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华留学生大学体育课堂状况、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3-01-09 00:21:16吴香芝王国翠蔡云雷阳阳严燕
当代体育 2022年48期
关键词:留学生体育课体育

吴香芝 王国翠 蔡云 雷阳阳 严燕

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实地考察等方法分析来华留学生大学体育课堂状况,总结来华留学生大学体育课堂存在的各种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规范课堂秩序、提升课堂质量和优化课堂效果的对策。旨在提升来华留学生大学体育课的教育质量,使其在促进友好外交,培养亲华、爱华和友华思想中发挥重要功能和作用。研究发现来华留学生体育课堂表现形式多样、课堂内容丰富,但是课堂效果参差不齐,高质量体育课堂偏少。课堂问题主要表现为学生出勤差、学练积极性不高,交流不深入,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态度不满意等。认为应改以需求为导向优化课程内容、以提高生源质量、改进考核机制、以发挥体育课堂的重要功能为目的,提升管理水平、以形成良好的中国情感为任务优化师资力量。

我国来华留学生数量20年持续保持稳步增长。2018年,我国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的1004所高校,共接收了来自196个国家和地区的492,185名外国留学人员。2021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亚洲第一留学目的地国。习近平对全国留学工作会议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适应国家发展大势和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使命和责任更加重大。教育部提出“来华留学已经进入了提质增效阶段”提高来华留学生教学质量是当前我国来华留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体育课是留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形成运动技能、促进健康,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学生优良思想品质的形成也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传统项目体育课程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对培养留学生中国情怀,推进国家友好外交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据考察,目前各大高校开设的体育课课堂效果并不理想。多数课堂依旧采用国内大学生体育课的内容和上课方式进行,没有凸显出因授课对象的不同而应有的特点。留学生体育课程定位不准确、课程内容单一、缺少课程规范等问题普遍存在;提出了需要明确留学生体育课程发展方向、完善教学大纲、明确课程发展方向等建议,但是未对当前来华留学生大学生体育课堂状况进行分析和研究。研究我国来华留学生体育课堂状况、准确把握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建议,对提高留学生综合素质、改善中国外交环境和优化留学生亲华情怀具有重要意义。

1 课堂状况

1.1 课堂内容

通过对我国各大高校来华留学生体育课堂调查后发现外国留学生体育课多以中国大学生体育课内容为主要蓝本,选择英文沟通能力较好的现任体育老师承担教学任务,在此基础上加入中国民族体育项目内容。课堂内容的设置主要基于学校现有师资状况、场地设施状况和留学生的兴趣爱好,兼顾本校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特色。由于学校和生源的差异,不同高校留学生体育课程存在不同。清华、北大等一流高校来华留学生主要来自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留学生英语能力和汉语能力水平较高,体育课堂不受语言限制,课堂内容主要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内容为主。一些招收全日制留学生较晚的综合性本科院校和少数专科院校,学生主要来自于东南亚和非洲国家,学生汉语水平和英语水平均相对较低,在体育课堂内容上主要受限于具有英语沟通能力的教师资源状况设置,涉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较少。此外,场地设施状况也直接影响留学生课堂内容设置。例如骑马、射箭、龙舟等项目虽然受留学生喜爱,但是限于场地器材而无法开展,甚至武术套路等传统项目也会因为学校自身场地的限制而难以开展。

1.2 课堂组织

体育课堂的组织形式对课堂表现有着较大的影响。良好的课堂组织不仅可以较好的把控教学进度和课堂氛围,还可以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在留学生体育课堂组织中常出现两种现象,且主要体现在普通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中:一是对课堂常规过于刻板,对时间的安排上限制比较死板,以完成体育技能学习任务为主,而忽视课堂的教育功能。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过多关注时间的分配,缺乏有效互动,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也打了折扣,最终导致教学质量并不理想。二是放任式的上课互动,课堂中没有明显的教学组织,教师过于放任学生的行为,形不成良好的课堂教学组织状态。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于松散,不仅达不到良好的体育技能学习效果,也无法实现教育价值。

