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静(中国歌剧舞剧院)
中国水墨动画是以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为底蕴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民族文化的滋养下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及鲜明的表达形式。它既打破了以往的艺术表达形式,也承载了人们的思想情感及内心诉求,使得动画主题得到升华。虽然我国创作的水墨动画数量并不是很多,不过都保持非常高的水准,对动画产业发展产生了深刻且深远的影响。
水墨动画最突出的特点是灵活巧妙地运用了中华传统文化,为动画设计创新形式和内容提供了重要思路。所谓的水墨动画主要是指将中国极富特色的水墨元素应用于动画制作之中,按照一定的形式和步骤创作的动画作品,此类动画作品从形式来讲主要以中国水墨画为主,从风格上来讲弥漫浓郁的“中国风”气息,从内容上来讲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令人产生深刻的印象。而水墨画则是指用水、墨等原材料,经过水与墨的调和在宣纸上产生不同的浓度层次变化的一种特殊的绘画形式,基于绘画内容的不同,可进一步分为山水画、花鸟画等多个类型,它比较强调营造深远的意境,也注重通过物体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理想抱负,整部作品极具艺术性,蕴含着深刻的人文内涵。
水墨动画可谓独属于中国的特色产物,回顾过往,虽然可供查鉴的水墨动画作品数量比较多,故事情节比较简单,有的水墨动画还没有对白,不过这依旧无法否认它们的价值,也无法阻挡其独特魅力的散发,并且在中国动画史上留下了浓重的色彩,为中国动画走出国门、进入国际视野夯实了重要基础。纵观水墨动画的发展历程,可将其粗略地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一是初创期(20 世纪50年代),在此阶段,水墨动画的创作之路刚刚开启,正处于摸索发展时期,经过一众艺术创作者的探索和努力,成功创作出了若干个水墨动画片段,为后期创作出一部完整的水墨动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此时期,要特别提到一个人,那就是特伟,其原名盛松,是我国著名的动画导演、编剧以及画家,他小时候观看动画片《小铁柱》时,萌生了将水墨画与动画制作融合在一起的念头,在兴趣的推动下,特伟积极投身于绘画艺术领域,并且制作了《水墨动画片段》,该片段总长为十分钟,主要由三个小片段构成,分别是鱼虾》 《青蛙》 《小鸡》,可以说,它们的创作为中国水墨动画萌芽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正式开启了中国水墨动画的创作之路。二是成熟期(20 世纪60 年代初),在此阶段,水墨动画创作之路变得越来越平稳开阔,在此时期,创作出了《小蝌蚪找妈妈》这一经典作品,尽管该作品故事情节比较简单,不过画面中的蝌蚪、青蛙等飘逸的游走风格受到国内外诸多艺术创作大家的关注和赞誉,就连很多中国大家也没有想到静止不动的水墨画竟然有一天能够像被注入生命一般变得鲜活起来。日本动画电影导演高畑勋在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提到:“中国的水墨动画片让我们惊叹不已。”不过遗憾的是,受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在此之后,水墨动画创作几近停滞,可谓萧索一片。三是恢复期(20 世纪70 年代),在此阶段,随着政策的放宽以及创作环境的好转,水墨动画创作逐步步入正轨,再次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此时期创作出来诸多经典作品,比如《牧笛》 《猴子捞月》 《孔雀公主》 《金色的海螺》等,特别是《牧笛》,不仅在故事情节上有了更多起承转折,场景也从简单的河中世界转移到了更为庞杂的山水林野之地,再配以贯穿全片的牧笛声,描绘出一幅壮丽的“动态”江南图景,将水墨动画进行了一次大升华,该作品一经推出即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荣获多个国内外大奖,不仅被业内人士奉为中国水墨动画作品的代表性作品,甚至将其视为代表当时最高制作水平的水墨动画,其经典程度可见一斑。四是高峰期(20 世纪80 年代),在此阶段,得益于经济环境的日益好转以及创作力量的不断增长,水墨动画取得了长足进展,涌现出多部经典作品,比如《鹿铃》 《山水情》等,整体来讲,此时期创作的水墨动画作品不仅画风成熟,并且故事情节也变得丰富,作品质量提升显著。特别是1988 年开始对外播放的《山水情》,主要讲述了老琴师与渔家少年的感人师徒情谊,该作品不仅营造了飘逸淡雅的诗画意境,并且通过借物喻意的手法打造了一系列耐人寻味设定,受到众人的赞誉,很多人认为它代表了中国水墨动画的最高水平。此时期的水墨动画大胆创新,摒弃了传统的创作方式,开始将水墨画与剪纸画等融合在一起,使得水墨动画的创作形式、艺术表达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多样,使得作品的内涵和立意变得更加高深,切实提高了水墨动画的艺术价值以及文化价值。
