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核心问题深化文言文的多维解读
——以《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为例

2023-01-10 23:11
中学语文 2022年24期
关键词:和氏璧廉颇蔺相如

杜 飞

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通过优质的问题引领学生走向文本的更深处。在《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中,可以设计高质量的核心问题,如:“蔺相如出使秦国不仅全身而返,而且还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送回了赵国。他是怎么做到的?”这样的问题一定可以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致,让他们沉下心在文本中细细求索。一个好问题能激发学生阅读和探究的欲望,语文课堂也因此摇曳生姿、生机盎然。

一、以“理”斥秦,秦有所顾忌不敢动

蔺相如是一个门客,更是一个谋士。古时候的谋士,更像我们现在的外交家,所以面对秦王的无理要求,蔺相如首先要在道义上占据上风,让秦国自觉理亏,这样才有助于实施后面的计策。在“章台斥秦”这一片段中,蔺相如发现秦王没有兑现予城承诺的迹象,于是用计拿回玉璧,进而怒斥秦王。蔺相如的话说得有理有据,让秦王羞愧不已。“以空言求璧”而赵国不得不给,侧面表明了秦国的强大;“赵王斋戒五日”,是“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以示尊重;“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作为使者受到屈辱,说明秦国自恃强大,怠慢了赵国使者。表面上看,蔺相如句句在痛斥秦王,但换个角度一想,似乎句句也有把秦国捧在高处,把赵国归到受欺辱位置的意味。光有一腔怒火痛骂秦王,只会丢了性命,失了宝贝。只有讲究技巧,抓住短柄,适时以退为进,才能达到舌战的目的。相如的话极富社交辞令的特性——欲贬先捧,让秦王即使被骂也觉得是因为自己的强大而疏忽了赵国,刻意贬低自己赵国也是为了麻痹秦王,让其松懈防备之心。只有秦王觉得有负于赵,才会有了后文的“乃辞谢,固请”的举动。秦国如果一意孤行,那就是单方面毁约,这就给赵国落下了口实。在那个群雄逐鹿中原的混乱时代,实力固然重要,但也要讲以德服人,就像刘备投靠曹操,曹操虽有杀心,但终因顾忌未下杀手,为的就是占道义之理。尤其是昭襄王渴慕贤才,秦国也一向接纳各个诸侯国的贤人能士。倘若为此事失了信誉,实属不智。

正是占据了道义,以理斥秦,才能收到震敌之效,才会让秦王对蔺相如敬重有加,不敢轻易加害。

二、以“谋”惑秦,秦错失先机不能动

在“章台斥秦”中,蔺相如遭到侮辱和欺骗,基于完璧归赵的责任感,他尖锐地揭露了秦王的阴谋。蔺相如的行动和语言,使得“无意偿赵城”又很想得到和氏璧的秦王一反倨傲的态度,立马软了下来,蔺相如因此占了上风。由于蔺相如在第一回合的斗争中,以后发制人的战术战胜了秦王,从被动转为主动,所以在第二回合中,他采用了先发制人的战术,此处更能体现作为一名外交使者所具备的“谋略”。

在骗取秦王信任后,蔺相如借秦王斋礼之时,大胆决策,派人把和氏璧送回赵国。这就不但需要过人的勇气,更要周密设计,步步为营。正是大胆走了这一步奇招,才会让整个出使行动变成主动权在蔺相如之手,让秦国为难。相如见到秦王,滔滔不绝地慷慨陈词。先是理直气壮地申明为何把璧送还赵国——“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再合情合理提出建议,“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最后又是一番委婉的劝告,“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整个谈话的节奏和步骤完全被蔺相如一手掌控,蔺相如谋而后动,牵着秦国君臣的鼻子走,完全挫败了秦王一群人的阴谋,弄得秦国众臣最后只能“相视而嘻”,被动之至,茫然无措。最后秦王只能说:“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蔺相如通过理智分析,权衡利弊,为赵王出谋划策,使赵国在情理上占据有利一面,同时不加推辞,慷慨赴任。面对秦王的刁难,反应机敏,借口挟璧,并依事实依情理陈述是非曲直,以高超的谋略掣肘秦国预先的部署安排,不但为赵国赢得了解决问题的先机,更是机智巧妙地保全了自己的性命。此之计策可谓两全。