1.3 教学行为

课堂教与学生的行为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师生体验。在留学生的课堂中,主要还是采用教师对所传授的技术动作进行讲解示范,学生模仿跟练。大多高校缺乏针对留学生体育课程的专门教材。有些体育教师在制订教学内容时,习惯把自己善长的技术技能,对自己不善长的技术部分随意带过或干脆删除。不同的体育教师在技术动作的教授方式与示范上存在着水平和能力的不同,语言沟通能力也存在较大差异,导致留学生对体育运动技能的学习与教学目标预期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另一方面,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原有的认知、习惯、性格,体能等差异较大。太过热情的同学会无意打断教师的教学,一些胆小的同学学习过于被动,不同信仰的同学之间会形成不同的学习行为模式。很多留学生任课教师综合能力较弱,课堂上出现突发状况时,多表现为焦虑和简章,难以维持正常的、连贯的教学秩序。

1.4 考核機制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设置了60分的公共体育课程及格线,体育课教授过程中强调动作技术的规范性,考核标准主要以完成动作的质量或数量来衡量,其要求较高,所占成绩比例也很大。该考核标准大多也被直接用到留学生体育课程的考核中,相当一部分学生视之为负担,从而对体育课失去兴趣。这种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单一机械,缺少过程评价、主观评价、态度方面的综合评价。无法客观反映留学生体育课程学习的效果。

2 存在的问题

2.1 留学生规范意识差

在我国各大高校留学生部分来自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还有部分来自世界贫困国家勤工俭学,他们依靠奖学金或勤工助学赚取生活费学费,会因此在体育课堂中存在旷课,出勤率低的情况。其次,宗教信仰多样,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参与宗教活动,一定程度上影响体育课程的出勤率。世界各国而来,有着不同的风格和民族风俗特点,个性突出,更是有着千差万别的兴趣爱好,对高校严格统一的课堂规范保有自己的理解和认知。

2.2 师生间沟通困难

由于语言的差异,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会存在沟通困难的问题。在一流高校中来华留学生的质量较高,基本掌握汉语,在学习期间可以和教师进行汉语或者英语的交流,并且能够基本理解教师的意思。而在一些普通本、专科院校中,接收的来华留学生质量不高,他们汉语水平普遍较低,而且英语水平也比较低。在体育课堂中主要依靠英语交流,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理解他人话语的困难性。有部分留学大学生来华学习期间缺乏归属感,对陌生人和事物充满戒备,表现出不友好的态度。

2.3 学生间缺乏合作

来华留学大学生来自世界的各个地区,每个高校中来自同一个地方的留学生人数较少,他们缺乏集体归属感,他们的合作意识远低于国内大学生。由于语言、文化不同,来华留学生与本地学生存在沟通壁垒,合作的难度较大,他们会产生放弃合作的想法,在体育客厅上表现为合作意识差。还有个别来华留学生因为自己国家文化或者个人家族背景表现出高傲的态度,在体育课上不参与、不交流、不合作。

3 问题根源

3.1 生源质量参差不齐

目前,我国对学历来华留学生的生源质量监控体系不够完善。在来华留学生规模扩大的同时,面临的问题也随之增多,来华留学生的规模与质量并不协调。生源质量监控体系还不健全,一些高校为接收足够数量的学历来华留学生而忽略了其生源质量,低质量的学历来华留学生入学后影响着课堂质量,也影响培养质量。

3.2 师资力量薄弱

相比西方发达国家,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起步较晚,各方面的政策、制度持续快速提升,相应的教学资源和管理手段也需要完善。尤其在体育师资力量方面,能用英语流利沟通和交流的高校体育老师非常有限,能有效把握世界各国留学生文化、风俗和习惯的体育老师也很少。尤其是非一流高校,相对于其他课程,全英体育课程的师资力量非常薄弱。全英体育教学不仅需要教师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突出,还要求体育教师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运动技能。目前,多数高校都存在英语能力强但运动专项能力不够,或者专项技术能力强而英语交流能力较差的师资短板,直接影响了留学生体育课堂的氛围和效果。

3.3 学生兴趣得不到满足

来华留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表现情况与他们对于体育本身的兴趣有着较大关系。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对很多留学生是一种比较陌生的文化,他们有着了解和学习的强烈需求。但是很多高校基于各种原因无法给他们创造浓厚的传统体育氛围。还有一些来华留学生他们追求国际时尚体育运动,但是我国大多数高校中并不开设条件,他们无法在体育课中学习到感兴趣的运动技能,便会在课堂中表现热情低。

