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红
(山西五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13)
中国古建筑的形成贯穿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历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和宝藏。中国古建筑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在世界中占有重要地位,装饰设计特点也被运用到国内国外的许多建筑中,是建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在古建筑装饰设计中,吉祥元素的表达形式多姿多彩,内容形式愈发丰富,不仅带有古人的情感寄托,也融合了时代发展的新特点。
吉祥元素是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丰富的,但纵观我国的历史发展进程,可以发现吉祥元素最早产生于原始社会,尤其在图腾之中我们可以窥见它的雏形。中国自古以来便是以农耕经济为生产生活的主要物质来源,所以自然灾害对这种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原始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又较为滞后,人民无法解释这种灾害产生的缘由,便把其归咎于神的处罚,所以人民便借助相关图案或者图腾来祈求风调雨顺和震雷消灾,最早的图腾带着人们的美好希望而出现,而图腾由此也蕴含着人民的对自然的敬畏、对安稳生活的追求。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图腾已经不仅用来祈求风调雨顺与丰衣足食,它逐渐成为一种带有文化内涵的形象标志,去形成特定的文化信仰。华夏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于是这种带有美好寓意的图腾形象也必定会和儒家思想相结合,这种图腾上的元素含义也更为深刻,于是独具特色的吉祥元素应运而生。中华儿女对国泰民安的向往,对社会安定的精神寄托都可以在吉祥元素中找到。所以,吉祥元素以其独有的形式,将社会安定、民族繁荣、生活幸福、家庭美满、自然和谐的东方哲学精神境界传承至今。
华夏儿女从小的成长环境中总会有吉祥元素的身影出现。而古建筑虽然并不是处处都有其身影,但其上面所拥有的吉祥元素,与人们见到的元素也是大相径庭。吉祥元素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社会安定的追求,是古往今来世世代代的华夏儿女对吉祥心愿的传承与创新,集中展现这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把吉祥元素刻在建筑上是一种深刻的内涵记忆,不同于人们的口口相传,刻在建筑之上留存的时间将更为长久。房屋是人们居住的地方,吉祥元素以篆刻的方式被深深烙在建筑之中,是人们希望长期在吉祥元素的保佑和庇护之下,安稳和平的发展。古建筑中的吉祥元素不仅是一种图案、图腾,是中华儿女对真善美行为的追求,是一种精神与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总览中国古建筑中的吉祥元素,大多其实以人物、花鸟虫鱼作为吉祥寓意的寄托,并且大多的形象都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经过艺术的加工和创新形成了各种形态的吉祥图案,这也是在嫌我们展示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尽管形式不同但所表达的内容是统一的。中国古建筑上的吉祥元素每个时期基于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都有一定的改变,艺术总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吉祥元素是在经过多次加工之后,形成的造型独特的、寓意丰富的图案。所以,中国古建筑的吉祥元素想要传达的感情大多以“富贵、吉利、长寿、喜庆”为主。“富贵”是期盼有权力、有地位、有钱财;“吉利”传达的是人们希望事事顺心、合乎心意;“长寿”表达的是期望老人能够延年益寿的意思;“喜庆”更多表达人们对美满婚姻的祝福。吉祥元素通过人为的加工,能够寄托自己的情感,从而以不同的形态表现在建筑之上,传达独特的思想寓意和文化内涵。
中国古建筑中的吉祥元素的起源来自于历史文化,它的发展也需要历史文化的促进。古建筑中的吉祥元素展现了古代人民的思想和文化,带有极强的精神内涵和美好追求。因为古人有着特定的精神追求和感情寄托,技术水平还不太发达的他们只能通过一种具象化的形式来使这种精神实体化,所以山、水、鸟、鱼、龙等元素便被赋予了这种内涵成为建筑上的装饰或者雕刻画。不论是复杂精美的装饰还是单一朴素的图案,都能够表达出丰富的文化内涵。并且古建筑中的吉祥元素往往是宅子的主人地位越是尊贵,图案就越是复杂。因为复杂的图案或者装饰需要能工巧匠去打磨,这种手工艺人所需支付的报酬也相当昂贵,一般说来只有富家大族才有实力,并且一般家庭底蕴深厚的家族想要稳固自己的地位也会愿意在建筑上装饰一些吉祥的元素。
古建筑中的吉祥元素不仅含义丰富,并且大多出自良工巧匠之手,所以图案多种多样且活灵活现,能够给居住在建筑中的人以美的体验和沉浸式的视觉享受。古建筑中的吉祥元素来源于生活中,但又有创新创造,带有极强的艺术价值,即使不懂艺术的人也能够从这种艺术上获得熏陶。特别是古建筑上一些精致的镂空雕刻和唐卡绘制,极具文化传承的价值和艺术的美感,线条统一柔和,整体上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大师的制作大大提升了古建筑中吉祥元素的美学价值。
