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茂莉
(西南民族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四川成都 610041)
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普遍的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思维和行为方式。隐喻渗透了语言文化的方方面面,我们的社会生活、语言文化、科学经济等领域无一不用隐喻。既然隐喻是和文化联系在一起的,那么我们在翻译的时候必须考虑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异同。隐喻在传统的认知观念中被当作是修辞手法,但是自从语言学得到发展之后,尤其是在经验主义哲学的基础之上,更多的学者开始对隐喻展开了研究,而且对这方面的研究还在不断提升,已经实现了从语言层面到认知层面的升华,这也使隐喻研究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对于文化隐喻的概念,甘南认为可以将其作为对文化进行深度理解的一种方法。在进行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过程中,翻译文化隐喻存在很大的难度。基于此,本文以认知隐喻为基础展开阐述,并通过对概念隐喻具有的特征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了有效的翻译方法。一直以来,多数人们都认为在日常生活中,隐喻仅仅是应用到文化作品中的一种手法,但是语言学家经过大量研究之后,发现隐喻除了是用语言表达思想的方法,也是一种思维方式。这意味着隐喻与人们的认知模式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认知模式又深受历史文化的影响。
隐喻通常情况下含有两个以上的事物或词语,在构成隐喻时其中一个会发生变化,所以可以将其看作是意义转换的形式。但是,认知语言学对这种形式进行研究的历史只不过十年左右。莱考夫和约翰逊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著作中曾对认知隐喻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使更多的学者加入研究隐喻的革命浪潮中。这些学者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有隐喻的存在,它不光是应用在语言当中,而且在人们的思维和行为中也处处可见隐喻的存在。可以看出人们思维和行为在本质上是隐喻式的。约翰逊把隐喻定义为跨领域的映射,或者是两个概念域或认知域之间的结构映射,即从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隐喻的本质是通过其他事物理解并体验所指的事物。认知隐喻一般情况下会以人们熟悉的、具体的 “其他事物”作为基础,相反目标域的“所指事物”对大家来说通常是不熟悉和抽象的。在这本书中,约翰逊将隐喻分为三大类:结构隐喻、方向隐喻和实体隐喻[1]。结构隐喻用来将一个领域的概念转化为另一个领域的概念,例如:“Peace is a dream.”;方向隐喻是另一类概念体系,所用的概念包括上下、里外、前后、左右,这些概念用来表达空间的位置,像 “I try to dress it up.”“Drop in sometime.”中表达了世界上其他事物和人类形成的一种空间概念;实体隐喻,在对一些类似思想、情感等非物质概念进行表达时往往用实体词语来进行量化和分类。
隐喻和翻译其实在词源方面具有某些相同点。隐喻源自希腊语,意为“意义的转化”,而翻译这个词源自拉丁语,意为“已转化的意义”。这充分说明在很多方面二者都具有关联性。隐喻其实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和思维方式。如今,隐喻已成为人们了解世界不可缺少的认知方式。在人们进行理解的过程中隐喻指的是将源域的事物用目标域来进行反映,这样可以对目标域事物进行更好的理解。所以,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认知隐喻的最好方式就是将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转换的过程中需要翻译者从源域分类中选择合适的特征,哪些目标域的分类特征可以用来反映这些特征。概念隐喻甚至认为翻译是隐喻,也就是说目标语文本是原文在目标语文化中的再现,而翻译是原文到目标语文本的映射,它表明了两个认知域之间存在的联系,所以也可以将翻译看作认知事物的过程。对不同的语言进行翻译的过程其实也是人们进行思维活动的过程,因此,可以将翻译过程认定为思维过程。对于翻译和认知隐喻之间存在的联系可以通过以下方面来进行理解和认识。
