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勇,雷圆媛,韦俞妃,胡立坤
(广西大学 电气工程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强调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一件大事,是百年大计。当前,大多工科学生干部具有动手能力强、思维逻辑较强、吃苦耐劳等优点,但工科学院部分学生干部的人文素养有待提升,同时部分工科学生干部业务能力与综合素质之间存在不平衡现象。在现有研究中,郁佳莉[1]曾指出,对工程技术人员的要求已不能停留在技术专长,还要求具有积累管理经验,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许倩倩[2]也指出,与其他类型院校相比,工科院校的学生干部培养更为薄弱,学生干部管理机制构建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学校的管理显得尤为必要。因此,工科学生干部综合素质的提升对于学生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现有的学生干部培训体系缺少针对性,无法针对不同学科门类学生干部的特点进行培训。虽然大多高校已为学生干部提供了相关的培训,但现有的培训大多侧重讲座,培训也未形成较完整的体系,培训的效果有待提升。因此,需结合工科学生的特点,组织“纵向职能+横向业务”的针对性培训,形成较为完善的学生干部综合素质提升培训体系。
当前,部分工科学生干部的服务意识不够强,将个人利益看得高于集体利益,且功利心较强等。对此,赵婉竹[3]分析了高校学生干部功利化现存问题的表象及原因,提出高校学生干部去功利化培养路径。
结合时代背景和高校特点,总结现有文献的研究发现:现阶段,工科学生干部存在工作功利化、业务水平较低、集体意识不强、组织目标空泛化或口号化倾向等问题[4-5]。本文以广西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为例,多形式、多角度、分层次、全覆盖扎实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体系,加强工科学生干部知识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工作规范化建设等,致力于提升工科学生干部的综合能力素质。
本文将大学工科学生干部素质教育研究集中在多元智能理论、协同理论视域内。霍华德·加德纳认为,智力是一种文化环境中个体处理信息的生理和心理所具备的潜能,利用这种潜能可以激活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6],学生的多种“智力”因素能否得到均衡发展和后天所接受的教育有很大关系。协同理论是构成大系统的各个小系统之间能够通过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而产生大于整体的效果。将培训各个要素视为小系统,即“1”,当各个要素都运行良好的情况下,培训在学生干部综合素质教育中就能发生协同效应,产生“1+1>2”的效果。
文献研究发现,虽然对学生干部培训的研究众多,但并没有针对提高工科学生干部综合素质的培训体系的研究。在相关研究中,多数是以“提出问题—寻找原因—解决方法”的模式展开,而本文则是从提高工科学生干部综合素质的培训体系角度开展研究,紧跟社会热点,针对现存的具体问题,对提高学生的素养等具有重要价值。
目前,大多数学生干部培训体系的培训对象为所有学科的学生干部,以理论培训为主,缺少针对性、灵活性、实践性。本文针对工科学生干部构建培训体系,根据学生干部现存的问题,设定培训目标,以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方式,开展各类具有特色和个性化的培训活动。通过差异化的培训体系,满足工科学生干部个性化提升综合素养的需求,培养时代所需的新工科人才,助力工科学生干部未来的职业生涯及个人规划。
根据电气工程学院相关专业的特点,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培养多元化、创新型卓越新工科复合人才,从多元智能角度,以思想价值观与礼仪道德(目标1)、业务能力与领导力(目标2)、工程伦理(目标3)、创新意识与团队合作(目标4)和生涯规划(目标5)为主要目标,通过多渠道协同的形式,按照“纵向职能+横向业务”的针对性培训,设计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集中培训+日常指导”的培训模式。根据5个培养目标,用不同的培训方式进行培训,使学生干部既能够深入掌握理论知识,又可以得到锻炼的机会,提高学生干部的领导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强其思想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升华其思想价值观,使培训的各个环节达到良好的协同效应。
集中培训:培训课程共28课时,包含理论和实践类的课程,其中理论主题课12课时,讨论课10课时,实践课(素质拓展、实践走访、项目实践)6课时。广西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集中培训课程的教学计划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针对工科学生干部普遍存在的问题,设置如表1所示的针对性实践培训及素质拓展等,同时设置相应的团建活动和讨论交流活动。在对学生的培养教育过程中,经常存在重灌输而轻引导,重理论传授而轻能力培养,重课堂教学而轻社会实践等问题。但当前大学生个性化特征表现明显,思想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而且很多学生对“填鸭式”“灌输式”教育存在较为强烈的抵触情绪,增加了培训难度。因此,在培训的各个环节中,需结合“0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针对工科学生的优势和弱点,针对性地贴合工科学生干部实际需求和时代热点,灵活创新授课方式,真正让培训课堂动起来、灵起来、活起来。
表1 广西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集中培训课程计划
在本文构建的培训体系中,培训内容对培训目标的支撑关系如表2所示。本文通过多元培训目标的综合培训提升学生干部的素质,设置的培训内容要点与各个目标之间相互协同,具有一定的交叉性,能够多元、协同地提升学生干部综合素质。
表2 课程目标定性达成情况调查表
日常指导:由于集中训练并不能持续有效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因此,团委和辅导员等需要结合集中培训的内容,在每周的班团例会、各类社会实践及活动执行中,进行不同内容和形式的指导,促进学生干部将培训所学内容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续表
为了对学生干部培训效果进行评价,本文设计的课程体系从平时表现、课程作业和结课报告三个方面对各个课程目标的学习达成情况进行评价,设计了课程教学环节与课程目标的支撑关系。其中,平时表现和课程作业占期末总评的70%,结课报告为期末成绩,占期末总评的30%。平时表现包括:出勤情况、课堂回答问题与发言、自由讨论表现等,由上课教师评价、小组同学互评等组成;课程作业包含个人作业和小组作业,按课程目标要求由上课教师打分;结题报告由多位教师按课程目标要求对结题报告打分。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学生课程培训的效果,一方面,可以通过教学各个环节进行定量评价;另一方面,本文设计的课程体系引入了学生自我评价,可以通过填写表2所示的课程目标定性达成情况调查表,从学生自身角度评价自己在培训中对目标的达成情况。
为了全面评价课程的效果,以课程目标的定量达成度和定性达成度按照各占50%的比例对课程目标的达成度进行综合评价。基于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达成度统计,分析各个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和课程整体的达成情况。基于课程达成度情况分析的反馈,能够为培训计划、培训环节等培训过程的优化提供重要的指导和持续改进的参考。
学生干部培养是高校思想政治育人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校立德树人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高校学生干部的培训体系仍存在众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工科院校中的学生干部培训,使得目前所实行的培训体系并未起到一定的作用。本文针对广西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学生干部所存在的问题,构建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新培训体系,但要达到培训所期待的效果,建设好新时代工科学生干部队伍,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