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智琪
(甘肃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兰州 730000)
大部分城市公园景观在设计上过度注重美观性,忽视了景观的实用价值,功能过于单一。同时,在空间布局上不够合理,不仅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也无法充分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城市公园服务于社会大众,涵盖不同人群,若功能过于单一,仅符合部分特定群体需求,则无法使城市公园的公共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这与城市公园的建设初衷相悖。城市公园不仅仅是公共休闲娱乐场所,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地域特色文化的重要体现,但现阶段部分城市公园在设计上过度追求形式美,突出视觉效果,没有与地域文化有机结合,缺乏文化内涵,致使城市公园丧失了部分功能[1]。
地域性原则,是指城市公园景观改造与设计要体现地域性特征,包括地域文化元素、民风民俗以及本土化材料等。每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底蕴,这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城市公园景观改造与设计要结合城市历史、文化以及地域特色等,提炼出其中的精髓,并将其融入城市公园景观中。城市公园作为整座城市文化展示的窗口,在其中融入地域性元素不仅能够强化本地区居民的情感认同,也能彰显出城市公园特色,避免城市公园设计千篇一律。每个城市的发展脉络都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是历史文化沉淀的结果,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造就了多元化的景观载体,根据不同城市需求创造更多可能性,在维护生态系统的基础上,结合地域文化与时代背景创造内涵丰富的新城市公园体系。
不同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念以及精神文化需求会有所变化,因此,城市公园的景观改造设计要突出时代性,要符合当代人们审美特点以及精神文化需求,彰显具有时代性的文化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诞生各种新理念、新技术,在城市公园景观改造与设计上也要善于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在继承和发扬传统城市公园特色的基础上,设计出符合时代特征以及文化理念的艺术景观和人文景观。
城市公园景观改造与设计应当实现与城市整体格局、环境的共生,要使城市公园与整座城市相得益彰,而非过度改造。因此,在城市公园景观改造与设计中要把握自然性原则。进行城市公园整体设计时,要考虑城市整体布局和文脉特征,秉承绿色生态健康设计理念,从而使城市公园与城市整体发展保持连续性。同时,城市公园景观改造设计应当以自然生态为基础,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尽可能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突出城市公园的生态功能,实现城市公园与城市环境的共生。
3.1.1 提取城市文化元素
城市的物理空间是承载整座城市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城市公园就是物质载体之一,设计具有城市文化内涵的公园景观能够更好地传承与发扬城市历史文化。城市物理空间结构设计不能仅局限于功能性,也要关注城市历史文化,突出人文关怀,从而实现城市的均衡发展。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物理空间的核心构成要素之一,在其设计中更应关注具有城市特色的文化元素,从而实现人文性与功能性的有机结合,这不仅能够彰显城市历史文化脉络,同时,也是城市居民的精神和情感寄托。
3.1.2 融入绿色健康理念
城市公园是城市重要的绿化空间之一,在提高城市绿化率,优化城市生态环境以及调节局部小气候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绿色健康设计体系在维持自然生态环境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城市公园的构建又是城市干预自然改造环境的人工手段,而绿色健康理念在城市公园设计中的体现不仅可以促进资源的再循环,还可以增加物种的多样性。在追求人性化空间设计里,致力于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绿色的生态环境,以实现人与环境的有机协调为宗旨,强调自然健康的生态作用。因此,在城市公园设计中应从使用者角度出发,在满足复合化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创造一个健康绿色的空间环境,使人们能够体验到文化内涵的同时凸显健康的生活方式。
3.1.3 突出多元化功能
现阶段,随着城市地区人地矛盾突出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城市内部单一功能空间逐步被整合,实现了商业、休闲、居住以及办公等空间的融合,空间的功能表现出多元化特征,不同功能的空间被系统性整合,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相互联系的系统空间。城市公园在规划设计上也要注重突出多元化功能,如旅游休闲、人文教育、环境保护、紧急避难等,这就要求对城市公园进行复合型设计,整合多重功能,使城市公园在满足城市居民休闲娱乐需求的基础上,发挥调节气候、优化生态环境以及人文教育等作用。
