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智红
(作者单位:苏州市广播电视总台)
富有特色的地方传统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下城市发展的精神支撑和不竭动力。新时代,如何古为今用,让地方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创新性发展;如何让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现代城市生活,成为考验地方媒体的一大课题[1]。
苏州是一座有着2500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兼收并蓄、文蕴深厚。从古城、古镇、古典园林,到昆曲、评弹、苏剧、苏绣,从建筑遗存到文化瑰宝,都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传承、融合、发展中,成为这座城市的“精神肌底”。而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追求卓越、胸怀天下的精神财富,更是苏州发展的不竭动力,是苏州这座城市的“传家宝”。
自古以来,苏州一直是经济兴盛、文化发达、人才荟萃之地,如今的苏州更是全国第二大移民城市。然而,很多“新苏州人”看见了苏州保留数千年的水陆并行的“双棋盘”格局,粉墙黛瓦、小桥流水的城市风貌,却疏于了解其历史渊源和这背后所代表的文化深意。一座古今辉映的新移民城市,更需要去挖掘和呈现其深厚的历史文化,让更多人了解苏州、爱上苏州,并且传承和发扬苏州的历史文化财富。
但是从以往不少历史文化纪录片的传播效果来看,这些作品大多是“大而全”,拍摄制作虽然精美,却显得曲高和寡,真正关注并花时间了解和观看的市民并不多。如何以“小切口”讲“大历史”,拉近与受众的距离,让地方传统文化更好地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寻常老百姓的精神文化大餐,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2]。
以苏州广播电视总台近年来拍摄制作的大型文化系列片《君到姑苏见》为例,该系列片以“兴文化”为拍摄宗旨,生动记录并充分展现苏州古城之美,兼具知识性、趣味性、传承性。在兼顾内容深度和画面精美的同时,以“小切口”讲历史故事。比如《君到姑苏见》第一季第一集《解码平江图:双棋盘格局》,很多人都看到了苏州水陆并行的“双棋盘”格局,却不知道这个方方正正的棋盘结构里,究竟隐藏着多少古时候的秘密。于是片子从一个特殊的“新苏州”人——在苏州居住了20多年的芬兰人艾哲罗讲起,从他爱上苏州的原因和对苏州历史的好奇切入该片主题。
而进入主题后的切口,也非常小。苏州双棋盘格局由何而来,先从苏州碑刻博物馆里那张保留了近800年的南宋《平江图》原碑讲起。这种类似于新闻专题的叙述方式,给予传统历史文化纪录片更加接地气、更加细腻的视角。双棋盘格局究竟从何而来,为什么数千年未发生变化,它给寻常老百姓带来的又是什么……编导娓娓道来。在镜头的记录和讲述下,人们了解到,正是这样的双棋盘格局,千百年来守护着这座城市的安宁,保护着苏州老百姓的生产生活,也塑造着苏州城的历史人文格局。当我们回望历史、记录当下、规划未来时,有它,便有了依据。从《平江图》切入,以城市格局、城市精神结尾,这种以“小切口”来讲“大历史”的讲述方式,颇受观众的欢迎和喜爱。
“小切口”,不只体现在讲述古迹历史方面,人物故事也可以是“小切口”。以《君到姑苏见》第二季《苏园新探》第四集《山水之间》为例,该片讲苏州园林的山水意境,却是先找到了苏州吴门古琴名家——吴光同老先生,从吴门古琴“山山水水、天人合一”的意境切入,让观者跟随着悠扬的古琴声和潺潺的流水声,进入园林。这样的小切口,出其不意,却直达苏州园林意境的核心,让人回味无穷。
苏州古文化遗迹非常多,星罗棋布,如果只是停留在这些点上,难免对其全貌缺乏理解和认知。要想真正了解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就必须帮助观众找到“点”与“面”的关系,从而把握住苏州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
探寻苏州历史,可追溯到距今数千年的江南史前文化。2021年是中国考古学诞生100周年,全国掀起考古热,苏州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何以是江南》系列片,是一次找寻“江南”文化基因、触摸城市变迁轨迹的探索。这也是首次将苏州近年来的考古成果制作成专题片,并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该片成为2021年深受老百姓欢迎的考古文化大餐之一,之所以在当地大受欢迎,一方面是因为考古文化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该系列片揭秘了许多不为人知的考古细节,“由点到面”,破译文化密码,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满足了老百姓的探秘兴趣。
