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2023-01-10 21:28:50吕洋
江西农业 2022年22期
关键词:生态农业环境保护资源

吕洋

(山东省诸城市潍河生态林场,山东 诸城 262200)

在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要从维护农业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充分尊重生态资源的使用规律,将生态观念与农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农业的发展。在农业生产中,要把环保理念与措施融合起来,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推进生态农业的建设,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1.1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内涵

土地、气候、生物等因素对农业生产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对推动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从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方面着手。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农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要使农业健康发展,就需要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不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从而导致农业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和污染。

1.2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科学地使用现代技术,使资源得到永续利用。在发展农业时,要采取既不会对环境造成损害又不会耗尽资源的生产方式,为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农业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保证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力,保证农业生产、资源利用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三者协调发展。

1.3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发展农业,必须建立在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农业生态环境是农业发展的根本,是发展农业的物质基础。因此,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尤其是一些污染较重的区域,要通过强化治理,健全相应的政策和法律,有效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此外,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要将社会、经济、环境三者有机结合,使其成为一个整体,实现经济发展,同时兼顾环境,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随着农业的发展,生态平衡受到了极大的损害,农民虽然可以在短期内得到一定的收益,但是长期这样下去,势必会造成生态危机。为此,我们应加强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例如,水环境方面,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此外,由于人们缺乏节水的观念,水资源的浪费从来没有停止,土壤侵蚀、土地荒漠化等问题十分突出,相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的水土流失量为50亿吨,约为全球的十分之一。与此同时,全国有50%的区域是干旱地区,降雨稀少,荒漠化严重。此外,过度砍伐造成草地退化和沙化,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受到损害,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特别保护,提倡保护优先、节约优先、高效利用。然而,在实践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而这些问题又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

3.1 环境友好型农业

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一项重大变革。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土壤、水源等农业环境因素,而土壤、水源等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必须对这些生态因素进行有效的保护,以农业生态环境为核心和基础,强调其作用,促进农业经济良性循环,在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农业生态工程的建设,以免造成生态环境的损害,影响到农业的发展。

3.2 绿色安全型农业

绿色农业是一种新型的生态农业观念,应积极探索绿色、安全的农业道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传统的农业生产既浪费资源,又会产生安全问题。在绿色、安全的农业发展目标中,应积极开展绿色安全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利用科技手段,解决农业生产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从而提高农产品的质量,让消费者放心、安心。

4 生态农业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4.1 有利于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模式

一直以来,农业都是政府大力扶持的产业,能够促进农村的发展。发展农业虽然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但也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化肥、农药、地膜的滥用,给土壤和水源带来了巨大的污染,很多难以通过生物降解的方式降解的物质会让土地和水源长期不能被利用。而生态农业则倡导绿色生产,倡导资源的再利用,促进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4.2 有利于优化农业经济结构

生产绿色农产品,对农业经济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调整,并根据区域和行业的特点,确定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培育龙头企业。同时,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实现“农民+公司”发展的良性循环。

4.3 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农业是把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农业,其目标是在保证生态环境不被破坏的前提下,促进农业迅速发展。在生态农业中,可以减少肥料和杀虫剂的用量,合理分布种植品种,提高产品的质量,防止土地资源和水源的滥用,从而保证农业的长远发展,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5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5.1 树立农业生态意识

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因此,在当前我国大力提倡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相关单位和个人都应树立“生态农业”理念,增强农业发展的生态意识,多层面地引导与推动,强化“绿色发展”效果。一是要加强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与教育,使农民意识到农业的生态保护价值,转变传统的农业观念,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思想基础。二是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要尊重自然,既要从自然环境中获取资源,又要为自然环境的保护做出贡献,达到双赢。三是建立健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机制,依靠各级政府的力量,以行政职能为基础,强化对农业发展的监管。因其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各级政府要加强生态农业文化的建设,让农民主动加入到环保工作中,从社会的各个方面加强对生态意识的传播,从而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四是加强对农业的监督,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 严打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时时告诫农民要遵守相关法规,严格规范生产活动。

5.2 优化农业生态模式

农业生态模式应从保护和合理使用两个方面入手,并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基础上,兼顾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提高农业生态经济的发展水平。通过对农业生态资源进行最优分配,达到高效的经济循环,即一种生态资源被用于某一条农业生产链中,其附加物或残留物可被另一条农业生产链所利用。比如,对于玉米等作物收获后的玉米秸秆等,在生态模式生产中,这些农作物废弃物不需要经过焚烧,就可以用来加工饲料,既能消除空气污染,又能充分利用秸秆中的养分。

农业生态模式中牲畜所产生的排泄物也能得到充分的利用。畜禽粪便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中,对土壤、水源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根据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技术,将畜禽粪便经发酵处理后产生的沼气作为一种可供燃烧的可再生能源,可替代煤炭等资源;将产生的污泥再利用到农业生产中,可成为农田的基础肥料,这些应用既能减少农户的经济开支,又能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总之,在农业生态系统中,通过优化农业生态模式,既能降低环境污染,又能提高资源利用率,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向。

5.3 运用农业生态技术

要实现农业的生态目标,必须要有先进的农业技术,要加大科技的研发与推广力度。在不破坏农业生产秩序的前提下,利用生态农业技术取代化学药剂,可以降低化学药剂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在农业生态技术方面,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对农产品进行安全、卫生的监测,提高农产品的绿色标准,为绿色农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在农业生态技术的应用上,必须加强推广,鼓励农民使用农业机械,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改善生态环境。比如使用无人机喷洒药剂,可以增加药剂的覆盖面和均匀度,让药剂与作物充分接触,减少对土壤的污染。总之,在农业生态技术上,不能单纯依靠增加资源来提高产量,而是要从资源型转向技术型,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5.4 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

农业发展的目标就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农业发展离不开农业资源,因此如何有效利用农业资源,才是最重要的。水资源是农业发展的一种重要资源,目前水资源非常稀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滴灌、喷灌等技术不断进步,可以有效地防止水资源的流失。同时土地资源也十分重要,为了保持土地的肥力,相关部门开发了相应的肥料,提倡科学的施肥方式,提高土壤的品质,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5.5 加快农产品的结构调整

农药、化肥等的不合理使用严重地危害了农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农药的用量是全球最大的,已经超过了相关标准,同时,过量的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也让土壤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必须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技术,不断创新研究无毒杀虫剂,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5.6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农田的生态环境保护应注重可持续发展,对农田进行保护,降低环境的污染程度。从总体上讲,在农业生产中,要建立农业示范基地,搭建提供技术指导的网络平台,为农户提供实际的技术指导。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户按照绿色生产的需要,进行经营和生产,及时记录环境状况,营造一种人人有责的环保氛围。各级政府应加强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关注,整合农村水利设施,强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经营职能,防止农民滥用水资源和其他生态资源,发展生态农业。

6 结束语

农业的生态环境保护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需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以推动农业的发展。当前,我国的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影响着农业的发展,要想有效地解决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就必须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让相关的执法部门依法办事,让全民自觉地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只有如此,才能使农业得到可持续发展,使人民生活更幸福,使国家更安定、更强大。

猜你喜欢
生态农业环境保护资源
环境保护
品牌研究(2022年29期)2022-10-15 08:01:00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第八届“一带一路”食品安全与生态农业论坛
农经(2017年6期)2017-07-05 10:10:01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资源再生(2017年3期)2017-06-01 12:20:59
一位90后的生态农业梦
新农业(2016年16期)2016-08-16 03:42:20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
福建轻纺(2015年3期)2015-11-07 02:52:38
安乡县发展生态农业的实践
作物研究(2014年6期)2014-03-01 03:3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