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钢 范玲俐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
立德树人理念下,高职院校要通过课程思政,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的格局,不仅要让学生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水平,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还应重视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促使高职学生更好地满足职业岗位发展需要。高职院校在开展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时,需要根据自身教育特点,结合专业课程实际,探索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实施路径,利用课堂教学,促使各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发挥课程之间的协同效应,进一步提高专业课程思政的育人成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专业课程思政是一种专业课程观念,是指所有课程都要发挥思政教育作用,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思政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在传授专业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价值引领,将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最大化地发挥出来,推动专业课程与思政理论课程相结合,形成协同效应,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专业课程思政是通过专业课与思政课的融合,形成全面育人格局,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1]。
专业课程思政主要有教育理念、课程育人和专业教师三大核心要素。其一,教育理念是本质要求。专业课程思政是一种专业课程教学手段,是教育理念的创新,要求专业课程教学应当具备知识传授、技能提升、素质培养的功能,需要将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提高专业课程教学的育人功能。其二,课程育人是根本宗旨。专业课程思政要求专业课程教育要发挥育人功能,在教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挖掘课程内容中的思政资源,运用合理的方法,将这些思政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之中,凸显课程育人功能,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提高思想道德品质。其三,专业教师是主体力量。专业课程思政体现了立德树人理念下的教学改革要求,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既要注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传授,又要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价值引领。因此,专业教师要增强思政育人意识,主动承担起思政育人的职责,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思想价值引领,将专业课程的隐性教育作用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包括经管法类、文史类、医学类等,这些专业课程是培养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课程,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首先,专业课程内容偏重实践性和实用性。高职院校以向社会输送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课程教学注重实践。一般情况下,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根据岗位职业进行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与相应岗位的工作任务、流程等密切相关,这些专业课程内容中包含了职业岗位相关知识与技能,与实际生产生活关联密切,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2]。其次,专业课程教学侧重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以专业知识传授与职业技能培养为任务,整个教学过程很少会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素养教育等方面的内容。思政教育并不仅仅是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任务,也应当充分发挥其他课程的隐性思政教育功能。但是实际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隐性思政教育缺失的现象,缺乏对学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因此,为了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隐性思政教育功能,高职院校应当积极开展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
国家教育部对课程思政内容提出了明确要求,课程思政教育内容应当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专业课程思政是将这些思政教育内容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立德树人理念下,高职院校应当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促使专业课程教学既要培养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又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精神等。专业课程思政要求深入挖掘专业课程内容中的思政元素,促进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协同,对高职院校专业教学改革有一定的推动作用[3]。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中,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是相互促进的,专业课程为课程思政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学科基础,课程思政依托专业课程体系,将会更具实效性和感染力。因此,专业课程思政是推进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改革创新的需要,能够为专业课程建设提供动力支持。
课堂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不管是专业课程,还是思政课程,都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但是高职院校实施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能够将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优势发挥出来,形成协同效应,显著提高育人成效,让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得到全面提升。高职院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任务,更好地提高育人成效,应当重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深入发掘专业课程内容中的思政资源,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渗透思政内容,促使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同时,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师应当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探索切实可行的教育方式,主动承担起专业课程思政育人任务,不断提升高职院校的育人成效。
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理念,专业课程思政要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将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消除二者脱节的状况。因此,高职专业课教师应当及时更新教学观念,根据专业课程内容,从专业知识中挖掘出思政元素,比如道德法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4]。同时,根据专业课程特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学生提供所需的知识内容,促进学生更好的成长与发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专业课教师应当把核心价值观与传统优秀文化渗透到专业教学中,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将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在高职教育教育中,明确目标定位是开展专业课程的前提,能够起到引领教育的作用。高职院校在制订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时,应当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思政教育工作规律,结合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根据专业课程特点加以明确,并且将这一目标纳入到思政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中。在制定出科学的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之后,要根据实际情况将其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细化人才培养方案,保障课程思政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在师生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并且将其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专业知识传授、专业技能培养与思政育人的统一。
高职院校编制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当把思政、传统文化等课程融入其中。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人才培养模式还是传统院校的模式。新时期高职院校应当根据校情学情修订并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具有院校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在编制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需要结合人才培养目标,融入思政素养等教育内容,合理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将思政教育、专业课程内容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等有机结合,面向全体高职学生进行专业素质教学。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还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标准,适当引入思政教育,为教师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必要指导。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课程标准主要有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主要任务等,是提高教学成效的依据。在课程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当根据专业课程特征,结合学情和思政教育内容,不断整合专业课程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形成以思政教育为创新的课程教学体系。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课程较多,专业不同课程不同,思政教育内容融入点也是不同的[5]。因此,开展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时,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隐性思政教育功能,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高职院校实施专业课程思政时,需要专业课教师重新审视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将思政教育融入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环节中,促进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实施。在融入思政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有爱国、敬业等,职业素养有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精神等。在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当按照教学要求,将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提炼出来,并且进行梳理与归类,寻求思政教育的融入点,从整体上规划并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生成科学的课程教案,促使专业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巧妙融合。另外,专业课教师要将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教学方式有机结合起来。教学方法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有重要影响,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可以将专业课程知识与思政教育内容深度融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专业课程思政有效运行提供保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运用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比如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活动中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提高人才培养效果,从而高质量完成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目标。除此之外,专业课教师还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将新媒体新技术融入到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中,提高课程的吸引力,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程教学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专业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高效实现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在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想高质量的完成教学目标,需要高职院校、教育管理部门以及教师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对于院校和教师来说,对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应当构建建立合理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为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有效实施提供有力保障。一方面,要对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进行客观评价。既要考核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又要考核专业课程思政中的育人效果。高职院校应当根据学情制定合理的考核标准,运用科学的考核方法,从专业角度、价值角度等方面对专业课程思政实施情况进行考核与评价,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全面反映出来,促使院校领导正确认识到的课程实施状况,为后续的课程教学调整提供参考,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培养教师的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定期组织教研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为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提供交流机会,在交流和探讨中学习到科学的教学方法。此外,还可以围绕专业课程思政开展专题讲座,让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强的教师分享教学经验,或者组织公开示范课,让教师可以互相学习,不断提高院校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
专业教师在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感染学生。如果专业教师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拥有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那么也会感染身边的学生,促使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首先,在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中,教师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思政教学能力,保障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的有效实施。同时,专业教师要主动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传播正能量信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进行价值引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其次,专业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为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优良条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自信和亲和力,用良好的状态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崇拜和信服,期待得到教师的肯定与夸赞,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和技能。再次,专业驾驶还应具备较好的应变能力和教学业务能力,保障专业课程思政的有效执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具有较强的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比如,当学生在课堂上不注意听讲时,教师可以采取提问的方法与学生互动,对学生进行及时引导和教导。但是语言表达要亲切幽默,既要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使专业知识、情感交流的统一。
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实施与落实,是教师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突发状况,遭遇一些难题,这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师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和思想政治素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同时还需要专业教师坚定信念,主动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的动态,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让学生扎实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综上所述,专业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巧妙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在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职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是相互促进的关系,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师应当深入挖掘专业课程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将思政教育贯穿于专业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不断提高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成效,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思想政治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是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必需,因此,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更新教学观念,明确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目标,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科学合理的课程标准,重构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保障专业课程思政高效运行,建立健全专业思政教学考核和激励机制,保障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等,将专业课程思政真正落实到位,不断提高专业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