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空间是对生产、生活、生态3 类空间的总称,是城乡空间尺度的主体要素。20 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骄人成绩,但也引发了诸如土地利用整体粗放、社会经济和环境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建设不断挤占乡村空间,与此同时也带来了生产空间布局混乱、生活空间扩张盲目、生态空间污染严峻等问题。“三生”空间错位与失衡,也使得依赖于“三生”空间的生产功能、生活功能、生态功能难以施展和致效。城市与乡村的边界逐渐模糊,“城乡共生共荣”演变成“城乡对立对峙”,生产空间主导生活空间,生活空间挤占生态空间,“三生”空间渗透性、协同性与包容性成为一纸空谈。
“三生”空间的本质关系应是共生共荣、彼此交融、不可分割。关于如何科学合理构建“三生”空间,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应面向整体发展目标,按照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匹配,以及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生态系统相平衡的原则进行科学布局。在此基础上,也要根据环境、人口、土地、经济及社会承载力等“阈值”来布局“三生”空间,以调整城乡空间结构,规范空间开发秩序,提升空间利用质量,实现城乡健康发展。
首先,合理规划,“三生”协同。合理规划“三生”空间,首先要厘清三者之间的交互和差异。对于生产空间而言,其作为生产经营活动的场所,其功能以承载农业生产及服务为主,因此其配置核心应是地尽其利、地尽其用;对于生活空间而言,其与承载和保障人居有关,功能以居住、工作、休闲、娱乐为主,其配置核心是安全便捷、舒适友好;对于生态空间而言,其作为前两者的发展前提,是生产、生活的初始源泉,其配置核心是敬畏自然、尊重自然。
其次,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对于城市和乡村而言,“三生”空间的主要差异体现在功能耦合性上。乡村“三生”空间的界限较为模糊,耦合度较高,而城市的“三生”空间界限比较明显,耦合度较低。因此,城乡“三生”空间布局要突出重点、分类实施。如,对于河南、山东等农业大省而言,其乡村多以种植业为主,因此需要布局同种植业相适应的生活空间。此外,整体建设还需要有序推进、渐进发展,分层次、分步骤地对“三生”空间进行改造,防止“一刀切”的建设规划,防止无序拆迁和盲目建设。
再次,保护生态,突出特色。城乡规划对“三生”空间的布局必须首先秉持“生态优先”的理念和“自然无为”的哲思。尤其是乡村规划,其作为生态空间的主要场域,其生态系统囊括了气候、地貌、水系、山脉、植被等因子。这些因子“牵一发而动全身”,共同构成乡村风貌的基础底图。因此,在对乡村“三生”空间进行布局时,需要保持原生态完整性和真实性,协调图底关系。此外,在以自然为底色的前提下,还要注重区域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多元交融,对城乡的发展形态、设施建筑、场所环境和文化根脉进行充分挖掘和提炼,重视挖掘无形资源,营造出本土特色风情的宜居空间,避免千篇一律,审美疲劳。
最后,以人为本,群众参与。城乡规划的本质是服务民众,应强调群众的主体地位。因此,城乡的“三生”空间布局必须凝聚群众智慧,变群众“被动适应”为“主动参与”,加强同群众沟通协商,耐心倾听民声民言,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三生”空间布局的规划、提议、执行、监督之中,以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为指向,提高“三生”空间布局的理论可行性与实际可操作性。
“三生”空间布局并非强调生产、生活、生态某一方面,而是重视三者间的有机协同。因此,在进行“三生”空间布局思考时,必须着力探索先进的城乡空间管理手段,确保城乡分工清晰、空间管理适宜。此外,要切实考量农村居民的切身利益,将生态优势、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展现乡村的崭新风貌。
对于上述城乡规划建设以及从实践中凝练的“三生”空间布局思想,经清华大学出版社于2020年7月出版的《城乡规划优秀学生作品集》一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案例展示和理论分析。该书收录了西南民族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专业的部分优秀作品,分为居住区规划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综合规划、乡村规划设计、城市设计、城乡社会综合调查研究、毕业设计、教学改革八大板块。该书不仅展示了学生学习成果及规划思想,也包含了老师们对于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方法的系统梳理和总结。该作品对于指导城乡规划实践、优化土地资源开发、促进“三生”空间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其对城乡“三生”空间布局的深入研究,也将助力城乡空间合理规划,为乡村建设营造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舒适宜居的生活空间、山朗水清的生态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