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000)
当前,我国是建筑市场最大的国家,存有大量棚户区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1],与此同时,近几年我国人口红利的优势逐步消失,传统现浇建筑现场湿作业施工方式造成的噪声、环境污染以及资源浪费等问题不再符合当今创造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号召,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十分重视装配式建筑产业化发展,技术与管理方面已取得重大突破,成果丰硕[1]。
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遇到了诸多问题:①如何保障装配式构件之间的连接性能和整体的稳定性,目前装配式建筑构件之间的连接尚无统一的规范,对装配式建筑节点性能的研究迫在眉睫;②设计集成度低,结构、机电、装饰一体化设计不普遍,图纸标准化程度较低需要进行二次深化;③尚未建立健全的行业标准,缺乏社会认可度,大众对装配式建筑的质量与安全性还存在疑问;④传统管理模式不适合装配式工程建设,需要开展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全过程管理研究;⑤从事装配建筑技术的合格人员数量有限,技术管理人才少[2]。
以上问题需要多方合力去解决,而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作为人才培养的主力军,需要思考如何设置课程,为装配式建筑解决人才培养的问题。
国内学者对装配式课程的设置有诸多研究成果。比如陈柯达综合考虑课程改革的可行性以及企业岗位需要,认为PC建筑课程的改革应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应该以正确认识PC建筑生产方式方法为目标,难度深度不宜太大;第二阶段应以掌握岗位技能为培养目标,需设置具体专业岗位对应的课程,并辅以岗位实习实践。王美芬从实训教学角度提出将实训课程体系分为工厂化生产和装配化施工两大块。
参考现有研究成果,装配式课程设置可分为两大块: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
(1)实践课程需要让学生了解构件的生产过程、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但是实践课程的实际操作困难,一是目前可提供实践教学的装配式建筑实训基地较少,并且时间仓促,学生无法对装配式建筑的完整施工过程或者管理过程进行总体了解和学习;二是装配式建筑的实践项目大都具有高危、高成本、高消耗,高职院校很难针对装配式建筑的“组装”过程进行“解剖”。学生不能接受足够的装配式建筑实践,对学生自身素质提升有限,阻碍了高效装配式建筑培养计划的发展。
(2)理论课程在设置上应关注到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问题,鼓励高职院校通过大量企业调研,对装配式建筑人才需求进行分析,在行业专家指导下,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科学调整,对原有课程体系、教学手段及课程标准等进行了改革。但是考虑到目前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不足、人才培养标准模糊等,难以针对装配式的具体岗位专门设置课程,目前大部分院校都是在原有的建筑工程专业基础上增加了装配式建筑的知识内容,使学生对装配式建筑有一个初期的了解和认识,要达到这样的目的,高职院校需要开设“装配式建筑概述”[3]。
本文拟针对现状探讨装配式理论课程——“装配式建筑概述”的课程章节设置。
“装配式建筑概述”的课程章节设置可以参考现浇式建筑的课程安排、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建造流程。
(1)现浇式建筑的课程安排。
按照钢筋混凝土建筑的施工方式,将其分为现浇式建筑、装配式建筑。
高职院校对现浇式建筑的课程设置已经十分成熟,按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的时间顺序,与现浇式建筑紧密相关的课程安排如图1所示,可以作为装配式建筑概述的参考。
图1 现浇式建筑课程安排
(2)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建造流程。
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施工过程为例,从项目立项到工程验收建造流程如图2所示[2]。
图2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建造流程
在整个建造流程中,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的学生需要满足设计阶段的构件加工图设计、构件生产阶段、现场施工阶段、工程验收的要求,“装配式建筑概述”的课程章节设置应该能帮助学生了解以上知识,满足行业的人才需求。
