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重要论述研究

2023-01-08 11:43花永兰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社会科学话语哲学

花永兰

(中共河北省委党校/河北行政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6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并高度重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现状和发展,着力推动具有中国特色话语和话语体系的变革创新和创造,综合运用创造性、系统性、战略性和辩证性思维方式,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和话语体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在国内外多种场合深刻阐述了“什么是中国特色话语体系”“为什么要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以及“怎么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等一系列重要思想,而且在创立和丰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过程中,为打造具有民族特色和中国风格的话语体系,树立了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典范,成为中国学术理论界的思想指导和根本遵循。

一、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的前列。”[1]一个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不仅能够反映其整体的综合思维能力、精神品格、价值旨归和文明素质,而且在维护和提升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等诸方面也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从历史任何一个大国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看,它不仅反映在经济总量和军事力量等这些显而易见的硬实力的加强和积累上面,同时也表现为其在价值观念、思想文化和民族精神等软实力逐步得到提升和凝练上面,即一个国家具有本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成就,以及它所形成的话语和话语体系,也是增强其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这种软实力就来源于其基于高尚价值观念及先进思想文化所产生的社会凝聚力、生命力、引领力、吸引力和强大影响力。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如同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我们应该最有发言权,但实际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2]346也就是说,中国特色话语和话语体系目前还存在着没有完全与中国的综合国力相匹配、没有完全与中国的战略全局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非对称问题,亦即“中国奇迹”的发展优势和前所未有的综合实力还未能有效转化为中国话语优势。况且,早在2015年1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就指出:“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现在我们已经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曾经贫穷落后的帽子我们已经完全“扔到太平洋去了”,但是在国际上“失语挨骂”的问题还远远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例如,一些西方大国屡屡凭借其历史上所窃取的所谓“实力地位”和“话语优势”,对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探索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指手画脚、说三道四,一味丑化、抹黑中国,恶意挑动意识形态分歧,企图遏制打压中国发展进步甚至改变中国社会制度等,居高临下、颐指气使。面对这种情形,在有些方面我们还处于被动招架乃至疲于应对的不利境遇;更有甚者,国内还有一些人不时偏离马克思主义立场,动辄奉西方一些所谓理论和话语为金科玉律,照抄照搬“西方”,导致马克思主义在一些领域出现“三失”(失语、失踪、失声)。因此,在国际上屡屡受制于人、“失语挨骂”已然成为摆在我们面前,到了必须彻底解决的时候。努力解决好这一重大问题,将有利于从根本上增强我们国家文化软实力,不仅关系到我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的发展环境和国家形象,而且关系到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面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如期实现。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如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1]

二、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内在自信和精神之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有本事做好中国的事情,还没有本事讲好中国的故事?我们应该有这个信心。”[3]154-155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2]36在这里,我们听到了总书记的时代叩问和坚定回答,犹如重锤响鼓、掷地有声,不畏浮云遮望眼,一语道破了我们必须做好也定能做好中国事情“这篇大文章”的深刻内在自信。我们需要这种自信,我们更具有这种自信。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上郑重指出:“我们党要搞好自身建设,真正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政党。”这一重要论述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永不停歇的自我革命和伟大斗争精神,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管党治党、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和高度自信,从根本上凸显了底气十足、干劲冲天的“政党自信”。2021年,从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习近平总书记都阐明了这样的深刻启示:中国共产党具有无比强大的领导力、组织力和执行力,是团结带领全中国人民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实现美好生活愿景最可靠最坚强的领导核心力量。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弘扬建党精神和坚定政党自信是奠定其他自信的条件和基础,是贯通和连接其他自信的脊梁和桥梁。2021年7月1日,中国人民迎来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一百年前,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历史文化、现实国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新时期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又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始终充满着历史自觉和历史自信。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征程,历经各种艰难险阻、屡遭腥风血雨,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稚嫩走向成熟、从胜利走向胜利,不仅创造了史无先例的“中国奇迹”和始终与时俱进的“中国理论”,也锻造了一个世所罕见的伟大政党,中国共产党“大的样子”和“世界最强”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怎么能”的正确答案以及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的精神密码:伟大建党精神是我们党的精神之源,一切成就莫不源于建党精神的赓续,“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正如英国政治社会学家马丁·阿尔布劳在其《中国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角色:走向全球领导理论》一书中所说,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百折不挠,带领中国人民上下一心,从曾经遭受的耻辱中发展崛起,创造了积极、乐观和团结的局面,它改变了整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对此,我们更加信心百倍、精神抖擞,“把中国的事情做好”,始终讲好中国故事。

