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书院文化的历史考察与现代启示

2023-01-10 22:40王先亮
枣庄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书院山东文化

王先亮

(山东交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7)

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中国是唯一没有发生文明灭亡或文化断层而延续至今的国度。除却特殊的自然地理因素,开放包容的民族性格和完备早熟的教育制度使得中华文明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始终能够保持高强度的文化韧性。虽经历数次文明浩劫却不曾中断,传承绵延至今,仍然不断焕发着新的生机和活力。

在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史上,曾经诞生了书院这一典型的民间教育与学术研究机构。书院经历了唐朝的萌芽、宋元的兴盛、明清的起起落落,直至晚清庚子新政实行后以新式学堂取代书院,传统意义上的中国书院历经千年的岁月洗礼后彻底走向瓦解。这其中,山东书院作为中国古代书院的典型代表,植根于齐鲁大地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在宋、元、明、清不同的历史阶段异彩纷呈,对中国古代社会教育发展与思想传承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一、山东书院发展的历史考察

山东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自古以来私学兴盛,民间教育发达。尤其春秋时期,随着周王室政权的衰微,传统的官学(如校、庠、序)走向没落,各诸侯国内原有的教育资源已不能满足新兴贵族子弟与庶民子弟的教育需求。与此同时,专门从事脑力劳动的士人阶层崛起,他们中的一些人如孔子、孟子等开始创办私学,专门从事聚徒讲学和整理文献的职业,开创了齐鲁大地私人办学的先河,推动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术交流和教育发展。

秦统一全国后,为使思想定于一尊,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发布“禁绝私学”和“禁游宦”的政令,推行“焚书坑儒”的极端措施,私人讲学最盛的儒家首当其冲。但仍有一部分儒生隐居民间,授徒讲学,著书立说,私学活动转入地下。以孔子九世孙孔鲋为代表的鲁国儒生们,冒死私藏《论语》《尚书》等古代文化典籍,从而使其保存下来。汉初,最高统治者虽崇尚黄老,但在儒生的助推下,儒学再度兴起。“汉兴,言《易》自淄川田生;言《书》自济南伏生;言《诗》,于鲁则申培公,于齐则辕固生,燕则韩太傅;言《礼》,则鲁高堂生;言《春秋》,于齐则胡母生,于赵则董仲舒。”[1](P3593)汉武帝时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逐渐由私学走向官学。在民间,儒生们聚众授徒,创建书馆(又称“书舍”)和经馆(又称“精庐”“精舍”),研习儒家经典,经学传授在齐鲁大地已蔚然成风。两汉期间,儒家经师多出自齐鲁,山东大地的私学异常兴盛。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学衰微,以家馆和乡塾为代表的私学盛行。如西晋时高密徐苗、东平刘兆及北齐时平原张买奴等儒士都曾开办家馆,聚徒讲学。三国名士邴原也曾受邀为乡塾讲学。

隋唐时期,官学与私学并驾齐驱,共同走向繁荣。唐玄宗时期,出现了最早的书院——丽正书院。清代袁枚在《随园随笔》中曾解释道:“书院之名,起于唐玄宗之时,丽正书院、集贤书院皆建于省外,为修书之地。”从丽正书院开始,中国进入书院时代。书院最初为官办,后演变为以私人创办为基本形式、介乎私学与官学之间的教育组织。负责人一般称“山长”,主要承担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图书典藏、文庙祭祀等任务。一般认为,唐代的李公书院是山东历史上最早的书院。按明嘉靖朝编修的《青州府志》记载,李公书院位于临朐县西南,相传为唐代名将李靖读书修习之所。李公书院虽有书院之名,但实际上并未承担起后代真正意义上的书院职责。

北宋时期,理学(道学)盛行,并很快发展成为两宋期间最有影响的思想学说。北宋初年,理学家孙复屡试不第,退居泰山修学。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孙复经郓城士子士建中引见,结识担任南京留守推官兼提举应天府书院的泰安学士石介。景佑二年(1035年),石介在泰山上为孙复修筑屋室,创建起泰山书院,作为其讲学之所。除孙复外,石介、胡瑗等理学名士在此聚徒讲学,研习儒家经典,开展学术交流,进一步推动了北宋理学的兴起。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回家乡居丧的石介又在徂徕山长春岭创建了徂徕书院,为生员讲授《周易》等儒家经典。泰山书院与徂徕书院成为山东历史上最早的一批具有成熟形态的传统书院。哲宗元佑四年(1089年),汶上知县周师中修建圣泽书院。蒙古族入主中原后,元朝继续推行崇儒尊孔的文化政策,书院教育得以繁荣。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中书左丞王懋德向朝廷奏请保举彭璠为山长,在孔子故里曲阜创建尼山书院;至元三年(1266年),孔子第55代孙、曲阜县尹孔壳钦在汉延续至宋金朝的“讲堂”旧址上重建学堂,并改称“洙泗书院”。成宗大德六年(1302年),邹县县尹宋彰在原中庸精舍基础上修建学官居室,并申请朝廷批准,改名为“中庸书院”,又于仁宗延祐二年(1315年)改名为“子思书院”。此后元朝98年间,山东境内共创建书院约20所。

