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霓
(吉首大学师范学院,湖南吉首 416000)
《礼记·王制》云:“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觐诸侯,问百年者就见之。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这里的王者巡守之礼,就是指国君深入民间,对乡村社会的民情民俗进行调查研究。本文系统梳理土家族民俗文化的德育思想,总结其中蕴含的德育方法,旨为当下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必要的借鉴与参考。
土家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不断加以筛选、总结和发展,最终形成今天所能见到的、较为稳定的民俗习惯。它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土家族的生活方式、历史传统和心理特点,其教育功能也普及和深入到整个土家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恩格斯指出:“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1]《管子》中曾提出,“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也印证了道德起源于社会经济生活。土家族经济民俗包括生产民俗、居住民俗、饮食民俗和服饰民俗,是其山地自然条件和生态资源构成的生产生活体系的直接反映。
从生产民俗来看,早期土家先民受恶劣生存环境的影响,必须发挥群体协作精神,开疆拓土,艰苦创业,才能获得必需的生活资料。他们认为“人勤地出宝,人懒地长草”,他们教人“宁做蚂蚁的腿,不做麻雀的嘴”。土家族《摆手歌》有一部分专门叙述农事劳动和手工劳动过程,虽无固定唱词,内容也有长有短,但无不表达了先辈对劳动精神的尊敬和赞美。
土家人的居处,多惯于依山傍水,吊脚楼是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民居形式,被誉为巴楚文化的 “活化石”,“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正房和厢房上面住人,厢房下面有柱无壁,用来喂养牲畜或堆放杂物。”[2]这样的建构特征恰恰体现了土家人物尽其用、珍惜资源的优良品德。除此,过去土家人有三代同堂的习惯,现在多为父、子、兄、弟分居之规,虽各立门户,但儿女有孝敬父母、照顾弟妹之责,全家老小,讲究团结和睦、互帮互助。
在饮食方面,他们充分利用武陵山区的高山、二高山、低山、平坝等地形条件,种植多种农作物。除了食用稻米、麦类外,还将主产的苞谷、洋芋、红薯、荞麦、豆类制作成各类食品,如嫩苞谷可煮吃、可烧吃,老苞谷可做成苞谷粑,也可加工成细粉和苞米,聪慧能干的土家妇女还可以将杂粮变成细粮,粗食细办,体现着人们对自然充满智慧的选择和适应。此外,土家族居处的山可称为是“万宝山”,野生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野生植物,如椿芽、蕨笋、枞菌、粉葛漫山遍野,四季而生,随手可采;野生动物,如野猪、锦鸡、竹鸡、鹌鹑等种类繁多,但土家人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适度索取,维护生物的多样性。
民族服饰方面,早期的衣料多为就地取材,自植自纺自织自染的土布,史称“溪布”“峒布”“家机布”,衣裤全是妇女巧手制成。《鹤峰州志》云:“土家族服饰民俗尚俭朴,无一切奢靡之风。”
总而言之,从经济民俗可以看出,土家人开疆拓土,艰苦劳作的同时,仍然“以劳为美,以劳为乐,以劳为荣”,它是土家人坚毅豪放、自力更生、不畏艰险、拼搏进取品质的真实写照。
社会民俗是维护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纽带,在人际关系中起着黏合的作用。土家族的社会民俗包括家庭习俗、婚姻习俗、丧葬习俗、村落习俗、节日习俗五部分。
在家庭习俗中,土家族非常重视家风家教,要求家庭成员必须在家风家教的约束下活动。例如,要求“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族有族规、家有家法”。传统家教主要以德育为主,贯穿于日常生活的待人接物、言谈举止、为人处世等方方面面,对于一些“没有家教”或“家教不严”的现象,会受到社会的舆论谴责。
