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思峰 周 航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美术与设计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8)
油画民族化,顾名思义就是将原本属于西方的油画进行中国民族化,使其带有鲜明的中国传统民族特色,流露出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和思想内涵。油画从引入发展至今天,一直在经历民族化、本土化的过程。油画这门源自西方的艺术形式能否在中国落地生根,能否被大众人群所承认和欣赏,在于油画能否把中国传统文化加以融合和发扬,成为表现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和审美自信的艺术载体。要了解中国油画民族化过程,首先需要了解西方油画和中国绘画的基本状况。
油画,起源于西方,是西方绘画的代表性技法,讲求创新。油画的前身是15世纪欧洲绘画中的蛋彩画,多以蛋清调和彩料绘制于墙面,由于受材料的限制表达方法相对单一;后来经过尼德兰画家扬·凡·艾克等人对绘画材料等加以改良,丰富了绘画材料和表达手段,以墙面、木板或布面加以矿物质研磨彩料、植物调和油绘制,由于油彩干燥时间长,可以长时间反复绘制修改,使精细绘制成为油画传统表达手段。早期的油画功能是表现与圣经相关的人物形象,用以传达神性,圣经故事和神话人物是最主要的表达内容,其独有的功能性逐渐使油画成为西方绘画史中的主体绘画方式。
欧洲文艺复兴是西方建筑、雕塑、绘画发展的高峰期。14~15世纪早期在人文主义倡导下的意大利,画家乔托、马萨乔等把人文思想与对自然的逼真描绘相结合,使油画走下神坛,虽然绘画风格还比较死板僵硬,比例透视关系还显稚嫩,但与早期相比已经有了很大进步。到了15~16世纪,画家们在表达真实场景与优雅高贵气质方面加以重视,油画技艺突飞猛进,以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菲尔“文艺复兴三杰”为代表的绘画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1]。提香、乔尔乔内等威尼斯画派画家开启了架上绘画的先例并沿用至今,其注重光与影的表现,追求享乐主义的情调,强调优美抒情的风格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另外包括尼德兰、德国、法国等欧洲各国画家们也积极把意大利风格与本土传统文化相融合,创造出了属于自己民族特色的绘画风格,以上油画的发展属于西方油画自我民族化过程。至此,真实再现、写实风格依然是西方油画的基本特征。
随着时代的发展油画逐渐生活化,文艺复兴时期虽然实现了神性到人性的蜕变,但是油画的贵族化依然占据主流地位,无论是静物、人物还是风景,写实的传统一直贯穿始终。在西方油画技法发展进程中,由于西方工业革命、科学技术的高速进步,焦点透视、科学解剖、色彩理论、尊重客观现实的严谨思维习惯,使精于细致描绘、再现现实世界成为其最基本的特征。虽然艺术家们不断对新的艺术形式进行多方面探索,后期多种绘画流派推陈出新,但无论是古典与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还是新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写实的基本特征一直占据西方油画主导地位。近现代西方油画发展呈现多元化,各个国家和民族流派都带有自己民族化的影子,由于写实风格一直是西方传统油画的代表,我们一般把西方油画艺术通称为写实艺术或具象艺术。
自20世纪开始到21世纪,架上绘画走向分支化。各种现代流派画家更多追求个性语言以表达主观情感,以绘画艺术的纯粹性及绘画语言自身的挖掘呈现为目标,对传统再现性和叙事性不再感兴趣,画家更多的是追求画面组织构成,表达内心感受,再造梦幻情境,现代艺术标新立异的审美价值呈现爆炸性多元化,使绘画走向极致。至此,西方油画的民族化从架上绘画走到多元化时代,写实不再是西方油画的唯一风格。
