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林,郭悦雯,李 妍,韩提文
(1.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天津 300401;2.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河北石家庄 050091)
新型研发机构是以政产学研合作为内核,聚焦传统产业升级和未来产业培育发展需求,依靠灵活的创新机制和市场运作模式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的社会服务机构,具有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等特征[1]。其建立对推进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完善我国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都有着关键作用[2]。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下,各级政府不断制定相关政策助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如今,新型研发机构已呈现出井喷式发展态势,据科技部火炬中心调查显示,截至2020 年12 月,我国新型研发机构达到2 140 家,较上年增长3.4%。然而,目前国内绝大多数新型研发机构在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资源整合能力弱、产学研合作不密切、创新发展意识不足等多方面问题[3]。此外,在当今多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以下简称“VUCA”)的环境中,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也面临着技术迭代迅速、市场变化莫测、中美贸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等困境,多重风险因素的叠加导致科技研发和产品孵化等面临着高度的不确定性[4]。因此,在VUCA 环境下如何有效应对内外部冲击,使得新型研发机构实现稳定健康发展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韧性作为面对危机时快速调整的能力,可以帮助组织积极应对危机、渡过难关并实现反超改进,最终转危为机[5],成为助力新型研发机构长期稳定发展的新方法和新视角。韧性研究强调基于“识别韧性特征→设计韧性评价体系→针对性设置改进策略”的路线[6],优化新型研发机构内部系统,提高新型研发机构对外部冲击的吸收、调整和恢复能力,从而得到发展。基于此,本文借鉴韧性研究路线,通过识别新型研发机构韧性特征来设计新型研发机构韧性评价体系,用于评估和提升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新型研发机构韧性,从而提高新型研发机构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下的适应和恢复能力。
本文可能做出的贡献在于:(1)研究方法方面。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确保了评价体系的全面性和准确性。(2)理论构建方面。从模块化视角剖析了新型研发机构,在此基础上,结合动态能力理论对新型研发机构运行过程进行韧性化解释。(3)指标体系构建方面。不同于以往基于内部视角进行绩效或核心能力评价,本文从内外综合视角构建了新型研发机构韧性评价体系,并依据新型研发机构所处的阶段不同,有针对性地对评价体系进行调整改进,确保了评价体系的可行性。
有关新型研发机构的研究逐渐受到学界的重视,研究重点从起初的概念界定逐步扩展到运行机制和评价等方面。(1)概念界定:学者们从产学研主体、功能结构、运行机制等多个方面对新型研发机构的概念进行界定。其中孙伟等[7]将新型研究机构界定为产、学、研交叉融合发展下的一种“综合创新体”;曾国屏等[8]将新型研究机构界定为能够依靠自身所具备的创新功能开展创新产业研发的各类企业;朱建军等[9]将新型研发机构界定为一种以市场化运作为基本运作模式的科研机构。(2)运行机制:学者们主要从分工合作、机构内部管理等多个方面对新型研发机构的运行机制进行分析。其中林志坚[10]通过对新型研发机构的功能主体构成进行分析,将其运行机制归纳为“政府主导,资源支持,市场牵引,开放运作”;刘贻新等[11]在对新型研发机构的管理体制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提出包括决策层、执行层、监督层和操作层4 个层面的新型研发机构通用组织架构模型。(3)新型研发机构评价:学者们主要从核心竞争力和绩效两方面对新型研发机构进行评价。其中赖志杰等[12]构建了包括外部保障与内部生成两个维度的核心竞争力结构模型,认为新型研发机构核心竞争力包括技术、管理、资源和创新4 种能力;王勰祎等[13]在对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评估展开深入研究的过程中,基于资源依赖理论和权益人理论,识别出资源投入、资源整合、绩效产出3 个维度,并从上述3 个维度出发,对上海生物医药功能型平台的绩效进行测评;周恩德等[14]在新型研发机构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研究中,利用层次回归分析法,对研发经费支出、政府支持、组建性质、研发人员投入等因素进行实证研究。
