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佳
蹦床运动最早起源于法国,该运动本身具备高、难、美等特点,受欢迎程度较高。蹦床运动从1998年引入我国,发展速度极快,在各种世界大赛中取得了不错成绩。尽管发展势头良好,但在蹦床运动选材工作中依旧存在很多问题,需进行针对性整改。本文以蹦床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分析蹦床运动员选材方法与特点,以“跨项”选材为基础,介绍了蹦床项目跨项选材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国蹦床运动员在各项世界大赛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促使我国整体蹦床运动准平大幅提升,但从训练经验角度来说,我国蹦床运动依旧处于实践阶段,没有形成完整的蹦床运动发展体系,与收获成绩不匹配。相比之下,蹦床运动具备低龄化、技术动作复杂化等特点,运动员们需要经历长期训练,选材是整个训练体系中必须考虑的问题,更是培养优秀运动员的前提条件,相关部门和管理者需要对此提高重视程度。
1 蹦床运动的项目特点
从我国竞技体育整体发展角度来说,蹦床运动依旧处于发展阶段。为了进一步提升蹦床运动发展速度和效果,使其逐步靠近我国优势运动项目,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运动本质和发展规律。蹦床运动本质在于自身弹性,运动员开始表演前,会进行几次预跳,弹到合适高度后开始正式表演动作,这其中隐藏着蹦床运动第一个特点——“高”。与此同时,蹦床运动还能体现出难、美、准、稳的特性。
1.1 动作质量和难度
蹦床运动发展和训练中,会将主要目标放在动作质量和难度上,这同时也是整个蹦床运动的核心所在。总的来说,难度是蹦床运动开展的目标,质量是运动的灵魂所在。运动员们训练初期,旨在准确掌握转体、空翻以及直体等技术内容,为后续高难度动作学习提供基础。动作质量是整个蹦床运动的灵魂,是“动作美”主要表达方式,更是评价动作好坏的标准,运动员们日常训练之中,也是将动作质量作为重点关注指标。与其他高难度竞技体育项目比较,对于蹦床动作质量评价显得更具客观性特点,主要评价指标有手臂、身体关节、展体以及动作完成姿势等等。对于每一部位的细微差别,都有对应的量化评价分数,以此来确保最终评价的公正性。
1.2 高度和稳定
蹦床运动中,高度和稳定属于是各项技术动作完成的前提条件。如果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呈现出高、舒展等特点,能给观看者带来“美”的享受。与此同时,动作高度也是较难动作完成的前提,如果重心高度不够,那些翻转周数多的动作也就无法完成,甚至还会导致后续动作衔接不连贯,影响美观性。稳定是蹦床运动的重要构成因素,一般来说,动作稳定性主要涉及到以下两方面内容:第一,单个动作技术要保持稳定状态;第二,整套动作要做到连贯稳定,不能出现太多动作落点偏移大的情况,也就是运动员常说的“跑位”现象。在蹦床运动展示过程中,如果稳定性不佳,整套动作难以做到顺利延续,為单个动作完成带来极高难度,不利于运动员获得好的成绩。
2 蹦床项目选材研究现状
为了全面了解蹦床运动项目研究情况,本文通过检索中国知网相关文献,选取其中7篇作为参考对象,其内容主要是以基层教练人员对选材的理解为主,实证研究特点并不明显。其中最具代表性文章当属祝欢的“业余体校蹦床运动员的选材和培养”,文章中明确指出,单纯依靠传统经验很难保证运动员成材率。除此之外,文章通过对69名蹦床运动员观察了解,表明我国蹦床运动员在皮纹指标中呈现出明显特点,后续选材过程中,可以将该指标作为重要依据之一。选材是蹦床运动训练开展的前提,与后续训练质量以及运动员成长情况存在直接关系。蹦床运动具备高精度、高难度等特点,而且还带有明显的艺术化发展气息,对于运动员的选择,天赋是其成为世界一流蹦床运动员的基本要素。但从我国目前研究情况来看,针对于蹦床运动员选材研究较少,难以满足我国蹦床运动发展的实际需求。
3 蹦床项目选材要素
3.1 选材依据
