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设计”专家六人谈(六):如何进行体育课堂学习评价

2023-01-09 17:18何鲁伟邵伟德邹旭铝董翠香
体育教学 2022年12期
关键词:核心目标素养

文/高 嵘 刘 昕 何鲁伟 邵伟德 邹旭铝 董翠香

【编者按】本期专题讨论主题为“如何进行体育课堂学习评价”,具体内容涉及学生体育学习评价需不需要、能不能实现每课一评?其评价的难点是什么?以何种评价手段进行学生体育课堂学习评价?体育学习评价如何对接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本期研讨由北京师范大学高嵘教授主持,本文内容为线上讨论总结整理而成。

一、学生体育学习评价需不需要、能不能实现每课一评?其评价的难点是什么?

刘昕:体育学习评价是需要每课一评的。因为学习评价是针对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表现和行为表现,对教学的基本情况进行诊断和判断的过程。所以在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习评价都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学习评价不单单是对学生的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的分数判断。学习评价的指向很广泛,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即时性的反馈和纠错,也是学习评价的一部分,因而学习评价在体育教学中无处不在。评价有即时性的评价、延时性的评价,有定量评价、定性评价,这些评价方式已经渗透在课堂教学中,是教学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组成元素。

体育学习评价的难点包括两方面。第一,如何通过评价反映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特别是针对一些隐形目标的达成,还缺乏有效便利的评价工具。第二,评价如何帮助教师发现问题,诊断问题和即时进行教学调控。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检验学习结果和表现,更重要的是获取有效信息,优化教学过程,为后续完善教学活动提供依据。

如果评价的时机恰当,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非常好的激励作用。因此在教学实践中,首先需要正确认识体育学习评价所覆盖的实践范围。其次,就是要建立正确的评价观,使它具备多元的评价功能。

董翠香:每课一评肯定是需要的,它对于推进学生的体育学习与素养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一方面能够成为学生日常个体化评价资料的重要积累,另一方面也能够及时反映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教师优化改进教学,这是体育学习评价的理想状态。但事实上体育教师工作量超负荷,除去繁重的课时量、备课、课后服务等工作外,让体育教师对每周20多节课都进行较为科学规范的评价明显是不切实际的。

体育学习评价的难点包括两方面。第一,如何正确认识每课一评。要明确评价是无时不在的,要让教师认识到课堂中的即时性反馈以及师生之间或者生生之间的互评都是评价。第二,每节课都围绕三个核心素养进行规范性评价存在难度。每堂课上课内容不同,对象不同,条件不同,评价标准自然也不同,因而如何基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来确定评什么?如何评价?是体育教师面临的难题。

邵伟德:从学理讲,每一次课学生的体育学习都需要评价,因为体育课时目标已明确,课后应针对是否达成课前预期目标进行评价,因此,每课一评是教学的需要。但实际上要实现这一目标,难度较大。其难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教师的工作量会增加。要求体育教师每课都对学生进行评价,其工作量很大。第二,难以兼顾班级每一个学生。目前我国基本采取大班制教学,一个班级学生至少40人以上,多的可达60人,如果对每一个学生进行评价,很难兼顾。第三,难以把握评价方式。若仅限于定性与模糊评价,此类评价可有可无,流于形式;如果要进行定量评价,很多指标难以操作,如体育品德等。因此,每课一评要真正落到实处,则需要制定出适合体育课评价的简单、可行、操作性强的评价方式。

何鲁伟:体育课堂肯定需要评价,评价在课堂中是时时存在的。我觉得体育学习评价是能够实现的,但就目前体育课堂的操作以及技术手段而言,要实现全面评价确实存在困难。教学评价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反馈其实也是评价,这里的反馈不单指教师对学生的反馈,还应包括学生之间的反馈。例如第一个练习完成以后,为什么要做第二个练习?第一个练习有没有达成设置的标准?这就是一种评价,这类评价在体育课堂中无处不在。

