立足于整体观念,充分运用中医思维才能真正发挥中医的独特优势。
中医与西医的思维方式迥然不同。中医强调天人合一,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中医特有的理论和术语来描述机体的整体、动态、个性化的生理病理规律。中医认识疾病的独特之处在于“因发知受”,即通过分析表现出的症状、体征来推测机体内在病变机制,从而寻找导致疾病发生的真正原因,该病因包含病机的概念,是一个逆向的思维推理过程[8]。其重视辨证治疗,从宏观着眼,侧重于对疾病某阶段病理状态的认识,突出“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根据发病时的节气、环境,不同人的体质、性别、年龄等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当的治疗方法,即一个病在其发展变化的不同阶段可以出现不同的证,而许多病在发展的某个阶段,又可以出现相同的证。西医偏重从微观入手,注重研究人体的解剖过程,强调“格物致知”,以辨病见长,其对疾病的认识基于“还原论”思维,擅长用肉眼或借助仪器、设备的精确观察方法去了解机体的结构及生理、病理现象,从而找出客观存在的致病因素,重视对症治疗。
中医学和现代医学均符合逻辑学思维,在理想状态下,各自均应在疾病治疗中达到最佳疗效。然而在大量的临床实践中并未得到证实,这种表现在现代医学中尤为突出。辨病与辨证怎样结合、如何有效结合,一直困扰着中医学者。在临床见习、实习中,常常先西后中,以西医的病变原因来思考用什么中药能杀菌、消炎等问题。这两种思维频道的转换与切换,让学生难以适应,出现中西医思维混乱[9]。中西医结合治疗思维,不是机械地将中药和西药相加,而是一种理论和思维在医药领域的交互和碰撞,不仅有益于患者,更有利于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的推广和运用。
基于中医思维培养存在的问题,笔者以“强化经典,博学人文,夯实基础,提升技能”为主线,围绕“优化课程体系,夯实国学基础;强化经典学习,注重临证体验;改革教学方法,加强技能训练;重视基地建设,拓展课外实践”等方面,从教师到学生,从理论到临床,从学校到医院,从第一课堂到第二课堂,探索多维度、全方位的中医思维培养模式的构建。
以优化课程体系为着力点,构建“思想道德修养和素质教育课程、人文社科课程、现代医学课程、自然科学课程”等四大模块,遵循中医思维构建的主线,形成“中医理论基本知识→中医经典理论→中医临床基本知识→中医临床实践”的进阶式主轴。课程体系加入“国学经典精读”“易经导读”“中医哲学专题理论”“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等选修课,进一步丰富国学类课程,并建议开设一门中西医比较课程,使学生对两种医学体系先有一个整体认识,以保证学生建立起中医思维模式。
中医思维的培养贯穿于学生整个大学学习过程中,重点开展两个方面的知识融合:一是中医经典理论与临床融合,要强化传承,把中医经典能力培养作为重点,提高中医类专业经典理论课程比重,将中医经典理论融入中医基础与临床课程;二是中医学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授课内容要从单一学科课程知识转变为以学科课程知识为主,融入其他相关学科知识为辅的课程内容结构;同时,不定期邀请文化名家或中医大家来讲座,以“文”入医,加强“人文与国学”的教育,并依托学校中医药文化博物馆、雕塑、长廊、书画等中医药文化元素,多维度、全方位融入中医文化氛围,帮助学生感受中医的博大精深,树立中医观,增强学生对中医文化和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与认同感[10]。
经典课程是打牢中医理论的根基,也是建立中医临床思维的必经之路。学校增加四大经典的学时,积极推动“温病学”“伤寒学”“内经选读”等在线开放课程,拓展和丰富教学资源;同时,开展校级中医经典等级考试并参加全国的试点考试,考察学生对于经典原文背诵的熟练程度,激发并促进其学习背诵经典的兴趣与热情;另外,以中医整体观念的思维为主线,对相关课程的内容进行整合,开设全国首部网络中医疫病公开课——“中医疫病学”。
在加强经典课程建设的同时,注重学生的临证体验,以开展师承教育为主线,成立修园班、国医传承班等改革班,对培养方案进行手术式修订,突出“先中后西,先背后悟,先实后理,先易后难”的培养思路;在课程安排上,优先考虑中医课程,第一学期就开始背诵与医学相关的名言名句、国学内容及“医学三字经”,开始练习推拿手法,简单疾病的手法治疗,暂不考虑理论基础与内涵解读,以此引发学生兴趣和对中医治疗的信心;并利用寒暑假或业余时间,安排学生到国医堂、附属医院跟诊见习,抄方背方;未纳入改革班的学生,配备本科生导师,利用空档时间,跟随教师门诊,增强其学习中医药的信心和动力,培养学生临床辨证施治能力及用药体会[11-12]。以此构建“早实践、多实践、反复实践”的实践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中医思维的启蒙与构建,对中医理论的领悟与吸收,以及临床技能的模仿与掌握。
