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燕主任医师从中医脾胃论治抑郁症探析*

2023-01-10 22:09:27李婧赵军郭晓燕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15期
关键词:神志枢机中焦

李婧 赵军 郭晓燕

(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中医内科,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郭晓燕(1958——),女,主任医师,内蒙古自治区第三批老蒙医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指导老师。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具有高发病率、难治率和复发率等特点。抑郁症为临床常见的情感性心境障碍的表现,对患者的生活可产生极大的困扰[1-3]。

1 中医对抑郁症的认识

抑郁症是属于心境情感性障碍的一种,归属于中医学“脏躁”“百合病”“郁证”范畴[4]。《素问·玉机真脏论》曰:“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四傍者也”。李东垣《脾胃论》记载:“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郭晓燕主任医师认为,人的情志与脾胃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且近年来相关临床研究也同样发现,有部分用来治疗抑郁症的西药还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5]。《景岳全书·郁证》[6]云:“其在于人,则凡气血一有不调而致病者,皆得谓之郁证”。气血不调为抑郁总病机,病因以血为基础,“有余于气,不足于血”。脾胃中州为气血生化之源,统摄气血,故抑郁需重视脾胃。

2 抑郁症中的中医枢机

约在明代提出了“枢机”一词,“枢机”在《辞海》中释为“事物运动的关键”,指转枢交接气机之地。明代医家戴思恭在《金匮钩玄》中云:“郁者,结聚而不得发越也”,在抑郁症发病中“枢机”起到关键作用[7]。

2.1 枢机顺畅中医三焦理论认为:脾胃同居于中焦,脾气主升、胃气主降、上下贯通、四旁灌溉,此为枢机关键,运转中焦枢机对协调五脏六腑功能起重要作用。(1)枢机健运,气机正常。《医学求是》云:“中气为升降之源,脾胃为升降之枢轴”。胃降脾升协调相互,气机升降有序,脏腑功能才能保持正常,神志活动才能处于平衡态[8]。(2)枢机健运,代谢有序。脾胃居于中焦,上下连通,为人体气机升降运动枢纽,人体水液代谢中流砥柱。胃为水谷之海,脾主运化水谷精微,李中梓《医宗必读》云:“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3)枢机健运,气血化生。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水谷精微是人体精神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2.2 枢机不利人体神志活动在生理上同脾胃枢机功能联系密切,在病理上互为因果。李东垣认为:“忧思恐惧、饥饱劳役、脾胃损伤、百病由生”。(1)脾失健运,气机失常;(2)脾失健运,聚湿生痰;(3)脾失健运,生化无源。

3 脾胃枢机功能与抑郁症论治

东汉张仲景云:“人受气于水谷以养神,水谷尽而神去,故云安谷则昌,绝谷则亡”。后天生化之源在于脾胃,人体升降之枢纽。既伤脾胃,不充元气,机体升清降浊不能,百病由生,因此抑郁症治疗当从脾胃入手。

3.1 古代医家的观点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云:“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向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提示该病病机是五脏阴气不足,表现情志之症,是“中土之枢”脾在情感活动中调衡作用的体现。元代医家朱丹溪论治郁证以脾胃枢机为观点:当升不得升,当降不得降,当变化而不得变化,中焦之气结聚,不得发越,传化失常,而致郁证产生,强调“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9]。“中土之枢”得健,则郁证清除[10-12]。清·黄元御《四圣心源·精神》将培养脾胃气作为治疗一切神志病的基本方法,并提出:“阴升阳降,权在中气……则精秘而神安矣”。

3.2 现代医家的观点赵军等[13]认为,只有脾胃升降正常,气机才能通利。王洪图以调理脾胃气机法治疗神志疾病确有效果[14,15]。孙迎节《脾胃与神志的生理病理关系探析》、吴朝栋《试论脾胃对神志活动平衡的调节作用》等更加说明了脾胃对于神志的重要性[16,17]。俞群力[18]探讨了失眠、谵语等神志疾病的治疗原则。

4 脾胃为五脏整体的中心 五脏整体主神的关键是脾胃

但凡以脏腑病机立论的未有不重点阐述脾胃者。重脾胃思想立论于中医学第一经典《黄帝内经》,经后世历代医家对其进行不同角度的阐释、发挥,不断得到充实。此方面后世医家成就最大者,首推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提倡首重脾胃,从而独树一帜,自成一派,成为了脾胃学说的创始人,“补土派”的鼻祖。朱丹溪的《格致余论》中记载:“医之为道,至是始备,医之为遒,至是始明”。

5 五脏调和的前提条件为脾胃功能正常

《黄帝内经》认为气血是“五脏调和”之关键。《素问·八正神明论》记载:“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灵枢·天年》记载:“五脏皆虚,神气皆去”。《灵枢·脉度》亦云:“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冯氏锦囊秘录》记载:“五脏所藏,乃魂魄神意智耳。五脏和则所藏安,气血调和,何病之有……五脏失和,则偏害之病生矣”。《诸病源候论》记载:“脾与胃合,俱象土,胃为水谷之海,脾气磨而消之,水谷之精,化为血气,以养脏腑”。

6 小结

郭晓燕主任医师认为在抑郁症的治疗过程中,脾胃发挥着重要作用。当今中医主要认为抑郁症是由肝气郁结所致,故而多从肝论治此病。但是,在本病发生、发展的进程中,失调的脾胃同样起着关键的作用。中焦脾胃与抑郁症的发生、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脾胃纳运,是气血生化之源泉;胃降脾升,是升降气机的枢纽,其对于人体的情志、精神活动同样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疾患迁延日久不愈都可能进一步发展成为抑郁症。文章从脾胃角度论述其与抑郁症发病的相关性,将郭晓燕主任医师从中医脾胃论治抑郁症理论进行深入探析,以期对临床、科研有所裨益,从而为今后的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猜你喜欢
神志枢机中焦
“营分为枢”思想探讨
基于“开阖枢”理论浅析乌梅丸通利枢机之用
环球中医药(2022年7期)2023-01-02 03:23:09
贝西•黑德《枢机》中的爵士之声
畅通中焦选对药
李生财论治湿阻中焦型慢性胃炎经验
微商“侵入”中老年朋友圈 老人不想“入坑”该怎么办
自我保健(2020年10期)2021-01-15 00:54:38
从少阳主“枢”论小柴胡汤治疗荨麻疹的应用
“怪病不治治中焦”肾阴亏虚也会诱发喉痹、失眠
基层中医药(2020年8期)2020-11-16 00:55:16
简单搓搓可养生
养生月刊(2020年10期)2020-10-14 02:06:26
运用吴鞠通寒湿理论治疗中焦寒湿证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