明朝建立以后,继续奉行尊孔崇儒的政策,书院进一步得到官方和民间的认可。山东境内,明太祖于洪武元年(1368年)颁布诏令修复洙泗、尼山两座书院;成祖永乐十五年(1417年)、孝宗弘治七年(1494年),又由时任衍圣公两次发起重修尼山书院;神宗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邹县知县胡继先重修子思书院;此后,各地又建起闻韶书院(济阳)、董子书院(德州)、公冶长书院(安丘)、范公书院(邹平)、愿学书院(长清)、见泰书院(长清)、麓台书院(昌邑)等代表性书院。明朝276年间,山东境内共创建书院70余所。

清朝建立初期,推行文化专制政策,清廷下诏“不许别创书院”,书院发展受到抑制。顺治朝后期,为笼络汉族士人,朝廷的书院禁令有所松动。山东境内,邹平伏生书院、益都云门书院等得以重办。康熙朝对书院采取宽容态度。康熙帝东巡曲阜时,曾专为济南白雪书院题“学宗洙泗”的匾额。山东书院由此迎来了新的黄金发展期,大量前代书院得以修复和重建,数量多达50所。雍正帝即位初期,为加强思想专制,明令将书院改为义学。书院创办虽受到限制,但仍在缓慢发展。雍正十一年(1733年),又下旨命各省督抚在省会创办书院。山东巡抚岳濬遵谕旨在济南创办了泺源书院。乾隆帝即位后,积极鼓励书院修复和创办。山东书院由此进入快速发展期,境内书院遍地开花,新建书院超过40所。从嘉庆到咸丰朝,山东书院继续发展,虽速度放缓,但在全国范围内仍处于领先地位。清朝晚期,伴随着政局动荡和吏治腐败,在西学东渐思潮的冲击之下,山东书院逐渐走向没落。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廷下令将全国各省的书院改为新式学堂,形式上的传统书院彻底消亡。清朝296年间,山东境内共创建书院约142所,创下历史新高。但至此,山东书院也与全国其他书院一起走完了它最后的历程。

二、山东书院文化的典型特征

中国书院的诞生和发展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形成了一系列典型的东方书院文化特色,突出表现为明理修身的治学目标、独立自主的办学理念、自由开放的学术氛围。作为中国历史上一种特殊的教育组织形式,在书院基础上形成的书院制度也演变成为一种极具特色的教育制度。山东书院作为中国书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过程中不仅具备中国书院的一般特征,更体现出具有山东地域文化特色的典型特征。正是这些特征,使得山东书院文化在中国书院文化发展的历史潮流中保持了较为系统的历史传承和结构稳定。

(一)山东书院的发展与儒家文化根脉相连。山东是儒家文化发源地,在这里儒家思想历史发展悠久,文化土壤深厚,群众基础良好。山东自古以来私学昌盛发达,民间教育氛围浓厚。得益于地缘文化优势,山东书院的发展与儒家文化在山东的发展和传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得山东书院能够长期接受儒家文化的浸润滋养。从选址与命名来看,除直接以地名命名外,许多山东书院的命名与孔子、孟子等儒家代表人物的名字、思想或行为轨迹有关。如郯城曾子书院、邹县子思书院、德州董子书院、安丘公冶长书院、沂水闵子书院、兰山荀子书院、东阿冉子书院等直接取名于儒家人物名字;滕县性善书院、费县思圣书院、乐安明诚书院、濮州崇义书院、郓城养正书院、邹县中庸书院等都取名于儒家思想;曲阜尼山书院、洙泗书院、济阳闻韶书院等都与孔子诞生地、行为活动地有关。从教学师资来看,山东书院的山长、主讲大都是研究儒家思想的学者。像泰山书院的主讲孙复、石介、胡瑗,泺源书院的主讲毕沅、桑调元、沈起元等都是闻名当时的儒学名家。从教学内容来看,山东书院首先以“四书五经”为研修课目,其次是其他儒家经典文献、历史文献和注经著作,如《孔子家语》《国语》《春秋繁露》《四书集注》等。

