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数字化改革引领作用持续发力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

2023-01-10 03:00宁波市委编办
中国机构编制 2022年2期
关键词:机构编制职能协同

●宁波市委编办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和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浙江省委关于数字化改革的部署要求,宁波市坚持系统思维、整体智治,充分发挥数字化改革引领作用,运用数字化理念、方法和手段,重构机构职能体系,重塑业务工作流程,重建机构编制管理模式,持续发力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

一、以数字赋能为动力,重构机构职能体系

一是调整职能配置。按照“一件事情由一个部门负责”的原则,及时调整完善部门职能配置,防止出现职责空白和监管盲区。比如,根据数字化改革工作部署,分别明确市委改革办、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的数字化改革牵头协调、技术保障等职能,进一步强化数字化改革统筹和技术支撑。再如,为构建与政府数字化转型相匹配的新型政务服务体系,将原来分散在多个部门的“最多跑一次”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应用等职能进行整合,统一划入市政务服务办,从机构职能配置的角度有效保障了政务服务与数字化改革的有效衔接。

二是优化机构设置。在不突破各部门现有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总量的前提下,按照“突出主责主业、适应数字化改革需要、反映职能转变重点和未来发展趋势”的要求,调整优化部门内部业务职能和机构设置,合理调整人员编制配置,切实提高机构编制资源使用效益。比如,市生态环境局围绕“互联网+监管”执法体系建设,充分整合机构编制资源,在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队设立科技监控处,强化监管执法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着力提升执法精准度。再如,市经信局根据数字化改革发展需要,全面整合优化数字经济处、云计算与大数据产业处、集成电路与软件信息服务业处、产业数字化推进处等内设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有力支撑数字经济产业发展。

三是完善运行机制。运用数字化改革手段,进一步梳理分解各部门核心业务和重大任务,按照全过程、全链条、全方位监管服务流程和事项“最小颗粒度”理念,健全履职运行机制,形成责任到局、任务到岗的工作体系,推动“三定”规定的职责落细落实。比如,市应急管理局围绕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救援全领域业务,创新开发了应急管理数字化综合应用平台,梳理明确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平台运行管理,职能处室负责风险监测预警、问题发现处置、突发事件调查评估、专项应急预案编制实施等专业性工作,形成统分有序、专综结合的应急指挥联动体系。

二、以多跨协同为支撑,重塑业务工作流程

一是构建多跨场景。印发《关于发挥数字化改革引领作用加快推进多跨协同“一件事”场景应用的通知》,全面梳理由2个及2个以上部门共同完成的职责事项,按照“分工明确、主次清晰、协调配合”的原则,合理划分部门间职责边界,理顺部门分工,形成场景化、菜单式的部门协作配合机制,推动部门依法履职、高效运转。比如,聚焦建筑垃圾监管服务等民生关切,以群众视角细化分解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的源头控制、全程监管、执法协同、行业服务等工作任务清单,逐项明晰任务协同关系,落实牵头单位和协同部门,搭建跨领域的执法数据协同监管应用场景,实现动态监管、实时报警、精准治理。

二是重塑工作流程。在全面梳理部门核心业务基础上,对部门内部流程进行优化再造,编制流程图和工作规范,清晰界定任务范围、程序、时限等,实现工作运行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特别是针对高频重点事项,专门建立个性化的协调配合机制,实现工作环环相扣、职能运行内外协同。比如,市机关事务局通过搭建机关事务中心数据库建设新架构,梳理形成房产管理、公车管控、服务审批等高频事项的协同清单,建立健全车辆管理、办公用房管理、节能管理、餐饮会务、物资采购等标准化流程,为服务保障工作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撑,有力提升了后勤服务品质,降低了运行成本。

三是注重集成治理。按照“全周期管理”理念,重塑组织架构,再造业务流程,形成问题及时主动发现、有效解决机制,着力构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运行体系,不断提高管理效能。比如,为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市市场监管局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调整知识产权发展、知识产权保护等职责,撤销按照传统模式设置的商标监督管理处,新设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处,同步优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流程,建立覆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服务、监管的全周期管理模式,有效提升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履职效能。

三、以整体智治为手段,重建机构编制管理模式

一是推进智慧管理。围绕“动议、论证、审议决定、组织实施”四个环节设计机构编制工作流程图,依托“数字编办”平台实现全流程线上运行,确保工作过程留痕和历史沿革传承,形成流程可见、时限可控、结果可溯、闭环可查、责任可溯的数字化管理新机制。推进“数字决策大脑”建设,加强对全市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态势的分析和潜在风险研判,形成全市机构编制全景图,并开发集查询、统计、分析为一体的辅助决策功能,为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推进机构编制科学决策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撑。

二是畅通数据共享。将“数字编办”综合应用平台纳入全市党政机关整体智治体系,强化外部协同和数据共享,最大限度发挥机构编制在全流程管理中的基础作用。完善机构编制和人员管理信息标准,在覆盖市县乡三级、服务党政机构和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核心数据库基础上,进一步汇聚整合权责清单数据、事业单位登记监管信息、政府购买服务信息、政策法规依据、政府工作重点、社会民生热点等外部资源信息,全面反映部门职能履行的重点内容和关键领域,为保障重点民生、疫情防控、招才引才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三是强化数字监管。结合机构编制评估办法和实施细则,建立机构编制线上督查评估机制,构建由6类一级指标、27类二级指标和52项三级指标组成的评估指标体系,提取机构编制关联数据,建立可视化的评估数据库,由平台对机构编制配置情况、机关事业单位编制使用效率、机构编制与履职尽责匹配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同时,依托“数字编办”综合应用平台,建立机构设置、用编数、人员出入编等机构编制事项办理关键环节监测点,将机构编制资源调配与评价结果、违规违纪问题整改等进行挂钩,形成问题处置闭环机制,构筑机构编制管理“防火墙”。

猜你喜欢
机构编制职能协同
《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释 义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新形势下基层财政职能创新探索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释义
职能与功能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价格认定:职能转变在路上
浅谈会计职能是否应该进行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