三、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原则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重视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整体布局和科学构建,不仅强调了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基本原则,也提出了做好这项工作的各项具体要求。

(一)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1]哲学社会科学不仅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也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的重要力量,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政治属性。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基本范畴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思想基础,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对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正确指导。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是,即使在当今西方社会,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影响一直也没有停止过,像马尔库塞、詹姆逊、哈贝马斯、吉登斯、阿尔都塞、德里达、G.A.科亨、大卫·哈维、阿兰·巴迪欧等西方著名哲学社会学家都对马克思主义持有肯定态度。习近平总书记也举过一个例子说:“美国学者海尔布隆纳就在其著作《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中明确表示,‘要探索人类社会的发展前景,必须向马克思求教,人类社会至今仍然生活在马克思所阐明的发展规律之中’”[2]329。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是正确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但它并没有也不可能为人们提供解决所有问题的全部答案,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前提下,“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在这种统一和互动中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4],既“以马解中”,又“以中化马”,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事业蓬勃发展中永葆马克思主义生机活力。

(二)创新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有没有中国特色,归根到底要看有没有主体性、原创性。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不仅难以形成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而且解决不了我国的实际问题。”[2]341-342创新是深深蕴藏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的永恒主题,也是不断推动我国社会发展和实践深化对于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客观要求,没有创新就没有可持续发展,也没有未来。只有植根民族文化沃土,“坚持问题导向”,以我国的实际为研究起点,勇于立新说,提出具有中国特色主体性、原创性的思想理论观点,让世界知道“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话语体系,增强中国学术话语和政治话语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事实上,一个民族不论创造多么强大的物质文明,如果没有本民族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也产生不出自己的思想和理论,就体现不了其自身的民族精神和民族灵魂,就不可能持续长久,因此也就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强大民族。只有从我国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发现新问题、挖掘新材料并从中提炼出具有深刻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经验,才能真正实现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系统化和专业化,真正做到用“中国理论”解决中国问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创新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最新理论概括和话语表达。

(三)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出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占据了人类道义的制高点。”[5]世界上分布着不同的民族和国家,由于各自的自然条件、历史起点和发展经历都不相同,因此它们所产生和形成的文化传统和核心价值观不可避免地带有自身特点,“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也反复证明我们的实践道路和理论体系是正确的,我们所坚持的社会制度是成功的,具有西方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中国故事中最精彩的主题,就是要理直气壮地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中华民族为什么“韧”等根本性规律性问题,聚焦并突出贯穿其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重对其加以提炼、阐释和弘扬,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途径拓展对外传播,真正把当代中国具有深厚基础的最先进价值观念融入国际交流的各个方面中去。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那样,当代中国的价值观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它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世界先进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让世界更好了解现实的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2]344我国社会科学界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谋划,笔耕不辍,努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民族风格的言说文论、话语文本和体系构建,在深入挖掘五千年中华文明发展演进的锲而不舍和坚韧不拔民族精神基础上,讲好植根并生长于中国大地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好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辉煌历程、中国人民的改革开放和圆梦复兴以及中国在国际上始终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道义担当,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正在展开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过程。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进一步明确要求,要着力讲好中国正在发生的故事,积极主动地传播好中国声音,真正展示一个真实立体且全面的中国。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今天,应加强国际交流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让中国话语得到切实有效的传播,获得更多受众特别是外国受众的理解、认同和接受,让中国智慧和价值更多更好地融入世界,在人类文明互动和积累中更多地注入和体现“中国元素”“中国形态”“中国在场”,逐步“在国际舆论斗争中掌握主动权”,从而实现中国特色话语和话语体系建构的初衷。

四、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路径指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融通各种资源,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2]339,并且“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2]338,循着这样的担纲布局,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擘画了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路径指向。