蹦床运动员选材过程应根据蹦床项目的具体特点,以及运动员们的成长规律进行,制定出经验与科学相互结合的训练模式,从之前选材经验中也能够看出,借助于测试、观察等方法,可以将有蹦床天赋的运动员挑选出来。现阶段,我国蹦床运动已经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平时通过优秀运动员培养,积累了一整套实践经验,同时也培养出奥运会冠军以及世界冠军,如男子蹦床运动员陆春龙、叶帅等人,女子蹦床运动员何雯娜、李丹、朱雪莹等等。该群体具备优秀运动员特质,整个实践检验过程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相关工作人员应做好总结和提炼工作,为后续蹦床运动选材评估提供参考。
3.2 蹦床运动选材注意事项
根据蹦床运动自身特点,运动员成长周期大约为8到10年,从多年实践训练过程也能够看出,想要培养出高水平蹦床运动员,需要经历漫长而复杂过程,教练员需要精心策划,做到因材施教,与此同时,运动员们也要经过刻苦训练,并具备相应天赋。蹦床运动器材具备特殊性,运动员需要在8m高空完成既定动作,危险性极高,容易出现伤病问题,这也导致高水平运动员培养难度大幅提升。
无论何种竞技体育项目,选材均处于首要位置,决定着运动员后续能够达到何种高度。近年来,随着蹦床运动技术水平发展,以及竞技规则的完善,选材标准同样处于变化状态。因此,想要获得高水平运动员,应保证选材过程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实际上,蹦床运动员选材具备层次性和阶段性特点,不同训练阶段也对应着不同的选材要求,常见选择形式有初选、复选以及精选,三者之间的观测重点有所不同。所谓蹦床运动员选材,主要指通过观察和观测,了解运动员是否适合该项目,整个过程能够体现出实践性特点。从上述分析中能够看出,了解世界优秀蹦床运动员的特点和成长规律,对于确定选材模式具备积极意义。
4 蹦床运动员选材方法
4.1 选材基本阶段
总的来说,蹦床运动员选材以低龄化为主,训练周期较长,使得整个选材过程变得十分复杂且特殊,在具体选材过程中,主要涉及到以下三个阶段:
4.1.1 初选阶段
初选阶段的选择范围较大,主要是对原始“材料”进行大致评价,具备粗放性特点。根据我国青少年蹦床训练大纲要求,初级训练阶段参与者的年龄一般在7岁左右,观测和考察主要是通过目测以及其他简单操作方式进行,例如让运动员们站到网中间原地起跳,考察其协调能力、平衡能力等等,初步筛选一批适合参与蹦床运动的孩子,测试重点内容在于生理机能、身体素质、网感等等。人的运动天赋大多来源于遗传因素,运动能力遗传较为显著,这其中还会涉及到身体素质、行为遗传。选材的最终目的是发觉有天赋的运动员,初选时,除了关注选材对象自身外,也要尽可能了解其家人、亲戚情况。随着年龄增长,人体机能、素质、心理等发育能够呈现一定规律,针对不同年龄段运动员选拔,工作人员应尊重其生长发育规律,不能凭借个人喜好进行选择。
4.1.2 复选阶段
复选阶段开展时间为初选阶段后期,参与其中的运动员年龄在8到10岁之间。初选结束后,被选中的运动员会参与1到2年的启蒙教育,之后开展比较复杂的复选工作,做到“优中选优”,属于二次选材过程,该过程能够帮助教练员们提前发现有天赋的运动员,为其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避免优秀运动员被埋没。复选之中,重点选择对象为协调性、网感以及身体素质较好的运动员,从基本动作、专项能力等角度着手进行考察,让更多运动员能够体现出自身优势。由于该选择阶段,大多数运动员年纪较小,学会的动作数量不多,对于网性网感检测,应该以简单技术动作为主,如垂直跳、分腿跳、旋转180°等等。该类测试手段中常见的有三种:第一,引导运动员单个动作连续完成多次;第二,几个动作持续重复进行,例如在团身跳、并腿屈伸跳和分腿跳连续进行等,选材人员可以通过运动员展示出的连续性、协调性进行人才选拔,确定最终的选拔结果;第三,组成成套动作,通过对成套动作展示,能够了解运动员个人能力情况,以此来确定最终的选材结果。
4.1.3 精选阶段
