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婕姝
(韶山干部学院)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工作持续推进的过程中,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为了引导社会建设工作顺利的开展,党员干部必须履行自身职责,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可以从容的应对各类问题,找到问题的诱发因素,给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干部学院作为党员干部教育的重要场所,应该基于新时代社会建设对党员干部能力和素养提出的要求,定位公共管理学科目标,提出推动学科发展的对策。
干部在国家建筑中承担较为重要的任务,因此我国干部需要拥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考虑到其和党性有较大关联,需要将工作关注点落到党性,保证干部拥有较强的党性,可以坚定干部的政治立场。研究我党对干部提出的要求,自我革命自我反思的政治勇气、坚定的政治立场是党员干部必须拥有的特质。然而,我国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国内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党员面对的环境日益复杂,多元文化冲突、深化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环境要求、内部经济矛盾、多元文化冲突等问题复杂且漫长。在此环境下,会对党纯洁性、先进性形成一定影响。党员干部作为党建的推动者,保持坚定政治立场是干部的基本素养,党员干部应该坚定的维护党执政地位,在党领导下推进各类活动,让党可以在复杂环境中更好的工作,一直保持先进性,从而更好的完成执政任务[1]。
勤俭节约已经成为新时期党性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党性教育的体现方式,在物质文明丰富、生产力解放的今天,亦或是物质匮乏的时代,均是人们应该拥有的良好品质。在改革开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参与到经济建设中,搞活经济,提高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丰富人民物质生活。经过长期的努力,我国在经济建设中取得良好的成果,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获得世界各国的关注。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社会在当下存在的发展问题,比如贫富差距大等。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与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人们可以接触到各种文化,其中有积极文化也有消极文化。从过往积累的经验不难发现,勤俭节约对个人、民族发展较为重要,因此党员干部应该拥有勤俭节约的品质,不会在党员队伍中出现奢靡享乐的风气[2]。
在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带领中国人民发展工业、农业,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不少历史性成就。然而,在国际形势日益复杂的背景下,我国在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当下国家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梳理党的十九大会议内容,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我国还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于国家基本国情,中国人民必须明确自身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应该拥有足够的勇气,知难而进、勤奋努力的品质。党员干部作为人民群众的一员,在拥有承担责任勇气、勤奋努力奋斗意志的前提下,还应该保有必要时刻牺牲自身利益的觉悟,可以更好的为民族、国家利益服务。党员干部应该拥有不轻言放弃的宝贵品质,推进社会建设的过程中,敢于接受各类挑战,控制社会发展局面,拥有克服困难的意志和能力,坚持不懈的处理各类问题,在社会、国家有困难时,挺身而出解决问题[3]。
管理、行政、执法阶段出现的问题和处理对策,为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在国家推进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掌握治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公共管理学科对治理现代化发展有较大的意义,涉及管理、行政、执法等领域问题处理与工作方式创新。其中工作模式创新涵盖监管方式创新、顶层制度设计创新。在国家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过程中,公共管理学科应该推进学科创新工作。在国家治理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政府无法单方面决定议程,公民听证会成为提高政府议程确立有效性的方法。在网络与信息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为人们网络沟通、交流提供平台,借助该平台削减政府在新政策发布、传达方面的压力;治理空间的转移和扩张在当下表现明显,该现象得益于网络平台的大范围建设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在网络信息技术发展中,为政府工作带来便利条件,政府可以高效推进各类活动。然而,网络信息的发展也为政府工作带来很多不确定性因素,我国在虚拟空间治理方面没有经验,政府需要关注虚拟空间的发展情况,需要改变以往的工作方式。因此,政府应该在虚拟空间治理过程中,按照实际需求变动治理思维,选择最佳的治理路径;在国家推进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解决贫困问题。基于治理现代化发展需求,围绕国家对扶贫提出的要求,在因地制宜的原则下选择精准扶贫路径。扶贫能否获得效果,与工作是否贯彻中央要求有关。帮扶工作在国家要求的框架中,需要基于地方特色进行调节,提高定位的准确性。扶贫重点应该集中在法治上,在扶贫过程中使用法治的手段,研究脱贫效果、判断脱贫程度,可以按照要求落实脱贫任务,巩固脱贫成果,不会在后期出现反弹的问题,完成贫困治理任务[4]。
