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斌
在2021 年11 月11 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全党要“坚定历史自信,自觉坚守理想信念”,“这次全会《决议》充分显示了我们党高度的历史自信”。①习近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人民日报》2022年1月2日,第1版。之后“历史自信”这一论断被不断提及与强调,如2021 年12 月27 日至28 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我们党致力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致力于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天下为公,人间正道,这是我们党具有历史自信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党在中国执政并长期执政的历史自信,也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继续前进的历史自信。”②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强调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 增加历史自信增进团结统一增强斗争精神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12月29日,第1版。2022 年1月11 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又强调“增加历史自信、增进团结统一、增强斗争精神”③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2年1月12日,第1版。。2022 年3 月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再次明确强调“着眼坚定历史自信,坚持不懈把党史作为必修课、常修课”。④《中办印发〈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人民日报》2022年3月22日,第1版。可见“历史自信”是党中央提出的非常重要的论断和理论命题,值得深入领会。
“历史自信”的提出,须紧扣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现实语境,这是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深邃把握后的结论。该论断极大地拓展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时空意义和文明价值。综观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笔者以为尚需从该命题所提出的现实依据、蕴含的理论内涵和昭示的未来指向三方面更为深入地研讨。
毫无疑问,首须讲清楚一个问题,即为什么要在党的百年华诞之际郑重提出“历史自信”。概而言之,唯,有历经百年的光阴,方能将这种自信孕育而成,也唯有贯穿百年的求索,方能将这种自信和盘托出,其间蕴含着四重深沉的现实依据。
首先,中国共产党传承了中华文明深邃的历史精神。欲知大道,必先为史。记录与探究历史是人类理解自身的重要途径。可以说,历史是一种经验,是一个生命。既是生命,自然不能被拦腰截断,我们不能宣称今天、明天与昨天毫无关联。毕竟一个人的生命,是从出生之日算起,于春夏秋冬循环往复中成长发展的。一个国家和民族,亦当作如是观,其演进轨迹乃至文明根性唯有在绵延不绝的时间线索与空间累积中,才能逐渐成为历史,且滋养当下和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5000 多年文明史的一个优良传统。”①习近平:《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人民日报》2019年1月4日,第 1 版。进而申言,中华民族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历史的民族”,特别重视对自身历史的传承与借鉴,具有浓厚深沉的历史意识。所谓历史意识,即人类在绵延的历史过程中,将自身的存在依赖于历史,且自身受到历史委托的一种自觉,并在这一过程中追问人类存在的意义,甚至追问历史过程中本身的意义。②[日]川胜义雄著,李天蛟译:《中国人的历史意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5页。作者川胜义雄特以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之历史观为例,认为古代中国人已具有“以‘道’的形而上学为基础的历史意识,以及是人类世界得以存在的‘礼’的秩序意识……‘道’与‘礼’的关系问题,在其后的中国哲学史上一直都是有关世界观的重大话题”。
愈是久远厚重的历史积淀,愈能激发强烈高远的历史意识。中国历史的特质,一来持久,从未断裂;二来变化,流动不居。所以我们历代前贤讨论本国史,都善于在持久中触摸其变化的脉搏,在变化中紧盯其持久的痕迹。易言之,贵在“求其久”,重在“察其变”。因此西汉史家司马迁撰写巨著《史记》,便把“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悬结为心中至高之目标。自此历代王朝但凡定鼎中原,都不忘编修前朝之史,二千多年来前后接力,终形成蔚为大观的二十四史。同时中华民族又深切理解“鉴古知今”之要义所在,如北宋名臣司马光发奋沉潜十九载,“专取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③司马光:《进〈资治通鉴〉表》,《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9607—9608页。编纂成皇皇巨制《资治通鉴》,旨在“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由此可知,中华民族通过进行仁义忠信的价值伦理与经世致用的政治伦理双重持续书写,赋予了本来单纯时间维度的中国历史无尽的政治和人文意义。赋予意义,既是记录历史,又是解释历史,更是在创造历史。是故中华文明五千年不绝向前,中国人一贯重视历史、借鉴历史,且敬畏历史。
孟子曾言:“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④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237页。回顾历史,过往的一切都化入典籍、遗迹与记忆之中,有的隐而不彰,然已悄然成为今天的一部分。可以预见的是,今天正在发生的一切,还要继续化,融于未来的“历史”与“现实”里面。这个“化”,始终贯穿于过去、现在与未来,其中蕴含的要义,就称为“神”,也就是历史精神。我们关注历史,除却具体的人、事与制外,更要注重把握历史背后独特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这无疑是中国历史传统中最为内核的层次。正因为坚守此历史精神,中华民族在数千年风雨前行中,可以超乎于千山万壑之外,卓立于文明厄难之上,以守常而待变,故如松柏常青,自信自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自创立起,就特别注重对自身历史和世界历史的研究与比较,秉持着文明思维看待整个人类发展的进程。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传承与弘扬中国历史精神,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这是把握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为何只有中国共产党可以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关键理据。