所谓的翻译就是将一种语言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方便人们对这种目标语进行更好的理解和认知,而认知最终体现的就是一种思维方式。除此之外,隐喻是无处不在的,存在于每种语言之中,而且在社会发展进程中,隐喻也在不断创新发展,呈现出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无论是旧的隐喻,还是新的隐喻,他们的形成都来源于不同的文化认知模式。所以说,在隐喻翻译过程中文化差异是其中存在的最大困难[2]。
通过翻译对语言进行转换是对人们认知的一种反映。人类在进行语言思维和相关活动的过程中运用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认知方法就是隐喻,所以,无论是翻译哪种语言都需要通过认知隐喻来实现,而且在进行翻译之前,翻译者必须要对隐喻的认知意义进行充分了解。否则在对文章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就会曲解作者的意思,同时也会对隐喻的正确运用产生影响,从而使翻译变得十分困难。译者必须对此进行明确,只有这样才能进行合理的翻译。
在相同的认知模式基础上,即便文化背景不同,人们往往在美学经验以及感知形象等方面都具有相同性,所以,即便是文化不同,在某些情况下隐喻也能够实现相互映射。比如说“hung by a hair(千钧一发)”“as deceptive as a fox(像狐狸一样狡猾)”等。 但是,由于人们的文化背景存在差异,所以在认知模式上也会存在差异。风俗习惯、地域文化、传统思想等都会对人们的认知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也会使不同国家在隐喻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由于这种差异的存在,译者在翻译时必须考虑到目标语文化的认知思维方式,这样,目标语读者才能轻松地看懂译文。在中英文中有许多实体相同但隐喻不同的例子,比如“like a cat on hot bricks(热锅上的蚂蚁)”等。
上述的分析证明了不同文化中隐喻的异同极大地影响了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本文建议采取以下的翻译策略。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思维是在人类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如果外部环境和经验相同则形成的概念隐喻就会相同。对于概念隐喻而言,其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相同的源语言概念对应着相同的目标语概念。基于这一特点,译者可以使用直译的方法来达到原文和译文在形式和意义上的对等。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的人们在认知事物的过程中,采用的认知模式往往都是相同的,而人的认知模式则是通过隐喻来得到反映的,某种情况下即便是两种文化完全不同,应用的隐喻却是对等的。在此基础上,两种不同语言里的隐喻,不论是实体还是隐喻都是完全对等的。译者只需找出目标语言中相应的隐喻即可。例如“walls have ears(隔墙有耳)”等。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各国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紧密,这就必然会存在文化交融,使文化不断渗透和融合,所以,不同语言的隐喻会逐渐相互吸收和合并,例如“iron rice bowl(铁饭碗)”等。
如果源语概念不能在目标语相同的概念域找到相应的概念,译者需要在翻译的过程中对源语概念域进行加工,也就是说,译者需要添加或整理相关的解释,这样目标语读者才能准确无误地理解原文[3]。译者往往在多数情况下不可能在不同的语言中找到相同的喻体和实体,他们只需要找到目标语中与源语隐喻意思相同的表达方式即可。因为,即便这两方面相同,也不会存在完全相同的喻体和实体。例如“a lion in the way(拦路虎)”“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人以类聚, 物以群分)”“a swallow does not make a summer(独木不成林)”。
