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视角下的闽北明清古民居建筑文化特征

2023-01-08 20:05武夷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
建筑与文化 2022年2期
关键词:闽北古民居营造

文/田 丹 武夷学院艺术学院 副教授

引言

“文化是一个价值系统,是一个民族求生存过程中累积下来的。乡土建筑蕴有高度的功能性,实因常年智慧累积之结果。”[1]闽北是对福建北部南平所辖行政区域的俗称,作为福建文明开发最早的地区,自汉代建县开始,一直是福建与中原互通有无的重地。闽北生态环境极佳,山川纵横、溪流绵延。闽北人民沿着武夷山脉,将家园建造在山间盆地和谷地之间,形成分布有序的大小村落。其中最为耀眼的是古村落中承载着历史文脉,特色鲜明的明清古民居建筑。闽北本土深厚的文化积淀以及多次移民迁徙和商贸往来,成就了该地域多元、包容的文化特征。闽越文化、中原文化、以及闽浙赣皖邻界四省文化交融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古村落的选址、建筑布局、建筑装饰、建筑色彩和营造技艺中,其中折射出的是闽北先民的生存智慧和审美品格。

1 “看山、得水”的选址文化

中国的风水理论是自然环境因素内化为文化价值系统的典型案例。“地灵则人杰,宅吉即人荣。”[2]村落的选址必须要符合两个条件:一是有利于生存;二是有利于发展。对于山区的人民,山脉、水系必然是村落选址、规划首要考虑的因素。清代汪志伊所著《堪舆泄密》中记载古人选址看山依据:“外山环抱者,风无所入,而内气聚。”意即有山环抱挡风聚气,有利于形成温暖适宜的地方小气候。古人认为聚气即聚财,气散则财散。而且山体阳面光照好,通风好,阴湿温邪不易侵入,决定了古人居所选址“负阴抱阳”的观念。充足的水源保障了农田的灌溉、水路的交通,并形成天然的军事防御屏障。在好山好水的滋养下,才有了例如武夷山人“东笋、西鱼、南茶、北米”①的富庶生活。

古村落的选址最主要的依据是风水理论,河图、洛书、八卦、五行等易学是村民们信赖的风水理论基础。而在被儒道文化滋养千年的闽北,风水理论是不可能脱离儒学和道家思想的。比如风水学说最看中的选址通则——“背山面水”就是与儒家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道家的“上善若水,上德若谷”所反映的审美观念相契合。在这样的观念下,理想的村落与宅院选址为——坐北朝南、阳光充足;背倚山丘、前有对景、侧环丘陵;或背山面水,或临水而建。在被溪流冲击出的平原和盆地里,坐落着闽北较大规模的村落,成为倚托大山大河的一方乐土。武夷山下梅村、城村古村落、五夫古镇、曹墩村都是极具代表性的古村落。

建于山环水抱中的朱熹故里——五夫镇就是背山面水选址的经典案例。古村落被营盘岗、狮子山、屏山、鸡鸣山、笔架山、帽山六座山峰簇拥环抱,两条河流——籍溪与潭溪在村前奔流交汇。背靠的山岭阻挡了冬季寒风对村落的侵袭,夏季山坳内聚集云气,保证了村落享受充足的雨量,村民可以享受到四季宜人的小气候。临水而建的选址案例如武夷山市的下梅村。古村落位于梅溪下游冲积盆地内,700 多座明清古民居以当溪为中轴向两侧延展排布,两岸街市临水而建,民居聚落背后是广袤的农田,农田边际的层层山体形成的天然屏障,仿佛列队的卫士守卫着一方平安。

2 重亲睦邻的布局文化

闽北先民极为注重血缘宗亲。村民们对于自己的宗族支系都非常清晰。宗祠和祖庙作为家族议事决策、隆礼报本的重要场所,其选址自然也极被重视。宗祠与祖庙常建造于村落的交通要道或风水极佳的山脊高处。支祠则以宗祠、祖庙为中心向外布局。房祠和支祠间以窄巷相通,宽大的巷子通向其他宗祠。

而古民居内部遵循“以中为尊”的空间布局观念。相对宽敞的厅堂作为公共礼仪和祭祀活动的重要场所,处于住宅中最为中心和外部的位置。方便迎来送往,也规避客人进入后院家中女眷居住空间。其他房间依据居住人的身份、辈分依次布局,尊卑有等、长幼有序,依次向纵深和两侧延展布局。建筑单体布局突出体现儒家中庸、端正的审美传统。