现有文献对于组织韧性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概念内涵和组织韧性评价两个方面。(1)概念内涵:学者们通常将组织韧性视为一种能力或过程。其中Weick[15]认为组织韧性不仅强调组织的适应能力,还强调组织在应对不确定环境中的危机时,采取前瞻性和创造性应对措施的能力;Burnard 等[16]认为组织韧性是组织在面对系统性危机时,降低自身脆弱性的能力;Williams 等[17]则把韧性视为一个过程,即企业或团体通过建构并利用自身能力与环境进行互动,实现逆境前、中、后的调整,从而避免不良反应倾向,保持有效运营。(2)组织韧性评价:学者们主要从组织韧性作用流程、组织韧性结构、组织韧性能力等角度进行组织韧性评价。其中Patriarca 等[18]从组织韧性作用流程角度出发,提取监控、反应、预测和学习4 个维度对组织韧性进行评价;Mcinroy 等[19]提出包含基础设施与生态系统、经济与社会、领导与策略、健康与福祉的四维度韧性评价体系;汤敏等[20]在对不同阶段企业韧性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从能力、过程和结果3 个维度出发进行讨论;陈安等[21]认为多样性、冗余性和整合性是衡量韧性最重要的要素;张秀娥等[22]从适应能力、预期能力和情景意识3 个维度对企业韧性量表进行开发。
综上所述,关于新型研发机构的研究不断深化,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在运行机制剖析、测度方式选择上仍存在以下不足:(1)现有研究侧重从某一方面分析新型研发机构运行机制,缺乏综合视角下的深刻剖析;(2)学者主要聚焦于从能力和绩效两个方面对新型研发机构进行评价,缺乏应对外部冲击和扰动时从内外综合视角考虑新型研发机构的现状;(3)现有测度方法、指标体系选取尚不完善,需要采用新方法和新评价体系来测度新型研发机构对外部冲击的抵御能力。总体而言,现有关于新型研发机构韧性研究还存在概念定义模糊、构成维度混乱、测量模型不确定等问题。因此,如何在组织韧性下对新型研发机构的运行机制进行解析并建立评价体系仍有待研究。
鉴于此,本文试图基于已有研究,将新型研发机构界定为一种通过商业化模式运营,并将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相融合的科研组织。
模块化理论提出,通过一定的规则,可以将复杂系统分解成多个具有独立功能的半自律性子模块,同时使各个子模块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实现灵活的分解和集成等活动,从而使整个系统功能得以运行[23]。目前,新型研发机构运行过程大多由“科技+产业+资本+教育”4 个模块动态组成,可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24]。本文根据新型研发机构运行过程中各个模块的功能不同,将其功能分解为核心功能和基础功能两个模块。
核心功能模块包括4 个子模块,分别为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4 个子模块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的网络化组织结构,使得新型研发机构内部资源配置更加灵活、合理[25]。
基础功能模块包括两个子模块,分别为资源配置和管理机制。资源配置子模块主要涉及人才、资金、设备、场地等方面,充足的资源支持为研发提供了基本保障,且资源的合理配置能实现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进而促使核心功能模块内的各个功能协调发展。管理机制子模块主要涉及经营管理机制、人员激励机制、成果转化机制和创新组织模式,同时理事会(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所长、总经理)负责制,使其在经营管理、引人用人、薪酬激励、业务发展、创新投资等方面享有自主决策权[26]。
综上所述,核心功能模块和基础功能模块共同构成了新型研发机构运行过程的模块化模型(如图1)。新型研发机构内部各个模块既相互独立又密切联系,由此形成的关系网络极大提高了新型研发机构的运行效率。其中,核心功能模块中的各个子模块间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基础功能模块为核心功能模块的运作提供资源及制度上的支持,保障核心功能模块的有效运行。
图1 新型研发机构的模块化模型