在婚姻习俗中,土家族流行“哭嫁”,虽然当今这种习俗已逐渐消失,但仍旧能从过去流传下来的哭嫁词中体会女儿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十月怀胎娘辛苦,临盆之时尽担心,一尺娃娃生下地,日夜操劳养成人……”[3]
土家人在生死观上,普遍抱有一种“人生于自然而归于自然”的豁达大度精神。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编的《永顺县志》中讲到永顺土家族风俗时说:“……他若疾病不事医药,歌丧哭嫁,崇巫尚鬼,同姓为婚,嫁娶背负,男女溷杂,乃其俗之陋者”。[4]“歌丧哭嫁”,死人是丧事,却偏偏要“歌”,因为按照土家人的观点,人去世是进入极乐世界,何哀之有?因此,不仅不需要哀死,还要歌(舞)死。在丧葬风俗中,常以歌(舞)代哭,所谓“长歌当哭”“以乐致哀”。新中国成立后,湘西土家族一些山寨,在老人过世时,同族人自发聚集在亡者家里,锣鼓齐鸣,歌舞兴衰,以刚健亢奋的乐舞,颂扬死者的文武功绩,这种群体参与的原始遗风良俗,千古承继。古朴的丧仪和绚烂的丧歌,体现的是这样一种人生观、价值观,即:生的留恋,死的达观,人生的自然回归[5]。
土家族喜同姓同宗人聚居,其村落往往是各家庭以同一血缘相互联系而形成。这样的村落特点让村民们具有较强的天然集体意识,大家共同修建公共设施,不计报酬,俗言:“一家有难,百家支援。”例如,婚丧活动中,全村人主动为死者守夜、抬埋,都是义务帮忙;建房搞生产,也是尽力相助,或白帮工,或换工,体现着积极协同的集体主义精神。
“节日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最重要载体,集中地展现出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6]土家族节日包含着丰富的伦理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例如,祭祀节日主要是供奉土家族原始图腾、天地鬼神、祖先亡灵,表现着对有德者的崇敬。“由于祭祀活动的广泛性、恒常性、庄严性、虔诚性,土家人的孝敬意识的生成与培养,既普遍又深入。”[7]纪念节日主要是纪念土家族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追缅民族英雄、所崇拜人物的诞生逝世,表现的是对他们美德的歌颂与铭记;生产节日主要是祈求丰年,表达的是对人畜两旺、平安幸福生活的赞美,充分体现“生命本位”“自然关怀”思想。
纵观社会民俗,在人与人交往的方寸间,教导人不要计较、不要算计,传递着“与人为善、与邻为善”的价值观念,彰显着土家人善良、宽厚、豁达的人生态度。
土家族原始崇拜与其社会经济基础相适应,和神话故事相结合,互相渗透,主要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信仰禁忌等。
自然崇拜包括对土地、岩石、山、火、河、水等自然万物的崇拜。例如,他们认为土地负载万物、宽广无边,是生产和生活的源泉,俗语道,“土能生万物,地可产千金”,因此往往“春祈秋报”,即春耕前祈祷土地神保佑、秋收后报谢土地神的恩情。土家人认为山有山神,树草因受“山神”的保护不能轻取,野兽也不能乱打;认为家家都有一个长明不熄的火种,搬家时首先要搬火种,火种是家业兴旺的象征,素有“三十的火、十五的灯”之谚,故腊月三十晚要守岁,各家要燃烧熊熊大火,以驱除妖邪、辞旧迎新;土家族将井水、泉水、河水奉为圣水,流传着“洪水齐天毁灭人类万物”的神话,正是对水神威力的想象性描述。
土家族的图腾崇拜有白虎崇拜、鹰崇拜、鱼崇拜等。“廪君死,魂魄世为白虎”,在土家族先民观念体系中,白虎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土家族区域广泛存在祭白虎的习俗,认为白虎是巴人的图腾祖先、英雄始祖廪君、山神猎神崇奉的战神,部分地区过去还流传有“还人头愿”,后来才慢慢衍化为用人血、猪羊血或草人代祭。鹰崇拜本来是一种氏族图腾,后来演变为一种家族图腾,随着人口流动,其图腾家族散布于原川东地域,谭姓土家族一直把鹰当作本家族的守护神,并始终坚信本家族为神鹰的后裔,新中国成立前一直奉行“谭不打鹰”的习俗。土家族对鱼的崇拜也流传久远,早期巴人生活在山高水深地域,故长期保持着渔猎生活方式,靠山则崇虎,临水则敬鱼。例如,1948年6月,保靖县毛沟寨河水干枯,一群小鱼簇拥着一条长丈余、重约千斤的巨鱼在河中游动,目击者无不惊讶,谓之“鱼神”。一时,沿河两岸遍插香烛,祭鱼者络绎不绝[8]。除此之外,土家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还崇拜过蛇、蛙、狗、猪等动物。这些图腾崇拜反映了早期先民对自然的粗浅认知,是生产力和科学文化不发达的产物,但这种信仰文化形成了土家人与山地环境的良好互动,表达着人对生态系统朴素的热爱之心和敬畏之心。
