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诗淇
观察在写作教学中是一种重要的心理认知能力,在小学时学生就已经有过训练,只是观察对象简单,多停留于浅层次认知层面,随着学龄增长个体的观察能力应得到相应提升。事实上,很多高中生在观察生活时,依旧目标单一,缺少发现。所以教师要创设能进得去的情境,设计够得着的任务,学生才能用心观察感知,思考深刻。现将带领学生“游览六合县府街”的观察课例与大家分享。
在游览之前,让学生先查找资料,了解县府街的前世今生,再阅读几篇关于描写老街的文章,如《老街柳荫》《老街》等,进行内容梳理,摘抄感兴趣的语段。学生找来关于县府街的一段文字:
县府街位于南京六合文庙后面、滁河北岸,毗邻六合城墙,是一条长不过数百米的清代老街。县府街是条老街,公交车一站路长,是以前六合的政治文化中心,老县政府就在这条街上,走到路西头就是六合文庙,自政府搬迁后老街就失去了往日的繁华。
学生仅通过以上文字并不能了解县府街的全貌,网上有部分关于县府街的图片,也是早期拍摄,古旧的图片似乎有说不尽的陈年往事,黑白的构图饱含着沧桑古朴,这让他们人未到,心已至。在走入情境之前,先调动起学生对情境的兴趣,燃起进入情境的热情。
查找资料,阅读文献,也是观察的必修课。只不过观察的是间接生活经验,它同样会对学生观察产生影响,学生经过无意注意的积累,如果有外界相应刺激,能够本能地无意识地分泌情感激素,当无意注意感知的信息和这些情感结合在一起时,就会产生新的信息,这些信息沉淀在人的深层意识当中。当写作个体产生写作动机时,它就会被新的触点唤起,被调动起来,构成写作过程的一部分。如果粗略浏览,并不能留下什么印象,游览也并不能收到良好效果。班杜拉认为,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动机是必不可少的,观察者只有在某些诱因的驱使下,才能顺利地完成注意过程到生成过程的跳跃,特别是对于再现过程而言,如果学习者没有一定的动机驱使,注意阶段就很难展开观察学习了。所以,游览要“备课”,最好对所要游览的风景有一定了解,美景才不致错过。带着想象去游览,急于找到答案,能很快进入情境。
观察角度、观察效果与人们已有的认知水平有关。不同人群、不同阅历者观察同一事物得出的结论也不同。本次游览,大家都是中学生,认知水平接近,观察能力差别不大,因此为了更好地从不同角度观察老街,让学生变换身份,这样,他们就不得不从给定的角色去思考观察者的感兴趣点。于是,笔者这样设计任务:如果你是导游,你的游客是一群老年人,你该如何介绍这条老街?如果你的游客是一群公司白领,你该如何介绍这条老街?结合已有认知,可以查阅资料,梳理不同人群特点,写一篇导游解说词。
在观察活动中,观察者会根据已有认识选择性地吸取现场信息,然后纳入自己的意识范畴,所以老年人来游览老街,他们会关注这里的历史,这里的老屋、烧着开水的煤炉、依然可以汲水的老井、有年代感的年画等;总之,想找到从前生活的影子。而公司白领,每天出入写字楼,放松心情也多是一些休闲场所,找不到这样一天能让人心灵得以休憩的幽静之所,所以,来到这里,他们眼睛是放松的,心灵是放松的,但观察对象不够集中,漫无目的,导游就可以适当唤醒。两位导游能注意到游览者的生活经验与生存环境,了解他们的审美特征,编写导游词,细致恰当。
当观察者站在摄影家的视角观察时,他会对场景有所选取,观察角度也会发生变化,这其实是一种斟酌品味的过程。观察者本身的状态、经验、价值取向等也会影响到他们的注意指向,从而影响他们选择一些信息放弃另一些信息。为此,笔者设计了两个任务:1.如果你是游客,老街的时光让你驻足凝望,一墙爬山虎、一扇斑驳朱门,似苍凉又像在展示辉煌的过往。在这里,你按下快门,用照片记录,用文字说明。发到朋友圈里,告诉你的小伙伴,你发现了这样一处旧时光。2.如果作为游客,在这次游览中,县府街的古朴宁静让你沉醉,你打算将这种气息收集起来,成为精神的宝藏;也打算把这种审美感受传递给远方的朋友,那就动起手来,将它做成一组明信片,请选择一个主题,并在每张明信片上配上一段文字。
有两位同学同时选取了老街的那条小巷的照片发到朋友圈,并配上两句小诗:
生1:新巢唯有燕生子,小巷已无人卖花。
生2:落叶寒蝉小巷深,枯藤斜日半墙阴。
也有同学与之互动评论:物是人非,令人感慨,也让人重拾对往昔的回忆,更想拾起保护传承的责任。
而明信片设计不只是单一观察景物,拍成图片即可,它涉及拍摄角度、画面选取、版面设计等。是对观察者由低级向高级能力提升的一种要求。图片用什么样的背景、文字布局在哪里、绘成什么色调,都是要学生观察整体画面再精心安排,同时又是对学生审美能力的要求。所配文字不宜过多,重在传达出画面的意境。学生如果感兴趣还可以找来拍摄方面的书对照学习,实现构图水平的提升,想要配得的文字优美有诗意,可以去阅读一些古典诗歌或当代诗歌,使得图文整体和谐,妙趣横生。
生1:大家好,我们组设计了一组题为“旧时光”的明信片,将游览的记忆珍藏,请大家欣赏(播放展示明信片PPT)。
师:图片都很精美,但图片上配得的文字与图似乎不符合,比如朱红大门这张,文字是“古朴城墙,年年岁岁,还是那般模样”,想表达什么?
生1:想保留原来模样的城墙。
师:但是图中似乎没有“城墙”,这样可以吗?
生2:可以,由一幅景引发另一个想象,想到以前的模样,或者想到曾经见过的其他的景象,用文字将这些心情传达出来。
师:这是已有的真实与会有的真实,只要符合生活的真实即可。图片的取景也很独特,负责拍照同学能介绍一下吗?
生3:要注意取景的角度,有时要把相机伸到栏杆里。
师:说得好!观察要注意角度,一张明信片的精美不止在于图片的选择,它还涉及背景衬托、文字内涵、画面色彩等,这组同学给我们呈现的是如画如诗般的老街。
观察还会与观察者的阅历、素养、已有的积累有关。所以,为了多发现美,还要多看看与美相关的事,读读这样的书。正是“美人含多面”,而我只“眼中独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