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变化过程,实质是新型研发机构的各个子模块通过相互配合对外部环境扰动的自适应过程。韧性理论强调通过优化系统对外部冲击的感知能力、恢复能力和变革能力,进而提升系统整体功能。基于已有韧性视角下其他组织机构运行机制的阐释,本文力求赋予新型研发机构运行过程的韧性化解释,并归纳新型研发机构的韧性特征(见图2),试图从内外协调的思路,探索构建新型研发机构韧性评价体系的新途径。
图2 新型研发机构运行过程的韧性化解释
赵思嘉等[27]、Ingram 等[28]的研究指出,在面对危机时,具有韧性的组织将会经历预期、防御、适应3 个连续的过程,其与组织所具备的感知(感知环境变化中的机会和威胁)、捕获(实现新机会转化为新产品的过程)和重构(组织对资源和结构的重新配置)3 个动态能力相对应[22]。基于此,本文提出新型研发机构韧性是在应对外部冲击过程中,经过危机感知识别、自身调整恢复、内部反思变革、韧性优化升级4 个过程的循环,将识别能力、适应能力和升级再配置等能力组合形成的动态组织能力。
新型研发机构的运行过程是响应外部冲击的动态过程。一是危机感知识别。外部冲击刺激新型研发机构主动对环境进行扫描,获取并分析外部有效信息,内部各个模块快速采取措施来应对危机,从而降低危机造成影响的概率。二是自身调整恢复。新型研发机构根据环境变化情况以及发展需求,通过内外部交互、资源整合及重新配置等方式,对内部各个子模块的运行机制以及各个子模块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整,促使新型研发机构在冲击中快速恢复。三是内部反思变革。新型研发机构通过反思应对冲击中采取的措施,对新型研发机构内部资源配置以及运行机制进行调整,实现持续的成长和变革。四是韧性优化升级。新型研发机构通过将应对冲击过程中产生的经验积累、内化、转换来引导韧性提升,从而增强新型研发机构对外部环境的感知能力及应对能力。
新型研发机构响应外部冲击的过程是循环并不断升级的,并表现出不同韧性特征,可归纳为循环可变性、交互性、冗余性和稳健性四维韧性特征。
4.1.1 循环可变性指标分析
循环可变性反映新型研发机构韧性响应的整个循环过程,是危机感知识别、自身调整恢复、内部反思变革、韧性优化升级4 个过程得以循环往复的基石。循环可变性主要体现在组织体系、政策调整、适应能力3 个方面。首先,组织体系的建设情况决定其是否具有对外部危机识别以及应对的能力;其次,政策调整情况反映其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感知能力;最后,良好的适应能力使其在面对危机时能及时转变运行模式、快速适应外部环境,提高自身抵抗能力。循环可变性越强,表明该新型研发机构对外部环境变化越敏感,最终做到及时调整、快速适应,缓解外部冲击造成的影响。
4.1.2 交互性指标分析
交互性反映新型研发机构内部各个模块的沟通情况以及对外界环境变化的感知情况,是快速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重要保障。交互性主要体现在内部交互以及内外部交互两个方面。首先,内部交互中各个模块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的网络化结构,提高了内部信息传递的速度和对危机的应对能力;其次,内外部交互提高了自身对外部信息获取的能力,并通过整合内外部资源、与多个外部机构合作,共同促进自身对危机的感知和应对能力。交互性越强,表明该新型研发机构内部资源的配置越合理,内部各个模块之间的沟通越迅速,对外部环境变化的了解越及时,从而在危机冲击下快速反应。
4.1.3 冗余性指标分析
冗余性反映新型研发机构在人力、资金、设备、场地等资源配置模块的储备情况,是保障自身平稳运行的关键因素。冗余性主要体现在产出项目冗余、多中心分散化、资源冗余3 个方面。首先,通过对新型研发机构产出项目情况测评可以很好地了解其研发能力以及成果转化能力;其次,多产业项目的同时推进可以实现在某个项目出现问题时,其他项目迅速补位,帮助项目再次投入科研;最后,资源冗余下各类资源链接所形成的网链式结构能提高资源的流通速度,分散外部冲击。冗余性越强,表明该新型研发机构对外部冲击导致的供应链、资金链断裂的修复能力越强。
4.1.4 稳健性指标分析
稳健性反映新型研发机构的内部战略调整及外部市场占有情况,是避免因外部冲击过大而导致新型研发机构瘫痪的重要保障。稳健性主要体现在市场占有率、数字化、制度建设3 个方面。首先,市场占有率的年增长情况反映了自身发展的稳定情况;其次,借助数字化感知环境变化,可以快速识别潜在危机并进行战略调整;最后,制度建设决定了整体的运营模式和管理机制的建设情况,是自身实现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保障。稳健性越强,表明该新型研发机构抵抗外部冲击的能力就越强。
4.2.1 韧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结合新型研发机构的韧性特征和指标分析,遵循客观性、系统性、可行性和数据可获得性等原则,最终确定了新型研发机构韧性评价体系如表1所示。