(二)山东书院的发展与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学术思想的发展流行相互影响、相互成就。宋元时期理学盛行,山东书院无论是办学宗旨还是研究领域大都与理学密切相关。如泰山书院的石介、孙复、胡瑗都是宋代有名的理学大家。孙复在泰山书院研究义理,讲授儒家经学,在讲习之余完成了《易说》六十四篇、《春秋尊王发微》十二卷等名篇的撰写。明代心学盛行,山东书院在办学实践中也呈现出典型的心学特色。如愿学书院创建者邹善、见泰书院创建者罗汝芳都是闻名当时的心学大师,他们借书院讲学传播“致良知”学说,大力宣扬心学思想,对心学研究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清代重考据的汉学盛行,山东书院除部分继续延续理学、心学传播外,许多书院也积极开展经史词章的讲授,致力于经史训诂、词章考据的研究。如清代著名朴学家许瀚在济宁渔山书院和沂州琅琊书院就教时,积极倡导汉学研究,主张以训诂声韵讲求义理,培养了大批汉学研究人才。

(三)从人才培养宗旨和培养模式看,山东书院坚持以儒家思想为办学指导思想,以儒家道德规范约束生员。书院注重生员道德人格和志向的培养,这在许多书院制定的考课制度中有鲜明体现。如《泺源书院巡抚准太训课规条》中规定:

志不立则气昏,必不能努力向前,终无成就之日。立志不远大,则见小欲速,其所就迄无足观。……多士生逢圣世,沐浴教泽,当思明德新民,皆分内事。仔肩大道,厚自期许,毋仅以搏科名为志,庶不负国家教育之典。

该规条不仅强调立志,还从“寡欲”“敦实行”“秉虚衷”“勤讲读”“慎交”等六个方面对生员提出了明确的学习目标、价值要求和行为准则。“人形成什么样的人格,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他所接受的文化内容。而他接受什么样的文化内容,最终是由他所处的文化环境和全部生活决定的。”[2](P187)书院重道德修养的育人理念有助于培养生员高尚的道德情操与浓厚的家国情怀,既能引导形成良好的民风,又能为国家输出德才兼备的治世人才。但是,书院发展后期,封建政权的强行干预导致书院逐步转向官学化,甚至发展为科举考试的预备场所,使得书院变成封建政权控制思想、巩固统治的工具。到了清代,许多山东书院都被纳入官方教育体系,发展成官办性质的书院。一些消极的伦理纲常会通过书院灌输给生员,书院充斥着浓厚的功利思想,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学风和民风。

(四)从地域分布特征看,山东书院主要诞生于历史人文圣地、文化底蕴较为深厚或政治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历经宋、金、元、明、清五朝,山东书院几乎遍布山东境内所有州县。受政治、经济、交通、历史人文等因素影响,山东书院重点分布在以下几个区域。第一,鲁中区域,典型代表是济南及其周边。济南自古就是政治经济发达、文化昌盛之地。明朝洪武九年(1376年),济南取代青州成为山东首府,正式成为山东的政治文化中心,并直接辐射周边德州、泰安、淄博等地,为书院创办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第二,鲁西南区域,典型代表是运河沿岸尤其文化圣地济宁及其周边。京杭大运河作为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已有2500多年历史,孕育出成熟厚重的运河文化。大运河山东段历经聊城、泰安、济宁、枣庄等地,沿岸经济发达,文化交流频繁,文教之风盛行。第三,鲁东区域,典型代表是潍坊及其周边。鲁东地区自古以来就属渔盐富庶之地,经济较为发达,海洋文化盛行。青州自明代以前就是山东的政治中心,文教氛围浓厚,有利于书院的创办和发展。

总体来看,山东书院在1000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山东地域特色,在传播儒家思想、回应时代学术思潮、振兴民间教育、引领社会风尚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积极推动了文化创新、学术争鸣和思想传播,同时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学术人才和施政人才,很好地完成了自身的历史使命。

三、山东书院文化的现代启示

山东书院虽然从形式上已经消失了百余年,但书院作为古代知识分子读书、讲学的重要处所,在千余年历史发展中积累起对教育基本规律、学术研究、思想传播、民间礼仪等方面的理性认知,成为开办教育、思想争鸣、传承文化、典藏图书的重要载体,对推进现代教育科学发展、传承优秀文化、提振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历史形成的山东书院精神,包括长期维系书院生存发展的办学宗旨、理念、模式、制度等内容,它产生于山东教育变化发展的客观实际,顺应了文化传播和教育的一般规律,具有了超越时代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即使在今天看来,山东书院文化对当代的教育实践和文化传承仍然有着特殊的启发意义。

