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里科夫的婚恋体现了什么

2023-01-11 02:35
中学语文 2022年7期
关键词:里科夫套子契诃夫

■ 毛 明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五)第一单元第二课《装在套子里的人》(以下简称《套中人》)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二题体现出教材编撰者的观点:别里科夫的婚恋体现了其“对生活的渴望”及“性格的复杂性”。该题倾向于认为别里科夫“真的想结婚”,“想结婚”体现了主人公“对生活的某种渴望”,是走出“套子”的尝试。配套《教师教学用书》接受了教材编撰者的观点,并用来分析人物形象。该书“关于练习”解释道:该题(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二题)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了解“人物性格的复杂性”。给出的“参考答案”进一步解释说:该练习题重点是让学生注意别里科夫“想要结婚”,最后又死于婚姻失败这一悲剧的内涵;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如果别里科夫结婚了,他的生活会怎么样?婚姻是否会改变他的性格?他的婚姻是否会破裂?等等。该书“整体把握”说得更加明确:“结婚意味着他(别里科夫)对生活的渴望,意味着他走出‘套子’的尝试”;尽管挣脱既有的‘套子’是很困难的,一桩小事,就让他的希望彻底破灭。”总而言之,教材及教参编撰者的基本看法是别里科夫的婚恋表现了“对生活的渴望”,是走出“套子”的尝试,体现了别里科夫性格的复杂性。

可是,上述观点带来了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首先,将婚恋事件理解为别里科夫走出“套子”的尝试,会造成别里科夫形象认识上的混乱。如果别里科夫表现出对生活的渴望,事实上也尝试过、努力过,为什么不可以被视为功败垂成的英雄?横亘在别里科夫面前有数不清的、对一般人来讲不是困难的困难,但他还是尝试过、坚持过,难道不值得尊重?其次,将婚恋事件理解为别里科夫性格“复杂性”的体现,意味着将别里科夫身上的“套子”归因于、甚至等同于个人性格,这将造成对“套子”内涵的片面认识。

既然“套子”主要是性格因素,那么“研讨与练习”第二题就容易转化为下列问题,比如某种特殊性格能否被婚恋改变,或者个人性格究竟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等等。照此逻辑,学生讨论的焦点最终落到是否遇到“真爱”、是否相信爱情、是否人性的乐观主义者诸如此类远离题目设计者意图的领域之中,该不会是杞人忧天吧!当然也应该承认,尽管契诃夫作品原文并非如此,但在节选的课文里,“套子”确实几乎等同于“性情孤僻”“极力退缩”的个体性格,“套中人”就是指别里科夫们。可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能够回避“套子”的社会意义——包括群体心理和社会状态方面的意义。这既因为个体性格与社会土壤相辅相成、不可割裂,也因为原文中“套子”主要是社会指向的。教材编撰者“研讨与练习”第三题让学生观察身边“这样那样的套子”,似乎也显示出教材编撰者并不仅仅把“套子”视作某种特殊个性,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契诃夫作品中“套子”含义的丰富和深刻。需要补充的是,将“套子”归因于、甚至等同于别里科夫性格不能解释一个问题,就是封闭、内向、恐惧变革、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套中人性格怎么可能把社会搞得“乱糟糟”的。课文说,埋葬了别里科夫没多久,生活又变得和别里科夫活着的时候一样,“郁闷、无聊、乱糟糟”的了。“乱糟糟”一词俄语原文是бестолковая(糊涂的、无条理的)。装在“套子”里的生活肯定是“郁闷、无聊”的,但受套中人“性格”控制下的生活是“乱糟糟”的,如何解释?

