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仕舜
建国七十多年來,党和国家一直非常关心和重视广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国家和地方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健康的相关政策,其国务院在颁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将大学生作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人群,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水平。然而,由于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当代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并不乐观。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主力军,必须重视其健康水平的提升。因此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进步的要求。基于此,本课题组选择重庆市4所高校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动态分析近十年重庆市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趋势,为重庆市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的促进提供理论依据。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重庆市2009级和2019级大学生身体素质七项指标的测试结果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市大学生十年来在身体形态方面: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均呈上升趋势,身体机能方面:肺活量和肺活量/体重指数增长幅度呈上升趋势;身体素质方面:除柔韧素质呈上升趋势外,速度素质、耐力素质、爆发力、力量出现明显下降趋势;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进反退,需形成学校、家长及社会共同协作机制促进大学生健康体质的提高。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重庆市西南大学、重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医科大学2009级(男400人,女400人)和2019级(男400人,女400人)大一学生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内容
重庆市2009级-2019级本科生身高、体重、肺活量、坐位体前屈、50米跑、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男)、1分钟仰卧起坐(女)、800米跑(女)和1000米跑(男),重点是2009级、2018级和2019级本科生。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研究内容的需求,收集并查阅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CNKI)、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论文等数据库以“大学生体质健康”等关键词进行相关文献检索,配合利用互联网引擎检索,收集教育部、重庆市教育厅相关政策文件,对所查阅文献资料进行分类归纳和整理,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丰富的理论基础。
1.3.2 访谈法
根据本研究内容的需求,对重庆市体育局和教育局相关领导,以及各个高校相关专家和体育教师进行访谈,以获得相关信息资料和建设性建议。
1.3.3 对比分析法
本研究主要以重庆市2009级和2019级男、女大学生体质健康各项指标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其变化趋势和特点,以满足本研究的需要。
1.3.4 数理统计法
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1.0将所获取的2009-2019年重庆市大学生体质健康各项指标数据,分类录入,并逐一统计归纳和整理分析。
2 研究结果分析
2.1 身体形态状况分析
本文研究的身体形态主要通过重庆市大学生的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和体质指数进行分析。从表1的统计数据看,十年来重庆市大学生身高、体重总体呈现为上升趋势,男、女平均身高增值分别为0.63cm和0.58cm;男、女体重增加差值大概分别为1.6kg和0.73kg。且身高与体重增量经T检验后,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从表中可以看出,十年来重庆市大学生的克托莱指数呈上升趋势,其中男生的上升趋势较为明显。体质指数呈上升趋势,通过数据表明,十年来重庆市大学生的体质指数有所上升。肥胖率增长明显。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能得到满足。其次,大学生缺乏主动锻炼意识及意志品质薄弱,以及互联网带来的不良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导致当今大学生体育锻炼不足(包括时间和强度均不够)。其中既有学校场地不足、时间安排以及体育课程设置内容的问题,也可能因近年重庆市重点高校扩招,带来在校人数逐年增多,而学校的体育器材和场地有限,体育场地变得挤拥,使多数学生放弃锻炼。