苏州大大小小的古文化遗址中,有被称为“江南史前文化标尺”的草鞋山遗址,被称为“崧泽王”的东山村遗址,被称为“中国土建筑金字塔”的少卿山遗址等。这些遗址的发掘,对研究最早的中华文明状态和长江下游、环太湖流域的文明起源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何以是江南》通过数十集文化系列片,串联了整个江南文化的发展脉络。系列片以记者跟随专家寻访的方式,去探寻这些文化遗址里出土的文物,感知它们身上所留下的文化印记,揭秘它们离奇的发掘经历。从古籍记载、民间传说,再到专家发现线索,遗址浮出水面。这片古老土地的文明发展历程,也随着一代代考古人的接力,而渐渐清晰起来。
这些文化遗址里的所有遗存都是江南史前文明的组成部分。一开始,该系列片只是每集探寻一个遗址,每个遗址都各有特点,引人入胜。这只是单个遗址的魅力,并不能还原江南文明的全貌。但随着团队一步步探寻,从草鞋山遗址的“中华第一玉琮”,到赵陵山遗址的神人鸟兽透雕玉件,再到罗墩遗址出土的“良渚第一龙”,多样精美玉器的发掘,令人叹为观止。哪怕是在数千年之后,拥有了更加高超技术和精密工具的现代工匠看了都啧啧称奇。很难想象,在工具匮乏的远古时期,先辈们需要耗费多少心血,才能够完成一件这样的传世之作。而诸多迹象也表明,苏州一带在远古时期,已有辉煌的文明。
当时辉煌的文明,从各个遗址的分布情况也能得到印证。比如,在苏州工业园区湖东至昆山一带,考古专家发现了大量的良渚时期的遗址;在独墅湖、澄湖一带,又发现了马家浜、良渚时期的遗址。乍一看,这些遗址星星点点,但串联起来看,它们又好似历史的遗珠,给人们展现出了一幅宏大的远古“拼图”。苏州东部的澄湖遗址和独墅湖遗址中大量的古井群,正是先民们的生活区域;而距离不远的吴淞江两岸,又发掘出了大量的高等级墓葬,据专家考证,这些先民们的生活区和墓葬区,既有区隔又有联系,跟现代人生活区域的分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经专家证实,这样的奇妙布局正是古代城镇的雏形。而苏州的良渚文化遗址,与浙江的良渚古城,同样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从而得出了“苏州存在一个比良渚古城更早的聚落中心,并且很可能是良渚古国(早期)的首都”的结论,这也让观众对历史文化发展的脉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血液中的文化符号。而一代代非遗传承人,则是将这些文化符号传承下去的重要载体之一。关注非遗传承人的命运,找到人文与历史的契合点,能让这些古老的符号,变得更加可见可感可共情[3]。
被誉为“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的苏州有着极其丰富的非遗资源,当地媒体对非遗项目的新闻报道和文化专题类报道有很多,其中一部行走式纪录片《寻找非遗》独树一帜,关注到了这个城市被许多现代人所遗忘的角落——那些已经灭绝或者濒临灭绝的非遗项目。江南船拳、苏灯、常熟花边、江南水乡服饰、苏州吟诵,这些非遗项目的传承人或是已经进入耄耋之年,或是孤独地成了这个行业里最后的守望者。该纪录片再现了城市文明曾经的辉煌、时代的变迁,也展现了非遗传承人的那份孤独与坚守。
在《寻找非遗》第一集《那些濒危的技艺和记忆》中,编导拿着一份高龄非遗传承人名录去探访,却一次次扑了空。很多高龄非遗传承人已经去世,而随着他们的去世,那些古老的技艺也逐渐被边缘化,甚至濒临灭绝。该片最大的亮点,在于以“行走式记录”的方式,边寻访边讲述那些文化遗产及其传承背后的故事,观众可以在纪录片里,跟随记者的镜头逐渐进入技艺所存在的文化场景,跟随编导一起进入寻访人物的情境中,关注人物命运的发展变化,产生共情,从而走进这场人文与历史的对话中。
历史文化类专题片、纪录片,很多时候由于讲述的人物和故事过于遥远,难以引起现代观众的兴趣,如何让古老的话题变得年轻,吸引更多的受众观看呢?通过对苏州广播电视总台几部历史文化纪录片的分析,不难发现,真诚地记录动人的故事,往往是高收视率和高关注度的保障。比如,尝试摆脱那些老套的摆拍思维,保持开放心态,不刻意设计剧情,而是勤于观察捕捉,把被拍摄者放在令他最自在的环境中,让他自由地表现,舒服地表达,从而实现“真诚”的记录。讲好一个人,讲好一件事,永远是打动人心的关键[4]。
在《水乡里的千年布衣》中,编导没有进行过多设计和干预,只跟拍了一段穿针的镜头,顾师傅一次次失手,反复穿了1分钟才穿好。这一段展现了老裁缝年事已高,进行简单工作也非常吃力的状态,成为本片最吸引人的现场纪实情节。再比如,在《那些濒危的技艺和记忆》里,101岁的非遗传承人季位东,临终前颤抖着写下“传承”的那句话,吟诵的那首诗,百岁老人的赤诚之心,感人肺腑。《一盏苏灯 一生情》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汪筱文对苏灯古老技艺的痴迷,《常熟花边》里83岁的陶凤英对过往辉煌技艺的执念,等等,都是用细节打动人心。
要抓住有价值的细节,关键是要有敏锐的眼光,编导和摄像要配合默契,沉下心来去蹲守、去观察、去记录,要有策划意识,提前了解当事人,做好充足的准备,设置最能表达主题的场景,让当事人在熟悉的情境中更好地表达自我;要挖掘打动人心的细节,做好采访前的准备。这就像剥洋葱一样,剥开一层后里面还有内容,并不只有能看到的那一层,所以在采访时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新闻敏感性,多问几个为什么,多一点探寻精神。