解答上述问题需要复原作品事实,还原别里科夫婚恋在作品中的意义,并发现“套子”的完整、准确的含义。

回到作品就会发现,别里科夫从未表现任何“对生活的”“渴望”;他的婚姻是一个“套子”,涉事群众只是程度不同的另类“套中人”。先说第一点,契诃夫笔下的套中人别里科夫并不是真心想结婚,结婚是周围人的使劲撮合使他“昏了头”,在迷失自我的情况下做出的“决定”。在短暂昏头之后,他马上回归本性。迟迟不求婚、生活状况变得更糟等就是明证。结婚归根结底是违背其意愿和性格的,别里科夫从头至尾都是这场婚恋的局外人。如果我们非要说别里科夫也渴望婚姻,这就不符合人物性格了。对应的《教师教学用书》第一单元“单元说明”指出:“情节不能脱离生活现实,让别里科夫和华连卡一起骑自行车……是有违人物性格的,也是不合情理的”。别里科夫和华连卡一起骑自行车“有违人物性格”、“不合情理”,别里科夫这样的“套中人”需要婚姻,表现出“对生活的渴望”难道就符合人物性格、合乎情理吗?再说第二点,别里科夫被撮合的婚恋事件不是其性格的对立面,它在本质也是一个“套子”。在契诃夫看来,周围人鼓动别里科夫结婚是一件“不必要的蠢事”,是因为人们“闲得慌”,没有“生活目标”,不去做“必要的事”。别里科夫的婚恋实质上是装在“变态”套子里的“怪人”别里科夫和装在“常态”套子里的“俗人”们的瞎胡闹。《教师教学用书》“问题探究”称别里科夫和华连卡的婚事是“挺好的婚事”,显然是想当然的判断。按照契诃夫的原意,别里科夫这样的人不该结婚,他的婚姻只能害人又害己。更进一步说,是不是“套中人”,想不想结婚、能不能做个“俗人”不是判断依据,是否朝着正确的“生活目标”去做“必要的事”才是评判标准。按照这个标准,为别里科夫之死而感到“大快人心”的人们,也有可能只是程度不同的另类“套中人”而已。

综上所述,别里科夫是一个性格单一、极端变态的“套中人”,他从未表现过“对生活的渴望”。因为“套子”既指个体性格,更指群体心理和社会氛围,所以“乱糟糟”主要是指缺乏正确生活目标指引、进退失据的生活状态;具体到个人,指的是要么因循守旧、不敢越雷池一步,要么玩物丧志,要么兴之所至、随性妄为。

教材和教参编撰者之所以可能犯了错误,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没有妥善处理《套中人》课文(节选)、《套中人》原文、“套中人”主题系列小说——“小三部曲”之间的关系;二是在倒掉脏水的时候,连孩子也一并倒掉了。

先说第一个。要正确理解“套中人”和“套子”,仅靠《套中人》课文(节选)是不够的,至少应该将《套中人》原文、契诃夫“套中人”“小三部曲”纳入考虑范围。与4000余字的课文节选相比,《套中人》原文有一万字左右,主要多了两部分内容,一是兽医伊凡内奇和教师布尔金对“套子”的诸多议论,二是别里科夫和华连卡婚恋的有关情节。原文摆正了别里科夫特殊性格在作品中的位置,别里科夫只是“套中人”之一,别里科夫性格只是“套子”之一。原文借兽医伊凡内奇之口指出,社会上存在各种各样的“套子”:住在空气污浊、极其拥挤的城里,写些不必要的公文,老是玩“文特”;在懒汉、无端兴讼的家伙和愚蠢而闲散的女人当中消磨一生,自己说,也听人家说各式各样的废话;他弟弟的生活方式;性情孤僻、象寄居蟹或者蜗牛那样极力缩进自己的硬壳里去的“返祖现象”;村长妻子玛芙拉的生活方式 ——一辈子从没走出过她家乡的村子,从没见到过城市或者铁路,近十年来一直守着炉灶,只有夜间才到街上去走一走。这些例子表明,“性情孤僻”“极力退缩”的别里科夫只是“套中人”的一个类型而已。所以,作品最后感叹“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的“套中人”不应该只被理解为具有别里科夫性格的人,“套子”不仅仅指特殊性格,它还指一种普遍的、亚健康的社会心理状态。

之所以会出现“乱糟糟的”局面,是因为人群缺乏共识、缺乏目标,进而缺乏改变的意愿和勇气,整个社会呈现出无理无序的混乱状态。“套中人”“小三部曲”除了《套中人》,还包括《醋栗》和《关于爱情》。“小三步曲”主要是塑造了几类“套中人”典型:丧失自我的“怪人”别里科夫,自私自利追求个人幸福的“俗人”尼古拉,不自私自利但囿于世俗价值观的“好人”阿列兴。“小三步曲”通过刻画几类典型的“套中人”,充实了“套中人”形象系列,拓展了“套子”的社会内涵。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小三步曲”强调了树立另类价值观的重要性。作品强调指出,人们囿于“套子”,不做“必要的事情”,是因为没有“生活目标”,即超越世俗的、更高的、更重要的价值观。用《醋栗》中的话来说,“如果生活有意义和目标,那么,这个意义和目标就断然不是我们的幸福,而是比这更合理、更伟大的东西”,或者用《关于爱情》中的话来说,就是那种可以拿来衡量爱情价值的某些东西——“一种比世俗意义上的幸福或不幸、罪过或美德更高、更重要的东西”。只有将“小三步曲”纳入视域,读者才可以确信“套子”不仅仅指特殊性格,它也指某些将人庸常化、固化僵化的社会习俗和偏见,实质上是禁锢心灵、压抑进步的群体心理和社会状态,在这个意义上,人人都有可能是“套中人”。根据契诃夫“套中人”系列主题小说,“套子”既是指一种脱离时代发展的,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的个人或社会状态,也是指人与社会相互作用,在有意无意中共谋形成的麻木不仁或害怕改变的社会心理,走出“套子”意味着为了更高、更合理的人生和社会目标打破心灵枷锁,勇敢地进行个人改变或进行社会变革。

