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2023-01-10 14:51韩美娟
河北农业 2022年11期
关键词:底肥玉米种子

□文/韩美娟

我国的玉米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玉米播种面积逐年增长,但产量呈小幅波动状态。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自2012年以来至今我国玉米产量增速不明显,不稳定因素仍较多。其中2016~2018年增长缓慢,产量不断下降,2018年跌落至几年中最低值,为25717万吨;2019年虽然玉米产量回升达到26078万吨,但是到2020年又呈现下降趋势,玉米产量相比2019年同比下降0.04%,2021年我国玉米的总产量为27255万吨,同比增长4.56%。玉米增速的不稳定也暴露出玉米生产中存在的诸多隐形问题,这都会不同程度影响玉米产量提高,甚至威胁农业经济发展。

一、我国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一)玉米种子杂乱,播种质量不高

目前市场上玉米品种多且杂,新品种研发速度慢,同一地区难以形成主导品种,不仅影响玉米单产的提高,更会对玉米的整体增产造成拖累。一些商家和不法经营者出售的玉米种子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导致市场上种子质量参差不齐,部分种子根本达不到单粒播种的要求,极易造成玉米缺苗断垄。同时,由于部分农户播种水平不高,致使种子发芽高低不齐,苗期大小不一,不仅影响玉米的整齐度,玉米种子也会因不合理的播种密度造成出苗率低下。

(二)水肥投入不合理,盲目施肥普遍

受知识水平和自身素质的限制,大多数农民种植玉米仅靠过往经验,具体施肥多少往往都是比较随意,且选购肥料没有标准,更不会详细了解化肥的有效成分含量和配比,施肥过程中重氮肥,轻有机肥、钾肥以及微肥,后期施肥又重施底肥,少施或者根本不施种肥、追肥、叶肥的情况十分普遍。据了解,大多数农民在玉米播种期将肥料一次性施入,浇一遍水,此后几乎处于放任不管的状态,且施肥过程也是采用表面撒施,肥料利用率低,很容易造成缺肥少水。这种盲目施肥导致土壤养分投入不平衡,玉米后期缺肥现象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提高。

(三)玉米病虫害防治不及时

病虫害一旦防控不及时,极易造成玉米减产。我国玉米种植中常见的虫害有玉米螟、棉铃虫、二代黏虫、玉米蚜虫、二点委夜蛾、草地贪夜蛾、蓟马、红蜘蛛等;常见的病害主要是茎腐病、南方锈病、叶斑病、穗腐病等。任何一种病虫害的发生最终都会影响玉米的结实,倘若播苗前后没有及时防治病虫害,后期由于玉米植株较高不便作业,放任不管,病虫害防治率大大降低,这种情况更会阻碍玉米生长,造成玉米减产。

(四)玉米种植技术落后,科技投入相对较少

虽然我国是玉米种植大国,但是玉米的种植技术仍然较落后,农民多凭借代代相传的经验,对于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理念并不掌握,甚至受传统思维影响,排斥一些农业技术人员及专家的建议,在实际种植中依然我行我素,致使新型的玉米高产栽培种植技术很难得到更大程度的推广。另外,对玉米研究投入的人、财、物力都远远不够,加上技术装备落后,致使玉米生产各个环节都会运作不畅,这些都制约着玉米科研的发展速度和先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速度,不同程度上都影响了玉米的生产。

二、关于玉米生产发展对策的思考和建议

(一)净化玉米种子市场环境,科学选种,提高播种质量

一是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规范种子市场统一经营,加大执法部门种子监管力度,杜绝假冒伪劣种子流入市场,同时提高农民的防范意识以及辨别真假种子的能力,选择正规的公司和厂家购买种子,从源头上杜绝劣质种子的危害。二是做好玉米选种的种前工作,科学选种,选用的优良品种要通过国家或省审定,具备熟期适宜、抗逆稳产、适宜机械化作业且适应当地气候和生产条件的优点。三是适期播种,一般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0℃以上开始播种。播种时要保证足够的土壤墒情,确保种子尽快萌发和出苗。推行机械化精量点播技术,提高幼苗田间均匀度和出苗整齐度。四是因地制宜,合理密植,如高产田的标准可掌握在4500~5000株/亩,中产田则适宜在4000~4500株/亩。甜糯玉米一般需控制在3500~4000株/亩,同时播种密度应比预计收获密度增加10%左右,各种类型的玉米一般采用60厘米等行距方式种植。

(二)优化肥水管理,科学施肥

要根据土壤墒情、地力条件以及不同玉米的品种特性,综合运用秸秆还田、秋季土壤深松、增施有机肥和分层施肥等新技术。结合耕地作业,在播种前施足底肥,底肥主要以有机肥和磷钾肥为主,并辅以部分氮肥,一般将40%的氮肥作为底肥施入,而剩余的氮肥一般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或拔节后一次性追施。追肥时要注意开沟深施,在浇水或降雨期进行追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推行中耕施肥机械作业或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

同时要把握氮肥、磷肥和钾肥的配比,进行科学平衡施肥。在施用底肥或种肥时,一般优先选用深松多层施肥和定位施肥精播机械,随播种带状足量施用。带施底肥要侧重深施,防止出现烧种和烧苗的情况。

(三)科学防控玉米病虫草害

防治病虫草害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尤为关键,要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及时杀虫除草,大力推广一喷多防技术,提高玉米的全苗率。在玉米生长到4~5叶期时,要注意预治褐斑病,一般采用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多菌灵进行叶面喷雾;在根腐病和大小斑病发病时一般可每亩用30%醚菌酯20毫升对水45千克治疗;而一些虫害如灰飞虱、甜菜夜蛾、棉铃虫等,选用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等杀虫剂喷雾防治;玉米螟采用杀虫灯或性诱剂诱杀等生物防治方法;对于红蜘蛛则要选择在高温干旱季节之前及时防治,多使用药物混合喷雾防治,一般建议连续使用2天,间隔7~10天。

对于草害防控,要时刻注意防止玉米受到杂草侵袭,及时进行药物喷施,药剂使用情况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或咨询相关技术专家,谨防出现盲目喷施药物造成药害的情况发生。

(四)推广适时晚收和高产栽培,提高科学种田水平

玉米收获一定要掌握时机,不易太早收割,适期晚收有助于提高玉米单产。一般情况下,在不影响下茬小麦适期播种的状态下,适当推迟玉米收获时间,不仅可以延长籽粒灌浆、提高粒重,而且使农民实现增产增收。此外,加大玉米科技投入,改变玉米育种传统认知,推广优良玉米杂交种的选育,加强技术理论研究也是提高玉米单产的重要途径。同时通过基层农技推广技术,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培育一批农业技术专业人才开展科技下乡,提高农民科技知识和科学种田水平,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到户,让农民掌握更多先进的种植要点和管理技术,引导传统农户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

猜你喜欢
底肥玉米种子
番茄“2+x”试验总结
收玉米啦!
浅谈玉米种植中底肥施用技术
我的玉米送给你
桃种子
可怜的种子
如何防治黄瓜长势不一
底肥高效施用把握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