(一)讲好中国故事,注重吸收借鉴

任何一种话语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其话语基础和元素来源都离不开一定条件下的历史环境和社会实践。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善于独立思考并具有独创思想,善于表达丰富多彩的思想情感,善于讲好中国自己的故事,这就决定了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既要坚定我们在长期探索中所树立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和政党自信,又要以讲好“中国故事”为着力点,阐释和弘扬中国理念、中国道路和中国主张,“展现一个真实、立体而全面的中国”,从而不断增进世界上不同民族国家的理解、接纳和认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讲故事就是讲事实,只有讲清楚事实才能真正说服人、打动人和影响人。当然,立足中国、讲中国故事绝对不是我们要关起门来自搞一套、拒绝外部一切。我们对于人类已经积累的有益社会意识和文明成果,包括世界上所有国家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所取得的积极成果,都要加以深入研究和充分吸收,以增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理性基础和高质量发展。在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思潮中,国外后现代马克思主义学者们不乏众多反映了“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理解马克思”“保卫马克思”“马克思的幽灵”“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种辩护”等务实理性声音和公正学术视野,构筑起中国与世界进行思想理论学术对话交流的话语平台,值得我们关注、参与和研究,从而进一步拓展我们的学术眼界和理论深度。习近平总书记就曾以法国著名学者托马斯·皮凯蒂所著《21世纪资本论》为例,深刻阐释了这种学习交流和借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本身是世界文明的一部分,大胆汲取世界上一切先进思想理论成果,同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其实并不矛盾,文明互鉴才能相得益彰,美美与共、各美其美,才能让世界日益变得更加美好。

(二)激活坚韧不拔的中华民族精神密码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这种契合集聚了历史的养料并传承着深厚文化中的经典。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有其顽强的生命力,正是根植于中华民族交流互鉴、兼收并蓄的开放接纳品格和包容承载理念。人类社会四大古文明中,只有中华文明在时间和空间上没有出现过任何中断,具有持久连续性,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内含在中华文化中的“和合”包容精神,能够吸收一切“好”的文化品质和思想养料并与之融合,持经达变,铸就了“坚韧”的秉性和品格,“和合”成为承载中华文化的一大基石。在五千年绵延不断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历经沧桑、饱受磨难,总能凭借民族自身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协和万邦的“和合”之道,化险为夷,坚强奋起,无疑归咎于流淌在中华血脉中坚韧不拔的这种民族基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到今日,临民族复兴伟业可期,吁命运与共合作共赢,依然一如既往,一脉相承。中华民族数千年所积累下来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维,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不可多得并弥足珍贵的价值底蕴和思想宝库,理应成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有利条件和丰富资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要着力打造“传统经典里的中国”,必须真实反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崇高价值观念的系统表征,根深才能叶茂。

(三)胸怀天下,展现中国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七一”讲话中向世界提出了“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的重大宣示,并持续丰富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主张并付诸实践。纵观历史,中国人很早就树立了“协和万邦”“世界大同”“万国咸宁”的“天下观”,新时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之一脉相承,赓续不断,寓“中国梦”与“世界梦”于一体,致力于“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下为公行大道,这种天地格局、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理想境界处处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博大胸怀。然而,在波谲云诡的国际格局和复杂多变的国际事务中,一些西方国家长期以来在国际舞台上操弄的各种议题如“铁幕”“民主”“自由”“人权”“反恐”“种族优越”“中国威胁”“文明冲突”“无赖国家”等往往成为反复炒作的话题焦点,更有甚者,他们还惯于从“强权逻辑”出发,采取双重标准、乱扣帽子、滥打棍子,且夹带私货并大肆渲染,无所不用其极,结果导致诸如“颜色革命”“种族冲突”“遏制战略”“逆全球化”“民粹泛滥”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搅扰世界政局动荡不安,沦为害人不利己的“话语陷阱”。然而,中国提出和倡导的诸如“国情与道路”“和平与发展”“公平与正义”“开放与融合”“文明多样性”“和谐世界”“和平崛起”“内政和主权”“全球治理”“独立自主”等话语和价值观在世界上的声音和影响相对较小,常常出现“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甚或“传了被抹黑”的尴尬情形。因此,世界面临不确定、不稳定、不太平的现状也就不足为奇了,个中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然而如何打破这种不利局面则更需要我们积极主动思考和探索。中国积极主张和努力践行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则是当下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所给出的“中国方案”,正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心的“中国登场”,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宽广胸怀和担当作为,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要求,是当代中国对人类世界的理论贡献和价值引领。从现实来看,这一关乎人类未来命运重大议题的提出及其相关话语的展开已经赢得了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认同和参与,收到了积极的预期效果。我们还须继续努力,以期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猜你喜欢
社会科学话语哲学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菱的哲学
小包哲学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
社会科学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