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雪萍 王振涛 张志强
(1.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2.河南省中医院心病科,河南 郑州 450002;3.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心血管科一病区,河南 郑州 450000)
王振涛教授是河南省中医院心病科主任医师,河南省首届名中医,教授,博士生导师,是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国务院津贴专家。从事心内科疾病临床4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长期致力于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研究,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拟定的具有益气升陷的“抗纤益心方”,获国家发明专利。临床上大多数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心力衰竭[1]。吾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以益气升陷为主进行辨治,获效颇高,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
慢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慢性心衰)是大多数心血管病的终末阶段,主要临床表现是呼吸困难、疲劳、运动耐力差和体液潴留等,常反复发作,逐渐加重,不易治疗,往往成为心血管病的主要致死原因,给卫生保健系统带来沉重的负担[2]。其根本原因与性别、年龄、种族和环境有关,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目前全球估计患病率超过3770万,其中发达国家患病率为1%~2%,70岁以上的患者心衰患病率超过10%[3]。因此对慢性心衰患者的治疗着重于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慢性心衰的病死率和住院率。
根据心衰的临床表现,可归属中医的心悸、胸痹、怔忡、喘症、水肿、痰饮等病范畴[4]。先贤对类似心衰的临床表现已早有描述,《素问·逆调论》曰:“人有逆气不得卧而喘……有不得卧不能行而喘者,有不得卧,卧而喘者……”。《素问·水热穴论》云:“故水病下为跗肿大腹,上为喘呼,不得卧者,标本俱病”。《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篇中说:“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是一种全心衰竭表现,并明确地指出了病因为“水”,病位在“心”;《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篇进一步指出:“脉沉,小迟,名脱气,其人疾行则喘喝,手足逆寒,腹满,甚则溏泻”。这些论述对慢性心衰症状作了描述和诠释。
慢性心衰之病,病位在心,关乎五脏。总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心气、心阳亏虚,标实为血瘀、水饮等病理产物。在病程中,气、血、水相互为病,相互转化,进一步加重心衰[5]。
由于气、血、水之间的密切关系,血瘀、水阻一旦形成,又可阻遏阳气,日久阳气被耗,阳虚加重。然阳愈衰则血愈瘀、水愈停,进而形成一种心衰特有的恶性病理循环。因此瘀血、水湿是慢性心衰重要的病理产物,又是继发的致病因素,水瘀互结、心阳复耗成为慢性心衰顽固难治的重要因素[6,7]。
慢性心力衰竭以本虚为发病基础,发病条件是标实。若心气不足,运血无力,心脉痹阻,心血亏虚,气血运行不利,可见心动悸,脉结代;若心肾阳虚,水邪泛滥,水饮凌心射肺,可见心悸、水肿、喘促(心力衰竭)。中医学极其重视宗气对人体的作用,宗气作为上焦胸中大气,其功用专在心肺。《灵枢·邪客》说:“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全身血液必须赖胸中宗气的鼓动,温煦化赤,才能流到脉中,环周不休[8]。