以笔墨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绘画——中国画,简称国画,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艺术类别,其风格鲜明,源远流长,讲求继承传统。国画一词起源于汉代,主要指的是以毛笔、水墨、矿物质颜料,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在后期不断发展演变中,中国画呈现出不同样式,按题材上可分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按形式上分工笔画和写意画,总体上追求神韵和气韵的表现,造型不拘于外形的肖似,借物抒怀,注重表现物象的内在神韵和画家的内心情感,成为中国画的基本形态特征。由于中国书法和中国绘画的关系密不可分,“书画同源”成为中国画家历来重视的绘画条件,不仅如此,在中国绘画中还通过表现诗、书、画、印在作品中融为一体,以作品来体现作者的修养、品格、情操,在世界绘画类别中独树一帜。
由于中国画的传统经历了魏晋、唐、宋、元、明、清,在各个朝代不断发展演变,构筑了中国画传统的精髓脉络。师承古人,尊重传统,成为后期中国画继续延续发展的基本框架,并延续至今。中国画中传统的章法、笔墨、线条、不仅是画家用以抽取、概括自然物象作为造型的基本手段,而且还相对独立于客观物象,用以表现画家的品格价值[2](P64~65);作品也按照品格等级从低到高分为:能品、妙品、神品、逸品,可见对绘画品格价值的重视是传统中国画的另一个基本特征。
在绘画世界的各种文化中,每个民族都有各自不同的表现,中西方绘画的风格特征区别是十分明显的。受到各自文化、审美、传统的影响,单从表象上看是绘画材料、绘画语言、表达技法的不同,但其本质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意识形态。中国传统绘画重借物言志,西方传统绘画则重模仿自然;中国传统绘画讲究意境美,西方传统绘画则重视形态美;中国传统绘画呈现出哲学化的审美倾向,西方传统绘画呈现出科学化的审美倾向[3];中国传统绘画追求形象之外的意,注重画家本身的修养,功力用在画外,利用线条、笔法与墨粉五彩,充分表达主观情感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手法;西方传统绘画则致力于对自然物象的研究,充分利用自然科学,借助明暗规律、光与色的关系,空间、体积、结构、运动、解剖、透视的表现成为主要造型依据[3](P69~71)。
总之,东西方世界文化在哲学审美意识的差异,决定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本质就是“以意造像”,注重意趣,崇尚古意,天人合一,道法自然,采用感性的“散点透视法”认识自然;与中国传统绘画有着根本区别的西方绘画,其本质是尊重自然,注重理性,画面依靠光影色,空间,体积,质感,采用理性的“焦点透视法”去认识世界。
西方油画在中国的发展也是油画民族化的过程。西方油画初入中国,开始阶段是被动的阶段。在距今400年前,意大利天主教士利玛窦等人来华,把欧洲油画作品带进中国,便是早期油画在中国的雏形[4](P224~225)。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文化给中国带来很大冲击,油画技法也随之慢慢渗透到民间,由于其逼真的写实效果被民间争相模仿,当时各地民间的画坊、画馆不断兴起,促使民间画技亦得到了改善。但是由于画工画匠的地位卑微,文化素养和表现手法也有限,对西方油画的模仿在中国只作为西洋巧技,未有太大市场。
