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业生态思想对绿色发展的启示*

2023-01-09 04:00刘北桦唐志强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2年7期
关键词:绿色生态传统

刘北桦,唐志强

(中国农业博物馆,北京 100125)

0 引言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耕耘畜养绵延了几千年。年复一年的春种夏耘,秋收冬藏,不仅养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而且创造了辉煌的农耕文明。中国传统农业之所以能够实现几千年的持续发展,是由于古代先民在生产实践中注重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步形成以“天人合一”为基本理念,“三才”“三宜”和相生相克思想、物质循环利用、资源的保护和适度利用等传统生态思想始终贯穿于农业生产实践,并在农耕文明的延续中不断深化发展,成为中华农耕文明长盛不衰的内在思想基因,代代相传,历久弥新。这是中华农耕文明长盛不衰的内在原因和思想基础。

人类进入现代文明以后,工业化进程中农业生产逐渐增加农业机械、化肥、农药等投入品,现代工具带来劳动生产率成倍提升,与此同时也使得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生态模式被打破;人们在一味追求农产品产量同时,逐渐忽略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基本法则。农业是与自然生态联系最紧密的产业,它依赖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又反过来直接影响自然环境。因此,现代农业必须继承传统农业的生态思想,解决好在使用现代投入品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生态环保、生产废弃物的循环利用。

1 继承“三才”思想,树立农业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和谐发展的新理念

“三才”思想是中国传统农学的核心和灵魂,中国传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全部思想和实践,都是从“三才”思想中派生出来的。在“三才”理论中,“人”既不是大自然(“天”与“地”)的奴隶,也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而是“赞天地之化育”的参与者和调控者,人和自然不是对抗的关系,而是协调的关系。战国晚期《吕氏春秋•审时》:“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在这里,“稼”指农作物。“天”和“地”分别指自然界的气候和土壤、地形等,它们共同构成农业生产中的环境条件。而人则是农业生产中的主体。这一论断是对农业生产中农作物(或农业生物)与自然环境和人类劳动之间关系的一种概括,指出了农业发展离不开天、地、人的共同作用。《吕氏春秋》之后,两千多年来的历代农书,无不以“三才”理论为其指导思想和立论依据[1]。在“三才”论的指导下,中国先民在长期的农业实践中,形成了不同于西方的农业生态保护制度、生态经营模式和生态生产技术措施,能够最大限度地协调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能够很好地协调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这一对矛盾,对当代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传承农业“三才”思想,就要在三个方面加强弘扬与创新。

一是要强化天、地、人之间和谐统一的思想。工业文明对自然进行毫无节制地攫取资源,不顾环境承载能力,造成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并爆发了人类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生态危机。近代历史的深刻教训表明,人作为自然之子,在寻求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要对自然保持必要的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在发展决策中把自然规律作为认真衡量的要素,主动遵循、积极契合。具体到农业来说,农业生产必须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顺应自然规律,维护生物多样性,才能建设美丽田园。

二是要倡导大农业观、大循环观和大资源观。首先,要树立“大资源”的理念,把人、地、产、景、文都视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其次,要倡导天、地、人三位一体的“大农业”观,推进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以“万物并育”为主要特点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2];其三,利用物质之间相生相克原理和有机物质循环理论,来解决农业废弃物问题;其四,树立大环境观,把山、水、林、湖、草、沙作为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进行系统、全面、整体研究。

三是促进农业生产与社会经济的协同发展。推进绿色发展,就是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树立起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坚持把绿色发展作为基本途径,将绿色发展导向贯彻乡村振兴发展全过程,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和谐的绿色发展之路。

