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AS指导下双镜联合治疗食管裂孔疝并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

2023-01-09 16:12侯仕振武玉兵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贲门胃底裂孔

侯仕振,武玉兵,孙 毅

(临沂市中心医院,山东 临沂 276400)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是指胃、十二指肠消化液等反流入食管,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GERD的典型症状是反流和烧心[1]。反流物损伤口腔、咽喉、气道等食管邻近器官,可出现咳嗽、喘憋、咽喉炎等食管外表现。长时间反流造成食管炎、食管糜烂甚至溃疡,使食管挛缩,牵拉食管胃交接部上移进入胸腔,形成食管裂孔疝(hiatal hernia,HH)[2],广义的HH是指腹腔内器官通过食管裂孔进入胸腔,最常见的疝入器官为胃,裂孔疝大时结肠、脾脏、大网膜等亦可疝入。形成HH后食管与胃形成的His角变为钝角,裂孔周围韧带松弛,食管下括约肌松弛,食管贲门部的抗反流屏障破坏,并发胃食管反流病GERD。HH与GERD互为因果,相互促进,使患者反流、烧心等症状逐渐加重,年龄越大,HH发病率越高,保守治疗效果越差,文献报道>70岁的HH人群占比为70%[3]。外科手术治疗可重建食管裂孔及抗反流屏障。本研究对24例HH并GERD患者采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rery after surgery,ERAS)指导下腹腔镜联合胃镜微创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年龄70岁及以上HH合并GERD患者24例,男7例,女17例;年龄在70~79岁,平均(73.8±2.2)岁;病程1~5年;临床表现为反流、烧心21例,嗳气12例,胸骨后疼痛5例,胸闷4例,咳嗽、喘憋5例,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重、不能进食10例;合并症:冠心病6例、糖尿病3例、高血压7例、慢性支气管炎4例。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纳入标准:患者年龄≥70岁;意识清晰,能清楚表达主观意愿;内科保守治疗无效;既往无食管手术史,无重大心肺脑等脏器疾患,能耐受全麻及手术;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患者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差,不能耐受全麻手术;有腹部手术史,腹腔粘连严重,进腹腔镜困难者;拒绝手术者;有精神症状,不能配合诊疗者。

1.2 方法 (1)术前准备:①完善检查:电子胃镜、胸腹部CT、上消化道造影等明确诊断,血实验室检查、心肺功能检查等排除手术禁忌;②全面营养筛查,基础疾病评估,积极纠正患者营养状况,改善脏器功能,贫血者予以输血纠正贫血,必要时根据病情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有合并症者予以积极对症处理,提高手术耐受性,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③患者术前戒烟、戒酒,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学会踝泵运动、腓肠肌挤捏、股四头肌锻炼,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2)术中管理及手术方法:采用单腔气管插管全麻,防止术中误吸,术中麻醉深度检测及体温检测,合理输注液体量,维持循环稳定,术中加温床垫,术中静脉输注液体加温,肢体保温,维持中心体温不低于36℃。患者取平卧两腿并拢,调整手术床使患者头高脚低,左高右低,主刀和扶镜手均站于右侧,助手站于左侧,取左侧脐旁做1 cm切口,进气腹针建立人工气腹,压力为12~14 cm H2O,置入10 mm Trocar作为观察孔,在腔镜引导做其他切口,脐上5 cm右侧腹直肌外缘做切口置入12 mm Trocar作为主操作孔,右锁骨中线肋缘下做切口5 mm Trocar作为副操作孔,左锁骨中线肋缘下做切口5mm Trocar作为助手操作孔,剑突下做1 cm切口置入自制直径6 mm的钢丝S型拉钩。应用自制钢丝S拉钩牵拉肝脏,应用超声刀于无血管区切开小网膜囊,逐段向头侧分离,注意保护胃左动静脉,切开右侧膈食管膜,注意保护右膈肌脚表面腹膜,向腹腔牵拉胃,沿右膈脚内侧向上游离疝入食管裂孔内的胃底右侧壁、前壁和后壁,显露左右膈肌脚汇合处,将胃向右下牵拉,显露左膈脚内侧,沿左膈脚内侧向上游离胃底左侧,将疝入的胃充分向下牵拉,充分游离贲门部,套带向下牵拉食管,继续向上游离食管约6 cm,注意保护迷走神经及食管壁,自制S拉钩牵拉胃向右上方,切断脾胃韧带及其内胃短血管,避免损伤脾脏,游离胃与胰尾部粘连,充分游离出胃底及近端胃体,将疝入的胃完全牵拉至腹腔。疝囊大时要切除疝囊,防止术后疝囊内形成积液积气,难以引流。牵拉食管,暴露食管裂孔,应用不可吸收线间断缝合左右膈脚,缩小食管裂孔,一般缝合3~4针,距离食管最近一针与食管保持约1 cm,避免术后狭窄。将胃底从左侧绕食管后方拉向右侧,继包绕食管360°,连同食管肌层间断缝合两侧胃底组织,缝合时将自制钢丝S拉钩前端伸入折叠的胃底与食管间,防止缝合过紧,完成Nissen胃底折叠术,将胃底固定于膈肌脚。缝合完毕,进胃镜检查确保食管黏膜无损伤,胃镜顺利通过食管下段-贲门进入胃内,查看胃内无出血,胃镜下放置胃肠减压管。检查腹腔无出血后,不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操作孔及观察孔应用罗哌卡因局部麻醉后缝合关闭。(3)术后处理:术后采用多模式镇痛来控制疼痛,应用抗菌药物预防肺部感染,化痰、止咳、抑酸、静脉营养支持等治疗,术后第1 d协助其下床活动,经胃管注入糖盐水,促进胃肠动力恢复,除特殊患者,术后24 h拔除导尿管。若无腹胀,夹闭胃管行上消化道碘水造影及胸腹部CT检查,观察造影剂顺利通过食管下段-贲门,胃排空好,无食管、胃穿孔及肠梗阻表现,行少量多次流质饮食,肛门排气后拔除胃管,继续行流质饮食,逐渐向半流质过渡。进食后口服抑酸药物及促胃肠动力动力药物,半流质饮食后无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准予出院。术后半年内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避免受凉感冒引起剧烈咳嗽,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1.3 观察指标 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有效率及术后复发率。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4例患者均完成腹腔镜联合胃镜HH修补加Nissen胃底折叠术。患者手术时间(148.6±48.3)min,术中出血量(27±14)mL,术后住院时间(6±2)d。术后均无气胸、食管及胃穿孔、肺部感染、腹腔出血、肠梗阻、吞咽困难、嗳气困难、上腹饱胀、腹泻等并发症。对24例患者随访7~48个月,有21例患者临床症状消失,3例偶有反酸、烧心,但程度较术前明显减轻,有效率为100%,无复发病例。