中国主动接受西方油画开始于19世纪末。晚清政府的保守落后,列强的肆意践踏,使有识之士开始思考科技救国之路,学习西方艺术也是其中之一。从19世纪末开始,中国出现了第一代、第二代油画家作为中国油画的开拓者,他们开始去法国等欧洲国家学习西方油画技法。其中以李铁夫、关良、常玉、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潘玉良、吴大羽等人为代表的油画家成为中国油画界的先驱者。由于当时的中国画家都接受过传统文化的熏陶,有着深厚的中国书法、绘画基础,所以在西方学习油画时面临着很大困境,即使全盘吸收西方绘画思想,也会自然地融入中国的传统元素,带有东方绘画痕迹,是坚持自己还是否定自己,成为一个争议的话题。这批画家学成回国后,都在慢慢思索如何让西方油画嫁接到中国,在中西方绘画融合方面作了各方面大胆的尝试,由于视野的局限性,对于油画民族化的意识也比较模糊,其融合的方式比较艰难。1937年以后由于抗日战争的爆发,绘画艺术也面临着转型发展,在抗日救亡的时代环境下许多文人志士投身抗日运动,木版画由于其简便易行、方便传播抗日思想的特点,而成为当时抗日救国的主要宣传载体,油画由于不适合当时的需求,从而处于被边缘化、被冷落的状态[5]。
在20世纪50、60年代,根据艺术教育的发展需求,国家开始派遣画家去苏联学习西方油画,以契斯恰柯夫教学体系为核心的艺术教学,迅速成为我国艺术的主体教学体系,在其影响下带动了全国艺术教育的普及,并培养了一批油画骨干力量,学院派写实画法成为我国艺术领域的中坚力量,并影响至今。到20世纪60、70年代,宣传性油画成为油画创作的主流风格,此时中国油画民族化的道路依然处在摸索之中。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文化艺术进入开放发展时期,艺术家们更多地接触外来文化,更深刻地了解西方绘画的发展历史和风格演变。至此中国油画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在西方绘画流派的影响下,中国油画通过模仿、追随、借鉴等的发展方式,逐渐形成了传统写实、意象表现和当代抽象三种中国油画派别,并蓬勃发展起来,中国油画创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改革开放后,中国油画进入了发展的旺季,绘画新流派遍地开花,绘画新形式异彩纷呈,绘画新作品层出不穷,但是对西方艺术的模仿和追随仍占据主流。在最初的艺术喷涌期之后,中国油画又面临新的挑战,那就是创作视野和创作风格的肤浅和单调,大部分油画家受眼界与创作思维的限制,缺乏真正的具有代表性、让世界认可的经典作品。尤其是进入20世纪以来,西方绘画变化思潮风起云涌,是跟着西方世界亦步亦趋,还是另辟蹊径?这已经成为困扰中国油画家的最大问题。
以林风眠、吴冠中为代表的艺术家,长期致力于中国画、油画创作,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油画民族化的主张。林风眠是我国油画民族化的先驱,开创了“东西结合”的道路,其基本理论在于我们不该单纯去模仿老祖宗或是模仿西方艺术,而是将两者嚼碎之后,融合改造成自己的东西,其艺术理念对于中国油画民族化起到了引领作用。而他的学生吴冠中在关于民族化问题上的思想内核与林风眠是一致的,吴冠中更加明确地打破了中西方绘画的壁垒,清晰梳理出中西方绘画当中的形式语言,坚韧不拔地实践着中国油画民族化的创作理念,并形成了鲜明的个人艺术特色,成为中国油画民族化的标杆[6]。20世纪70年代起,吴冠中在油画、中国画创作方面并重,他力图运用中国传统材料工具表现现代精神并探求中国画的革新。20世纪90年代中期是吴冠中艺术成果极为丰硕的时期,他在油画与彩墨创作两方面都达到了顶峰,实现了其致力推崇的油画民族化风格。油画作品《周庄》代表了吴冠中以“水陆兼程”对中西美学探索所树立的典范与成就,被中外艺术界广为认可。吴冠中把自己多年对艺术的思考写成了《绘画的形式美》《造型艺术离不开人体美》《关于抽象美》等文章,系统地阐述自己的创作思想。1992年,吴冠中《笔墨等于零》一文在明报周刊上发表,在美术界引起广泛关注[6],掀起了关于中西方绘画的大讨论,直接引发了探索中国油画民族化的热潮。尤其在其中晚期的艺术创作中,无论是中国画还是油画,都在逐渐简化提炼,简约点线面,强化平面构成因素,呈现出抽象绘画的特征,将中国油画民族化推到了一个新高度。