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委编办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江西省突出“六个强化”、注重系统集成,先后在全省30个经济发达镇,以及562个乡、171个街道和805个镇,压茬推进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乡镇(街道)机构改革,全面有序整合基层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推动构建简约高效管理体制,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着眼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核心领导作用,将加强党的领导贯穿乡镇(街道)机构改革始终,重塑乡镇(街道)组织架构,进一步健全完善以党建为统领的基层治理体系。经济发达镇先行一步,按“一办七局”模式设置机构,其他乡镇党政机构7~9个,街道5~7个。其中,乡镇(街道)党建办公室设置实现全覆盖,事业单位统一规范为便民服务中心和综合行政执法队,机构数量、名称、职能做到基本一致。最大限度下放县直部门派驻机构,划归乡镇属地管理,理顺条块关系。与改革前相比,全省共整合各类机构18000余个,精简率达到60%,有力推动了机构编制资源下沉,确保了乡村振兴、应急管理、退役军人服务等重点领域有机构有编制,党群服务、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实践等重要平台有人员有力量。
按照依法下放、宜放尽放原则,将点多面广、直接面向群众、基层迫切需要的审批服务执法等权限赋予乡镇(街道)承担。根据实际需求和承接能力,采取“看单点菜”“一镇一目录”等方式,30个经济发达镇平均赋权138项;其他乡镇(街道)从省政府明确的98项赋权目录中分别认领,推动精准赋权、差异化赋权,乡镇(街道)职能体系更加健全完善、权责关系更加对应匹配。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及时调整并公布经济发达镇和乡镇(街道)赋权目录。探索建立乡镇(街道)职责准入制度,县级职能部门需在征求基层意见和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将相关行政事务委托或交由乡镇(街道)承担。明确乡镇(街道)机构与县级党政机构的职责对应关系,实行“一对多”“多对一”。
统筹整合条块站所的审批服务和执法力量,设置行政审批(便民服务)机构和综合执法机构,打造服务企业和群众的“前台”;整合乡镇(街道)其他条块力量,作为服务保障的“后台”,探索建立“前台”为群众服务,“后台”为“前台”服务的工作新机制。改革后,依托行政审批(便民服务)机构打造综合政务服务平台,近600个乡镇(街道)推行集中审批服务,初步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1000多个乡镇依托综合执法机构,探索“一支队伍管执法”。建立统一指挥统筹工作机制、行政执法协调协作机制、及时响应机制和以乡镇(街道)党委为主导的考核工作机制。全省逐步形成南昌、赣州“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宜春、萍乡“乡呼县应”和吉安“三级联调”矛盾纠纷调解机制等工作模式,有效加强了乡镇(街道)统筹协调能力,大幅提升了管理服务效率。
加强行政审批服务平台标准化建设,构建纵向贯通省市县乡村,横向覆盖各项政务服务项目的审批服务“一张网”。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和“一窗通办”,设置便民服务网点2万余个,推广就近办、快捷办、集中办,真正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乡镇(街道)可办理事项成倍增加的同时,办事时效压缩了一半。整合党的建设、综合治理、社区治理、数字城管等系统指挥信息资源,建立一体化信息系统和综合指挥平台,划定6.9万个网格,配备7万余名网格员,1000余个乡镇(街道)初步实现“多网合一”。探索向村延伸执法触角,构建“执法、巡防、救援”三位一体的镇村联动治理体系。建立“发现问题—上报平台—响应派单—协同处置—结果上传”闭环管理机制,运用无人机、在线监控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推动基层治理由“人工管理”向“智能化”转变。
采取推行绩效考核、提高评优比例、职务职级倾斜、破格选拔任用事业干部等措施,引导各类人才向基层流动,激发基层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推动编制资源向基层倾斜,下放行政事业编制数千名。打破行政和事业编制使用界限,探索人员“县属乡用”,推进人员岗位化管理,提高编制使用效益。举办基层干部专题网络培训班、现场交流会,推动11.3万余人次参训,有力确保下放的审批服务执法事项接得住、托得起、管得好。立足农业大省省情,着力培养“一懂两爱”队伍,开展农林水等领域急需专业人员定向培养工作,推动7000余名年轻人才向基层流动,有效改善了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加大乡镇(街道)财政投入力度,每年专项补助经费160万元,经济发达镇专项奖补50万元,助力提升乡镇(街道)服务能力建设水平。
坚持乡镇(街道)改革与城镇化综合改革、特色小镇建设、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等工作协同推进,建立改革长效机制。先行改革的多个经济发达镇立足资源禀赋,着力壮大培育一批有特色的主导产业,形成一批市场上“叫得响”的本土品牌和有竞争力的产业基地,经济发展势头更加强劲,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发挥。各地以改革为契机,聚焦民生关切,积极争取棚户区改造、学校、医院、敬老院等项目和资金扶持,完善城镇化建设、规划和管理,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多措并举、系统集成,推动乡镇高质量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