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女性在快手短视频中的自我呈现

2023-01-09 12:31:53陆华玉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23期
关键词:前台后台媒介

陆华玉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将移动短视频平台作为展开社会交往的媒介工具,而在如此多的社交类短视频平台中,快手短视频成为其中的佼佼者。据数据统计,快手应用2022年第一季度平均月活跃用户为5.979亿,平均日活跃用户为3.455亿。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选取了快手用户群中的乡村女性群体进行研究,期望通过对她们的分析了解其进行自我呈现的方式及特点。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乡村女性缺乏对外展现自我的舞台,而快手的出现给她们带来了一个自我呈现的机会,它让每一个乡村女性都可以在平台上构建理想化自我、进行社交,并成为关注的中心,而这些之所以得以实现是新媒体技术赋权的结果[1]。

本文选择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董堡乡牡露村使用快手的已婚女性为研究对象。该村是一个壮族人口占全村人口近十成的村落,根据笔者的田野调查结果,村中有近70%的已婚女性都下载了快手软件,其中有40%的人会独立拍摄短视频上传,有60%的人用于观看他人所拍摄的视频。快手作为一款社交短视频软件渐渐渗透西部少数民族村落的已婚女性生活中,并占据了她们主要的闲暇生活时间,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村里的女性是如何使用快手的?她们在其中呈现了一个怎样的自己?这些自我呈现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在新媒体技术赋权下,乡村女性在快手平台上呈现自我时,她们是否能够利用这一机遇成为“网红”?这些都是本文要关注和讨论的问题。

1 新媒体赋权下的乡村女性

随着数字乡村发展战略和移动技术向乡村的进一步辐射,智能手机和4G网络在乡村的普及逐步缩小了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2]。短视频的出现降低了信息传播的门槛,丰富了农民群体表达的渠道,改善了长期以来该群体“被代言”“被传播”的尴尬局面[3]。对于整个短视频时代来说,乡村女性似乎是一个更为特殊的存在,她们深受“传统”及“现实”两个维度的限制。一方面,在中国有着几千年历史的“父权制”文化中,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的思想都体现着古代社会不平等的性别关系,这种性别关系也给乡村女性带来了影响;另一方面,乡村女性拥有多种身份属性,既要独立自主又要照顾家庭。同时,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她们并没有将注意力过多地放在向他人展现自我方面,因此,社会大众对于她们的认知也都处于十分保守的状态。但是,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手机等媒介已成为乡村女性进行自我塑造及社会交往的重要渠道之一。在这些媒介中,网络短视频凭借其碎片化、节奏快、传播性强等特点逐渐成为乡村人民休闲娱乐和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其中,快手短视频平台在2016年以来凭借其“社会平均人”的定位,吸引了7亿用户注册,越来越多的人借助这一平台将自己的日常生活展现在大众面前。大量乡村用户入驻快手短视频平台,乡村女性也不例外,她们在这里找到了越来越多的共鸣及属于自己的舞台。快手抓住了乡村地区大多数人自我展示的需求,赋予其自我展示的机会,也为大多数乡村女性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新平台。

2 乡村女性在快手短视频中进行自我呈现的特点

2.1 表演动态化

随着媒体技术的不断创新,大众的媒体使用习惯也在改变,从“文字”到“文字+图片”再到“视频”,可以看到人们在社交网络上的自我呈现正朝着动态的方向发展。如今,以短视频为媒介的自我呈现方式不仅可以承载文字、图片、声音等信息,还可以通过主体的表情和行为了解相对抽象的信息,如味觉、嗅觉、触觉等,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因此,作为社交性的短视频软件,快手可以在展示过程中更清晰地表达主体的能指和所指,不容易产生歧义。在快手短视频平台,这些乡村女性用户仅仅用一个表情或者是动作就可以传递出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这种“表演”的动态性也让主体的自我呈现更加生动和立体,着重呈现主体的“身体在场”[4]。