在吴冠中的作品中,从时间跨度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中西方两种完全不同的绘画形式,从最初正面冲突、碰撞、到逐渐妥协、融合、升华的过程,这都体现了吴冠中对中西方绘画融合所做的努力:他将两种不同的绘画性质,两种不同的民族传统,两种不同风格相互结合,真正实现中西方绘画的跨越发展[5]。在从形式美到抽象美、书写性和东方意蕴等方面,作品都呈现出强烈的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和现代性特征。吴冠中用一己之力为中国油画的民族化开拓了一个新境界,其在美学观念上的探索成就,标志着中国油画创作新时期的开始。
虽然西方油画和中国画存在着绘画材料、绘画语言、表达技法的不同,在吴冠中等人的影响下,新一代的艺术家们视野更开阔,他们从民族传统和外来艺术中吸收营养,在前辈艺术家们探索油画民族化的路程上继续努力前行。艺术家们以更为平和、审慎的心态,默默地从中华民族优秀艺术传统中吸收营养,不刻意追求“为民族化而民族化”。这一时期意象静物、意象人物、意象风景创作的突飞猛进,就是中国油画本土化和民族化进步的例证。其外表具备西方绘画艺术的最为现代的形式感,内核则是中式传统,最大程度地渗入了中华民族的人文气质特征与文化心理属性。尽管这种表现形式边界十分宽泛,但无论是传统写实、意象表现、当代抽象,还是前卫艺术,都非常鲜明地融合了中国人的文化属性和精神内涵,彰显出了中国人特有的文化观念、人格境界和品位格调。
以戴士和、罗尔纯、王克举、闫平、尚丁、张冬峰、昕东旺为代表的新写意油画作品,因其具有浓重的中国油画民族化特征,并在众多方面向美术爱好者展现出其恒久的艺术魅力,为广大美术界所称颂。写意油画带着一种民族情怀,一种对于表现浪漫主义世界观特微的敏感,具有震撼力与想象力的构图,以及对所绘客体神韵的洞悉力,成为一种坚实完美的审美结合,一个跨越空间的视界。
油画自传入中国,经历了怀疑、犹豫、接受、模仿、追随、膜拜、融合多个过程,经过多年不断摸索,大家逐渐达成共识:西方的油画是运用对色彩和光影变化的理性分析来表达画家的情感,中国油画只有在西方油画的基础上融入了中国传统人文元素和民族情结,使油画在中国国土上得到了充分的养分,才能发扬光大[5]。在推进中国油画民族化进程中,林风眠和吴冠中功不可没,他们的油画创作及其艺术观念对油画民族化的发展作用不言而喻,他们认为油画只不过是绘画工具,艺术家要做的是要将民族性的东西与西方的艺术形式进行巧妙地融合,相互支撑,打造新的艺术风格。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各种艺术形式丰富多彩,民族化并非是将中国画的技法手段生搬硬套地运用到油画创作当中,而应该更多的在创作思想以及对物象的观察方式方面找寻相同之处而得以发挥,发现两者之间相同的本质,充分发挥二者的同一性,这是辩证统一在油画民族化当中的运用,也是吴冠中的油画民族化理念带给我们的启示。
中国油画的民族化是个长期艰难摸索的过程,是中国油画发展的必然趋势。吴冠中等人的奋斗历程告诉我们:油画民族化不仅需要继承传统,还需要不断创新发展。进入21世纪,面对未来,笔者更加确信对油画民族化的探索是符合中国当代油画艺术研究方向的,必须坚定走下去。由于油画的功能性丰富而直观,涵盖范围广阔,国家精神、民族文化、国民面貌也需要运用油画这一载体彰显,而国家开放包容、文化自信的大国情怀也会融入油画的色彩中。其次,油画民族化问题只有很好地解决,才能被大众接受,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民生,服务未来,这一需求都为当代油画民族化的推进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再者,中国油画民族化的历程弥坚,但只要不断砥砺前行,不断推陈出新,不断自我完善,在广大群体上达成共识,通过彰显民族特色,反映新时代特色,中国油画就能在世界舞台上无问东西,一展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