4 优化策略

4.1 重视来华留学生质量

要重视来华留学生的质量。稳定来华留学生奖学金等经费投入的同时,形成以教育市场规律为主的学历来华留学新业态,以此吸引高质量的生源来华留学。同时,教育部还可以将学历来华留学生的生源质量评价纳入“双一流”和学科评估等建设之中,使高校充分意识到学历来华留学生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高校应严把学历来华留学生的生源质量关,推进学历来华留学生招录信息系统、学历来华留学生入学质量甄别系统和学历来华留学生入学防舞弊大数据系统建设,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学历来华留学生入学工作中的作用,以维护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标准和高校的影响力。

4.2 提升留学生管理水平

目前,高等院校应该提升来华留学生服务和管理水平。建立和完善来华留学生教育服务体系,对于提升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提升爱华情怀,服务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提高体育课堂质量的重要保障。在留学生管理中,应不因国籍而搞特殊,做到学生平,促进留学生与本国学生的平等互处,使其认识到来华之不易,珍惜学习机会,减少课堂中的纪律,缺勤等问题。对留学生的宗教文化做到理解和尊重。处理好文化宗教活动和课堂纪律的矛盾,在充分尊重其宗教信仰、风俗和生活习惯的基础上,加强留学生课堂教学秩序的管理,保障课堂教学质量。

4.3 强化入学入教语言关

教师与学生的语言障碍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课堂交流,一方面要提高任课教师的外语水平,另一方面也要提高学生的中文水平或英文水平。可以适当提高学生入学的语言门槛,把好入学前的语言关。在入学后也需要加强语言教学,可在教学前中后渗透体育常用语言的学习,让留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充分理解体育课堂目标、内容、流程、规则等,充分发挥体育的教育价值、文化价值和外交价值。通过体育课堂使其了解中国体育文化、适应中国体育教育、爱上中国体育项目。

4.4 改进留学生课程考核机制

体育教学的考核上应根据授课对象的实际情况而定,制定专门的来华留学生考核标准。淡化体育课的竞技性,专业性,注重健身功能、教育功能、外交功能和文化功能。坚持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建立团结、合作、尊重、互助、友好的体育课堂,适应现代来华留学大学生的实际体育健康、体育教育、体育文化和体育外交需求。在留学生体育课程考核中,注重过程评价,做好学生日常锻炼记录和监测,建立综合考评体系;将体育课程中的理论、实践课程、学习态度、技能掌握程度、进步情况等纳入考核体系,确保在每一项考核中的可以形成“正态分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严格做好日常课堂出勤考核,强化学生课堂规范意识。

4.5 健全留学生师资建设机制

加强全英文体育教学师资梯队建设。学校应制定体育学科全英文教学师资培养计划,做好师资梯队建设,选派教师参加英文教学培训,提高教师全英文授课能力,完善全英文授课教师培养制度,分期、分批培养全英文教学师资。建立全英文教学激励机制,在教学经费、工作量计算等方面给予倾斜,提高体育教师参加全英文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6 建立多样化留学生课堂教学

目前,很多高校体育场地设施配比不足,导致可开设体育课程的内容单一,无法充分满足来华留学生对运动的兴趣与学习。可以采取由校内体育社团或者相关组织开展课堂延伸活动,促进各国文化交流,增加学生对学校体育的兴趣;鼓励学校社团与国际学院进行联谊,带动来华留学生参与课余体育运动的热情,有效落实留学生体育课上课下一体化教学。针对留学生体育课程,应更新原有观念,设计适合留学生特点并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体育课程内容。疫情管控之下,丰富线上教学资源,借助多种教学平台,发挥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体育教学的优势,有效提升体育课堂质量。

5 结语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体育教育虽然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制度和培养体系,对课堂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时代的发展,体育课堂不断面临新的问题与挑战,尤其是面对教学中的特殊群体。来华留学生是连接我国与其他国家地区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也是我国对外的探测眼和宣传口。来华留学生的体育课堂状况需要国家、学校和一线教师共同关注,不断创新课堂内容和方法。与此同时,要充分关注留学生在华教育的情感体验和具体体育需求,在留学生体育课堂中积极融入我国地域文化和体育文化。以高质量留学生大学体育课堂对接当前国家国际化教育战略。

(作者單位:1.江苏师范大学;2.北京工业大学;3.南京工业大学)

猜你喜欢
留学生体育课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11-25 00:50:04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好日子(2019年4期)2019-05-11 08:47:56
体育课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小学科学(2019年12期)2019-01-06 03:38:45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体育师友(2015年3期)2015-12-22 11:04:16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