因为一个国家的发展背景、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都与隐喻存在紧密的联系,在某些情况下对等翻译可能导致隐喻的滥用。例如,一些人将中国谚语“情人眼里出西施”翻译为“beauty in lover's eye”。此译文看来很适当,但是对那些不了解三国文化的人来说,他们可能对“西施”一无所知,从而根本不会理解此隐喻的意思。译者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文化背景、语言结构等方面的影响,多数情况下不能按照上述方法来对隐喻进行翻译,所以就需要通过意译的方式来进行有效翻译。换言之,就是要舍弃源语中隐喻的形象,而仅仅保留其意义。在实践中选择什么翻译策略主要是依原文的类型而定。译者可以根据不同的文本类型在翻译隐喻时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方法。Lakoff曾提出隐喻思维是概念体系中跨概念域的映射过程。叔丁方也提出“隐喻是一种系统性的思维和表达思想的方式,这就是隐喻的概念”[4]。具体的事物和抽象的事物之间有相似之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其相似性来理解抽象的事物。认知语言学是源语概念和目的语概念两个认知域。人类的生活经验和外界的环境之间有相似之处,因此在此基础上产生了相同的隐喻表达。在不同文化背景中从相同的源语概念映射到不同的目标语概念上,相同的源语概念能映射出不同的目标语概念。例如,在中国,“狗”是一个侮辱性的词,这类的词语有“狗咬狗”“哈巴狗”等。而在西方国家,“狗”是努力工作、有本事和幸运的象征。译者必须在翻译时考虑隐喻的文化特征,这样译文才不会被目标语读者所误解。文化隐喻带有不同国家的文化印记,我们在翻译时必须处理好这些文化因素。
隐喻思维是人们具有的共同特征。对于人类而言,认识和了解世界的最好方法就是思维活动,而在这个过程中,建立在已有经验之上的思维方式就是隐喻,它可以说明两个概念或者是两种事物内在的联系。人类对大自然进行进一步了解的过程都是以现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不断探索未知事物。一旦我们掌握了未知事物和已知事物的相似点就能够对未知事物有深入的了解和认知。这是我们认知世界采用的基本方法。虽然英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但是英汉隐喻的基本模式反映了人类大脑思维的相似性。英汉隐喻具有的相同性较大程度降低了隐喻翻译的难度。每种语言中都会存在很多隐喻内容,而这些隐喻往往都有相似点。例如,在体现温顺一词的含义时,无论是中国人,还是英国人都会用绵羊来表达,钢铁表示坚强,大象表示巨大,老虎代表威猛。由此可见,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和不同事物具有的相似点是中英隐喻基本模式的必备条件,而这一必备条件则是由隐喻思维的本质所决定的。
在认知的过程中,人们对不同的事物有相似的认知,但这不是一直不变的,历史文化、时代背景、地域和民族的发展、地方风俗习惯以及时代前进的步伐等都会使人类有不同的直接经验,因此人们对事物的认知都会随之发生变化。正如人们对于“生活”这个抽象概念就会产生很多种理解:有的认为生活是一个舞台;有的认为生活是一场梦;有的认为生活是战场;有的认为生活是一次旅行。显然,从不同的视角,根据不同的经验,我们会发现生活和很多事物相似,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是多种多样的。1980年,认知语言学家提出了概念隐喻的理论,此理论指出隐喻既是语言现象也是认知活动,人们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和认知另一方面的知识和经验[5]。隐喻是人们用思维、行动来体现自身思想的一种基本方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抽象的事物进行认知时,往往会通过现实具体的事物来实现这一目的。通常情况下,这种方式被看作是“源概念”和“目标概念”两个概念域之间的映射。例如,“Life is carnival.(生活是狂欢)”。在这个句子中,传统修辞学上的“生活”是人们认知的对象,其概念是抽象的。在概念隐喻理论中被称作“源概念”。而传统修辞学上说的“狂欢”是相对具体的,认知语言学家称它作“目标概念”。在这两个概念域里,大家不难发现“生活”和“狂欢”的相似之处:它们都有开始和结束,都有快乐,只不过“狂欢”有着更多的快乐。这样我们就能对语言中的隐喻思维有更好的理解。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语言的使用取决于认知和经验,而现实又在文化因素的影响之下决定了认知和经验。通过认知可以反映出人类的思维[6]。隐喻作为语言现象和思维活动是人类在现实生活中对事物进行认知的一种结果。原始人具有的思维模式往往体现在“身体识别”上,也就是说把人体当作认知事物的一种判断依据,例如用山脚和山头等来指称山脉的不同部位;用树冠、树根来指称树木不同部位等。因为在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中隐喻思维是常用的一种方式,通过直译的方式不但不会引起读者的误解,同时还会将原文生动地展现出来,有助于吸引读者。而且每种语言都属于一个概念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会有大量的概念隐喻存在。所谓的概念隐喻是用传统的方式将源域的内部结构映射到目标域的外部结构中去。那么,概念体系中为何会存在大量隐喻?为何会有概念隐喻集合呢?答案可以从经验主义实体论哲学中找到。该哲学认为人类的认知都是体内认知,我们现有的概念隐喻是基于我们对事物的亲身体验,是由经验决定的。也就是说,概念隐喻是在我们的生活经验中逐渐形成的。在翻译隐喻的时候,你可以直截了当地翻译它们,否则你就得意译了。