其次,中国共产党担负着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孔子曾言:“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①钱穆:《论语新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第221页。考察中华民族的历史精神,追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见之盛世承平之际,不若见之危难困厄时,则更显得雄壮慷慨,坚韧有力。历史的演进并非一帆风顺,自信的获取亦非水到渠成,其往往须经历无数挑战的淬炼与痛定思痛后的觉醒。1840 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在中西“大分流”的历史情境下,西方诸强挟两次工业革命之优势,先资本东进,继西力东侵,且西学东渐,终致中国深陷艰险重重的危局之中。正如近代著名思想家梁启超所言:“呜呼!中国之弱,至今日而极矣!”②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饮冰室文集之五》,《饮冰室合集》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12页。其表现为“不知国家与天下之差别”“不知国家与朝廷之界限”和“不知国家与国民之关系”。③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饮冰室文集之五》,《饮冰室合集》第一册,第15—16页。无须讳言,既然现代化洪流是每一个身处近代变局中的国家都需要面对之最大课题,那么中国自当进行国家的现代转型。问题在于,中国的转型,是追摹先发型现代化国家的模式亦步亦趋,还是基于自身的历史遗产,与科学理论结合下的返本开新?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也就自粤海炮响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须知道,走向复兴的道路从来都不平坦。从林则徐倡导“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张之洞主张“中体西用”,坚持故有之纲常伦理,追慕西方之器物技艺,再到孙中山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推翻清王朝,建立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一次次的救国方案无不涂抹着模仿西方、改变传统的底色。然而历史发展总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由于没有找到解决中国前途命运问题的正确道路和领导力量,单纯复制资本主义文明的既有发展模式,并不足以拯救中国于水火。即使是辛亥革命,也没能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旧的已破,新的未立,一部近代史,中华民族歧路彷徨,失却了曾经拥有的自身历史信心。
柳暗花明,峰回路转。1921 年,中国共产党甫一创立,即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历史使命。一百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都是在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近代以后各种政治力量反复较量中脱颖而出、赢得人民信任、取得重大成就,根本原因就在于党在坚持初心使命上矢志不渝、坚定如磐。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纵然有不同的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但这些目标和任务总体上都服从和服务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换言之,近代中国赓续与转型的实现,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恢复了国家主权的独立,维护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秉承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认同,绝非照搬欧洲中心主义叙事下的民族国家路径。这是一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从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经浴血奋战而百折不挠,敢自力更生且发愤图强,从解放思想到锐意进取,既自信自强又守正创新,中华民族对自身历史的信心,终于在中国共产党持续践行初心使命的历程中重新拾回。
再次,中国共产党积淀下丰富宝贵的历史经验。在现实中发现问题,从历史里追寻答案,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是中国历史精神的最佳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一贯的优良传统。《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所概括的“十个坚持”的历史经验是相互贯通、相辅相成的整体:“党的领导”是根本,“人民至上”是宗旨,“理论创新”是指南,“独立自主”是立场,“中国道路”是方向,“胸怀天下”是格局,“开拓创新”是动力,“敢于斗争”是决心,“统一战线”是法宝,“自我革命”是特质。这是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接续奋斗理论和实践的科学总结,必须倍加珍惜,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
历史经验的可贵之处在于环环相扣,前后相连。要把这“十个坚持”同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提出的“九个必须”等结合起来,一体学习理解、一体贯彻落实。如此,方能更好地理解“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之深意,善于运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历史自信、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
与此同时,历史经验更是历史自信形成与生效的标志与证明。具体而言,立足新的赶考之路,我们要善于以党的历史经验观察时势,作为正确判断形势、科学预见未来、把握历史主动的重要思想武器,更好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要善于以党的历史经验谋篇布局,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重要遵循,善于从历史经验中增强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定力、魄力、能力;要善于以党的历史经验科学决策,作为判断重大政治是非的重要依据,在方向性、原则性问题上自觉对标对表;要善于以党的历史经验修德补钙,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指引,善于运用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改造主观世界,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政治觉悟、思想境界、道德水平。
最后,中国共产党内生出高度敏感强烈的历史自觉。在深沉历史精神滋养下,中国共产党及时自我反省,善于积极总结经验,这恰恰说明中国共产党具有高度敏感强烈的历史自觉,这是养成历史自信的必要条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觉,在于能够始终自觉学习党的历史知识,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坚持党的历史镜鉴,充分发挥历史的主动性和实践的能动性,善于在危机中抓先机育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避免盲目性、自发性和被动性,从而把握历史规律、顺应历史大势、引领历史潮流。