水墨动画在创作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运用了水墨画的创作手法及创作风格。在水墨画的创作中笔墨必不可少,它们既是绘画创作的造型工具,也是打造形式美的重要工具。一般来讲,笔墨的应用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笔墨结构,二是笔墨形态,三是笔墨情趣。在创作过程中,人们会通过调和水墨比例的方式,借助不同的运笔方法打造出丰富多样的层次,在点、线的联结之中转换运笔手法,由此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笔墨形态,而这就为创作者寄情于物、寄情于景提供了重要支持。创作者可通过不同的运笔方法、不同的运笔速度打造出不同的笔墨形态,营造出不同的意境,从而使得跃然于纸上的情、景、物融合了画作家的情感、思想以及审美理念,而这就是笔墨的情趣、笔墨的格调,这在中国水墨画创作中尤为重要,可以说是画作之魂。我国很多水墨动画作品都凝聚了水墨画的艺术特征,使得中国笔墨的情趣及格调得到了充分体现。以水墨动画《山水情》(如图1 所示)为例进行说明和解析,这部动画作品整体来讲营造了极富诗意的画面背景,高度还原了充满诗情画意的水墨画特点,借助写意山水的笔墨结构营造了烟雾飘渺且极具韵味的氛围。该作品中的人物造型并不复杂,只是运用若干线条、几抹淡墨浓墨相宜的墨色就成功的勾勒出了一位平易近人、德高望重的老者形象,同时也只是运用寥寥线条及几抹墨墨色勾勒了一个知恩图报、朝气蓬勃的少年,承袭了写意水墨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美学理念,充分的展现了人物的神韵,为观众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使观众在云雾飘渺的朦胧美之中感受人物形象、感受画面意境、领悟其中的深意和真谛。《山水情》这部水墨动画作品充分凝聚了中国水墨画的艺术特色,将其中的笔墨格调展现的淋漓尽致。
图1 水墨动画《山水情》示意图(图片来源:动画《山水情》截图)
在对我国水墨动画进行细致深入的剖析之后能够发现,它与其他类型的动画片之间存在明显差别。首先,从题材方面来讲,水墨动画作品的素材多源于人们耳熟能详的传统故事或者带有神话色彩的传说故事,其故事情节比较简单,便于人们理解,但是情节简单的背后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或者其他深意,往往表现出较强的教育意义。其次,从时间等方面来讲,当时我国水墨动画的制作技术还不成熟,制作工艺比较复杂,对人们的技术制作水平提出了严峻考验,同时受资金短缺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人们会严格控制动画作品的时间,大部分不超过半小时,所以,为了更好地呈现动画作品,人们会减弱水墨动画的叙述性元素,适当地删减故事情节,由此使得水墨动画整体形成了故事精短、造型简单、寓意深刻的特点。经典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取材于齐白石先生创作的水墨画作品《蛙声十里出山泉》,并且在造型设计方面借鉴了的齐白石先生的代表作品虾。《小蝌蚪找妈妈》的画面非常精美,故事内容比较简单,主要讲述了一群可爱的小蝌蚪出世之后寻找妈妈的故事,不过主题深刻,意图通过蝌蚪有趣而感人的寻亲之旅向人们讲述“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同时希望能够教育孩子们要全面的看问题,不能片面化,可以说,《小蝌蚪找妈妈》这部水墨画作品带有强烈的科普意味,另外,它开创了水墨动画片的历史,是动画片历史上划时代的技术创新,体现了中国艺术创作者的卓越智慧和精湛技艺。
我国艺术创作一向具有“托物言志” “寄情于景” “寄情于物”的特点,使得艺术创作对象被赋予了更深刻的内涵,抑或是寄托了创作人的思想、情感、抱负以及个人审美理念等,从而使得创作对象具有了精神色彩,这一点在融合中国山水画的水墨动画作品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概括来讲,创作者在制作水墨动画时倾向于采用托物言志的表达手法,不仅会适当地弱化故事的情节内容,充分展现更能够表达创作者思想情感的画面和意境,还会借助创作对象表达和传递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比如中庸之道、尊师重教之道等。以水墨动画片《鹿铃》(如图2 所示)为例进行说明,这部作品改编自庐山“白鹿洞书院”流传的美丽传说,其故事内容梗概时“心地善良的老药农与孙女在深山摘采草药时救下一只受了重伤的小鹿。在女孩的细心照料下,小鹿逐渐恢复健康,并与女孩成为形影不离的伙伴。而在女孩为保护它受了伤后,小鹿更是通人性地代她做了诸如上山采药、赶集卖药、采购食品等事。后来小鹿随女孩及爷爷在山上采药时,与失散的父母相遇,告别一刻,它与女孩难分难舍。”这部水墨动画作品在创作过程中,非常强调对局部细节的刻画和描绘,将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通过山水相依的情形进行展现,同时,将爱护动物、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理念融汇于作品之中,切实体现了中国艺术创作“文以载道”的传统特色。
图2 水墨动画《鹿铃》示意图(图片来源:动画《山水情》截图)