由于地处山区,古民居建筑多依山就势,室内进进升高、室外山墙叠落。无论是组合型 的大型宗祠、前后多进型的中型建筑、还是基本型的小型住宅 最后一进总是两层楼房。楼下会客,楼上读书、休息,动静分区明确,空间利用合理。建筑平面布局中体现“以和为贵”的思想,闽北古民居层层叠落的马头墙,一方面丰富建筑层次、与层峦叠嶂相互呼应,尽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理念,更重要的是闽北古建筑内部均为木质结构,一旦火患,很容易迅速蔓延,高高的马头墙正是起到阻隔火源、避免殃及邻里的作用[3]。

在闽北最能体现睦邻友好的一处古迹是武夷山下梅村的达理巷。达理巷的名字来源于一段感人的历史。下梅村首富邹氏预在方氏参军第南面建立豪宅,按照建筑规划,两户人家的后墙紧贴在一起,双方都无法再开后门,为此两家多次争吵。后来方氏家族主人牺牲在新疆伊犁的战场,导致家中生活陷入困顿。邹氏不计前嫌,出钱帮助方氏渡过难关,致使方氏十分感激,马上提出将后墙缩进,而邹氏则主动承担了修建两墙之间巷子的全部费用。有了这条巷子,两家的后门自然都开通了,方氏与邹氏成为友好邻居。两家为了教育子孙后代铭记这段历史,将巷子取名“达理巷”,教育子孙做事要通情达理,注重邻里和睦、人际和谐。

3 古今融通的营造技艺

闽浙赣皖四省相邻,在文化的互通交流下建筑样式与营造体系亦相互借鉴。闽北明清古建筑工匠的营造技艺多来自江西赣东地区,比如武夷山下梅作为“万里茶路”的起点,茶贸易吸引大批江西人涌入从事商业活动,其中就不乏大批营造工匠。闽北明清古民居大木构架处理方式与营造语汇也多与赣东地区相近。据闽北古民居营造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毛景荣介绍,他的技艺就师从江西贵溪师傅。毛师傅公布的师承营造口诀:“金柱对偶,三川撞水脑,大顺压二顺,楼层压一川,挑不离顺。”将大木构架中川枋、顺枋等联接构件的严整的力学传递关系以最精炼的语句道出,这对保证梁架结构稳定性非常重要[4]。事实上,闽北从明清时期开始一直到20 世纪50 年代以前都与江西的南丰、黎川、铅山、贵溪等地保持着密切的往来,很多明清古民居就出自江西工匠之手。

周边文化对闽北营造技艺的影响,还包括浙南文化。从宋代开始,浙南与闽北山区发生多次移民互迁。20 世纪70 年代后又有大批的温州移民迁入闽北。浙闽文化的融通交流自然体现在乡土建筑营造技术、营造习俗、尺系尺法等方面。例如在营造尺的种类上,鲁班尺、玄女尺、五尺、丈杆工具的共用;27.8cm 浙尺与30.0 cm 闽尺尺系的交叉混用[5]。

除了建筑文化的交融,闽北的匠习与手风与宋代《营造法式》中的工艺也十分契合,体现了古代工匠营造智慧的传承延续。比如榫卯工艺中,闽北地区广泛采用的“大头小头挂榫”和用于柱子墩接的内挂作法,就分别是对《营造法式》载录的“回肩直榫”与“明鼓卯”工艺的承袭和发展。

4 儒道一体的装饰文化

在上千年儒学和道家文化的合力渗透下,闽北古民居建筑装饰艺术呈现儒道一体的文化特点。儒学影响主要体现在大量反映科举梦想和伦理纲常的装饰内容上,折射出耕读文化背景下老百姓最现实的理想追求。大量谐音、寓意、象征手法运用在古民居门楼雕刻、墙头彩绘和楹联匾额上。例如,武夷山下梅古民居的《八骏十鹿》(《拔俊食禄》)组雕、《魁星踢斗》门楼砖雕、《出将入相》石雕户对,更有处处可见的《鱼跃龙门》《平升三级》砖石雕刻,都是读书兴家、科举理想的反映。和平古镇《苏武牧羊》《三言二拍》《三国》砖雕,下梅《二十四孝》木雕弘扬忠孝节义精神。文字装饰类的楹联题字如武夷山五夫镇彭氏宗祠有“礼义廉耻,忠孝信悌”、溪山叶氏宗祠有“义路君子所履,礼门贤者必由”等;匾额题字如邵武和平古镇廖氏大夫第“贤者可风”、建瓯黄氏宗祠“奉先思孝”等;门楼文字雕刻如武夷山下梅邹氏家祠“木本”“水源”和光泽崇仁乡裘氏宗祠“追养”“继孝”仪门砖雕。这些建筑装饰处处体现民居主人极力营造儒家文化氛围、渗透儒家伦理教育的意图[6]。