4.2.2 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
在对新型研发机构韧性评价体系的各项指标确认后,采用专家打分的方法来对权重进行确定,本研究共发放调查表5 份,实收5 份。考虑到政府、企业、学校、研发机构之间的差异性以及调查对象经验的普遍性,本文选取了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员、新型研发机构负责人员和新型研发机构领域具有较深造诣的专家学者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邮寄调查表的方式请相关人员对需要评分的指标进行打分,根据重要程度从低到高依次为1~5 分。
在对新型研发机构韧性评价体系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发现存在较多影响新型研发机构韧性的因素,各个影响因素之间存在近似于线性关系的内在联系,众多影响因素之间也存在多重共线性。为了解决多重共线性问题,本文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新型研发机构韧性评价指标权重进行测算[29]。
新型研发机构在我国的发展依旧处于起步阶段,每年都存在大量创建完成并投入研发、生产的新型研发机构,虽然部分新型研发机构发展迅速,并已取得初步成效,但整体上存在较大成长空间,至今尚未出现发展成熟的新型研发机构。由于发展程度不同,在工作中的重心存在偏差,应对危机的核心能力也不同[30]。因此在对新型研发机构的韧性评价指标进行权重设计时,根据新型研发机构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将新型研发机构类型认定为初创型和成长型两类,分别对两类新型研发机构进行权重设计。
4.2.3 指标权重的赋值计算过程
本文在对新型研发机构韧性评价指标权重进行计算的过程中,主要根据主成分分析法计算权重,对指标权重的赋值计算过程包括以下3 个步骤:首先,基于新型研发机构韧性化理念分析,进行韧性评价体系构建;其次,对专家进行相关概念的解释说明,请专家对评价表中的各项指标进行打分;最后,将专家打分数据进行收集汇总并利用SPSS 软件进行相应计算得出指标权重。
将5 位专家对两类新型研发机构的打分数据分别输入到SPSS 软件中,根据指标权重模型的计算过程进行计算可得新型研发机构两种类型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权重赋值[31],如表1、表2 所示。
本文选取初创型Y 机构和成长型H 机构为应用案例。利用本文设计的新型研发机构韧性评价体系对目标机构韧性进行评估,以明确两个新型研发机构发展中的优势与劣势,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韧性提升策略。
初创型Y 机构成立于2014 年,距今已有8 年发展历程,截至今日,Y 机构已拥有两大技术创新平台、四大产品板块、八种核心产品,并先后承担多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和省级重点研发项目,且与多所高校、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5.1.1 数据收集
(1)调查目标。通过调查获取Y 机构需要被测评的相关指标的具体数据以及各专家对Y 机构韧性的评判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后,得出韧性指标的分值。
(2)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表10 份,实收10 份。考虑到政府、企业、学校、研发机构之间的差异性以及调查对象经验的普遍性,本文选取了相关政府部门人员和新型研发机构领域的专家学者作为调查对象,对目标机构韧性情况评分,进行群决策。
(3)调查形式。采用邮寄评价表的方式,请相关人员根据目标机构的韧性情况对调查表进行打分。各项评分等级按指标的重要程度从低到高依次为1~10 分。
5.1.2 评价结果
对10 位受访人员打分数据进行统计,可计算出Y 机构韧性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评分情况,如表3 所示,Y 机构韧性评分总值及各级指标评分取值范围为[1,10]。
表3 Y 机构韧性评分情况和计算结果
5.1.3 Y 机构韧性分析
通过实地调查、专家打分对Y 机构韧性进行评价,可以发现Y 机构韧性的优势在于:(1)信息沟通渠道构建良好(交互性)。公司层级之间、部门之间可以实现有效的信息传递和知识共享,与国内外的其他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建设合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尤其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成效显著,便于对内部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加强内部各个模块之间的沟通,以提高其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感知能力及快速反应力。(2)人力、资金、设备、场地等资源配置模块的储备情况良好(冗余性)。拥有的资源和科研项目产出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初步实现了多项目同步推进的分散式研发,其中一类知识产权拥有量和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情况成效显著,便于Y 机构在面对外部危机时,通过自身革新实现调整和适应,缓冲危机造成的冲击。