三、以“力”拒秦,秦畏惧开战不能动

这里的“力”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细微之处不易察觉的。比较明显的就是是蔺相如个人的勇武之力。要想逼退秦王,光靠个人的勇武是不够的。如果说“完璧归赵”还只是秦赵之间的外交层面上的一种试探,那“渑池相会”却是发生在“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的背景下。事件从遮掩的外交试探变成了军事交锋,个人的勇武似乎难以起到如此大的作用,但蔺相如君臣众人最终依旧从强秦手下安全返回。靠的是什么?课文中有一句话做了交代——“廉颇送至境”“赵亦盛设兵以待秦”。廉颇是赵国良将,看似是臣送君行,实则是秀了一把“肌肉”。正是因为有大将镇守后方,秦国才不得不慎重对待。据史书记载,赵王带着两万人来到渑池,而廉颇率领二十万将士在边境屯集,正是这样的周密安排才没有导致赵王一行有去无归。秦王顾虑重重,不敢下手,蔺相如也因此再次安然而返。相如凭借过人的智勇胆识,不仅保住了和氏璧和自身性命,还借此表达了对秦国强取豪夺的讥讽,令秦王也无可奈何。蔺相如忠心为国,置死生于度外,完璧归赵,渑池斗秦,其智勇为世人赞叹。

四、以“势”压秦,秦畏惧诸侯不敢动

蔺相如凭借自己的“理”、“力”、“谋”赢得了外交上的胜利,也保全了自己,这确实是蔺相如在秦国能全身而退的原因。但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当时的天下大势。正因为当时的天下大势对赵国有利,对蔺相如有利,所以他才会安然返回,拜为上卿。为什么秦国在整个事件的交涉中表现得畏畏缩缩,就是受“势”的影响。当时七诸侯国形势不明,秦国一向秉持着远交近攻的外交政策,这个时候的秦国更需要联盟各诸侯国,所以他们不会为了一块玉璧,为了被迫“敲缶”的面子而轻易发动战争,自然也就不会杀掉赵国的使者蔺相如,免得两国交恶。另外,当时秦国急于向楚国开刀,为了避免两线作战,秦国也不愿和赵国把局面闹僵。此外,秦国确实很强,但不要忘了,虽说赵武灵王的强国盛世已逐渐远去,但赵国整体实力还是较强的,尤其是有廉颇、李牧等一批干将。若悍然发动战争,也只会落个“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这绝不是秦国想看到的。所以秦国在更多时候被各种因素掣肘,这也为蔺相如出使创造了绝佳的契机,使得蔺相如绝境逢生,安然回国。

在教学的最后,还可以和学生讨论一个问题:合传中的四个人都有其闪光的一面,为何作者倾向于蔺相如?对于这个问题的探讨更有利于揭示本文的创作主旨。蔺相如之所以成为司马迁笔下的精彩人物,与司马迁的身世遭遇及理想追求有一定的关联。司马迁曾说:“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客观地讲,蔺相如的慷慨陈词、为了国家利益不惜受辱,这样的人生选择和表现与司马迁的价值观非常契合。在司马迁看来,人生的价值是要让生命的火花燃烧得无比绚丽。从这样的意义上讲,司马迁称颂蔺相如不畏强暴、忍辱为国的精神,是以自身的生命体验为起点,是在按照自己对生死的理解来揭示蔺相如的品质,是希望生命在更高层次的理想追求中得到延续。以核心问题点燃学生探究热情,激活学生思维火花,深化对人物形象的多维解读。于此,广大语文教师应该大有作为。

猜你喜欢
和氏璧廉颇蔺相如
负荆请罪
完璧归赵
和氏璧
将相和
负荆请罪
大粮积雪 谁解老将廉颇心
完璧归赵
美玉和氏璧
负荆请罪
廉颇并非真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