道教文化对闽北古民居建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乐活长生内容的装饰图案上。除了门楼砖雕中屡见不鲜的福、禄、寿三星雕刻,还有频频出现的八仙、暗八仙、太极、八卦图形。事实上,在闽北,朱熹理学思想对道南内丹派的吸收已经促成了“儒道一体”的装饰文化特色。在武夷山下梅古村落的大夫第内,有一处隔墙砖雕图案将《文昌帝君》《姜子牙钓鱼》《状元及第》《魁星踢斗》和《文人清供》并置排列,显露了古人即希望科举报国、立功沙场,也希望获得各路神祇护佑、驱邪避灾,追求内外两全的生存理想[7]。乐活长生的生存追求在古民居楹联文字中更是直白清晰的表露。“粗茶淡饭存真味,静心明志乐平安”是武夷山城村赵氏家祠的立柱上篆刻着的一副隶书楹联,主人追求的乐活与超脱令人感佩,体现“性命双修”的人生理想。

5 肃穆质朴的建筑色彩

中国古建筑的用色自春秋时期开始即为政治和宗教服务。《礼记》中就有这样一段关于周代建筑中柱子用色等级的记载:“楹:天子丹,诸侯黝,大夫苍,士黈”。闽北明清建筑文化深受宋代理学文化的影响,宋代尚礼节欲的理学文化浸润下形成闽北古民居沉稳、肃穆、清淡、高雅的气质。闽北古民居整体色彩就以肃穆质朴,端庄大气的青灰色建筑群与土黄色平民建筑群形成该地域独特的建筑色彩区域。

闽北的青灰色建筑与其他江南古民居一样倾向徽派建筑风格,但外墙不刷粉。建筑讲究就地取材,“T”形排列的青砖之间以白石灰石填充缝隙。青灰色瓦片铺就的屋顶层叠上升,外墙中部黄土夯筑,下部大型鹅卵石穿插排列,防潮防盗,加固墙体。建筑内部木架构保留木材本色,质朴、素雅,鲜有镂金错彩。只有少数褪色的灰塑和墙体彩绘依稀可见曾经的绚丽。这种青灰色建筑群独特的审美风格是朱子理学美学和书院文化对当地民用住宅建造风格的渗透、影响。

在闽北,与青灰色书院式建筑群同时存在的是土黄色的“高脚厝”,这是一种当地平民用当地的木材和土壤搭建的两层小楼。楼体内部是木质架构,外部墙体以土红色或者土黄色的生泥土掺入适量的石灰和稻草芥夯筑而成,墙体非常坚硬牢固[8]。这种土黄色民居建筑以分散的小群落的形式分布在山间盆地或河间的谷地。远远望去,大片土墙连成黄色的块面上排布着灰瓦连成的错落线条,深褐色的门窗音符一般跳跃点缀。当阳光洒向大地,这些闽北山区古朴的土著建筑成为青山绿水间的一道金色的风景。

结语

建筑是文化的上层结构。中国古建筑文化表现出鲜明的人文和谐理念,强调“贵因顺势”的传统,即因地制宜,因材致用,因势利导。而地方化与民俗化的趋势,也体现出民族的活力。我们从闽北古民居建筑文化中看到了当地居民和营造者对与生活、建筑关联的环境、材料、技术、精神、社会等多重因素的全面考量。这种宝贵的历史经验、古今文化的融会贯通,对于构建古建理论体系和现代建筑发展体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现代建筑需要灵性的境界,中国古建筑的营造智慧与中国人“居之安”的居住价值观的高度契合是现代建筑设计最宝贵的借鉴资源。掌握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现代匠师们也应受到足够的重视与保护,以保证传统建筑文化的完整传承。

注释:

①东笋、西鱼、南茶、北米:武夷山民间流传的对当地主要物产的概括说法。“东笋”指过了东门桥的山上的笋,“西鱼”指过了西门头的溪里的鱼,“南茶”指岩茶村里产的岩茶,“北米”指过了吴屯桥的田里的米。

猜你喜欢
闽北古民居营造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田园养生景观营造探讨
古民居保护方法及举措
——以安徽蚌埠“湖上升明月”项目为例
闽北红军红色基因演变“七步曲”
闽北革命根据地从这里走来
闽北七巧节与蛇“共舞”
数字摄影在地方古民居保护中的运用研究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张睿、郑家鑫陶艺石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