体育学习评价的难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隐性指标如何量化。在核心素养评价过程中,我们往往更偏重于对运动能力进行量化评价,而忽视了对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的量化评价。第二,评价结果怎么呈现。评价是多维度的,不能仅靠每节课的出勤率、学习态度、技能水平等展示评价结果,如何实现多维度评价的可视化、合理化,呈现方式显得尤为重要。第三,评价记录如何处理。教师每堂课面对几十位学生,且学生差异不同,显性与隐性评价存在交错,使得教师对课堂教学行为记录以及分析存在一定困难且工作量较大,即使可以利用一些信息化手段,仍然极具挑战。

邹旭铝:体育学习评价在体育课堂中是十分必要的。评价具有诊断、反馈、激励和导向作用。现行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活动,更加强调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反馈激励来促进每一位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逐渐形成“评价即学习”的教学新样态。师生通过相应运动技能学习情境的教与学,不断地进行师生、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正是这些交流的信息及时地对所学技能进行诊断和反馈,从而促使学练朝着正确的方向行进。

体育学习评价的难点包括两方面。第一,改变以往评价内容的关注点。在以往的评价中,只关注学生每一堂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而没有去关注学生的隐性素养。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因此,我们在评价内容上不仅要关注与运动能力密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关注学练过程中学生的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等方面的隐性素养。第二,教师评价的习惯问题。首先要养成关注课堂教学每一环节,及时进行合理评价的习惯。如养成“练习、纠错、再练习、小结”的习惯,即在学生学练中不断地进行纠错,让学生边感悟边练习,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技能。其次要明确每一次评价的目标指向。如优秀学生动作展示时,教师往往只是以“好不好”、学生则以“鼓掌”进行简要的评价。如果在优秀学生动作展示前,教师明确提出学生具体的观察点和评价要素,动作展示结合事先提出的观察点和评价要素进行评价,会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动作才是好的动作,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与“练”。

高嵘:从学理上来说体育课堂学习需要进行每课评价。教师要正确对待学习评价,不能狭隘地把它看成单一的对于一节课的结果性评价。由于体育课堂学习结果的延伸性,学生运动能力的提升、情感的变化需要一个过程,我们不能仅针对于当下学习结果,而要把即时性学习结果和延迟性学习结果的评价相结合。体育学习能不能实现每课一评,从学理上来说是可以实现的。至于哪些东西能实现,哪些东西不能实现,存在一个应然与实然的关系。

体育学习评价的难点包括六方面。第一是评价内容上的难度。体育品德与健康行为的评价是较为困难的,因为它具有隐蔽性和延迟性,尤其是人的品性、情感是动态的,甚至是有延迟性和隐蔽性的,因此很难通过某一节课对其进行准确评价。第二是学习评价中对即时性和延迟性关系的把握,因为课堂时间的限制以及评价工作的复杂性,教师很难对每一位学生做出评价,这就需要结合必要的延迟性评价。因此,教师需要平衡把握好二者的关系。第三是学习评价结果准确性的把握。课标强调要引导学生进行结构化的知识、技能的学习评价,但对于一些复杂性的运动项目来说,比赛结果具有偶然性,所以很难通过一节课的运动表现对学生进行准确的学习评价。这就需要把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有效结合起来。第四是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教师很难对每一位学生进行评价,因此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这就需要教学环节上有对应性的衔接,并且让学生进行学习目标设定与管理,通过必要的方式手段,让学生通过评价环节进行反思,促进其学习的自我反馈和激励。第五,信息搜集的多样性和及时性。对于较为隐蔽的学习行为信息的收集,可以采用量表、问卷辅助评价。但是就学习行为、动作技能而言,如果靠回忆去填写问卷就可能失真,这就需要借助视频工具来辅助评价。第六是评价的可操作性和真实性问题。体育学习评价要真正实现准确而具有真实性和可操作性,可能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二、以何种评价手段进行学生体育课堂学习评价?