祖先崇拜是原始崇拜中极为普遍的一种重要形式。以血缘世系为纽带的氏族、家族的发展和家庭生命周期的更迭、延续,使得祖先观念深入人心。土家族祖神体系非常庞杂,分为创世祖先、拓业祖先、英雄祖先和家庭祖先。土家人习惯性带着孩子参加敬祖活动,让他们了解祖先们的功德事迹,借此教育后代多行善、少作恶。
土家人在同自然的斗争中,伴随崇拜信仰还形成了许多禁忌。例如,为了保证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祈求生产获得好收成,禁立秋进菜园,禁清明节和立夏日使用耕牛,禁立春后的第一个丑日和辰日到井里挑水。再如,日常生活中正月初一禁睡懒觉及说不吉利的话,正月初一早上叫守岁的人睡觉忌说“睡觉”,要说“去挖金窖银窖”;月逢“甲丙两个寅,壬辰并戊辰,庚申并己卯”六日,不买卖和宰杀禽畜,谓之“忌破禽”等。这些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领域的民俗文化,体现了历经苦难的土家人热爱生活、追求安定的朴素愿望和自强不息的美好品德。
“思想政治教育天然地内蕴于社会文化系统之中,这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生成的逻辑前提。”[9]土家族民俗文化不仅承载了丰富的德育思想,也形成了一套具有传统特色的道德教育方法体系,包括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环境陶冶法、实践锻炼法等。
说服教育法强调正面摆事实、讲道理,使人们明辨是非,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是一种很直接的教育手段。例如,土家族人为了维护全村寨人的利益和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制定出需要共同遵守的俗规俗约。全村寨的人聚集一堂,公推一名办事公道、精明能干且有一定威望的人为主持人 (土家族叫 “头人”)。每次由主持人主持会议,宣讲规约的内容、目的、条款及执行的办法。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对村民进行直接灌输教育的过程。宣讲完毕,村民把重要的条款写在大木牌上或刻在石碑上,立于村内的当道醒目处,以昭示村内村外人们遵照实行,谁若违犯,绝不姑怠。有些村民在封山禁林期间违背封山条款的,一经发现,处理最轻的是鸣锣认错,犯者手提铜锣,在村寨或禁山周围来回3次,边走路、边敲锣、边高声喊,“为人莫学我,快刀砍禁山”。这算是当众警示,劝告大家不要破坏规约。另外前文提到土家族非常注重家风教育,父母对子女要求非常严格,因此流传下来这样一些家训,如“诚信乃立人之本,齐家之要,处事之道”“犯法的事不能做,害人的事不可为”“要吃饭就要种田,要穿衣就要纺棉”“别人的老人就是自己的老人,别人的孩子就是自己的孩子”等,都体现了土家族以日常说服、训诫为特征的教化方式。
榜样示范法是通过典型的人或事进行示范,达到深化思想认识的一种方法。在土家族崇拜文化中就有很多经典辉煌的人物形象。比如远祖崇拜,八部庙供奉的是“八部大王”,向王庙供奉的是“向王天子”,据传二者都是土家族的远古祖先,曾带领土家族先民,抗击外来侵扰,抵御灾害,开发了酉水流域和清江流域,其功勋卓越,名垂青史,首八峒八部庙对联云:“勋优垂简篇驰封八部,林爽式斯土血食千秋”。比如土王崇拜,在土王祠(庙)中,大多供奉“彭公爵主”“向老官人”“田好汉”三人,他们曾建立过丰功伟绩,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湘西地区的社会发展。比如家先崇拜,土家族将各自家族的列祖列宗,特别是血缘关系很近的上辈尊长当作家先神常年供奉,香火不断,每家堂屋都有家先神位,神位上方一般横写“祖德流芳”,以此来激励后代子孙。还比如英雄崇拜,土家族把洛羽、匠帅拔佩视为氏族时期的民族英雄,他们天生神勇,保卫家园;把张古老、李古老、社巴公公视为土家民族精神“善”的化身,他们一心奉献,不求回报等。这些经典的人物形象及他们的事迹在土家族民间广为流传,很多土家人从孩提记事起就接触到他们的故事,或为之感染,或为之鼓舞,并逐渐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准则。