2.2身体机能状况分析
身体机能的测试指标通常包括:肺活量、血压、脉搏等。本文研究的身体素质主要通过重庆市大学生的肺活量、肺活量/体重指数及心功指数进行分析。肺活量能反映人体呼吸功能的水平,在学校体育中,也是测试方法最简单有效,准确的常用指标。肺活量/体重指数,反映了人体每千克体重的肺话量,间接反映人体的肺功能水平。心功指数使用的负荷为30s30次蹲起,是瑞典体育联合会推荐的一种测量运动员心脏功能的简易方法。主要通过观察运动负荷前后心率之间的关系即—心功指数来评价心脏功能水平的重要指标,试验后心率恢复越快则心功指数越低,心血管系统功能越好。
从表2可以看出:(1)重庆市2019级大学生的肺活量与2009级相比呈显著上升趋势(男从3925mL升至4122mL,女从2811mL升至2928mL);(2)男女肺活量/体重值呈上升趋势(男从65.2上升至65.6,女从54.5上升至56.1);(3)重庆市男、女大学生心功指数值亦呈显著上升趋势(男从13.43升至14.16,女从15.46升至16.84)。可见重庆市大学生在身体机能方面,整体呈上升趋势,显示出重庆市大学生身体机能发展呈良好趋势。
2.3身体素质状况分析
身体素质是指人体在运动中所表现来的速度、爆发力、柔韧、耐力与力量等身体机能能力。本文研究的身体素质主要通过学生测试项目50m跑、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男1000米、女800米、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项目来反映学生的速度、爆发力、柔韧、耐力和力量素质。
50米跑是用于检测快速奔跑能力的绝对指标,也是对刺激反应能力的检测,因此常用来评价学生速度素质。由表3可以看出,十年间重庆市大学生速度素质总的来说呈下降趋势,男生的差值为0.11s、女生的差值为0.22s.男生和女生下降的幅度相差不多。
立定跳远是在最短时间内肌肉大力量爆发,常作为衡量爆发力素质的重要指标。由表3可以看出,十年间重庆市大学生的力量素质呈下降趋势,男生差值为3.4cm,女生差值为2.2cm,男生比女生的下降速度快。
坐位体前屈是通过躯干、腰、髋等关节最大程度的拉伸,以反映身体的柔韧程度。通过表3看出,十年间重庆市大学生柔韧素质(坐位体前屈)整体测试情况较好。呈稳定上升趋势。男、女生上升幅度相差不大。
1000米(男)和800米(女)是用于檢测男女大学生耐力的一项指标,由表4可以看出,重庆市男、女大学生的耐力素质呈下降趋势,差值为男生4.53s,女生3.72s,男生耐力素质比女生耐力素质下降速度快。
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是力量素质的体现,从表4可以看出,重庆市大学生的力量素质呈下降的趋势,其中男大学生在引体向上方面,下降值达到3.7/次。女大学生在仰卧起坐方面,下降值达到5.3/次。
综合以上分析,可见重庆市大学生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查阅近几年相关文献及研究,并结合目前重庆市的实际状况,可将相关原因归结如下:1、大多数学校对体育课程的设置,体育场地、器材等硬件设施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2、学生自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下降,没有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加上业余文化生活的丰富占用了锻炼的时间,如上网,看剧等;3、社会对大学生在找工作时,并不会过于关注大学生的体质情况,更多的是看重学历、学校以及工作能力,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学习等提高自身能力的活动中,忽略了自身体质健康的增强和提高;4、家庭对大学生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生长期没有锻炼的习惯。
3结论
(1)身体形态方面:2009级-2019级重庆市大学生的身高、体重以及体质指数均呈上升趋势。其中男生体重上升趋势逐渐加快。
(2)身体机能方面:重庆市男、女生肺活量呈上升趋势,但是男生的肺活量/体重指数呈下降趋势,这与近几年重庆市大学生体重的剧烈增加不无关系。
(3)身体素质方面:重庆市大学生除柔韧素质(坐位体前屈)呈上升趋势外、速度(50米)、爆发力(立定跳远)、耐力(男1000米、女800米)与力量(男引体向上、女仰卧起坐)均出现下降趋势。
4 建议
(1)学校要合理设置体育课程,完善现行高校公体课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营造良好的校园运动环境,积极组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
(2)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引起各方的重视。提高学校、家庭及社会协调配合度,共同增强大学生体质健康。
(3)利用现代化科技平台,以当下最流行的运动App为例,运动步数、健身App直播平台等功能,都能有效监测和指导学生完成情况,以借助运动软件平台形势监测学生完成情况,提高学生进行锻炼的积极性。
本文系西南大学校级教学改革项目,名称:重庆市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变化趋势研究,编号2020jY070。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