刘昕:第一,明确评价功能的多元化。当前课程标准涉及到学习评价、学业质量评价、学业水平考试。学业水平考试是在义务教育和高中学段结束后进行的终结性评价,学业质量评价是基于每18学时大单元结束后进行的终结性评价,而学习评价是渗透在每一个课时当中,兼具诊断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更强调评价的证明和甄选功能,而诊断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更强调诊断性、激励性和调控性评价功能。第二,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新课标更推崇表现性评价,即将评价设定于聚焦于主题情境中,其评价内容更为聚焦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评价结果可以是模糊性的定性评价。不过,课堂学习评价哪些应该是模糊性的,哪些是需要精准测量的,还需要根据评价目的和评价方式的不同有所区分。第三,评价的价值判断应指向学生。评价离不开价值判断,价值判断一定要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而不宜过分将其功利化。

董翠香:对于一节体育课而言,有许多可以观测的重点,比如学生通过这节课学会了哪些运动知识技能?能否较好地在比赛中运用?团队合作意识表现得如何?在学习过程中,是否给予同伴以鼓励和帮助?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多种不同手段来进行评价。

就运动能力方面的知识技能掌握与应用、体能发展的评价来讲,可以通过即时的口头评价、现场的测量方式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这方面的评价相对比较成熟,也便于测评。而在健康行为、体育品德方面进行的评价方法手段相对比较模糊,但这两个方面对落实培养能够承担民族复兴大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的目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于学生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的评价应以体育活动中的身体练习为载体,融入到运动知识技能学习、掌握和运用中,通过“学、练、赛”,以引导、鼓励,树立榜样的方式方法,激励学生参与到体育课堂教学中,从而发挥体育与健康课程“健身育人”和“立德树人”的目标。

邵伟德:每课一评的呈现方式可能有四类:第一,每节课的即时性评价。教师对学生身体练习的指导是一种责任与义务,因为学生学习与掌握运动技能就是不断纠错的过程,学生在初学时必然会出现很多的错误动作,教师应及时给予反馈与指导,有关这方面的评价可不作记录,属于即时性评价。第二,学生学习档案袋评价。可以借助国外中小学的经验,让学生课后撰写每课记录并放入学习档案袋之中,其中的内容有学习体会、学习感受、存在问题、今后愿望等,此类评价可为教师的最终评价提供参考依据。第三,学生课堂表现性评价。体育教师可事先准备学生课堂表现评价表,每节课后对每一个学生的表现进行打分,评价指标可结合核心素养的各个方面。第四,教师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进行总结与反思是体育教学的一种要求,这对评价学生目标达成情况、促进自身专业发展都非常重要,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后必须进行自我反思与总结。

何鲁伟:从体育课堂教学来谈的话要从两点出发做好评价。第一,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做好即时性评价。即时性评价有利于帮助学生及时调控自我的学习行为,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是教师教学能力综合素养的重要体现。第二,做好课后评价。课堂教学过程中完整记录了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课后对学生的出勤、动作技术、学习态度及一些指向核心素养的表现性特征进行分层、分类汇总分析。课后评价最能反映出学生的课堂学练情况,各指标也最具教学分析的价值。

另外,如增值性评价的实施,需要专家团队开发出合理的指标,帮助一线教师来实现课堂教学评价。

邹旭铝:评价手段、方法的选用,应根据评价目的、评价内容和学生的具体学情来确定。首先,评价手段的选用要建立在评价目的和评价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诊断学生状况,采用激励的手段和方法来改善学生的学练环境,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就某一堂课而言,首先,要结合课时的教学目标。比如在课时目标中,要求学生说出某一个所学动作具体的动作方法或动作要领,可采用即时性评价和延时性评价。边做边说属于即时性评价,课堂小结的评价是延时性评价。其次,要结合课时内容。如以合作为主的学练内容,可以让学生课后以周记或日记形式进行反馈。如开放式运动技能,既可以是定性评价也可以是定量评价。如二人排球对垫,既可以垫球动作是否正确、到位来进行定性评价,也可以对二人垫球次数进行定量评价。最后,结合具体的学情丰富评价的手段与方法。运动能力强的学生除了让他展示动作以外,还可以让他去帮助其他同学进行纠错。评价能力好的学生,可以让他对同学的学练情况进行适时的点评。