2 继承“三宜”思想,因时、因地、因物创造灵活多样的生态农业技术体系

“三宜”即“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物制宜”,其主要内涵就是农业生产必须根据天时、地利的变化和农业生物生长发育的规律,采取相应的措施。这种协调生物与环境关系的“三宜”原则,深刻地揭示了生态环境方面的内容,构成我国古代朴素的生态学思想体系,也是我国生态农业的重要理论基础[3]。西汉《氾胜之书》中说:“得时之和,适地之宜,田虽薄恶,收可亩十石”。提出“趋时,和土,务粪泽”的原则。强调农业生产的特殊性,要按照天时、地利和农作物三者的不同特征,采取行之有效、各自相宜的生产技术[4]。北魏大农学家贾思勰在其《齐民要术》中概括农业管理的指导思想是“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明代农学家马一龙对“三宜”作了较为全面、科学的说明:“合天时、地脉、物性之宜,而无所差失,则事半而功倍。”从理性上阐明了“三宜”的内容及其辩证关系。明末徐光启《农政全书》是在“三宜”思想基础上写成的,贯穿着以“风土驯化”为核心的理论。清末杨屾在《知本提纲》中有:“若能提纲擎要,通变达理,相土而因乎地利,观候而乘乎天时,虽云耕道之大,实有过半之思。”即农者若能提纲挈领地抓住“三宜”原则,充分利用天、时、地的有利因素,就得到了农业生产的要领。以下分因时、因地、因物三个方面进行分别诠释。

一是顺应天时,因时制宜。我国传统农业十分重视农业生产的时间节律性,形成“因时”“趋时”“顺时”“不违农时”的生态农学思想,要求人们不误农时。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构建生态农业技术体系,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时宜”。只有顺应天时、因时制宜,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根据农作物播种、管理、成熟期的时间差以及不同地区农机发展不平衡的态势,组织开展跨区域机械作业,从南向北逐一推进机耕、机播、机收,解决了小规模农户经营和农业机械大生产之间矛盾,已成为我国“三夏”“三秋”时节的主要农业生产方式。

二是以田为本,因地制宜。先民认识到不同的地质条件有不同的土壤,在不同的土壤中农作物的耕作和管理也不同,在“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观念指导下,形成了一整套因地制宜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有利于土地养分平衡的耕作制度和田间管理技术。为建设生态农业提供了宝贵农耕文明遗产。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因地制宜思想立足各地资源禀赋、生态条件和环境容量,制定符合自然界作物生长规律的农物区域布局,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坚持因地制宜,分区施策,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建立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农业生产新格局;同时,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准,构建农业农村空间布局体系,规范农业农村发展空间秩序,推动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新农村发展新格局。

三是因物制宜,和谐共生。中国传统农业中的耕作制度、种植结构以及各类地方品种的形成,是先民在成千上万年的实践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是适应各地自然条件的产物。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根据各区域发展的分异规律,按区内相似性和区际差异性,对全国各地进行科学分区划片,从而达到充分、合理、高效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实现合理的农业地域分工,因地制宜、分区分类规划指导和组织农业生产的目的,现已形成的粮食主产区、重要农产品产区、特色农产品产区等作物生产布局,成为因地制宜的典范。从因物制宜的思想出发,当现代科学技术找出某种作物的特性,然后利用其特性,可通过人工干预,促使作物生长。如人们用保暖、加温、透光、避光等手段和相应的农业技术措施,促进作物提前开花,就是通过建立人工环境去改变微环境,更好地满足植物生长的条件,提高农产品生产的可控性和防灾、稳产、高产的能力和水平,将传统的“靠天吃饭”的农业,打造成规模规范、立体集约、生态环保、自动可控的有机“生态型农业”。

总之,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要推进绿色发展,在发展模式的选择上应遵循“三宜”原则,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创造多种生态农业技术类型,形成因时、因地、因物的、灵活多样的生态农业技术体系。