正基于此,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觉是一种久经锤炼的自觉。回望百年艰辛征程,我们党什么样的困难没有经历过,什么样的挑战没有遇到过?大革命失败,已经发展到6 万多党员的党只剩下了1 万多党员。王明“左”倾错误造成的失败,给革命根据地和白区革命力量造成极大损失,革命成果几乎毁于一旦。“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人民遭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但是,我们党几度遭遇山重水复,几度实现绝处逢生,在人民支持下,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困难、修正错误、走向光明。正是在这样的千锤百炼中,我们党的历史自觉愈益强大和成熟起来。
同时,中国共产党于百年历程中内生的历史自觉,又是继往开来、持续奋斗的法宝。总结历史是为了使全党从历史进程中洞察历史发展规律和时代发展大势,提高认识水平和辨别能力,增强锚定既定奋斗目标、意气风发走向未来的勇气和力量,更加清醒、更加坚定地办好当前的事情。历史自觉在其中的作用必不可少。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十九届六中全会以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为主题,《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其概括为“三个需要”,即这是在建党百年历史条件下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是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全党步调一致向前进的需要;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高全党斗争本领和应对风险挑战能力、永葆党的生机活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继续奋斗的需要。可见中国共产党提出历史自信这一重要论断,是正逢其时、应运而生,深深内嵌于百年华诞的历史契机当中。中华文明的历史精神是其根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其动力,宝贵历史经验是其标志,高度历史自觉是其特质,四重依据环环相扣,融为一体。
综上论述可以推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是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源于自身历史最纵深处的对既有文明进程、百年奋斗历程、伟大复兴征程与人类发展前程的深厚高远且持久坚实的信仰、信念与信心。既然是历史自信,就其理论内涵而言,该论断的内在构成必定涵盖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且贯穿古今中外诸领域,大致需从四个层面把握。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得益于中国绵延不绝的文明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40 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80 余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 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国共产党善于以今日之我“观”昨日之我,坚守根基,温故知新,始终把“中国特色”与经久不衰的文明进程紧紧相连,将历史中国与当代中国融会贯通,把鉴古知今与学史明智合二为一,不断在鲜活而丰富的实践中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凝练出中华文化与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第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源自百年伟大辉煌的奋斗历程。“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①本书编写组编著:《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15—16页。这是不容置喙的事实,正说明中国共产党善于以今日之我“瞩”今日之我,清醒成熟,自我革命,始终把历史经验与引领时代、战略决策、把握原则与加强修养等任务融为一体,于历史进程中把握历史规律,以高度历史自觉谋求最大历史主动,见微知著、化危为机,顺应趋势,主动出击,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第三,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昭示着未来伟大复兴的宏远征程。抚今追昔,从文明难以赓续、一派衰败凋零,到实现独立自主,持续稳定富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综观《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隐含其中的关键逻辑即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置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中来把握,所取得的宝贵历史经验是对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制胜法宝。中国共产党“概括了具有根本性和长远指导意义的十条历史经验,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这十条历史经验是系统完整、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揭示了党和人民事业不断成功的根本保证,揭示了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揭示了党始终掌握历史主动的根本原因,揭示了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根本途径”。②本书编写组编著:《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辅导读本,第95—96页。如此环环相扣的十条经验,恰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善于以今日之我“瞻”明日之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始终把既有历史转化为推动未来征程的原生动力,借总结历史来洞察大势,以锚定目标来赢得未来,更加清醒、更加坚定地办好当前的事情。
第四,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影响着人类变动不居的发展前程。中国共产党的成就和贡献,不仅是历史性的,也是世界性的。百年风雨兼程,我们党领导人民不仅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而且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诸多成就,前无古人,影响中外。中国共产党人善于以公道正义来立人达人,互利共赢,携手前行,始终把天下为公的正道作为与世界各国共享共治的根本原则,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众多难题,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两极急剧分化、物质主义膨胀和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放眼未来世界,依然面临全球化日益复杂、经济与政治格局持续裂变乃至文明交往模式升级换代的百年之变,更需要中国在不断开拓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路径的过程中,为人类的发展前程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的四重深刻理论内涵,亦须把握其生成机理。大致而言,首先,历史认知是历史自信的重要基础。历史认知的形成,来自对本国、本民族历史记忆的不断收集、保存、筛选与阐释,从而保证其传承和延续。历史记忆是一种集体记忆,任何个人对历史事件的记忆都具有社会的性质,不能完全脱离周围的环境而完全是个人的活动,某个群体当中对某一事件的记忆大体上是相同的。