环境陶冶法指的是受教育者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受到环境、氛围的影响和感化。土家族民俗对乡民的教化常常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例如,民间有很多习惯性表述,虽不成文,但深入人心。土家人崇尚谦逊,在历史长河中,无论在本民族内部还是与兄弟民族之间,一直保持文明交际的习惯。因此,在其生活技艺、往来交际及婚丧庆典方面有大量的谦逊用语。例如,猪草本来就扯得多,可她却说:“一点点,只够塞一下猪鼻子”;猪喂得膘肥肉满,主人倒说:“未肥,瘦得可以穿针”;秋后,金谷满仓,玉米满楼,主人确说:“仅够雀鸟儿啄的”;一个善于言辞表达的社交活动家,面对别人称赞时,说:“我都讲一句,差一句。”还有很多流传下来的生活谚语,“金窝银窝,比不上自家的狗窝”“离乡不离土,离土身无主”“人要忠心,火要空心”“树不修,长不直,人不学,无知识”“借牛还马,不愁二下(以后)”“父母父母,一家之主”等。这些通俗的、口语化的表达让人们在言谈举止间能感受到教化。除此之外,土家族还有很多具有艺术感染力的歌舞,其中包含大量歌唱民族历史、爱国爱家的内容,如“太阳出来满天红,扛起梭跟贺龙,贺龙又跟共产党,救国救民好英雄”“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就要当红军,土家跟定红军走,夜里有了北斗星”“要吃辣子不怕辣,要当红军不怕杀,刀子搁在颈脖上,脑壳落地碗大疤”[10]等,乡民们喜爱这种直白、质朴的艺术氛围,并不自觉地受其熏陶、感染。
土家族世代繁衍生息在湘、鄂、渝、黔四省交界地带,这里是武陵山脉的腹心地区,八面群山拔地而起。土家人居住在山,奔走在山,耕种在山,烧伐在山,吃喝在山,交往在山,是地地道道的山地民族。由于土地跷瘠、物产不丰,加之山川险阻,交通不便,致使土家人想要获取物质生活、生产资料就必须付出异常艰辛的劳动。劳动磨炼了土家人、也锻造了土家人,“劳动创造财富”的观念在土家人心里早已根深蒂固。从古到今,他们集体体验了各式各样、大大小小、难易不等的实践劳动门类,每一次体验都是一次涅槃、一笔财富。拿开土造田来说,这是一项异常艰苦的劳动,土坎、田坎,都用块石砌成护墙,砌墙用的岩石,大部分靠人力肩抬背负从较远的岩场运来,土家族迁徙创业歌曾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太阳没出就上山,太阳落土未归屋。过了几春又几冬,做尽许多难功夫。脚板换皮,手板磨破,肩膀磨肿,脸上长角。大田开了九十九丘,大坪开了九十九坨。”艰苦程度可想而知。如今,土家人生活条件有所改善,但在某些地区仍保留每年冬天上山开垦一些荒地和稻田的习惯,并且要求子女参与其中,以此来告诫后代不忘先辈艰辛,劳动教育是终生教育,要一直传承。
土家族传统民俗文化资源是学校德育的宝贵财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伦理、道德为本,这在土家族民俗中体现得也较为突出。早期的蒙学教材、歌谣等,都是“文以载道”的,蕴含一定的道德追求、伦理要求或道德认识、道德规范。这些道德、伦理常常融合在民俗事象、民俗活动之中,很少以说教的形式出现,然而却能够发挥巨大的教化作用。将基本的道德规范蕴藏在普通生活之中,这是大巧若拙的教育智慧。
事实上,随着学校德育意识的增强,德育课程建设的深入开展,学校德育已经日渐实现全方位化,日益注重校园文化即“德育环境”对学生的影响。这些与土家族民俗“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有吻合之处。事实也证明,这种让德育回归生活的教育方式,效果比一般德育课要好得多。与以前相比,很多学校的德育课堂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革,其中不少正是借鉴了民俗育人的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