注重“传统与现代结合、医学与人文社科结合、基础与临床结合、个性培养与素质教育结合”的整体教学目标,推进多样化教学手段改革,如采用“教学工作坊”模式,邀请临床专家分享临床经验及学科前沿,开展名医名家讲座,以传授经典理论临证运用,提升实习生对经典的掌握与运用能力。围绕医学生“七个领域能力”的培养,注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理念转变,形成“一横一纵一维度”目标,即以医学生知识、能力、素养为横轴,以深度挖掘、拓展延伸相关知识为纵轴,以持续改进和培养成效为维度,推进教学改革,观测改革成效。以“中医诊断学”为例,研究者创建“课堂—实践—慕课”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注重形成性评价,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课程充分应用线上教学,依托不同平台线上课程,如“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高等教育出版社网络课程”“福建省在线开放课程”等,推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增加了教与学的互动,实现了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
同时,依托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围绕“中医辨证思维训练、中医综合诊疗技能、刺法灸法技能、临床针灸诊疗技能、推拿手法实训、推拿功法实训、中药植物辨识、中药药品辨识”等项目,加强中医类学生的技能实训。近年来,学校还打破以往以学科为中心的分离式临床思维和技能训练方式,重新组合临床技能训练内容,将标准化病人(SP)与虚拟仿真技术进行整合,利用中医临床诊治思维能力训练系统、临床辅助检查教学及考核系统、模拟DR训练系统、临床思维综合训练系统、综合穿刺虚拟训练系统等虚拟仿真设备,培养学生中医技能与临床思维,提高其临床综合诊疗能力。让学生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集体协作和独立思考能力等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实现学生从入校到离校,临床技能训练全覆盖[13-14]。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至关重要的学习阶段,学生要将医学理论知识应用到临床实际中,并在临床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初步积累临床工作经验,让学生在临床认识、判断、决策、验证等方面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学校高度重视临床基地建设,遴选三级以上医院为临床教学基地,抓好临床教学基地的评估、评审工作,适时开展临床教师的培训,让临床教师参加各类教学大赛,给临床教学基地设立专项科研项目,以此推进临床基地的医疗、教学、科研等全面发展,构建“医教协同、院校结合”的临床实践教学体系,着力打造卓越医师培养高地[15]。
学校团委、学生会创办各类富有中医特色的专业社团,如“现代名中医学术研讨协会”“凡思病例研讨协会”“骨疗协会”“针灸推拿协会”“耳针学术研究会”“小儿体质调理协会”“中医美容协会”“本草社”等,学生通过参加中医类特色社团活动,拓展课外实践,提升中医兴趣,提高中医思维与辨证能力。另外,还通过参加义诊、健康宣教、膏方文化节等活动,提高医学理论与应用能力的结合,在弘扬中医传统文化的同时,融入健康中国的实际行动,在实践中认识国情,奉献社会,提高自身综合素质[15-16]。让“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扎根于中医学子心中,使其成为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事业的接班人与守护者。
随着经济社会和卫生事业的发展,当前中医人才培养规模日渐扩大,而中医思维能力培养是成就优秀中医人才的核心要素,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根本所在。作为中医人身在中医,更要心在中医,只有在中医独特的思维体系中去培训和教育,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去创新和发展,才能真正地让中医的学生学好中医、用好中医,并发挥出中医应有的价值。但在现代教育培养模式下,中医思维的培养一直备受困扰,各院校都试图加以解决,但路途似乎还很遥远。福建中医药大学从“课程体系与国学基础”入手,从“经典学习与临证体验”发力,从“教学方法与技能训练”助力,从“基地建设与课外实践”得力,形成多维度、全方位推动中医思维培养模式。诚然,要实现较好的中医思维培养,离不开“教师”这一最主要的群体,教师自身的中医思维能力的培养一样迫在眉睫,中医药教育教学需要一支具备深厚传统文化功底、扎实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丰富临床经验的教师队伍。相信大家有了共识,一定能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具有中医思维且品德高尚的中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