中国古建筑中的吉祥元素,不仅具有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同时有有着极高的观念价值。中国古代实行君主专制制度,所以统治者的欣赏观念和倾向会对艺术创作产生极大的影响,而古建筑中的吉祥元素也不例外。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吉祥元素在每个诸侯国都有不同的图案表现,随着汉朝儒家思想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古建筑中的吉祥元素也与统治阶级的儒家观念相结合,例如,常以松竹等意象来象征人高洁的品质。而唐代因为统治者对佛教的推崇,所以佛教思想在中原地区大肆传播,于是很多古建筑中出现了“莲花、僧侣、佛珠、佛祖”等意象,象征着安静祥和的意味。不同时期的不同思想的流传导致了不同时期的古建筑有着突出的吉祥图案,这些图案交杂在一起展现了中国的民族意识和民族风貌。
中国古代的建筑大多以木制的榫卯结构串联,一般不用其他的黏合剂就能实现对空间的分割,吉祥元素主要是起到装饰的作用,一般分布在屋檐、室内梁体、斗拱以及顶部。门窗、藻井、天花等细节部位也会出现一些吉祥元素作为装饰,不论是大的板块还是小的细节都有吉祥的元素,展现房屋主人美好的追求。古建筑中的吉祥元素,以其特别的空间感的设计之上,展示了独特的东方美学,能够满足使用者的审美需求和灵魂追求,达到心灵和视觉的双重享受,凸显着人文关怀与精神诉求这一层次的愿望。
在古建筑的装饰的设计过程中,所涵盖的知识和技术都是当时那个朝代最先进的水平,集中体现着先辈的智慧。中国古建筑在整体的风格上着重注意第一眼所带来的震撼感,这种独树一帜的建筑风格使得中国建筑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因为主要的材料是木头,所以在构造形态时多使用“雕刻、绘画”等技法促使建筑的外观能够实现空间上的立体感,使建筑上的吉祥元素栩栩如生,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门窗作为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定会有吉祥元素的体现。因为门窗一般不会特别大,所以吉祥图案一般都偏小,主要是从细微之处着手,但也能表达丰富的意味。例如,古建筑的门窗中常常雕刻蝙蝠、鱼、福、禄、祥云、喜等图案,这些图案的含义福如东海、年年有余;而梅兰竹菊等元素则是用来表达自己不同流合污、高洁的品格;而门窗的心、裙板和结子上常常是刻以仙鹤、梅花等图案,借此来表达自己的品格。古代大多时候使用的是用纸遮挡光线的窗户,而白纸则是很好的作画材料,所以各种吉祥元素便以窗纸作为载体呈现出来。除此之外,窗花和剪纸作为精美的艺术作品,也时常包含一些吉祥元素。作为门的附属品———门墩,其表面也刻有许多带有吉祥意味的图案。这些门墩借助人物、草木、动物等图案,展现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窗、影壁墙及屋顶“五脊六兽”如图1所示。
图1 窗、影壁墙及屋顶“五脊六兽”
在古建筑墙面的设计中,壁画、装饰画以及木雕等都是经常能够看到。例如,绘制在布达拉宫中的唐卡等。影壁的装饰材质有砖雕影壁、石雕影壁等,大多数的影壁以砖块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影壁上有花草的图形,这些大多是表现富贵、清廉、如意的心愿;五只蝙蝠、厚、马等动物的形象则是用以体现五福捧寿、马上封侯的意愿;神话人物女娲等都表达了不同的含义。人们通过在影壁上绘制吉祥图案,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也丰富了建筑物的色彩。
屋顶设计是中国古建筑设计中独具特色的体现方式,一般以“驱邪避凶和吉祥如意”为主要的寓意,许多的动物都被冠以特别的含义在屋顶设计中展现。例如,龙作为天子的象征,大多用于祠堂、宫殿中,在宫廷建筑的正脊以及柱子中可以经常看见他们的身影。这些龙纹或盘旋、或站立、或飞舞,都是皇权的一种显现,有些龙纹还在戏水,以此表达内心的平和。除此之外,鱼纹也是屋顶设计中经常使用的元素,是人们对于年年有余的美好祝愿,而悬鱼作用即是保证免除对于火灾的侵扰。屋顶结构中的马头墙高低错落,远眺给人一种万马在奔腾的错感,这象征着宗族兴旺、不断延续[2]。
梁的装饰设计可以在梁身两侧,也可以在梁底,单独以卷草、花叶、龙凤纹、几何线条等做装饰,或是以此为配烘托中心图案,中心团可以是人物故事,也可以是八仙八宝;梁上的斗可以做成莲瓣形、荷叶墩形等;猫儿梁可以是卷草纹、花叶状,也可以是满做雕刻;斗拱处的横栱可以是花叶形的花栱,挑出的栱可以做卷草装饰,也可以是龙头形状;斗拱处的横栱也可以是花叶造型的花栱,挑出的栱也可以作为卷草装饰,也可以是龙头造型;牛腿可以在表面装饰回纹、卷草纹、花叶纹等,可做成动物形状,也可能是与动植物形象相结合的,又或者与人物环境结合成丰富的人物故事;童柱上可把动物造型变成鹰嘴,也可以雕饰成卷草纹等,或是在其两端加设成卷草、动物造型的角背。而在建筑中,柱上也有雕花的应用,例如,使用莲花表达屋主人高洁的志趣。单翘单昂平身科分解图及滴水兽如图2所示。
图2 单翘单昂平身科分解图及滴水兽
建筑的立柱、护栏、排水口等均使用了吉祥元的图案表达意义,其目的主要是为满足人们视觉上的需求和精神上的追求。如圆明园中的十二生肖兽首雕像,原是圆明园海晏殿外的喷水池的一个,每天,黄道十二星座铜像都会分别轮流浇水,分别代表全日不同时分,正午时分时,十二像会同时涌射,这是中国文化的体现。
吉祥元素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在时光的场合中被不断打磨,表现的形式也丰富多彩。但究其本质,吉祥元素的精神内核依旧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古往今来,建筑上图案以吉祥元素为主,但我国建筑业也在与时代接轨,建筑行业在不断的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始终不变的是中国千千万万儿女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古建筑艺术中的吉祥元素不断融于时代内涵,但其特定内涵没有改变,是能够与东方民族产生灵魂共鸣的特定文化元素,是中华文化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