如何抓住亮点,如何将深奥的考古专业知识深入浅出地传递给受众,并且让其愿意接着听下去,整个篇目的叙事结构非常关键。首先,开头要吸引人。可以用各种疑问、精彩动人的片段,引起观众的兴趣。其次,设置悬念。纪录片最大的悬念应该是在整体结构上,而不仅仅是局限于某个段落上。这就要求在拍摄电视专题片、纪录片前,拍摄者就已对整个结构进行谋篇布局,做好策划。
以《何以是江南》中的《姜里遗址:神秘的“太极八卦水村”》为例,其在开始时就用古老水村的独特地形来设置悬念,以人们看似熟悉但又十分神秘的“太极八卦”为铺垫,然后环环相扣,提出问题:这种古老的哲学理念,怎么会体现在村落的布局上呢?这种独特的地形又是何时形成的呢?由此,记者前往这个神秘古村,抽丝剥茧探寻原因,一步步解答人们的疑问。其中,体验式报道也让人耳目一新。记者一开始也多少有些疑惑,民间传言的真实性如何。带着普通观众的好奇,在村里走了几十分钟,最后竟然真找不到出口。这样具有戏剧性的经历和体验,也让原本有些枯燥的考古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此前,大多数地方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是传统纸媒和广播电视媒体,但近年来,一些地方文化类纪录片的大热,都离不开网络的助力。新媒体时代,如何在坚守纪录片人文与艺术品质的前提下,兼顾大众化与趣味性,成为电视纪录片能否吸引受众的关键[5]。
《何以是江南》系列片除了在电视端播出的18分钟左右的专题片外,每一集还推出了2~3分钟的融媒产品,将每一集电视专题片的要点、亮点进行拆分,通过新媒体的表现手法,重新加工分发,在网络端收获了良好的传播效果。以《少卿山:“中国土建筑金字塔”》一集为例,其中讲到考古专家在少卿山遗址中发现了良渚文化早期的村落。村落分为墓葬区和居住区两个部分。考古专家还发现了用芦苇编织的半地穴式的房子,可以实现冬暖夏凉。为了让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先民的智慧,拍摄团队专门制作了精美的演绎动画,将这个房子是怎么造出来的,并将层层编织、抹泥、加固的过程用动画展示出来。而这个动画之后被单独截取出来,作为新媒体产品来解析“远古时期的人们是如何造房子”“半地穴式的房子又如何实现冬暖夏凉的”。这些新奇的、充满趣味的短片,在网络端收获了不少好评。又如,《梅堰遗址:运河小镇的史前记忆》一集中,记者在博物馆里发现了一件1960年出土的灰陶江豚壶,其造型憨态可掬,惹人喜爱。记者拎出了一个疑问点,四五千年前,并不靠江的苏州吴江平望一带怎么会出现江豚呢?当年的地理环境又是怎样的呢?这样的“疑问式”新媒体产品,同样也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好奇,进而对电视端长片产生了收视兴趣,去电视端的节目中寻找答案。这些有趣的知识点,在网上收获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又能反哺电视端,形成了大小屏的良性互动。
而如今,手机阅读时代已全面到来,融媒产品更需要通过用户思维来考虑问题。事实上,近年来,苏州广播电视总台也创新创作了不少适合移动端传播的新媒体产品。比如,《寻找非遗》系列片的另一个亮点是开发了《寻找非遗》移动端H5视频,做到了1个链接、6个短视频随心点,方便快捷,一目了然。这些视频从受众的视角和思维入手,有明确的拍摄和剪辑手法,在视觉包装和呈现方式上追求年轻化、网络化、移动化,提高了传播效果。《君到姑苏见》进一步开发融媒产品,推出了《君到姑苏见》H5互动小游戏和创意产品,推出年历、冰箱贴、设计款白瓷杯等结合节目文字、视频的文创纪念品,在网络上也拥有了不少粉丝,形成了更强大的影响力。让传统文化在融媒端迸发出新的火花,还可以从“打造主持人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IP)”,与各大央媒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探索与各大商业网络平台合作新模式等方式,推动融合发展,提高传播效果。
目前,大多数地方文化传播所面临的瓶颈是内容缺乏趣味性、话题性和差异性,无法引起目标受众的兴趣,更不会引发他们的二次传播。尤其在网络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的选择更多,速食文化也让更多人难以沉下心来了解学习传统文化。作为地方媒体必须肩负起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制作出更优质、更丰富、更具吸引力的融媒文化产品。苏州广播电视总台近年来的文化专题系列片从选题内容、表达方式、传播途径等多方面进行了创新和探索,打通了传统文化的传播亮点和观众的收视兴趣点,能够有效提高传统文化的传播力。融媒时代,实现“大屏”和“小屏”的互动互通,在“小屏”上,也可以随时点阅“大屏”制作的高质量文化产品,是趋势和方向。新媒体时代,地方媒体应坚持创新发展,突破传统文化的传播困境,让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并一代代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