3.2.1 拓展、延伸绿色空间
城市公园虽然是一个集绿化、环保、审美以及文化为一体的综合体,但是,绿化是城市公园的核心功能,对城市整体以及周围环境都有较大影响。因此,在城市公园整体设计上必须适当拓展、延伸绿色空间。这就涉及空间的复合性、多层面设计,通过不同的复合与叠加,突出空间综合性,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空间价值,提高空间资源利用效率。城市公园景观的更新主要有3 种方式:新建、修缮以及改造,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对绿色空间进行复合性设计都必须建立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保留传统文化元素,同时,也要把握时代特征,突出其功能性,以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以及人们需求的变化。
以城市公园景观改造为例,在设计改造方案时,首先要对公园的整体情况进行调研,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本利用率较高且反馈良好的景观区域,或者进行适当优化;对于已经损坏或废弃的区域,要进行重点改造,使之成为新的功能分区,从而进一步完善城市公园景观结构布局。此外,在城市公园景观改造与设计上,要突出绿色环保理念。例如,植物景观方面,要针对景观特点进行节水、节材设计,减少资源浪费,同时,降低后续景观维护成本,突出城市公园景观的环保性。在植物选择上要充分利用本土化植物,本土植物不仅适应能力强,契合本地区气候以及土壤特点,成活率高,而且还可以降低植物运输、养护成本,避免资源浪费,提升城市公园绿色资源的可持续性。
3.2.2 增加城市公园景观的内涵和外延
不同主题的城市公园,其主导功能不同,同时,具备其他方面的功能,即城市公园是同时具备多重功能的复合形态。城市公园景观改造设计不能只是简单地将多重功能组合在一起,而是要进行整体规划布局,构建出一个综合性的、持续性的以及可循环性的复杂功能载体,融入绿色生态健康理念,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使城市公园不仅具备单一的生态功能,还能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从根本上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进一步拓展城市公园景观的内涵和外延。在城市公园地形处理方面,要结合公园原本地形,通过相应的改造设计实现高低错落的布局,利用透水路面、亲水景观、下沉式绿地以及雨滴广场等形式,提高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或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从而减少城市公园绿化灌溉以及景观补水的用水量,同时,优化公园周围区域的排水设施,降低极端恶劣天气造成的影响。以某城市雨滴广场为例,一方面该广场是一种景观要素,可以单独作为一种观赏性景观,同时,也能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空间;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对雨水的收集再利用,不仅降低了公园排水设施的压力,而且还可以将雨水作为公园补充用水,突出其实用性。总之,在城市公园景观改造和设计上要有机融合美观性、生态性、实用性、舒适性以及安全性,突出功能的多元化,从而增加城市公园内涵[2]。
3.2.3 塑造城市文化内涵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城市公园是1 座城市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者与承载者,不同地域环境、风俗习惯以及人文环境会造就不同的城市公园形态,同时,时代不同也会导致城市公园面貌发生变化。绿色健康理念强调的并非仅仅是绿色、生态的观念,也注重人文关怀,旨在为人们打造一个绿色、健康的公共活动空间。文化内涵是城市公园景观改造与设计不可或缺的元素,具有地域特征的文化元素能够增加人们对城市公园的情感认同,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如何在城市公园景观改造与设计中融入和体现城市文化内涵也是设计人员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在城市公园景观改造与设计中,设计人员应充分了解本地区的历史文化脉络,从自然环境角度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并融入自己的设计当中,从而使城市文化与城市公园相融合,使城市公园婉转地表达城市历史文化。比如,南京玄武湖公园,其在景观设计上就充分体现了江南文化特色,无论是亭台楼阁的布局还是石雕以及景观小品的设计,都延续了本地区文化脉络,但同时又不乏现代科技的运用,通过历史与当下的融合,不仅满足了人们精神文化需求,而且也符合人们休闲活动需要。
综上所述,城市公园是具有多重功能的综合体、复合形态,是整座城市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在城市公园景观改造与设计上要充分突出地域性、自然性以及时代性特征,在秉承绿色健康设计理念的同时也要突出人文关怀,在设计上融入城市文化元素,从而打造一个生态、文化、景观和谐共生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以美化城市整体形象,优化城市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