高嵘:关于怎么评价的问题,我们可以从评价的方式和手段两方面来进行考虑。

第一,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如体能和技能是可以有量化的指标进行评价的,但如体育品德、健康行为等可能就需要采用一些描述性的定性方式来进行评价,当然这也需要其他评价方式相结合。如从评价主体而言,当我们要对每一个学生进行评价时,就需要学生自评、组内成员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对于学生的自我评价应当给予重视,可让学生在每节课后写自我总结与反思,或通过一些简单易行的档案记录袋、小问卷等方式,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而涉及到团队合作的方面可通过组内成员或组长来进行评价。

第二,关于评价的即时性和延时性的问题,由于教师的即时评价无法顾及到每一位学生,因此可以将学生的课后自我评价和教师的课后反思结合起来。第三,评价的最终目的是指向学生的发展。评价本身是动态发展的过程,前一个结果性评价可能就是后一个诊断性评价的基础,并且每堂课在单元不同阶段的侧重点不同,如单元最初阶段的课,分解性的技术动作学习比重较大时,就不能生搬硬套地对综合性的学习结果(如结构化的运动技术、体育品行)盲目评价。随着单元后期比赛的开展,关于运动技能应用、体育精神、运动风范等方面的评价必然涉及较多。这就要求我们需要把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效结合起来。

三、体育学习评价如何对接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刘昕:学习评价的功能定位需要通过多元化的途径才能展现其综合效应,教师通过观察研究其综合效应,以此来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促进。因而教学设计应充分体现主题性、情境性、结构化等特征,通过清单式评价、表现性评价、反思性评价、观察、测量、测验等多种评价方法的综合运用,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维度、不同的手段多侧面地反映和判断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的发展。

董翠香: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的关系。现行高中和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都是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因此,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中强调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都应该围绕核心素养的三个方面来确定。基于这一思路,体育学习评价应该从评价内容、方式方法来对接核心素养及其课时教学目标的观测点。

首先,评价内容应围绕三大核心素养,观测点落到核心素养所体现的若干维度上。即把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作为评价内容一级指标的基础上,结合每堂课的具体教学内容,确定三个方面不同维度的观测点,作为评价内容的二级指标,且观测点可以有所侧重。

其次,评价方式方法可直接对应核心素养的具体观测点,并指向核心素养的培育。因此,可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既要关注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与运用、体能发展的评价,也要关注学生的进步情况以及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改变,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健康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运用以及安全守则意识和健康行为的养成情况。

邵伟德:实际上,若体育课堂教学目标是根据核心素养研制的,那么,体育学习评价对接课堂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是顺理成章的,但是问题在于,若体育课堂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的对接度与契合度不高,那么,体育学习评价就会偏离体育课堂教学目标或核心素养。因此,要实现体育学习评价无缝对接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就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根据核心素养的三个方面设计课堂教学目标。核心素养是研制课堂教学目标的依据,但不能生搬硬套,要结合教材、学情、场地器材特点,把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目标之中。二,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课堂教学目标评价要体现侧重点。对于每节课而言,三个核心素养并不是平均分配的,而是有所侧重的,这需要结合教材性质与学生特点进行评价。三,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研判核心素养的达成度。哪些指标可实施定量评价?哪些指标只能进行定性评价?要根据核心素养的性质进行研判,有关运动技能、体能等方面的评价可采用定量评价,有关价值观与体育品德方面的评价可采用定性评价。