慢性心衰早期出现动则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这与宗气亏虚有关。因为宗气为血液运行之动力,《诸病源候论》曰:“心主血脉,而气血通荣脏腑,遍循经络……心统领诸脏,其劳伤不足,则令惊悸,恍惚,是心气虚也”。现代医学也认为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与心脏储备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有关。宗气虚累及于肺,肺虚宣肃失常则出现喘证。气虚进一步发展则出现阳虚,气虚、阳虚可产生血瘀、水湿等病理产物,临床上可见舌质紫黯、颈静脉怒张、腹中痞块、口唇紫绀、气短、喘促、水肿等。气虚阳损及阴,则出现气阴两虚。阳虚之极,则出现“阳脱”之证。
由于宗气亏虚为慢性心衰病机之根本,其胸中大气下陷应为慢性心衰病之根本。宗气虚,主要表现为心肺功能的下降,气虚鼓动无力则心率缓慢或结、代;气血斡旋无力则劳动耐力减低,劳则气短、心悸、乏力;气虚帅血无力,血脉无以灌注营养头目耳窍肢体诸脏,则肢体懈惰、好卧、耳目失聪、健忘等[9]。张锡纯云:“此气一虚,呼吸即觉不利,而且肢体酸懒,精神昏聩,脑力心思,为之顿减”。而宗气下陷是宗气虚的进一步发展。宗气下陷的主要表现,张锡纯描述为:“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其脉象沉迟微弱,关前尤甚。其剧者,或六脉不全,或三五不调”“有呼吸短气者,有心中怔忡者,有淋漓大汗者,有神昏健忘者……有胸中满闷者,有努力呼吸似喘者”。即呼吸困难,气短不足以息,甚或喘息感,胸闷憋气,心悸怔忡,或出现心律不齐等。宗气为诸气之纲领,“走息道而行呼吸”,宗气一陷,则诸气失之统摄,不能司呼吸,肺气不升故喘息、呼吸困难;宗气“贯心脉而行气血”,宗气既陷,清阳不升,胸阳不能温通血脉则胸中有窒息感,甚或胸痛;宗气下陷,无力鼓动则心悸,脉细弱而迟或小数,或促结、代;宗气无以灌注营养头目耳窍、肢体诸脏,则出现疲劳乏力及精神昏聩症状。当患者休息状态时仍有呼吸困难,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甚至出现急性肺水肿,这时中医辨证就应该为“宗气下陷”。
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治大气下陷方”所列举的病例中,有半数属于慢性心衰的临床表现。并将大气下陷之短气、呼吸困难与寒饮结胸、气逆作喘进行了鉴别。认为大气下陷其迫促之形有似乎喘,但实为大气下陷过甚,呼吸之机关将停,努力呼吸以自救的表现。
由前述可知,宗气虚而下陷是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病机,故补益升提宗气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重要法则[10]。具体应用需掌握以下3点。
3.1 益气升陷为根本大法 慢性心力衰竭以宗气虚为病理基础,主要表现为气短、呼吸困难、不耐重力、活动后加重、心悸等。这就为补益宗气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运用黄芪、党参二药补益宗气。黄芪味甘,性微温,入脾肺二经,《本经逢原》:“黄芪能补五脏诸虚”;《本草求真》说:“黄芪入肺补气,入表实卫,为补气诸药之最”;张锡钝《医学衷中参西录》说:“黄芪能补气,兼能升气,善温胸中(即宗气)下陷”。既补又升,宗气充足,宅居其位,则统领气血。党参甘平,补中益气生津。《本草正义》云:“党参力能补脾养胃,润肺生津,健运中气,本与人参不甚相远,其尤可贵者,则健脾运而不燥,滋胃阴而不温,润肺而不犯寒凉,养血而不偏滋腻,鼓舞清阳,振动中气,而无刚燥之弊”;《本草从新》云:“补中益气,和脾胃”。党参与黄芪相配,补脾益肺,培补宗气,相得益彰,是为主药。
3.2 抓住升提是关键 宗气下陷包含了“虚”和“陷”2个层次的病理变化。所以补益和升提是治疗的关键,只有在“补”的基础上酌配以“升”,才能使宗气充足,统领全身气血。选用柴胡、升麻二味,升提阳气。柴胡苦凉,入肝胆经,《药品化义》:“若少用三四分,能升提下陷,佐补中益气汤,提元气而左旋,升达参芪以补中气”;《本草正义》:“柴胡……能振举其清阳,则大气斡旋”。升麻味甘、微苦,性凉,《医学启源》:“升麻……若补其脾胃,非此不能升”。柴胡、升麻二药作用各有侧重,正如《药品化义》说:“升麻善提清气,少用佐参芪升补中气,柴胡引肝气从左而上,升麻引胃气从右而上……使清阳之气上升而浊阴之气下降”。与参芪配合,使宗气在充足的基础上,陷者复升,职司其能。