3 继承精耕细作传统,建立高效、循环、平衡的现代农业生态系统

精耕细作以“三才”理论为指导,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为总目标,利用农业生物与环境条件之间、各种农业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形成多物种共栖、多层次配置和多级质能循环转化的一套完整的技术体系。精耕细作技术体系大致可概括为深耕、细耙、合理密植、保墒管水、多肥多锄等。如除草保墒的中耕技术,《齐民要术·种谷》中有“锄者非止除草,乃地熟而实多,糠薄,米息。锄得十遍,便得八米也”。意思是除草保墒产量能大为提高。精耕细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打下深深的烙印,支撑了中华文明的发展,也是中华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的重要原因。世界人口总是不断增加,而耕地却不可能无限的开垦,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仍然要继承发扬精耕细作传统。

一是建立农业生物防控系统。古代的精耕细作技术体系,在土壤耕作、土壤改良、作物栽培、肥料积制利用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都有相当完备的技术。在作物栽培方面,古代的间作、套种、轮作以及复种,都是通过寻求多样生物之间的最佳生态关系,实现生物互利作用的最大化,生物互害作用的最小化。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古人使用狼猄蚁防治柑橘害虫、青蛙治虫、养鸭治蝗、鸟类捕虫进行生物防治,采用植物性杀虫剂杀灭害虫,利用溲种法(种子包衣技术)防病抗旱等措施降低虫害危害。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充分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科学的方法,采用科学的作物种类组合布局、轮作复种、间作套种、合理密植等措施,配套相应的农机装备;协调农业生态系统中农作物与农作物之间的生态关系,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融为一体。

二是促进精耕细作与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的耦合。中国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是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属于劳动集约农业。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不断地改进农业机械,推进农业机械化与精耕细作技术的结合。目前,我国已经是制造业大国,正在迈向制造业强国,我国农业也已进入到现代化初级阶段,特别需要把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有机结合,以现代科学来改造传统农业技术,实现精耕细作优良传统与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的耦合,并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推动下,进行集约化经营,稳步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5]。

三是维护农业生态平衡。精耕细作技术体系注重农业生态系统中光、热、水、气、土壤、肥料与农作物生长发育之间,农作物与农作物之间的组合搭配、协调统一;注重农业生产的整体性,更加注重适应和利用农业生物、自然环境等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注重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物质循环和综合利用;这符合农业生产的本性,代表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现代农业应继承精耕细作这一传统,根据各地自然资源的特点和不同生物的特性,采用一系列适应和改善农业环境、提高农业生物的技术措施,循环利用自然资源、生物资源,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建立农业生态平衡系统,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

4 继承养地用地传统,农牧结合,废物利用,保障农田生态系统的永续利用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生产资料,为人类提供基本食物来源。“地可使肥,又可使棘”,讲的是农业土壤既有可能越种越肥,也有可能越种越瘦,关键在于人们能否正确处理用地与养地的关系,这是人们对“地”本质属性深刻认识的理论诠释。南宋陈旉的“地力常新”理论认为开垦的土地只要使用得当,不仅不会衰败,反而会“益精熟肥美,其力当常新壮”。

在我国传统农学中,养地的主要靠施肥,但并不限于施肥,有着不少可资借鉴的好经验。首先,废物利用,多粪肥田。肥料的制作与利用是保证农业生产和收成的重要措施。谚语:“庄稼一朵花,全靠肥当家”。《王祯农书》说:“夫扫除之秽,腐朽之物,人视之而轻忽,田得之而膏泽,唯务本者知之,所谓惜粪如惜金也。故能变恶为美,种少收多”。这就是所谓“变臭为奇,化恶为美”“化废为宝”。其二,农畜配套,种养结合。我国自古就有农畜结合的传统,在牧区以牛、羊、马、驼等草食家畜为主,牧农结合。在农区以农为主,农畜结合,通过动、植物的生理机能将其转化为自身生长营养物质,形成了相互循环的生物链,在种养之间形成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其三,休闲轮作,间作套种。通过休耕轮作让土地得到休息并补充养分,利用作物间差异性进行间套作,提高土地利用率。其四,互生共养,相生相克。先民巧妙利用动植物的共生互养关系,发明了稻鱼共生、桑基鱼塘等技术,建立合理的人工生态农业。现代农业生产应继承传统农业的养地用地经验。

