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新疆 哈密 839200)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升,对于食用农产品的安全性、健康性比较重视。但是近些年,食品安全问题屡屡发生,引起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面对这样的问题,就需要加大农产品的检验检测力度,在具体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要严格把控农产品的检验检测流程,并对农产品检验检测质量标准进行严格控制,保证农产品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
食用农产品的检验检测指的是对农产品的质量进行评测、估量,其检验检测过程是结合物理、化学等技术中的基本理论和国内外已经制定的技术标准开展的,在此基础上,对食用半成品、副产品的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测。而其中,食用农产品的检验检测内容包括食品的感观、食品的营养元素、食品中的添加剂和有害物质等。
现阶段,社会各界人士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问题也是民生问题中的焦点、热点话题。当今人们的消费观念有所改变,农产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相关工作人员要对食用农产品的整个检测流程进行全过程的监控。农产品检验检测是保证食用农产品安全性,并保证良好品质的重要途径,对食用农产品加大质量安全检测力度,帮助广大消费者选择到质量更好的农产品,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食用需求[1]。另外,农产品检验检测是相关政府部门对农产品加强质量监管的主要途径,对于提高食用农产品的质量有一定的意义。对食用农产品进行科学、合理的检验检测,在具体检测期间,加强食用农产品的质量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我国的农业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同时在质量管理过程中,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直接促进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高质量发展。因此,加强农产品的质量检测可以保证人们的基本饮食安全,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每年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农药量大概有170万吨,其中30%的农药中含有有机磷,在一定程度上威胁了广大消费者的健康[2]。所以,相关检测人员要对食用农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使用专业的、先进的检测技术,全面检验农产品的质量,降低农药残留超标率。
在对食用农产品进行质量检验检测过程中,发现部分农产品质量得到极大的提升,但是还是有部分农产品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特别是当前有很多农产品在加工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食品添加剂,这不利于我国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现有的食品添加剂大概有1500多种,含有食品添加剂的农产品有10000多种,所以,相关质检部门要加大对食用农产品的质量检测力度,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我国的食用农产品检验检测工作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起步时间比较晚,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巨大的差距。部分实验室的检测仪器存在破损、落后的问题,对于食用农产品中部分成分也不能详尽地检测出来,再加上检测仪器设备的不合理使用,严重影响食用农产品质量检测结果。另外,因为部分检测机构很容易忽视检测仪器的维护工作,大部分检测仪器处于长时间的运行状态,久而久之,就会造成检测仪器设备质量不大好[3]。所以,在具体开展食用农产品检验检测工作的时候,相关工作人员要对食用农产品中的化学物质进行全面的检测,而且需要淘汰掉其中质量较差的检测仪器设备,因为其不能满足检测基本要求,还会严重影响食用农产品的检测的准确性。
在农作物生长发育期间,为了减少病虫害的侵袭,大部分种植人员都会使用化学农药。实际上,在农药使用过程中,很多化学药性很强的农药被使用后,其中的有害物质会在农作物中残留很长时间,如果相关人员在生产过程中不能及时去除农药残留,在人们食用后,很容易出现食物中毒的问题。基于此,在对食用农产品进行质量检验检测过程中,相关检测人员要重点关注农药残留情况。以原材料来源为基础,将农药具体划分为不同种类,比如微生物农药、无机农药、植物性农药、有机农药等,不同类型的农药在农产品中会以不同浓度存在。
现阶段,在对食用农产品进行质量检验检测过程中,还会检测出昆虫激素,归根结底,是因为在农产品种植过程中,种植人员为了保证农作物可以健康地生长,使用激素进行喷洒,并且大部分激素都是固体或者液体[4]。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由于过度使用农药,害虫提高了自身的抗药性。相关调查显示,目前有500多种昆虫对部分农药产生了一定的抗药性,直接影响农作物的质量。在对蔬菜农产品进行农药残留检测过程中,残留物占比明显高于国家标准,已经达到47.5%。对此,为了提高食用农产品的检测水平,农产品检验检测工作人员需要加大对农药残留的检测力度,重点分析农药所包含的各种化学元素。
在开展食用农产品检验检测工作的时候,需要专业的检测仪器,为了保证食用农产品检测结果的精准性,相关工作人员要定期对检测仪器进行管理,谨防检测仪器存在陈旧、破损的问题,提高食用农产品的检测效率。一方面,对检测仪器进行有效的保养,确保检测结果的精准度,减少检验检测工作存在的安全风险。另一方面,在具体检验检测食用农产品的时候,相关检测人员要会使用化学试剂,还要对化学试剂进行科学、合理的保存,保证化学试剂能够正常使用,提高食用农产品检验检测工作的质量。
为了对食用农产品的水分、灰分进行合理鉴定,相关检测人员要全面了解具体的检验检测知识,明白检验检测工作的原理,才能获得更加准确的水分、灰分鉴定结果。
水分、灰分主要来源于食品灼烧后的残留无机物,水分、灰分主要的检查方式也是灼烧。在实际检验检测过程中,要求检测人员科学、合理地优化检测流程,全面了解基础性食品灰化方法,同时还要知道样品组分和灰化条件所存在的关系,通过合理的检验检测,保证食用农产品检验检测结果更为精准。检测人员对食用农产品进行水分、灰分的有效检测时,要时刻关注具体的检测条件。具体来说,相关检测人员要将灼烧温度控制在600℃以下,灼烧30 min,之后再进行冷却,当温度降低到200℃后取出来,放置在干燥器具中,将其冷却至室温后,对其进行更为精准的称量,在操作过程中需要重复灼烧,促使其达到恒量。在完成具体的工作流程后,需要添加2~3 g的固体样品,从而实现精密称量,在550℃~600℃条件下灼烧到没有灰尘、颗粒状物质,保证其检测结果的精准性。在此过程中,相关检测人员要对水分、灰分进行具体的鉴定,简化其工作流程,保证食用农产品的质量。
对食用农产品进行检验检测,加强食用农产品检验检测的质量控制,从食用农产品的种植阶段到食用阶段,这其中涉及到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进行全面的质量监控。质检部门要对种植人员、加工人员、销售人员等进行统一的管理,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切实可行的食用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保证每一个检测人员都积极按照具体的制度来操作,保证所检测的食用农产品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并保证检验检测过程更为公开化、透明化,便于社会大众更好行使监督权,提高食用农产品检验检测质量。
总的来说,加强食用农产品检验检测的质量控制,有助于保证食用农产品的安全性。在具体实施检测工作的时候,相关检测人员要对食用农产品进行抽样检查,使用先进的检测设备,保证检测结果的精准性。与此同时,相关检测人员还需要及时掌握相关检验检测知识,结合食用农产品的实际检测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检验检测质量控制体系,招聘高素养、专业的检测人才,对农产品质量进行全过程监管,促使食用农产品的安全性得到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