精选阶段是终极训练阶段的后期内容,同时也是高阶段选拔的前期内容,对应的运动员年龄范围在12到14岁之间。该阶段之中的蹦床运动员已经经历过长期专项训练,随着年龄增长,运动员们也正在朝着高水平方向迈进,满足高水平梯队对运动员的要求,该阶段在运动员整个职业生涯中具备过度作用。例如,世界冠军黄珊汕成长历程中,13岁时获得世界青少年比赛女子12到13岁组金牌,17岁时获得法国世界杯女子组个人第一名,18岁时获得奥运会铜牌,其他奥运冠军的成长经历与个人成绩与黄珊汕类似,能够在其中找到蹦床运动员的成长规律。对于评测工作的开展,应该将重点内容放在专项技术评测方面,训练中也要适当为运动员增加难度,选择最恰当的训练方案。技术考核上,可以将重点放在基本技术表现以及基本动作达标情况,引导运动员了解技术特点以及心理素质的重要性,激发其成长潜力。
4.2 选材特殊要求和评测指标
4.2.1 年龄要求
从世界优秀运动员调查统计数据中可以了解到,蹦床运动员初选阶段的性别差异不明显,年龄大多在6到7岁范围内,复选阶段年龄范围为8到10岁,精选阶段的年龄范围是12到14岁。一些运动天赋极好的蹦床运动员,一般在16到17岁达到顶尖技术水准,女运动员往往要比男运动员早一年达到顶尖水准,与竞技体操项目类似。现阶段,国际蹦床运动联赛限制成年运动员参赛年龄为17岁,奥运会为18岁。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初期选材的年龄段应集中在6到7岁。
4.2.2 身体形态要求
蹦床运动需要运动员长时间处于腾空状态,最高会达到8m,在空中姿态优劣度对动作质量、艺术感会产生很大影响,同时也决定整套动作的最终成绩。蹦床运动被称之为“空中芭蕾”,观赏性和艺术性同样是评价该项运动好坏的重要因素,具体表现集中在形体和身体姿态上。通过对世界优秀蹦床运动员分析研究,运动员身高以中等身高为宜,成年男子最佳身高为170cm左右,女子为160cm左右,身材匀称,体重偏轻,上下肢略长,脊柱正、后背直。当两臂处于上举状态时,肩关节能够处于充分展开状态,形体不能太过瘦小,如果运动员体重非常轻,往往会对自身表现能力产生影响,不能形成良好的压网力量,影响动作美观程度。
4.2.3 身体素质要求
蹦床运动中,运动员想要提升自身竞技能力,柔韧性是运动员身体不可缺少的重要指标,柔韧性同时也是提升动作美感的关键因素。总的来说,运动项目不同,所对应的艺术表现形式差异明显,对柔韧性要求不同。在蹦床运动中,蹦床器材网面很特别,在动作评判上,应尽可能做到动作位移“最小化”,再加上蹦床动作中涉及到一些腾空翻转等高难度动作,运动员躯体姿势是整套动作表达的重要“语言”,对运动员的肩关节及体前屈柔韧性提出了较高要求。所以说,在选材时,选拔人员要重点关注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情况。为了实现翻转,蹦床运动员要借助网面弹性,通过两臂上摆完成各种翻腾动作,在此过程中,方向控制以及翻转技术保持大多依靠肩关节完成,如果运动员肩关节具备良好柔韧性,运动中前后位移变化会更小,可以获得裁判员好的评判结果。常见的蹦床运动姿势有三种,即团身、屈体以及直体,其中运动员比赛中常用的姿势为屈体,这也决定了运动员体前屈柔韧性的重要程度。另外,运动员在腾空之后的肢体感觉以及平衡能力也要在观测中体现出来,或者是通过日常训练进行评价。
4.2.4 心理素质要求
蹦床项目自身特点明显,对应的比赛规则比较特殊性。蹦床运动员只能参与一个器械项目比赛,而且比赛动作完成机会只有一次,中間不能停顿和二次尝试,要求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心理素质以及稳定发挥能力。面对大型比赛环境和众多竞争对手,运动员内心或多或少都会产生压力,只有运动员始终保持平稳心态,才能在比赛中得到更好发挥。实践证明,运动员进入到高级训练阶段之后,尤其是在世界级大赛之中,参赛者竞技水平大多相同,比赛时的状态以及心理素质成为获胜关键,这一点在蹦床比赛中体现的尤为明显。例如,蹦床运动员何雯娜、陆春龙等人均获得过奥运会冠军,其共同点是心理素质稳定,而且具备良好的自控能力,内心有很强的参赛欲望,关键时刻能够顶住压力,不会自乱阵脚。选材过程中,教练员应多多关注运动员动作完成稳定性,以及之前参与比赛的成功率,最终得到综合性评价结果。
蹦床运动选材具备连续性和动态性特点,选材层次越高,对应的指标要求也就越高,为了符合蹦床运动对运动员的要求,教练员们应利用发展性眼光去看待选材工作。相关工作人员应时刻了解选材重点所在,借助于科学方式和手段激发运动员的运动潜能,通过锻炼运动员的优势动作,在比赛中取得更好成绩。
(作者单位:西安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