(一)山东书院秉承传道育人的办学宗旨,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视对生员心性的培养、道德品行的培育。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现代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教育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突出表现为学校和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重智轻德的倾向,即重视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视对学生德性的培育,很容易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和人格结构的不完善。山东历史上著名的博陵书院在其“二十条学约”中就明确规定了为学和修身的内容和途径,强调为学首先应当知晓“仁义礼智信”,以“明善”为目标,读书就是为了彰明道义。虽然在课目设置中囊括了从诸子百家到历代史书在内的一切文史知识,但书院的本意仍然是期望生员通过读圣贤书、悟圣贤道、学圣贤行,成为知识和人格都健全的有用之才。现代教育应当充分借鉴山东书院奉行的德智双修、以德为重的育人理念,在制定宏观教育规划和具体教育策略时,应当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以科学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学生的知识架构,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接班人。

(二)山东书院始终以传承弘扬圣贤之道尤其儒家思想为己任,践行“文以载道”的文化理念,自觉担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文化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联组会时的讲话中指出:“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肩负着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把个人的艺术追求、学术理想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同人民福祉紧紧结合在一起,努力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贡献的艺术家和学问家。”[3](P325)清同治十年(1871年),时任山东巡抚丁宝桢重修泺源书院,好友匡源赞其“阐绝学,牖将来,与祀汉宋诸先儒意同”,肯定其尊崇先儒、传承学术的文化意义,表达了古代知识分子对文化使命的深度认同。当代知识分子应当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文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殷切嘱托,学习继承古代书院人的文化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心怀理想抱负,将自身职业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起来,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的开创者、人民意志与国家精神的弘扬者。

(三)山东书院的创办者和参与者大都秉承独立研究、自由思考、相互争鸣的精神气质,引领了不同时代积极活跃的思想潮流和学术氛围。独立的研究和自由的思考是学术发展与思想创造的前提。山东书院的参与者们大多远离权力中心,于幽深僻静处研究讲学,但他们始终秉承严谨的治学态度,保持精神的独立自由。泰山书院的创建者石介、孙复、胡瑗等人,继承周敦颐和程颢、程颐兄弟的濂洛之学,倡导积极深入的学术研究与自由开放的学术交流,邀请郓州名士士建中、曲阜名士孔道辅前来书院讲学研讨,在切磋交流中激发出学生的思辨潜能,营造出自由清新的学术氛围,并由此缔造了北宋著名的理学学派——泰山学派,对理学形成和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现代学术研究应当传承书院人自由独立的思想家气质,深入开展学术交流和思想创新,敢于开风气之先,积极回应时代之问。

(四)山东书院的创办大多集合了民间的人力物力,形成了民间力量办教育的良好传统,有效弥补了官方教育的诸多不足。山东书院兴起于民间,也兴盛于民间。除最高统治者意图控制书院并给予书院以官方财力支持的特殊年份外,山东书院大部分时间内是以民间力量办学的形式存在。从书院的选址、屋舍的筑造到师资的配备、书院的运行等,所耗经费在相当程度上来源于民间集资。比如,在山东书院最为兴盛的清代,部分书院如济南泺源书院、沂州琅琊书院等经费主要来源于朝廷拨款及其孳息;其余大部分书院如德平敬业书院、长清五峰书院等经费主要来源于地方官员捐俸与乡绅百姓捐款,并通过购置学田、放贷生息等维持书院运营。山东书院的山长、监院、主讲主要来自民间,其身份多为有文化的民间乡绅或参加过科举考试的德才兼备的秀才、举人,甚至个别书院还有进士。历史上的山东书院正是在汇聚社会人力物力的基础上运行、发展的。

四、结语

由唐宋到晚清长达1000多年的时间内,山东境内累计创建书院达300余所,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山东书院文化群现象。山东书院继承和弘扬中华文明尤其是儒家文化,引领了齐鲁大地良好的社会风气,为山东培养了大批优秀生员,成为山东历史上一股重要的文教力量,为山东的教育和文化传播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长期影响着山东各地的教风和学风。像“兰陵书院‘德业并重’的办学理念和‘严谨纯真’的治学精神,至今仍能为鲁南文化教育界所尊崇和借鉴”[4](P140)。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5](P313)虽然传统意义上的山东书院已经从形式上彻底消亡,但是山东书院精神却一直流传至今,与其他精神文明一起,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宝库。尤其在当下,我们一方面需要承担建设教育强国的重任,一方面还需要履行坚定文化自信的使命。山东书院在育人宗旨、教育理念、文化传承、制度建设等方面的价值经验,仍然值得我们继续去挖掘、阐释、传承和创新。

猜你喜欢
书院山东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山东图片库
逆势上扬的山东,再出发
年味里的“虎文化”
朵云书院黄岩店
『山东舰』入列一周年
江南书院
宁波大爱书院样板间
《江阴介居书院成立祝词》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