一是农畜结合,多粪肥田。国家提出大力推行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实行“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的循环经济模式,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理念,打通种养结合发展的通道,推动农业生产由“资源—产品—废弃物”线性经济向“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循环经济转变,就是以形成粮饲兼顾、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新型农业结构为目标的积极举措。

二是稻鱼共生,田塘结合。近年来,全国各地稻田养鱼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措施精细化程度日益提高,取得了“三节三增”的经济效益,即节约耕地、节约肥料、节约用工、节省农药、增产粮食、增产鲜鱼、增加收入,还具有增加有效蓄水、除虫灭害防病、促进生态环境优化等生态效益。

三是轮作间作套种,养用结合。作物轮作导致土壤轮耕,施行作物轮作与土壤轮耕的有机结合,实现用地养地的结合和循环,从而优化了作物群体之间以及作物与土壤之间的生态关系。作物套种是根据植物层片结构及性状特点,把用地作物和养地作物的相互结合,使间混套作的作物达到了早种与晚种,高秆与矮秆,深根与浅根,喜阳与耐阴等多种结构错综复杂的组合,充分利用自然空间,而取得最大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四是废物再生,有机循环。传统农业系统内物质循环是一种内循环。在现代农业中,我们要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来实现农业的循环发展,就是将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与加工业有机联系的综合经营方式,其核心是有机废弃物再生利用。通过发展循环农业,使农业发展从过去主要依靠增加资源要素投入转到主要依靠创新驱动上来。

5 继承御欲节用传统,节制开发,合理利用,推动生态可持续发展

我国先民遵循“取之有时,用之有节”的“爱物”原则,保持生物资源的持续存在和永续利用。周代还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环境保护和管理机构,设置了“山虞”(掌管山林)、“泽虞”(掌管湖沼)、“林衡”(掌管森林)、“川衡”(掌管川泽)等机构,较好地保护了当时的动植物资源[6]。与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思想认识相呼应,公元前1150年,西周文王颁布的《伐崇令》就规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这是现今所知道的世界上最早的保护自然资源的法令,以后各代相习成俗。《荀子·王制》已经把保护生态环境、永续利用生物资源,贯彻到了对君王威德的政治制度中。此后,历朝历代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和法规有所增益,体现着节制开发、有序利用、保护生态的思想。目前推进绿色发展应继承取之以时、取之有度的节用思想。

一是以时禁伐,保护自然资源。现代人过度开发自然资源,长期透支,使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越来越接近极限;为此,国家通过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大规模开展退耕还林还草,努力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修复草原和湿地生态系统,治理荒漠生态系统,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积极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努力让更多的民众了解到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知识,对野生动植物进行有效地监督管理,已经取得明显成效。

二是节制开发,合理利用。与“节用”相联系的是“御欲”。自然界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但是不能满足人类的贪欲。要遏制自然环境恶化和自然资源枯竭就必须记取“节用御欲”的古训,把土地过度开发的强度降下来,节约稀缺的水资源、土地资源。在禁止大规模开发耕地,对城市建设用地实行最严格限制制度,同时开展农业生产用水制度改革,通过收取水费,鼓励农民节水。2021年国家在长江的“一江两湖七河”开启十年禁渔,这是有百利无一害的利国利民的好事,是继承中华农耕“节制开发”思想的真实写照。

