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化护理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心理健康及并发症的影响

2023-01-10 06:08:04张素珍胡春英张文静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年21期
关键词:障碍性贫血依从性

张素珍,胡春英,张文静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 济宁 272030)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多病因骨髓造血功能异常致全血细胞极度减少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为出血、贫血及感染等,病程长、易复发,预后差,病死率高,死因多为出血和严重感染。目前,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疗法有化学疗法、免疫抑制疗法及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以化学疗法最为常用。但化学疗法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严重影响患者心理健康,加之该病病程长、易复发的特点,患者治疗期间容易产生恐惧、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情绪,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而且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1]。在正常治疗之外,良好的护理策略对缓解患者心理应激、降低治疗过程的并发症发生率有重要意义[2-3]。Chen等[4]报道,基于常规护理的人文关怀对改善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明显作用。笔者参考既往研究,结合临床实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设计了综合心理疏导、关怀护理等策略于一体的综合化护理模式,将其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护理中,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2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70例,女50例;年龄25~61(49.6±7.7)岁;病程1~8(3.84±1.17)年;家庭月收入:>8000元43例,>5000~8000元54例,>3 000~5 000元21例,≤3 000元2例;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43例,大专37例,高中、中专35例,初中5例。入选者均符合《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7版)》[5]的诊断标准,并经骨髓涂片检查确诊;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器质性病变者,合并恶性肿瘤者,免疫功能不全者,精神疾病、沟通障碍者。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2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伦理学要求。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具体包括病房环境介绍与熟悉、疾病与治疗相关知识宣教、相关重要事项说明、生命体征与病情进展监测以及用药指导等。

表1 2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2观察组 采用综合化护理。①成立综合化护理小组:了解每位患者病情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护理方案的内容及意义,然后组织实施护理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时调整。②健康宣教:采用发放健康手册、播放视频、面对面讲解等方式进行疾病与治疗相关知识宣教,务必使患者及家属充分了解并对发病机制、危害、治疗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形成正确认知,以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③心理疏导:一方面积极进行健康指导、强化治疗过程不良反应预防,减少不良事件对患者造成不良心理应激;另一方面主动与患者加强沟通交流,密切注意患者心理状态变化,尽量满足患者合理需求,积极、及时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使其树立对抗病魔之信心,增强其对自己的掌控感。④关怀护理:对综合化护理小组成员实施人文关怀培训,使其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过程始终保持礼貌、热情、细心与耐心,以多种形式融洽护患关系,积极推进病友、医患、护患之间的互助联动,营造一个互助、互爱的病房或病区人文氛围。⑤科学用药指导: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科学用药知识宣教,护理人员严格控制相关药物使用时间、频次、剂量,严格遵医嘱用药,以避免因不合理用药所造成的相关问题。⑥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护理:密切监测病情,保持鼻腔、口腔清洁湿润,避免感染;如患者突然出现视物模糊、恶心、呕吐、头痛及昏迷等状况,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并密切监测各项生命体征。⑦饮食护理:结合患者饮食偏好,制定合理饮食计划,以高蛋白、高纤维素、高热量、易消化为原则,确保营养均衡,严禁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1.3观察指标 ①心理健康情况:于护理前和出院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价,包括饮食与睡眠、精神病性、偏执、焦虑、抑郁、强迫、敌对、恐怖、躯体化及人际关系10个因子,共90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法,得分越高说明心理健康睡眠越差。②并发症发生情况:分为出血、感染及化学性静脉炎3个方面,其中出血包括颅内出血、鼻出血、月经不规律、牙龈出血和皮肤淤斑,感染包括肺部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及口腔感染,计算并发症总发生率。③治疗依从性:从用药剂量、时间、频次、依从性等方面遵医情况进行评价,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和不依从。治疗依从度=(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例数/总例数×100%。④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2 结 果

2.1心理健康情况比较 2组出院前心理健康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出院前心理健康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2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33%,对照组为35.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32组治疗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治疗依从度为95.00%,对照组为78.3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2.42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为76.6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5。

3 讨 论

再生障碍性贫血出血率、感染率及病死率均较高,治疗过程及预后均较为凶险。同时,在严重负性心理应激状态下,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也随之增加。王珂[6]、易小娟[7]和周晨等[8]研究认为,给予合进的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可以改善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预后。薄士荣等[9]和汪小娟等[10]认为专科护理和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再生障碍性贫血感染的发生。上述研究均提示合理、有效的护理策略,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的预后有明显影响。

表2 2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护理前与出院前心理健康SCL-90评分比较分)

表3 2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例(%)

表4 2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 例(%)

表5 2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例(%)

综合化护理,即集健康宣教、心理疏导、关怀护理、科学用药指导、并发症及不良反应预防和饮食护理于一体的综合护理方案。本研究根据临床实际,制定了综合化护理方案,首先,护理方案个性化是关键,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设定护理内容并及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以保证护理服务与患者需求实现深度契合。其次,通过发放健康手册、播放视频、面对面讲解等多种形式实施健康宣教,使患者了解发病机制、危害、治疗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从而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第三,整套方案最为关键之处在于心理疏导和关怀护理,一方面,通过积极心理疏导,监测患者心理状态变化,及时化解患者心理问题,避免不良心理应激,增强其对抗病魔的信心和掌控感;另一方面,通过礼貌、热情、细心与耐心的关怀护理,推动病友、医患、护患之间的互助联动关系,营造一个互助、互爱的环境氛围,既避免环境造成的心理应激,又可对心理疏导的效果形成累积效应。第四,通过科学用药指导和并发症、不良反应护理,既可通过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又可通过合理用药而降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使患者获益。最后,由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本身的贫血症状表现,因此合理饮食、均衡营养在治疗过程中的作用亦不可小视。通过基于患者自身饮食偏好以及以高蛋白、高纤维素、高热量、易消化为原则的饮食护理策略,可以保证治疗期间患者身体的营养供应。以上护理策略综合应用,可互补不足、相互促进。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综合化护理的患者,护理后其心理健康SCL-90评分显著低于传统常规护理,而且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降低,在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方面也更具优势。提示综合化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障碍性贫血依从性
蹲久了站起来眼前发黑就是贫血?
科学大众(2021年6期)2022-01-01 00:45:52
中医怎么防治贫血
基层中医药(2021年4期)2021-07-22 07:15:26
春困需防贫血因
基层中医药(2021年4期)2021-07-22 07:15:18
母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
你对贫血知多少
猪繁殖障碍性病毒病鉴别诊断及综合防控
猪业科学(2018年8期)2018-09-28 01:28:04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氯米芬结合热敏点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