我国绘画创作中普遍存在着突出“神韵”的特点,所以,画作普遍带有较强的抽象色彩。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艺术创作大家就提出了“传神论”的概念,即指的是在描绘景色物体时,要抓住其神韵,以此为基础进行构图、勾勒及上色要,达到离形得似的效果。也就是说,在绘画创作过程中,不以描绘出物象的外形而为创作目的,而是讲究在脱离外形的基础上抓住物象的神韵和特色。将“传神写照”作为水墨画创作的至高境界。角色形象的塑造要突出神韵,虽然角色有人物、动物之分,但需要通过笔墨将其心境、神情表现出来。水墨动画中的“形”并非世间万物之本来原貌,而是经过主观意识的艺术处理,运用国画创作的笔墨技巧进行展现。虽然没有栩栩如生的刻画,逼真生动的描绘,但却生机勃勃,极具神韵,给观众带来与众不同的视觉体验。水墨动画拥有能够独立、完整叙述故事的能力,水墨动画画面的构成利用了专业的动画镜头设计与时空观念,呈现出了与水墨画不同的水墨动画艺术作品。水墨动画在创作中要始终坚持创作规律,在构图中通过色调、景深等手法来突出水墨画主体,丰富画面信息,进一步彰显主观意识在水墨动画创作中的作用。从表现主题来说,水墨动画更多的是展现人物、动物、山水等对象的虚幻色彩,色彩特色鲜明,以自然为师,以生活为源,通过水墨笔触的特色将情趣与意境融入画面之中,给人们进行遐想留下无尽的空间。以水墨动画片《牧笛》为例进行说明,这部经典动画作品中存在着大量的空白画面,而这些空白画面并不会令观众感到无聊和空洞。相反,观众能够在特定的画面中感受到空白蕴含着深刻而丰富的内涵,究其原因,画面中的空白部分一般指代天空或者水面,有时也会不取代任何景象或者物体,这样能够为观众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使观众形成一种咫尺千里的体验,使令其无法分辨清楚何为现实情境、何为艺术表达效果,由此使得观众在深远的意境中获得更深刻的领悟。比如有一个场景是牧童悠闲地骑在水牛的背上,他们在荷塘中开心的嬉戏、自由的玩耍,水牛的头和身体并没有完全勾勒出来,只是勾勒了一半,另一部分则以空白的画面进行表达。另外,在整个画面中,既没有以笔墨勾勒出弯曲的水纹,也没有描绘出牧童和水牛的波光倒影,但就是这种不完整、不丰富的画面给人一种人与空间融为一体的感受,使人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牧童与牛在水中自由嬉戏的美好画面,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气韵,营造了深远的意境。
虚实结合是中国水墨画的主要创作手法,它不仅能够传神地表现出物体的神韵,还能够打破传统的线条运用形式以及笔墨运用手法,可通过点、染等形式勾勒出粗细不一线条,以淡墨浓墨的巧妙融合营造虚实相生的深远意境,使得水墨画作品的内涵变得更加丰富深刻,而这也为水墨动画创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纵观现有的水墨动画,很多都会运用到虚实结合的创作手法,设计者通过此创作手法能够更容易地绘制出与动画作品要求相适应的场景或者造型,使得视觉呈现效果更传神、更到位,以此打造出蕴含气韵生动气息的画面,充分展现了生命的意蕴与深刻,使得水墨动画作品充满了魅力与诗意,进而促使观众的审美需求得到良好满足。
以经典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为例进行说明,该部作品在设计和创作过程中,采用了中国极具代表性的“水墨”元素,用水墨的笔法将各种小动物描绘得惟妙惟肖,让原本处于静止的水墨一下子有了生命感,比如,通过虚实结合的线条勾勒小蝌蚪、虾等相关生物的造型,向人们展现了憨态可掬的蝌蚪形象,使得蝌蚪、青蛙、金鱼等形象变得更加传神,进一步增强了它们的神韵,观众眼前仿佛游过一群蝌蚪、一只青蛙。水墨动画片《山水情》也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示例,该部作品营造了一种虚无缥缈的环境,基本上涵盖了水墨的所有表现形式,在烟雾缭绕的场景之中,将渔童和雅士之间的相遇、相知和分离的场景刻画得唯美和飘逸,充满了朦胧之美,表达了悠远的意境追求。又如,水墨动画片《牧笛》中牧童在梦中寻找牛儿。梦中画面树木、山水、土地、云朵与主人公牧童在吹笛时相互融合,背景虚化、人物突出,进一步强调了景物与人物之间的虚实变化。在吸引牧牛进入云层深处所前往的瀑布之前,运用了大量留白的艺术处理方式让瀑布的水流与山脉相融合,进一步强化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充分展现了牧童所处自然环境的缥缈朦胧。且画面中心突出了主体与背景之间动态变化的趋势关系。
综上所述,博大精深的中国水墨画为水墨动画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创作借鉴,也为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活力、实现传承与弘扬夯实了重要基础。在以中国水墨画为借鉴创作水墨动画作品时,设计者要加强思考,善于在中国传统艺术汲取营养,善于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凝练素材,注重意境的打造,注重形式的创新,以此打造出具有民族特色、具有传统文化底蕴的水墨动画作品,助推中国动画事业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