再说第二个。编撰者设计该题目的初衷是为了纠偏,可惜在纠偏中要么误入歧途,要么矫枉过正。该题目似乎体现出编撰者两个方面的努力:

一是转变长期以来从政治与阶级维度认识别里科夫的倾向,告诉学生,别里科夫可能是“可憎的”“沙皇鹰犬(走狗)”“反动文人”,但他更应该被定义为“可悲的”“小人物”。可能主要是为了纠以往过于政治化解读之偏,编撰者呼吁不要“简单化、单一化”地看待别里科夫。但这样一个有特定指向、特定内涵的呼吁却带来一个错误的结论,即别里科夫具有双重性格,别里科夫性格似乎存在“可憎的一面”和“可悲的一面”,具有两面性,或曰复杂性。其实不然,别里科夫只有一种性格,那就是“性情孤僻”“极力退缩”到变态程度的“套中人”性格。别里科夫可悲,也许是某些人的看法,但这并不成为别里科夫性格“复杂”的理由。别里科夫的性格如何,其最终依据在于文本而不在于读者。可以确定的是,契诃夫从来没有表现出对别里科夫的同情或怜悯。他甚至还不厚道地嘲笑了别里科夫的死亡,觉得后者似乎很舒服、很愉快地躺在棺材里,好像棺材才是他心之所向的归宿。

二是努力淡化社会批判层面的解读,转而进入文化、人性层面对其重新解读,这是为了帮助学生跳脱课本,从课文联系实际,探寻小说的现实意义。这符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03年版)》中“高中语文课程……其内容和目标要充分反映时代的要求,注意和现代生活相联系,体现现代的思想意识、价值追求和行为方式”的要求。但是“跳脱”课本不意味着“脱离”课本,“联系实际”不意味着“放弃书本”。文本解读就是在作者与文本、读者与现实之间搭起对话与沟通的桥梁,这座桥梁要搭建起来,作者与文本的原意需要被尊重,否则,读者面前就只有现实、只有自己,缺乏真实对象的对话只能是“独白”和“自言自语”。依据这个逻辑,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别里科夫是一个好员工、一个正人君子,甚至一个需要用爱去温暖的不幸的男人呢?更为重要的是,前文有述,某事某物是不是一个“套子”,其判断依据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内容。小心谨慎地坚持正确事物、谨守合理规则的人不是“套中人”,相反,随心所欲破坏规则的种种行为决不是突破“套子”的义举。

需要补充的是,课后“研讨与练习”共有三道题,它们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逻辑链。第一题问别里科夫的生活和思想方面有哪些“套子”以及为什么会有那些“套子”,这是考察文本现象,探究原因。第三题问学生周围是否也有这样那样的“套子”,问他们如何看待这些现象,这是联系生活实际。在二三题之间,应该设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套中人”“套子”的内涵。在这种思路下,该题做如下改动或许更为科学、合理:别里科夫“这个装在套子里的人,差点结了婚”。请参考《套中人》原文,说说小说中的人物对别里科夫结婚的看法,对生活中各种“套子”的看法,你认同这些看法吗,为什么?当然,也可以把第一、二题合起来看作是考察别里科夫形象,第三题是分析人物形象之后将思考所得运用于生活实践,而第二题就是具体分析人物形象塑造的关键情节——婚恋事件。但分析情节不应该脱离文本、随意设想,最好是紧贴文本设题;而且该题最好能满足两个要求,即既让学生深入了解别里科夫结婚事件的全过程,也可以据此对“套中人”“套子”的内涵加深理解。在这种思路下,该题做如下改动或许更为科学、合理:别里科夫“这个装在套子里的人,差点结了婚”。请列举他在婚恋过程中的种种表现,思考结婚对于别里科夫意味着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自从1960年代首次入选以来,《套中人》从未离开过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足见教育界对这篇作品的重视。鉴于《装在套子里的人》仍留在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之中,我们认为,上述讨论有利于澄清一些根本问题,以便更好地解读文本,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猜你喜欢
里科夫套子契诃夫
难以挣脱的精神套子
谈谈《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套子”的象征意义
套子
别里科夫为什么是动人的
变色龙
别让道歉成为一种打扰
别让道歉成为一种打扰
野猪套
套子
相约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