同时,历史记忆既规定了记忆的对象是历史事件,也指记忆本身的历史,即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不同时代的人们对这一事件记忆、遗忘、重构以及重新占用的历程。这充分说明,真实且稳固的历史记忆对于形成正确的历史认知、增强历史自信意义非凡。因此,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唯物史观、正确党史观,在党和国家历史问题上正本清源,成效显著。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一旦放松了对历史记忆的科学总结,便容易患上“历史失忆”,混淆历史认知,导致对党的历史上走过的弯路、经历的曲折健忘失忆,对中外政治史上那些安于现状、死于安乐的深刻教训健忘失忆,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反应迟钝,处理动作慢腾腾、软绵绵,最终人亡政息!因此党必须郑重、全面、权威地对党的历史作出科学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推进党史总结、学习、教育、宣传,让正确党史观更深入、更广泛地树立起来,让正史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筑牢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
其次,另一个问题更需要我们深入辨析,即历史自信与四个自信之间是什么关系。总体而言,四个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身特质的概括与提炼,历史自信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把握与总结,双方并不是一个层面上的议题。显而易见,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华诞之际提出“历史自信”,诚可谓对“四个自信”认识的进一步丰富和深化,极大拓展了考察“四个自信”的时空维度。
历史自信为探寻道路自信铺就了更为清晰的历史脉络。道路自信是根本,决定命运、关乎前途。它是解决中国走什么路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从人类文明的整体视角审视,中国的道路自信是奠定在人类文明进步与现代化变迁基础之上的历史必然。以文明探索、文明选择、文明延续、文明超越为线索,中国道路在传承中华文明、遵循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前提下,开创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现代化道路、超越资本逻辑与工具理性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国道路不仅明确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文明走向,也通过对资本主义文明的反思与重构,展现出全面现代化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这是中国道路自信的根本所在。于500 年世界现代化浪潮的凝望中,道路自信的脉络更为清晰。
历史自信为追问理论自信奠定了更为厚重的历史积淀。理论自信是引领,是行动指南。它是解决以什么样的理论来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问题。百年历程,既是一种现实斗争,也是一场思想接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领导和支持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这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于几代领导集体的代代传承中,理论自信的积淀更为厚重。
历史自信为挖掘制度自信提供了更为丰赡的历史资源。制度自信是保障,是体制依托。它是解决用什么样的制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在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形成了关于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丰富思想,包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六合同风、四海一家的大一统传统,德主刑辅、以德化人的德治主张,民贵君轻、政在养民的民本思想,等贵贱均贫富、损有余补不足的平等观念,法不阿贵、绳不挠曲的正义追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道德操守,任人唯贤、选贤与能的用人标准,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改革精神,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外交之道,以和为贵、好战必亡的和平理念,等等。正是基于如此深沉的历史滋养,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成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和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于数千年的追根溯源中,制度自信的资源更为丰赡。
历史自信为彰显文化自信拓展了更为宏阔的历史视野。文化自信是指一个国家、民族、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本身说明作为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一旦脱离了历史的长时段观照,就无法窥识文化自信之底蕴。换言之,历史维度原本就内嵌于文化自信当中,是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我们提升中华文明叙事、展现中国价值,回击西方中心论、历史终结论的不二利器。可见党中央近期一再强调“历史自信”,意义堪称重大。于彼此交融中,文化自信的视野更为宏阔。
由此可知,四个自信孕育于不断绵延而厚重的百年奋斗之中,历史自信是理解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依据、载体和沃土。首先,历史自信是理解和坚持“中国特色”的根据。我们所强调的“中国特色”,必须从悠久深厚的中国历史中去寻求基本的依据和资源,从而为“四个自信”提供支撑。其次,历史自信渗透到中国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润物细无声地化为载体。无论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还是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都深深扎根于千百年来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与现实实践,既亲切又久经验证,从而为四个自信带来底气。再次,历史自信的形成经历了长年累月,层累厚积为富有养分的沃土。无论是理论自信、道路自信,还是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其形成过程都经历了一个长期酝酿与完善的过程,它们所共同凭借的一大资源,依然是我们深厚持久的古史、党史、国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从而为四个自信厚植沃土。