但Y 机构韧性也存在着劣势,体现在如下方面:(1)制度建设和数字化发展建设重视程度不够(稳健性)。数字化建设缓慢、制度建设依旧不健全、机构产出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的年增长缓慢,创新战略和发展规划以及危机应对方案的制定情况有所欠缺,导致其自身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减弱。(2)发展建设时期较短,自身还处在适应和调整阶段(循环可变性)。组织体系建设、政策调整等方面还不够完善,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弱,尚未形成链式的组织关系,整体构建不完善,缺乏应对危机的流程,即在危机冲击下政策调整缓慢,从而在促进自身调整恢复、内部反思变革、韧性优化升级等方面的效果不佳。
由此可见,Y 机构作为一家初创型新型研发机构,现依旧处于发展初期,在此阶段较重视自身科研能力和资源储备情况,在制度建设、组织体系建设和政策调整等方面重视程度不够。由此导致其韧性主要得益于交互性和冗余性,但在稳健性和循环可变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弊端,制约了新型研发机构对外部冲击的抵御能力。
成长型H 机构于1958 年建成投产,距今已有64 年发展历程,是国家首批技术创新试点企业、科技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及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主要组成部分。截至今日,H 机构已拥有3 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并与国外多家知名企业及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且与多所高校建立了深度产学研合作关系。
5.2.1 数据收集
(1)调查目标。通过调查获取H 机构需要被测评的相关指标的具体数据以及各专家对H 机构韧性的评判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出韧性指标的分值。
(2)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表10 份,实收10 份。具体调查对象与调查形式与Y 机构相同。各项评分等级按指标的重要程度从低到高依次为1~10 分。
5.2.2 评价结果
对10 位受访人员打分数据进行统计,可计算出H 机构韧性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评分情况,如表4 所示,H 机构韧性评分总值及各级指标评分取值范围为[1,10]。
表4 H 机构韧性评分情况和计算结果
5.2.3 H 机构韧性分析
通过实地调查、专家打分对H 机构韧性进行评价,可以发现H 机构韧性的优势在于:(1)信息沟通渠道构建良好(交互性)。公司层级之间、部门之间可以实现有效沟通,研发的科研产品可以实现向产品转化并创收,与国内外其他科研合作发展良好,尤其是在与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共建实验室、研究中心、检测中心等方面成果显著,便于及时准确地对外部环境进行感知,从而在危机情境下实现快速应对。(2)产出项目、科研小组、资源等方面均储备充足(冗余性)。公司年发表论文数、知识产权拥有量、参与项目情况都成效显著,人才、资金、科研设备等资源充足,同时拥有大批的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便于缓冲外部冲击带来的影响。
但H 机构韧性也存在着劣势,体现在如下方面:(1)组织体系建设、政策调整和模式转变方面仍存在一定弊端(循环可变性)。在政策调整方面不够完善、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弱,尤其在吸取经验教训实现内部反思变革和韧性优化升级方面的能力较为薄弱,导致其在面临外部冲击时无法及时调整和迅速转变。(2)数字化和制度建设方面的重视程度相对欠缺(稳健性)。对海量信息数据不敏感、制度管理不完善,导致产出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年增长缓慢。创新战略与发展规划及危机应对方案的制定方面重视度不够,重心偏移现象突出,导致H 机构抵御外部冲击的综合能力有所减弱。(3)H 机构虽然信息沟通渠道构建良好,但对用户和竞争对手的情况了解较少,不利于其作出正确的决策(交互性)。