何鲁伟:体育学习评价对接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需关注两个核心点,其一预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其二体育课程学习结束后,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否形成。对整个教学过程而言,在核心素养的引领下,当每节课、每个小单元、每个模块、每学期、每学年的教学目标达成后学生的核心素养将自然养成,学习评价则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保障。运用符合学情且得当的评价方式,是实现对接的关键。例如,运动技能可以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运动认知则可以采用形成性评价,健康行为可以采用过程性评价,体育品德可以采用多主体评价。因为体育品德塑造的过程,不仅仅需要一节课,有可能是课后,或是更长的一段时间,具有一定的延后性和隐蔽性。因此,学生体育教学评价不仅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还需要多维度、多角度、多主体的评价融合。这些评价方式虽较为宽泛,但是在课堂教学的实际操作中还是能够得到相应呈现的。

邹旭铝:体育与健康课时教学目标是依据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来确定的,体育学习评价是针对课时教学目标达成程度来加以展开的。

首先,应关注课时教学目标设置是否符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如何合理制订课时教学目标,我们已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中进行详细的讨论,不妨可以借鉴“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与体育课程目标融入课堂教学的参考指标”确定课时的教学目标。

其次,根据课时的具体目标,针对每一学练环节学练情况,采用不同的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进行相应的评价。只有及时、正确地做好每一课时的体育学习评价,才能真正体现出评价的价值所在。也只有这样,经过各学段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促进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的形成。

高嵘:体育学习评价必须对接教学目标及核心素养,但不能机械性地对接。由于课程教学目标本身比较综合与笼统,这就引申出了一个目标与评价的具体化问题——学习评价应该如何对接教学目标及其核心素养的问题?

对学习评价的分解、细化,实际是为了核心素养培养的更好落地。值得指出的是,在教学过程过程中评价内容及其形式本身应有所侧重。因为教学目标在单元的每一节课中是有所变化和侧重的,而每节课的评价主要依据是预设的教学目标或学习目标。从一个单元而言,每一节课的学习评价实际上也是不断进行的过程性评价,因此,每节课在评价上应各有侧重是必要的。

在学习评价的可操作性方面应注意吸取以往的经验和教训,应注意避免围绕核心素养评价上的生搬硬套,使评价缺乏可操作性。应根据教学目标的侧重点及其学习阶段的不同要求来进行评价。从评价主体而言,应注意多种主体协同。要做到对每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评价,仅仅靠教师的评价是不够的,教师只能在总体上引领学生和核心素养去对接。如对于学生运动能力的评价而言,在不同的阶段侧重点不同,而学生体能、技能,包括战术策略的学习和应用能力、团队配合等,在不同的时期应有所针对性和区别。核心问题在于,学习评价必须和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对接,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则要服从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教师要有核心素养的概念,必须把核心素养的要求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

其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灵活而动态培养发展的过程。例如,就运动教育模式而言,刚开始的第一、二节课,学生谈不上拥有或者是能够收获多少运动能力,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通过了解学生水平、组建团队、明确学习内容和方法、引导各个团队把自己的团建做好等。第三、四节课,可能才是真正习练习最基本的运动技术的过程……就整个运动季而言,学生的学习也是一个认知、能力和情感价值观发展的过程,教师只有着眼于整个赛季的设计及其评价,才能和核心素养的培养及其评价进行有效的对接。

教学是一个过程,从学生学习行为的差异性来看,教学也是一门艺术。如果完全按照所谓的“科学化”的指标生搬硬套地进行学习评价,则可能适得其反。该科学化量化的的评价,如体能的评价或者部分技能的达标评价,可以进行科学化的量化评价,但涉及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及其学生的差异性,则需要注意评价的综合性手段的应用。而体育运动学习有认知活动,更有其中的情感、价值观的植入和身体能力的变化,它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因此,课堂学习评价标准无法千篇一律,其评价决不能生搬硬套,背离教学的基本规律。与核心素养的对接是一个复杂问题,我们回到目标设定的起点上来讨论评价,不仅可以围绕其目标设计出一些列指标体系去对接,也可以在评价方式上找出对应的手段。这需要大家进一步深入地进行探索和研究。

猜你喜欢
核心目标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