3.3 兼顾活血方完善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临床上常兼有血瘀的表现,因此,治疗上应兼顾活血化瘀。但应当注意:气不足则血不濡,气不升则血不随,活血化瘀不宜过度,过之则更伤宗气,故活血化瘀之药不可用量过大。补中有升,升补结合,兼顾活血,正体现了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之补益、升提、活血之原则。
验案1刘某,男,58岁。2018年11月19日初诊。患者阵发性胸闷、心悸2个月余,曾于9月份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给予口服卡托普利、美托洛尔、乙胺碘呋酮片等药物,住院治疗1个月症状减轻后出院。现症见:阵发性胸闷、心悸,每于活动后症状加重,休息后可缓解,善太息以吸入为快,纳眠可,二便调。舌质红、少苔,脉沉弦细结。查体:BP 106/70 mm Hg(1 mm Hg≈0.133 kPa),心律不齐,每分钟可闻及早搏﹥5次。心脏彩超示左室扩大,心电图大致正常。西医诊断:扩张性心肌病,心衰Ⅱ级。中医诊断:心衰(气阴亏虚,血瘀水停,宗气下陷)。治则:益气养阴,活血利水,升阳举陷。方药:生黄芪24 g,党参30 g,白术15 g,云茯苓12 g,麦冬15 g,五味子12 g,生百合30 g,丹参30 g,川芎12 g,红花12 g,赤芍12 g,桃仁12 g,益母草15 g,泽兰16 g,老茶树根30 g,升麻12 g,桔梗12 g,木香12 g,甘草 6 g。取药7剂,水煎服,日1剂。
2诊:11月25日复诊,患者原症状明显减轻,原方生黄芪改为30 g,继服7剂。
3诊:12月2日复诊,患者未再出现胸闷、心悸等症状,继服原方50余剂后,症状未再出现。
按语:本例患者为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心衰乃气虚运血无力,导致血瘀水阻,宗气下陷,气阴两虚,故心悸、胸闷,动则加剧。中医辨证属于本虚标实之证,气阴亏虚、宗气下陷乃其本,水饮、痰浊、瘀血为其标,故用升补宗气法治其本,利水、化痰、活血治其标。方中用生黄芪、党参、白术、云茯苓等药物,以补气健脾,共同发挥升补宗气之功,宗气得升,心有所养;并配以桔梗、升麻、木香,以开胸理气,升提下陷之宗气;麦冬、五味子、生百合以养心阴;丹参、川芎、红花、赤芍、桃仁、益母草、泽兰合用以活血化瘀、利水;甘草调和诸药。全方以益气养阴为主,以黄芪、升麻、桔梗以升提宗气,并逐渐加黄芪剂量,奏效后继续巩固,至症状全无。
验案2王某某,女,70岁。2018年9月16日初诊。阵发性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病史10年,5个月前患者感冒后上述症状再发加重,住院治疗症状好转。出院后未坚持服药治疗。来诊症见:活动胸闷、气喘,心悸、气短、汗出,纳眠差,大小便正常。舌质淡暗、苔薄白,脉沉细。查体:BP 116/80 mm Hg,心律齐,双肺可闻及少量湿啰音,双下肢轻度水肿。既往高脂血症10年,糖尿病8年。西医诊断:冠心病,心衰Ⅱ级;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中医诊断:心衰(气虚水停,瘀血内阻,宗气下陷)。治则:益气行水,活血化瘀,升阳举陷。方药:生黄芪30 g,太子参25 g,白术15 g,山萸肉20 g,益母草15 g,葶苈子15 g,泽泻15 g,猪苓15 g,丹参30 g,川芎12 g,红花12 g,赤芍12 g,桃仁12 g,知母12 g,生龙骨、生牡蛎各30 g,桔梗12 g,升麻12 g,柴胡12 g,甘草6 g。取药7剂,水煎服,日1剂。
2诊:9月23日复诊,患者胸闷、气喘、汗出等症状较前明显减轻,心悸消失,纳眠较前好转,双下肢水肿消失,嘱患者继续服药,不适遂诊。患者服药30余剂,半年后随访,症状未再出现。
按语:患者胸痹日久,宗气受伤,气虚无力推行水液运行,致水湿泛滥,且“久病必有瘀”,故取升补宗气为主,利水、活血化瘀为辅。方中取黄芪、白术、桔梗、升麻、柴胡升宗气;知母、太子参滋阴,以防药性温燥;葶苈子泻肺利水,且有强心之效;“血不利则为水”,丹参、川芎、红花、赤芍、桃仁等活血化瘀之药和益母草、泽泻、猪苓等活血利水之药同用,使瘀从水道而去;加山萸肉、生龙骨、生牡蛎收敛止汗。张氏曾指出:大气下陷者,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若误认为气逆作喘,而用降气之药,则陷者益陷,凶危立见。该患者用升陷汤益气升阳以治其本,标本兼顾而获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