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新宇 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 硕士研究生(通讯作者)
袁宇平 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 硕士研究生
建筑设计师比亚克·英格斯(Bjarke·Ingels)所创作的建筑设计作品大多走在时代的前沿,虽然从外观上看其充满个性,但是其许多作品都是以简单的几何原型为出发点。通过研究其作品,将其建筑的原型归纳为正方形与圆形。比亚克·英格斯以几何原型为基础,考虑周边不同的因素,最终设计出理想的建筑。通过分析比亚克·英格斯的原型进化理论的背后因素,结合案例,来研究比亚克·英格斯是如何将简单的几何图形变成令人满意的建筑。
比亚克·英格斯于1974年出生于丹麦,是欧洲前卫建筑师的代表。在传统的建筑学思维中,前卫的建筑师总是以一种疯狂的刚进入建筑界的建筑师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他们反对政府对于建筑的限制。然而,比亚克·英格斯选择接纳,吸取一切事物,并继续以一种乐观的态度来面对建筑设计时的种种限制。他大胆地尝试将几何空间作为纯粹空间,更加谨记建筑是解决现实问题的手段[1]。
原型理论是西方建筑理论中的一个常见概念。英语是“archetype”或“prototype”,源自希腊语“arkhetupos”和“prototupos”,前缀“arkhe”表示第一个或主要,“proto-”表示初始或原始,“tupos”翻译为“模型或印章”。因此,“原型”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初始参考。
在经典著作《建筑十书》中,维特鲁威提出了关于建筑起源的理念。他认为,人们选择建造建筑物的动机是避免受到风雨的侵蚀。他写道,第一座房子是对大自然的成分(例如树叶、燕窝、洞穴等)的模仿。因此维特鲁威提出“人类从出生就会模仿,而且在模仿中不断地进化着自己的技能”。
西方建筑理论中的原型理论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种趋势。 一种是追溯建筑形式的来源, 这种趋势集中在建筑形体的形成、结构的分类和可追溯性、空间、功能和建设模式;另一种是发现了以人类情感为基础的一些固定的建筑形式。这类建筑的形式注重人文性、交流性等方面的考虑。就比亚克·英格斯的作品来看,其原型理论的趋势则是更多的出现在第一种对于建筑形式的溯源。
比亚克·英格斯提出了一种“建筑进化”的设计理念,在比亚克·英格斯多年的设计实践中,一直都贯穿着这种设计理念。也就是说,比亚克·英格斯试图使用相同类型的空间概念、形状建模模式和空间感应用于不同的情况,并随着特定的要求和环境演变,然后演变出更复杂和更先进的模型。建立进化理论的核心前提是建筑师必须认识到周边的环境会给建筑的生成提供正面的推动。所有外部因素和要求都会成为设计过程的推动力量,而不是约束建筑。
比亚克·英格斯的建筑原型进化思想很大程度上受到其早年的“是即是多”理论与北欧的极简主义思想的影响。
“是即是多”是比亚克·英格斯及其设计团队的设计理念的高级概要[2]。也是比亚克·英格斯出版书籍的第一个主题,阐述了他的大型设计理念[3]。
研究“是即是多”的建筑设计理论可以从更宏观和整体的角度理解比亚克·英格斯的设计理念。许多建筑师和政治家喜欢避免他们不想处理的问题。例如,建筑师通常会在他们喜欢的方向上引导公众,避免他们不想回答的问题,或者“转移”问题,即解决当今的一些问题,同时忽略其他问题。但在比亚克·英格斯看来,这种有意识地逃避问题,不利于大多数社会公众的利益。因此,比亚克·英格斯决心改变这种设计状态。他认为作为一名决心为人们提供优质生活的建筑师,他有责任参与项目,所有涉及公众利益的因素都是“是”。政府、私人业主、用户、城市生活,不仅仅是选择照顾其中一种利益,而是通过这种思想照顾到所有人的利益,他们设计的建筑物可以为改善城市生活提供更多[4]。在设计时,他会尽可能地考虑所有方面,例如环境、阳光、形式以及与城市的联系[5]。如果你想顾及所有方面,那么建筑可能会很奇怪,所以比亚克·英格斯的设计团队会考虑使用简单的几何体作为原型设计,这样它就可以实现“是即是多”的思想[6]。
极简主义的英文是“Minimalism”,也可以翻译成极简主义艺术或简约主义。极简主义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艺术风格或生活方式。极简主义尽量简化艺术的表达手法和内容,从而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感,以获得艺术的本质[7]。
比亚克·英格斯是丹麦人,他的童年以及青年的许多时间都在北欧度过[8],因此,他深受北欧的极简主义影响[9]。但是他并没有在设计中直接体现完整的极简主义,而是通过原始的几何形式的变化、简洁的立面等方面来表现他心中的极简。
比亚克·英格斯的几何原型的进化理论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其深受早年的“是即是多”的思想和北欧的极简主义影响。在比亚克·英格斯看来,他希望使用简单的几何原型为基础,通过周边环境、人文因素的推动力,来设计出符合公众需要的建筑。这种建筑既要满足城市居民方方面面的要求,又要有设计感,能突出BIG设计事务所的前卫性,因此比亚克·英格斯选择使用几何原型作为设计的出发点,力图做出“完美”的设计。
