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海波
(衡南县茶市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湖南 衡阳 421151)
农业机械的使用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发展。农业机械是解放农业生产力的关键,其出现故障需要考虑很多原因,例如,在管理不善的情况下,农业机械的磨损和老化会加快。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必须加强对农业机械的养护和管理,优化整个维护过程。
在现代化农业改革的背景下,传统的人工操作方法已经被机械化方法、自动化技术所取代。加强运用农业机械技术,解放生产力,发展农业经济,是农业机械制造业发展的基础。在农业机械的使用和推广中,农业机械的运行和维护质量不断提高,人们对农业机械的依赖程度过高,机械故障频发。在农业工程、秋收等情况下,农业机械维修保养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需做好农业机械的维修保养工作,避免操作中出现事故,减少经济损失。
不同农业机械和设备的运行条件、磨损及老化程度不同,在维修和保养农业机械时,相关单位应知悉其运行环境,确保农业机械的运行时间合理,可以延长农业机械的使用寿命,也可以减少维修或设备购置导致的经济负担。
我国目前的农业机械维护技术尚处在发展、完善的阶段,仍存在一些问题,农业机械设备随时代变化而更新,农业机械维护诊断技术的应用,必须与设备的更新速度保持一致。实践中,农机维修人员缺乏专业的维修知识,仅凭多年的维修经验,很难对农机的故障进行彻底的检查,同时维修人员的知识水平相对落后,不能熟练掌握新农机设备的维护知识,维护技术相对落后,不能适应农业发展的要求,但是维修人员需要维修的设备数量却不断增长。因此维修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才能胜任农机修理工作,满足社会的需要。
农机维修人员分布分散,很难做到集中管理。此外,目前的维修站多集中于城镇和交通要道,维护网点布局不合理。农业生产按季节进行,维修也是季节性的,农忙时节,农机具投入生产后,由于之前农机长时间闲置,易发生故障,部分维修人员针对此情况抬高维修费用,农民权益得不到保障。目前,我国虽出台了有关法律法规,但农机维修执法力度不够,农机修理市场混乱,缺乏统一机制进行约束,维修人员法制观念较差,文化程度较低,而且大部分的农机维修人员没有执照,甚至有一些还不服从执法机关的管理,导致管理难度加大。
结合农业机械的使用环境和工作质量,将农业机械的常见保养技术分为清洗技术、防潮技术、防锈技术。比较常见、通用的清洗技术要求相关单位定期对农业机械进行清洗,为减少清洗后设备的锈蚀或易损性,建议先在干燥清洁的环境中干燥农业机械再进行清洗。其次,相关单位还应注意应用防潮技术,在农业生产中,铁橡胶零件在使用后会很长时间处于潮湿和老化状态,因此建议将设备放置在通风处,并存放在干燥的仓库中,以便进行适当的维护。最后,机械设备中有许多含铁部件,维修人员应适当润滑设备部件,以确保农业机械设备的灵敏度和减少生锈的情况,加强对农业机械设备的管理[1]。
3.2.1 调整和换位法
农机维修调整和换位法是对已磨损零件进行定位变换的一种方法。农用机械在运转时,各个构件间很容易发生摩擦,从而使农机零部件受到不同程度的磨损,这种情况下,维护人员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垫片、调整螺钉螺母等方式来解决。例如,在磨耗圆锥的间隙间,利用增加或减少垫圈的方法来修补裂缝。零件磨损会对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机械的阀门间隙会逐步增大,需要用螺丝对其进行适当的调节,并对螺帽与离合器的间隙进行调节。
3.2.2 焊修和附加零件法
焊修工艺借助特定的工具来完成零件间的连接,要对农机设备的材料进行详细的分析,选择适当的焊接工艺。农用机械的汽缸、齿轮箱和后桥的外壳是由高品质的铸铁制造而成,结构比较复杂,维护起来比较困难,维护人员在维护时不能损坏原有的结构,要确保维修的准确性。针对这种维护需要,维护人员可以利用冷焊接技术来修补机械设备的缺陷,并进行二次加工,使之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在机器有磨损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额外的部件来修理。该方法对部件的材质有很高的要求,通常要选用具有很好的堵漏效果的石棉垫片,以达到对磨损部位的修复。
3.2.3 局部修复和更换法
机器设备的各个部分应能互相配合以确保正常工作,市场上的机械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是用特殊零件来进行二次装配,如果出现了故障,那么维修人员就可以通过故障查找出存在问题的零件。对于不能正常工作的零件,要及时更换,这种方法比较简单,也比较快速,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发展,这是目前农业机械维护中最普遍的一种方式。农用机械设备按季节使用,农闲时对农机的维护工作不够重视,机械设备因风吹日晒而出现部分零件老化,农忙时节一到,农业生产就会紧张起来,而采用局部修复和更换法,维修技术要求不高,能有效地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各级政府要真正承担起责任,为群众做好工作。在农业生产旺季,加强执法,整治市场秩序,设立维修站,督促维修人员办理有关手续,对所有乡镇的维修点进行统一管理,对违法行为加大处罚力度。为维修人员提供学习的机会,让他们了解国家颁布的有关法规,使他们知法、守法、敬法,使维修工作受到法律的保护。
目前维修人员的职业素质不高,乡镇政府要认识到这种不足,定期开展培训,提升服务质量。将维护技术培训与专业技术考核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支高水平、高质量服务的高素质维护团队;乡镇政府应采取有效的措施,鼓励维修人员主动学习,把培训和创业相结合。维修人员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行业标准,确保行为符合国家有关行业规范,并严格遵守国家的上岗制度,确保维护服务的整体质量。
当前,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在此背景下,有关部门要深入了解农户的实际需求,做好农机维修的专项支持。目前,我国农业机械维护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且缺少专业的维护人才,所以要加强农业机械维护人才的培训。由于缺少专门的财政支持,政府需要在农业机械维护领域投入专项资金,以达到对农业机械的技术指导与财政支持。
综上所述,市场上的大型农机数量在逐年增多,故障的种类也在增加,维护人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科学的市场维护管理制度,维护市场秩序,切实提高农业机械维护技术水平,推动我国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