3 讨论

HH是引起GERD治疗效果差的重要原因之一,HH并GERD患者,多年龄大,病史长,绝大多数患者进行了长时间的内科保守治疗。如果保守治疗不能控制临床症状,应在排除手术禁忌后进行手术治疗,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传统经胸或经腹的开放手术方式,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恢复慢。腹腔镜HH修补术和胃底折叠术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手术效果好、术后恢复快等优点,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已成为HH的首选术式[4]。

目前常用的胃底折叠术式有Nissen、Toupet、Dor等术式,Nissen折叠是将胃底从后向前包绕食管1周(360°包饶),由RUDOLPH NISSEN于1956年设计实施,后经多次改进,于1977年最终形成成熟版本[5],该术式抗反流效果好,临床应用较广泛。本研究中的病例病史长,年龄大,反流症状重,但食管运动功能良好,组织疏松,疝入的胃底游离后容易完成Nissen折叠,故采用腹腔镜下Nissen折叠术,术后患者全部获得随访。所有患者随访至今症状均明显改善,无复发。Nissen手术抗反流机制包括:(1)关闭食管裂孔、复位贲门,增加腹内食管长度。(2)新建抗反流瓣膜,胃内正压传到新建的抗反流瓣膜,压迫食管。(3)防止胃底扩张,升高下食管括约肌(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LES)压力,保持高LES静息压水平[6-7]。LES产生的持续性压力起到抗反流作用,Savarino E等认为GERD的主要发病机制是LES压力减弱,GERD越严重,合并LES压力过低越高[8]。HH患者腹段食管及贲门胃底上移,失去正常解剖位置,导致LES压力降低,容易并发GERD。腹腔镜Nissen手术使上移的腹段食管及贲门归位腹腔,关闭食管裂孔,延长固定腹段食管,对游离的腹段食管应用胃底全面包绕缝合,升高LES压力,改善食管蠕动廓清功能,起到抗反流疗效,防止再次返流的发生。Nissen手术为360°包饶,缺点是缝合过紧容易引起狭窄,本研究缝合时应用自制直径6 mm的钢丝S型拉钩伸入折叠的胃底与食管间,能够减少缝合过紧导致术后食管狭窄的发生率;而且缝合后均行胃镜检查,可通过胃镜进出贲门部判断是否缝合过紧,若胃镜通过贲门部有阻力,说明胃底折叠缝合过紧,需重新缝合。因老年人食管壁薄弱,游离疝囊内食管时有发生损伤的可能,小的损伤在腹腔镜下有时难以发现,一旦损伤食管全层,若不能及时发现,术后会出现食管瘘,从而导致严重的纵隔感染或腹腔感染,进展为脓毒血症危及生命,本研究中胃镜检查可及时发现食管黏膜损伤,从而及时予以修补,避免了术后食管瘘及相关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ERAS是丹麦教授Kehlet于1999年在美国外科年会上首次提出的,是指在围手术期实施各种已证实有效的方法减少手术患者的并发症,减少生理及心理创伤,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它以循证医学为依据,多学科共同参与,其核心是强化服务患者为中心的诊疗理念[9]。本研究将ERAS引入HH并GERD患者腹腔镜微创手术的管理,对患者术前教育,纠正营养状况,心肺功能锻炼;术中优化麻醉方式,控制液体量,减轻心肺负荷,注意保暖,优化手术流程,手术操作轻柔,减少损伤;术后全方位多模式镇痛,减轻疼痛刺激,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有效预防肺部感染、压疮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胃肠功能恢复后经检查排除食管瘘,尽早拔除胃管,行流质饮食,减少静脉输液量,并发症少,恢复快。

综上所述,ERAS指导下双镜联合微创Nissen手术治疗HH并GERD,能够减少缝合过紧导致术后食管狭窄的发生,可有效排除食管、胃穿孔,使患者围术期的安全性提高,并发症少、恢复快、效果满意。

猜你喜欢
贲门胃底裂孔
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术的护理体会
多种评分系统在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囊膜移植治疗难治性黄斑裂孔的效果和安全性
对1例贲门癌被误诊为贲门失弛缓症病例的分析
急诊内镜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分析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胃镜下治疗的疗效评价与护理配合研究
人倒立着还能喝水吗
腹腔镜下食管裂孔旁疝修补术一例
有种胃病,用药治不好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