2.2 前台形象理想化

欧文·戈夫曼认为,个体在和人交往的过程中,会在自己的行为中加入各种各样的符号,而这些符号可以将他们所要表达的内容戏剧性地呈现在他人面前。当这种表演可以通过“前台”呈现出来,并在观众那里受益时,个体的“表演”就会呈现出“社会化”的特征,而他们也会想方设法地以各种方式去呈现自我,在观众那里获得理想化形象。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对于乡村女性而言,她们可以在快手平台中分享生活、展现自我,积极地塑造和展现现代农村女性形象,这反映了该群体突破限制、展现自我形象的勇气。在笔者对她们的采访中,有不少访谈对象曾不止一次提到有了快手短视频之后她们的生活相较于以前丰富了很多,有了属于自己的社交圈,而她们也希望更多的人看到自己最好的那一面,发现属于自己的独特之处。所以在拍摄视频时,她们总是会刻意地控制自己的一举一动,不断建构理想化的形象,从而获得他人的好感和认同。正如欧文·戈夫曼所说的,人们在“前台”的呈现行为总是带了一些表演成分。快手短视频应用的界面除了提供一些基本的拍摄和剪辑设置,如变速、定时停、翻转、美化等,还有一些不定时更新的热门小道具和滤镜等,用户在拍摄时往往会使用这些功能来美化、弥补现实中自己相貌的不足,从而使视频中的自己变成自己渴望的样子。

2.3 “后台”与“前台”合一

欧文·戈夫曼将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分为两部分:“前台”和“后台”。他认为“前台”是“规定的角色”,而“后台”才是“真正的自我”[5]12。“前台”和“后台”之间有明显的分界线,都有相对独立的空间。然而,技术赋权给公众生活带来了颠覆性的变化和创新,个体的社会能量被发现,社会资源被重新分配。随着视频内容的制作方式越来越大众化,私人生活和社会生活逐渐融合,其呈现的内容越来越贴近大众的现实生活,从而模糊了“前台”和“后台”的界限。此外,随着短视频的出现,人们发现自身的日常生活可以被符号化和形象化,而人们的私人领域也在逐渐“前台化”。

在笔者对11位农村女性进行采访的过程中,发现她们都曾在视频中呈现自己家中的环境,甚至是卧室这种极为私密的环境。对于她们而言,她们的“后台”即是“前台”,观众的关注、点赞和转发也会使呈现主体获得极大的自我认同和自我满足。从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沉迷于“前台”表演的乐趣,而具有私密性的“后台”私人场地也成了她们“前台”表演的素材。

2.4 形象展示的同质化

通过对所选样本的观察分析,笔者发现乡村女性用户在快手中所呈现的形象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同质化。就视频拍摄的内容来看,她们的视频大多数都是以乡村生活为主,如田间劳作、探亲访友、欢度节庆等,这些内容很难体现其差异化和个性化;就拍摄形式而言,大多数乡村女性用户都喜欢自拍、对口型唱歌等形式,所选取的歌曲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除此之外,在各种特效的使用、背景音乐的选择等方面相似性也较高。

这种相似性的出现与快手的平台特性有着重要的关系。经过对样本的梳理,笔者发现,一方面,与传统媒体相似,短视频中也出现了众多的意见领袖,他们拥有强大的粉丝群体,所发布的视频内容成为其他用户争相模仿的对象。这个特点在乡村女性群体中也十分明显,她们以意见领袖的内容为导向竞相模仿,因此无论是音乐的使用还是特效的变化,其视频制作的众多方面都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相似性[6]。另一方面,算法推荐功能会根据用户的软件使用习惯刻画用户画像,为其推荐所喜爱的内容。算法推荐的内容符合用户的视频浏览喜好并有着高度的相似性,使用户逐渐陷于同质化内容的包围中。乡村女性用户在使用快手的过程中,会对与自己有着相同特征的用户进行频繁互动,她们使用相同的特效和背景音乐,拍摄相似的内容,加之算法推荐功能的辅助,给视频的受众造成轰炸式的形象呈现。