由比亚克·英格斯领导BIG进行建筑创作以来,其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总体可以分为两种几何原型的模式:方形、圆形。下文将通过这两种模式的案例,研究关于几何原型进化的推动力的主要的内容。
正方体象征着理性,它的二维投影是四边长度相等,互相垂直,中心对称的正方形。正方形结构不稳定,但视觉稳定且平衡[10]。从正方形进化而来的正方体具有对称性,极强的稳定性,与此同时,缺乏运动性与方向性。
在比亚克·英格斯设计的乐高之塔案例中,在面对公众对于超高层建筑的严格要求以及规范上对于建筑体积的限制时,比亚克·英格斯通过提出“像素化山体”的概念来应对现实设计中的问题。比亚克·英格斯通过使用成千上万的3.6×3.6m的立方体堆叠成三维立体塔楼,并创造性地设计出了具有不同私密程度的公共观景平台[11]。底层集成在起伏的广场或楼梯中,塔楼内部配备了大面积的剧院、停车场和商业设施。比亚克·英格斯选用正方形作为乐高之塔的几何原型,主要是由于正方形普通被人们所接受,其本质存在着平庸和妥协,可以让市民更好地接受这个方案。
3.1.1 形体构成
比亚克·英格斯在设计时不仅选用了正方形的几何原型,他还采用了哥本哈根市民所熟悉的教堂作为原型参考。在市民反对新奇建筑这个大环境下,他用教堂和正方体作为原型,考虑市民主要关心的问题:通风、光照、形象[12],在一步步地推动下形成了最终的方案。其具体的原型进化方式为:在教堂和正方体作为原型的基础上,首先考虑建筑本身的日照与通风需求,将高层部分内缩,其次考虑建筑对于其他居民区的日照影响,将矩形变为梯形;最终考虑BIG的个性设计,提出像素山的概念,完成整体设计。
3.1.2 城市肌理的推动作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大多数城市被现代主义的方盒子“占领”,城市趋向于同质化。俯瞰丹麦的首都哥本哈根,呈现出一组组具有均匀性和对称性的矩形平面肌理。在这社会背景下,公众可能会对现代主义的高层塔楼产生抵触心理。比亚克·英格斯认为建筑与城市肌理的融合是建筑师必须考虑的事情。通过分析周边的城市肌理,发现其西侧居民区的整体肌理为规则的三角形,这与其几何圆形理念是很相符合的,因此,其三座塔楼分别建在三角形的三个角上,从某种程度上呼应着区域肌理的完整性。
3.1.3 居民互动性的推动作用
从平面上来看,比亚克·英格斯所领导设计的乐高之塔很大程度上考虑了周边居民的需求。原先,若不存在乐高之塔,居民可以穿过基地花费更少的时间到达。在起初的设计方案中,BIG考虑将乐高之塔变成一个内置的花园,增大生态性。然而这种方案遭到了大多数居民的反对,他们认为这种建筑会隔离自己的住宅与城市的联系,这种花园反而会成为居民内心中的“围墙”。BIG考虑了居民的这种需求,在总平面的规划设计中,比亚克·英格斯采用三座高塔的布置,让居民可以自由地穿梭其中,解决了市民对于城市互动性的问题,同时这种互动性的需求也成为了BIG设计乐高之塔的推动力之一。
由平面几何圆形延伸形成的三维形体有多种类型,如圆柱体、球体、椭圆体等。与此同时,圆形形状的立体空间常常给人带来一种独特的心理感受:向心性、放射性、聚焦性、闭合性等。圆圈在建筑形式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具有观看、展览和团体活动等功能。BIG在展览和展览建筑中多次使用圆形基本型,利用圆的独特焦点和向心特征增强了空间感,同时在简洁中呈现出完美的几何形状。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丹麦馆——“梦幻城市”就是由圆形作为原型,展览馆的外观像两个重叠并竖向倾斜的圆环,在展馆内外的环形坡道上放置了各种用途的自行车,供参观者免费骑行[13]。圆环的中心是一个下沉的广场,游客可以到下沉广场的水池中嬉水,或者在广场外的草地上野餐,感受丹麦舒适的生活氛围[14]。
圆形的几何特点之一就是向心性,圆形中心的物体总是被人们加以关注。比亚克·英格斯采用圆形作为丹麦馆的几何圆形开始设计,主要是为了突出馆中心的丹麦特色雕像——小鱼人像[15]。为了增加游客在空间游览的趣味性,比亚克·英格斯将两个圆环进行叠加与组合,形成了莫比乌斯环。不断盘旋上升的莫比乌斯环给人们无尽空间的错觉感,仿佛进入了丹麦的“童话王国”。
丹麦馆的首要作用便是向不同国家的人介绍丹麦的城市生活和丹麦的低碳环保的理念。为了表现丹麦的低碳城市生活,比亚克·英格斯设计的双环自行车坡道可以允许自行车的骑行。自行车是丹麦城市生活的重要一环,许多丹麦人为了低碳环保都选择使用自行车作为出行方式,他们认为这种方式既节约了能源又锻炼了身体,在休闲时间,许多丹麦的家庭都骑自行车远行,一边可以欣赏美丽的风光一边可以相互交流[16]。比亚克·英格斯采用同样的模式,当人们在馆内的坡道骑自行车时,他们可以欣赏到代表着丹麦海滨的水池,可以欣赏到小鱼人像。
通过对于比亚克·英格斯的作品和其原型理论的来源分析,可以发现比亚克·英格斯一直致力于追求他的“是即是多”,他希望他的建筑可以适应当地的所有情况。建筑师在做建筑设计时应该学习比亚克·英格斯的这种设计态度,尽可能地多方面考虑建筑,让所有的使用者都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