隐喻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有很多文化特征。不同文化背景的隐喻有相似点,也有不同点。它们中的大多数是有特征可循的。对译者来说,对隐喻文化特征的深入了解是翻译文化隐喻的基本前提。根据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作者将隐喻的文化特征归为三大类[7]。人类生活在自然中,经验来自自然。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在相同的外部环境中有着相似的经验。这些相似的经验产生相似的隐喻表达,这就是隐喻的第一个文化特征。例如,英语的文化隐喻“fire on the fire”和中文的“火上浇油”是相似的。在现实生活中,不论是在讲英语的国家,还是讲中文的国家,往火里浇油,都会使火越烧越大。这个人所共知的概念域可用来映射“情况越来越糟”这一概念域。因此,在不同的语言文化中,相似的源概念域可以映射相似的目标概念域。人们把客观的事物映射为源概念域,人们不同的文化经验可以导致相同的源概念域映射为不同的目标概念域。相同的源概念域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由于特殊的文化因素也会映射不同的目标语概念域。而不同的源概念域有可能指向相同的目标语概念域。文化隐喻往往会受到国家、民族、地域、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产生不同的隐喻表达方式,在文化隐喻的翻译中,如何处理文化因素,特别是文化间的差异,是值得译者深思的。
在翻译文化隐喻的时候,译者可以从概念隐喻的文化特征着手,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表达的隐喻思维是在人类经验基础上形成的,所以相同的概念隐喻是由相同的经验产生的。结合概念隐喻的文化特征,译者可选择直译的方法来达到形式和意义的对等翻译。由于目标语文化背景的不同,在翻译成目标语时,如果原文源概念域在目标语概念域找不到相同的映射域,译者需要对源概念域进行相应的加工,即在直译后添加一段相关的注释以便目标语读者理解[8]。由于地理环境和文化环境、宗教信仰、价值观和其他一些因素的不同,相同的隐喻思维也会产生不同的隐喻表达方式。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应该以目标语文化已知的概念域来代替源语言概念域,这样做才能帮助目标读者理解该隐喻的意思。由于每个国家的文化因素不同,在文化隐喻的应用方面也会存在差异,所以,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难以在保留源隐喻形象的前提下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因此,译者只能通过意译的方式在不改变原文主题的基础上,将文化隐喻形象根据意义进行翻译而不是逐字逐字地直译,以此来帮助目标语读者理解原文的意思。例如,“吃人家嘴短”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隐喻的表达。如果我们坚持采用直译法,译文就会变得晦涩,难以理解。因此,在此使用意译更有助于读者理解原文的意思。隐喻和文化二者的关系体现在文化中包含隐喻的内容,而隐喻可以充分体现出内在的文化,但是由于受到历史文化和地域等方面的影响,会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不同的文化对隐喻的理解和翻译有着直接的、较大的影响。而采用意译的方法可以保证原文意思得到准确的表达,而其与直译存在的差别也在于意译不重视形式而是注重意思的翻译。其目的是保证原文中的意义可以得到体现。由于文化和认知的影响,所以意译是必不可少的一种翻译方法。
对于隐喻而言,认知语言学家不仅将其看作是语言现象,同时也将其看作对客观世界进行认知的一种思维方式。因为文化有多种文化特征,所以隐喻是文化交流的载体。然而,不同文化背景的隐喻有相似点和不同点,但更多的是有着自己区别于其他文化的浓郁的文化特征。在翻译文化隐喻的过程中,必须深入理解和认知隐喻文化特征,这样才能做好文化隐喻翻译。同时译者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需要从认知层面对隐喻中蕴含的文化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概念隐喻的特征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这样译文才能反映原文中蕴含的文化特征,才能被目标语读者接受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