由此可见,H 机构作为一家成长型新型研发机构,其在信息沟通渠道构建情况和产出项目、科研小组、资源等方面的储备情况都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同时H 机构也逐渐意识到制度建设、组织体系建设和政策调整等方面建设的重要性,并逐步开始完善相关方面的建设,但是在制度建设、组织体系建设和政策调整等方面依旧存在不足。由此导致其韧性主要得益于交互性和冗余性,部分得益于循环可变性和稳健性方面取得的成效,但在循环可变性和稳健性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弊端,制约了新型研发机构对外部冲击的抵御能力。
本文通过设计新型研发机构韧性评价体系,试图科学测度我国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现状,为提高新型研发机构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提供有效治理方向,有助于处于各发展阶段的新型研发机构进行长远发展战略部署。形成的主要结论如下:
(1)基于模块化理论将新型研发机构功能分解为核心功能和基础功能两个部分,并对核心功能和基础功能各自内部的作用关系及相互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拓展性分析,构建了新型研发机构的模块化模型。
(2)通过对新型研发机构和韧性研究方面的文献梳理,结合新型研发机构的模块化分析,对新型研发机构运行过程进行了韧性化解释,提出了新型研发机构韧性化理念,归纳出包括循环可变性、交互性、冗余性和稳健性四维韧性特征。
(3)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等原则,基于韧性特征构建了新型研发机构韧性评价体系,并通过专家打分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韧性评价指标权重。
(4)以河北省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Y 机构和H机构为例,对其韧性进行评价,以验证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1)从专家赋权值可知,初创型新型研发机构由于处于发展初期,发展并不稳定,科研能力不足,需要充足的资金以及项目支撑,推动科研能力提升,保证新型研发机构的平稳运行,因此发展侧重于交互性和冗余性两个方面;成长型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已经相对稳定,并且具备了良好的科研能力和充足的资源储备,因此存在向循环可变性和稳健性偏移的趋势,四维度指标权重分布逐渐均衡。2)Y 机构和H 机构的韧性优势均得益于冗余性和交互性,且在循环可变性和交互性方面均存在弊端。相较于Y 机构,H 机构逐渐意识到循环可变性和稳健性的重要性,并逐步开始完善相关方面的建设,在循环可变性和稳健性方面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依旧存在提升空间。
通过开展新型研发机构韧性监测,为处于不同发展的新型研发机构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实践启示。(1)对于初创型新型研发机构,首先,要侧重经费投入,保证人才、资金、设备、场地等自身资源的合理配置以支持新型研发机构的平稳运行。其次,提高新型研发机构在科研产出、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建设,提高自身的基础科研水平。最后,对内部加强新型研发机构各个子模块的建设,建立跨部门跨层级的沟通合作;对外部加强与国际国内其他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实现内外部的全方位发展。(2)对于成长型新型研发机构,在保证自身科研成果转化以及创收的基础上,需将发展重心向核心功能模块中的各个模块之间的沟通互动以及运行机制建设方面偏移,通过对科研管理、财务管理、创新管理、人才培育、运行制度等相关制度的制定及调整,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合理规范运行,进一步提高新型研发机构对内外部环境的感知能力。
同时,本文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本文数据指标来源仍有局限;二是,受限于测度新型研发机构的地区跨度,只对河北省两个新型研发机构的韧性值进行了测量。未来还将进一步收集河北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的相关资料开展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