6 弘扬生态文化传统,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新农村

中国的生态文化传统是在五千年的农业文明的生态实践中逐渐发展和成熟的。新石器时期,祖先的原始崇拜体现了自然至上的生态观。常以图腾崇拜的形式保护某种动物或植物,以自然崇拜保护所谓的神山、神林,不敢破坏生态,害怕遭到神的报复。在此背景下孕育和发展的儒、道、释“三教”的生态思想,它们都强调天道、地道、人道的相通和谐,共同构成了中国古典士大夫的处世和哲学基础,也对中国的古典文化以及当今的中国人的习俗传统等构成了持久的影响。在“三教”的浸淫下,其所倡导的生态文化浸润到我国农耕传统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7]。当世界面对越来越严峻的环境问题时,传统生态思想,为当代人实现绿色化生活方式、建设精神家园、实现诗意栖居提供良方。

一是绿色生产,产业兴旺。现代农业必须走绿色发展之路,农业不仅要生产出安全的农产品,还要对农业的自然生态系统加以保护和合理利用,要摒弃过去以要素投入为主的粗放型发展道路。应借鉴传统农业的循环发展理念,秉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原则,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努力构建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与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农业发展新格局,以最小的投入、最佳的生态环境、产出最好的收益,满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

二是生态宜居,留住乡愁。我国先民以朴素的生态观,顺应自然、尊重自然,根据地理条件,精心选择,不断改进和完善技术和方法,创造了大量与气候地理环境相适应、相协调的人居建筑形态,充满了先民与自然相处的智慧。建设新农村,需要继承低碳简朴的生态文化,遵循着自然的生态规律,寻求与自然的高度融合,以系统观的生态手段解决生产生活问题,打造生态宜居的田园风光,让村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三是传承农耕文化,建设文明乡村。生态文明的建设,实质上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人与自然良好关系的建立和维护,关键在于人对文化的选择。来自世代传承的农耕文化的乡村习俗、乡规民约和民间禁忌等,在传统社会中对人们的生活发挥着规范与制约作用。我们要积极弘扬中华优秀农耕文化,养成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行为和习惯,提高自觉遵守法规的素养,珍爱自然、追求勤俭节约、低碳文明的健康生活方式,培育绿色简约生活新风尚。把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重建乡村的人文系统,使人们从受法规约束变成自觉保护自然行动,实现家庭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

7 讨论与建议

新时代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要深入研究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从传统农业生态思想中寻求先人智慧和前车之鉴,遵循“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法则,突破绿色发展关键技术,建立健全农业绿色发展制度体系,保护农业文化遗产,自觉以绿色发展之路振兴乡村,努力实现农村美、农民富、农业强。为此,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华农耕文化及其生态智慧,从政策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和引领倡导,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运用传统农业生态思想,加快研发农业绿色技术。按照尊重自然规律、物质循环与相生相克等思想意识,运用现代生物技术、装备技术、信息技术等,把古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所创造的间作套种、种养结合、生物防治等传统农业生态技术模式应用到当代农业生产实践中去,并与当代农业技术装备的耦合,赋予新的形式和现代技术集成,助力乡村产业振兴[8]。

二是传承系统观、整体观,健全农业绿色发展法律体系。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尽快清理各类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健全农业绿色发展法律体系。特别是对于现行的法律法规与农业绿色发展不相适应的内容和条款,应尽快进行梳理和修订。

三是深度挖掘传统农业生态思想价值,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历史借鉴。组织农史、农艺等方面的专业人士,深度挖掘传统农业生态思想价值,召开专题研讨会、论坛,组织学术研究评奖活动等,提升研究的整体水平,转化研究成果,不断丰富农业绿色发展理论体系,为现代农业走绿色发展之路提供理论与实践借鉴。唤醒全社会保护传承农耕文化意识,形成保护传承农耕文化的自觉行动,以绿色发发展为引领乡村振兴。

四是留住农耕文化载体,为绿色发展保留文化基因。政府应拿出专项资金保护好文化遗产地的生产系统、生态村落、重要见证物以及传统生态实践经验丰富的传承人,挖掘农耕文化特色、民俗风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文化内涵,通过传帮带使传统生态基因代代相承,让农业文化遗产焕发新的生机,有力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猜你喜欢
绿色生态传统
绿色低碳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生态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