述往思来,向史而新。对过去锲而不舍地追问与汲取,是为了开创愈益光明而美好的未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着意强调的,“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能否继续交出优异答卷,关键在于有没有坚定的历史自信”。①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12月29日,第1版。《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也指出:“现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②本书编写组编著:《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辅导读本,第95—96页。这是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的一个重大判断。新的赶考之路的提出,包含着对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和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深远谋划,对于全党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不懈奋斗,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该论断需置于宏阔的历史与时代背景中来把握。这势必也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具备着鲜明的未来指向,将继续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至于如何把握该指向,笔者以为可从三个方面加以观照。
首先,历史自信的未来指向建基于历史感。对于“历史感”,习近平总书记曾有过专门论断:“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我们能够更好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历史也是一位智者,同历史对话,我们能够更好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没有历史感,文学家、艺术家就很难有丰富的灵感和深刻的思想。”③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第263页。这要求每位中国共产党人对于既有历史须知其大脉,明其大概,观其大局,察其大势,自觉将历史智慧上升为谋篇布局、当机立断的思维资源。借用明末清初大儒王夫之的观点,即“通乎事之所由始,弊之所由生,害之所由去,利之所由成”。④王夫之:《读通鉴论》,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657页。要善于从历史大事件的兴衰起落、潮涌潮退中把握历史大势、揭示历史规律。换言之,应将历史当作沟通过去、现在与未来之桥梁,从中体察出关乎当前发展之通识。新的赶考之路上,依然需要运用以往的历史精神与历史经验,历史自信在其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其次,历史自信的未来指向立足于现实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最重要的还是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①习近平:《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 奋力开创中部地区崛起新局面》,《人民日报》2019年5月23日,第1版。这必然要求我们以高度清醒而饱满的现实感把握新的赶考之路的新特点、新阶段和新要求,对世情、国情、党情形成科学判断。放眼全球,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伴随世界经济重心的逐步多元,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均衡的态势更加明显,同时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波及面甚大,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人类文明的交往模式也因之而变,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这势必给我们带来长期的挑战与困难,我们要做好持久斗争的准备,至少要伴随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揆诸国情,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仍然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生态环保、社会治理等方面还存在许多短板、弱项。聚焦党情,党的自身建设上还存在一些不匹配、不适应的地方,“四大考验”“四种风险”依然严峻复杂,一些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问题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和破坏性,特别是党风廉政上的一些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需要时刻提防,反复监管,否则稍不注意就会反弹回潮、前功尽弃。这更需要历史自信为“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提供源源不竭的智慧与镜鉴,保证其行稳致远、守正出新。
再次,历史自信的未来指向有赖于方位感。“辨方位而正则。”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②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光明日报》2017年10月28日,第2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③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7月2日,第2版。置身于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起跑线上,中国共产党人当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依靠什么到了今天?必须要有一种方位感。面向未来,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走好新的赶考之路,须牢记风风雨雨来时路,看清楚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才能更深入地明白未来怎样继续成功,这种方位感至为关键。方位感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对于既往历程的总结、对当下形势的应对和对未来走向的研判,历史自信鉴往知来的属性自然不可或缺。由此可知,通过深刻认识过去来筑牢历史自信,强调坚定历史自信而把握当下、面向未来,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中国共产党要不断用历史自信提振每位先锋队成员的士气与信心。我们坚信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历史,没有哪一种政治力量能像中国共产党这样深刻地、历史性地推动中华民族发展进程;更坚信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然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就一定满怀自信永不辜负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开拓出更广阔的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
倘若把党的奋斗历程喻作是一条奔流不息、波澜壮阔的万古江河,那么经历百年方才提出的历史自信就是勇立潮头、开山穿石的激流巨浪。这来之不易,弥足珍贵。历史是由前人创造的,也是由后人开拓的,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要不断增强历史认知,坚定历史自信,深刻把握历史自信的现实依据,不断挖掘其理论内涵,充分彰显其未来指向,从历史进程中洞察历史发展规律和时代发展大势,不断提高历史思维和战略思维。放眼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蕴含其中的深沉底气即历史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