参考现浇式建筑的课程安排、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建造流程,“装配式建筑概述”课程宜采用32课时,按照主要的装配式预制构件分为:叠合板、夹芯保温剪力墙、叠合梁、预制楼梯、叠合阳台划分章,概述以及预制构件运输、吊装、存储单独成一章。
2.3.1 概述
概述部分包括4小节。
(1)装配式概念及特点。
在学生对现浇建筑有所了解的基础上,通过与现浇建筑的比较引出装配式建筑的概念及特点。
(2)装配式建筑分类。
按照使用的结构材料可以将装配式建筑分为3种:装配式木结构建筑、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目前最常见的是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装配式建筑概述”是围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展开。
(3)装配式建筑项目信息管理及建造流程。
装配式建筑与现浇建筑的不同在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中均有体现,其中,装配式建筑的信息管理需要重点强调。
(4)装配式建筑发展。
本节主要涉及3个方面内容:①国内外装配式建筑发展历程,帮助学生了解装配式的历史和发展近况。②国家装配式政策体系,国家对于装配式的推广政策包括中共中央文件、国务院文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件,均体现了国家对装配式的重视。③装配式建筑发展制约因素,装配式虽然是目前推广力度比较大的建造形式,但是装配式也面临诸多的制约因素,如技术、管理、产业链、市场接受度等,需要更多的人才去解决相关问题。
2.3.2 预制构件
按照预制构件将“装配式建筑概述”分成五大章,每章的分节标准类似,按照构造、装配化施工、生产过程、识图,将每一章分为四小节。
预制构件的重要内容如下。
(1)叠合板。
对于初学者,现浇板的建造方式已经成为固有的思维习惯,对叠合板的理解容易出现偏差,在装配式实训室或者实训基地缺失的前提下,需要借助网络资源或者自制资源,来帮助学生理解叠合板的相关知识。叠合板中重要的知识点包括以下内容。
构造:叠合板在构造上是由现浇部分和预制部分叠加形成的,包括双向板和单向板。
装配化施工:对于叠合板的施工流程需要重点说明以下3点。
①叠合板的支座包括板端支座、板侧支座。
②叠合板的接缝则包括分离式接缝-单向板和整体式接缝-双向板。
③区分叠合板的支撑与现浇板的模板支撑。
生产过程:叠合板的生产过程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如果有条件,可以到装配式生产车间观摩学习。
识图:叠合板的配筋部分和现浇板类似,重点在于叠合板的编号规则。
(2)夹芯保温剪力墙。
夹芯保温剪力墙是装配式中重要的竖向构件,夹心保温剪力墙与其他构件的连接强度涉及装配式建筑的安全,这一章的每一节内容,都需要体现夹芯保温剪力墙的连接。
构造:夹芯保温剪力墙从功能上可以分为内墙和外墙,其构造如图3所示。
图3 夹芯保温剪力墙构造
装配化施工:夹芯保温剪力墙的施工流程要重点说明剪力墙与叠合板的连接,以及夹心保温剪力墙节点的连接,具体如图4所示。
图4 夹芯保温剪力墙节点连接
上、下层剪力墙的节点连接采用套筒灌浆形式,根据黄朗等对套筒灌浆连接技术和螺栓连接技术的节点对比试验得出,灌浆套筒连接方式的承载力、延性和能耗方面基本都优于机械连接方式。此外,根据赵作周等进行的套筒连接节点实验,套筒灌浆连接节点的强度不弱于现浇节点。根据现有实践经验,按照施工要求完成的套筒灌浆连接节点性质稳定,具有高强度特点。因而从理论上讲,套筒灌浆技术是一项十分可靠的钢筋连接方式,也是目前在国内得以广泛采用、优先采用的重要原因。
同层相邻剪力墙节点连接则采用后浇带混凝土进行现浇连接。
生产过程及识图:夹芯保温剪力外墙的生产过程大致包括制作外叶板、放置保温板及连接件、制作内叶板、养护,其中外叶板及内叶板的制作过程需要学生能看懂相关的配筋图纸,因此夹芯保温剪力墙应该先识图,再描述生产过程。
拓展:夹芯保温剪力墙是装配式墙体的一种形式,市面上还有其他的预制墙体,选择其中的一种———叠合剪力墙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4]。
(3)叠合梁。
构造:叠合梁的构造与叠合板类似。
装配化施工:叠合梁的施工过程需要重点说明以下内容。
叠合梁与叠合板的连接。
叠合梁的节点连接,包括多段梁的节点连接以及主次梁的节点连接。
(4)预制楼梯。
装配化施工:预制楼梯的施工过程需要重点关注楼梯支座的3种形式,即高端为固定铰支座,低端为滑动铰支座;高端为固定支座,低端为滑动支座;高端为固定支座,低端为固定支座[5]。
(5)叠合阳台。
装配化施工:叠合阳台的装配化施工流程应该与叠合板结合起来。
装配式是国家大力推行的施工方式,高校应积极进行装配式建筑课程体系建设,培养满足行业需求的人才。在高校现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先采用32课时的“装配式建筑概述”让学生对装配式有基础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增设其他理论课程及实践课程,培养能够适应装配式建造全过程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