3 现实呈现与理想呈现之间的距离

欧文·戈夫曼认为,人与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相互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表演。每一个人就像演员一样,在某种特定的场景下,按照一定的角色要求在舞台上表演给观众看。在整个表演过程中,人总是尽量使自己的行为更为接近想要呈现给观众的那个角色,观众看到的是那个表现出来的角色而不是演员本身。当表演结束,演员回到后台以后,他的真实面目才展现出来,演员才又恢复其本来的自我。欧文·戈夫曼将“后台”定义为“与给定的表演相关联,在这里的表演所促成的印象,故意要制造出与前台表演相反的效果”[5]97。然而在网络时代,“后台”和“前台”的界限逐渐被打破,“后台”开始“前台化”,人们开始把自己的“后台”生活呈现到“前台”供大家观赏,而“后台”生活代表了乡村女性最真实的生活状况,它能让观众准确地理解她们对自我呈现的渴望。

3.1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网红”

在牡露村,快手平台很好地为当地女性提供了一个自我呈现的平台,她们的生活也因为快手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她们使用快手平台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快手让她们有了一个可以表达自我、分享生活的平台;第二,她们希望能够通过快手让更多的人看到自己,别人的点赞和关注会让自己有很大的满足感。快手中的有些“网红”也曾是乡村中的女性,她们通过快手这个平台丰富了自己的生活,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刘妈”就是很典型的例子,她是一个典型的农民家庭妇女,通过拍一些农村的段子及美食制作过程而走红,截至2022年7月14日,其快手粉丝量达1 381.5万。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像“刘妈”这么幸运,对于农村大多数的女性来说,虽渴望成为“网红”,但由于自身能力及诸多现实因素的限制,只能通过发日常生活、自我形象展示、晒娃的方式获取关注,效果往往不是很明显,更多的乡村女性依旧过着普通的生活,快手也仅仅是给她们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的平台,而最后的结果如何不得而知,因为这充满了很多的不确定性。

3.2 媒介形象与现实形象存在一定差异

在快手平台上,用户可以看到乡村人民生活的真实场景,比如乡村大妈制作大锅饭,一群人在山间的小路上跳着从未见过的舞蹈。虽然大多数的女性展现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的内容,但是某些短视频用户为了经济利益不择手段,她们为塑造形象对自己进行刻意的包装,根据剧本编写故事情节并进行虚假的表演,这种刻意而为之的塑造方式所形成的媒介形象与其现实形象存在较大的差异。

快手平台为农村女性展现自我形象提供机会,但其中也不乏存在出于其他目的进行形象伪装和欺骗性表演的角色。这种可以塑造的虚假媒介形象容易让受众信以为真,从而对乡村女性群体形象产生误解。除此之外,平台自身的限制也成为导致这种形象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短视频时长短、碎片化等因素的限制,使得其中的乡村女性并不能将其真实的状态完全地展现在视频中,导致其媒介形象与真实状态存在着一定的偏差。综上所述,在自我形象的塑造过程中,乡村女性的媒介形象与现实形象实际上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差异。

4 结语

新媒体时代,短视频用户覆盖率不断提升,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给予了农村女性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同时也为乡村女性提供了认识自我、展现自我的舞台。通过研究发现,乡村女性在短视频中构建理想化的自我的同时,也将“后台”搬上了“前台”,向社会大众展现出了多元化的乡村女性形象。同时出于对经济效益的追求,某些乡村女性的媒介形象与现实形象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在对用户发布内容进行筛选的平台运作机制背后,体现的是短视频时代用户个性化的浏览需求。在这种筛选和推送机制下,原本主动的自我形象呈现某种意义上也变成了被动。所以,仅仅通过一个短视频平台远远不能充分满足乡村女性形象呈现的需求,她们要想真正实现形象的改变,还需要更多的空间和努力。

猜你喜欢
前台后台媒介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传媒评论(2019年7期)2019-10-10 03:38:32
书,最优雅的媒介
好日子(2018年9期)2018-10-12 09:57:18
公路电助力 从幕后走向前台
中国自行车(2018年6期)2018-07-23 03:17:24
孟晚舟:从前台打杂到华为副总裁
海峡姐妹(2018年6期)2018-06-26 07:27:15
后台暗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前台、后台精彩花絮停不了
风采童装(2016年2期)2016-08-02 09:18:38
网站前台设计分包合同中应注意的问题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新闻前哨(2015年2期)2015-03-11 19:29:26
电力调度中后台监控系统的应用
河南科技(2014年11期)2014-02-27 14: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