以上均为公共管理学科关注的内容,该学科研究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过程出现的问题,将其作为新课题,基于国内发展情况与治理需求,从学科理论层面分析,引导学生探寻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5]。
公共管理学科是一门实践性较为明显的学科,其发展贯穿行政体系改革的各环节,与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不同,通过体验、模拟、辩论、访谈等方式,体现公共管理学科的核心思想。公共管理学科对硬件有一定的要求,然而受到经济因素和其他因素的制约,国内仅有应急管理中心与国家行政学员公共管理教研部拥有良好的硬件条件,可以满足公共管理学科在教育教学方面的需求。缺乏硬件会对公共管理学科教学形成不良影响,无法利用设备模拟学科内容,不利于学生理解、吸收知识。随着我国教育深化改革的推进,关于公共管理学科出现很多教学方法,即便在硬件匮乏的情况下,依然可以使用软件进行模拟,可以尽量营造学科内容对应的景象,辅助学科教学活动的开展[6]。
目前,在公共管理学科教学中出现很多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在设计环节关注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吸收和理解,在此理念下推出一系列教学方法,便于公共管理学科教学活动的开展。案例教学法在公共管理学科教学中应用较为频繁,使用短片的方式展示案例,借助案例解读课程知识,帮助学生吸收课程内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在体验式教学应用到公共管理学科后,教师应该收集教学数据,反思体验式教学在应用中存在的不足,还应该记录该方法拥有的优势。通过教学数据与反思总结,为学校教学改革提供助力。干部学院在公共管理学科教学中,基于学生素养与能力培养层面出发,按照课程内容与教学任务,灵活的选择教学方法,发挥案例教学法、体验教学法的优势,确保学生可以更好的吸收课程知识,完成科目设定的教学任务[7]。
干部学院公共管理学科进行教育工作时,应该明确学科教育需求,掌握党性教育特征和内容,调整教育模式,为教育工作良性的进行做准备。干部学院承担教育党员干部、培养党员干部的重要使命,在多元价值冲突加剧、国际形势复杂化、经济全球化程度提高的今天,对干部公共管理学科和党性教育带来不少麻烦。在国际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国际竞争力转变为人才的竞争。在国家建设过程中,党员干部承担极重的工作责任,作为共产党的中坚力量,保证党员干部拥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较强的党性尤为重要,可以推动社会建设,强化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能力。在国际文化交流与信息技术发展日益频繁的过程中,各国文化的交流程度逐渐增加,对我国主流思想意识形成一定的冲击。在多元文化盛行的过程中,个人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不良思想被异化,不利于党性教育工作的开展,可能会对党员干部形成不良的影响。干部学院公共管理学科在教育定位时,需要正确定位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目标,将党性教育作为学科教育关注要点,需要在国际环境日益复杂的背景下,寻找高效、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党员干部的党性。
基于国内环境进行分析,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深化的过程中,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此过程中出现不少问题,这些均对党推进社会建设形成一定阻碍,也考验着我党在执政方面的工作能力。我国依法治国方略已经实施一段时间,法治建设也取得一定成果,但是当下国家在政治体制完善、法治建设上仍有很多尚未完成的任务。在此过程中人民参政、执政意愿不断强化,价值观也朝多元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发现党员干部党性观念不断弱化,不利于党开展各类工作。在该环境下,干部学院需要将教学关注点集中在夯实党执政基础、正确处理各类利益冲突、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党员干部必须拥有较强的能力,由此才能更好的分析相关工作,寻找解决此类工作的方法[8]。
党性教育意识淡薄、党性教育机制不健全均为干部学院在党员干部教育方面遭遇的挑战,干部学院公共管理学科教育理念滞后、教学方式单一,没有从干部素养培育需求创新教育方法。我国还有一部分党委没有正确认识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作用,致使教育改革实施缓慢。很多党员干部对公共管理学科与党性教育的认知不足,没有积极参与教育活动;党性教育机制存在很多漏洞,没有形成稳定、长期的教育机制,在纪律规定设置方面,没有基于标准化要求设计活动,对党员干部学习纪律、生活纪律、政治纪律要求执行不严格。
干部学院公共管理学科为了完成党员干部教育任务,应该关注国内与国外环境,在国内形势不断变化、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过程中,应该关注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完善党性教育基本理论,转变教育观念,借助教育内容促使各级党组织的党员干部形成牢固的党性意识、拥有良好的党性修养,可以投身党性锻炼、参与各类学习活动,党员干部的能力,在各类实践活动与教育方式中能得到良好锻炼。进行党性教育理论基础完善工作时,需要保证党性教育理论创新的地位,拓宽党性教育道路。创新党性教育基础理论期间,应该推进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纪律教育、优良传统教育和宗旨教育的创新与巩固工作,将党性教育和生活问题、社会问题联系起来,由此提高党性教育的现实性与影响力[9]。
党员干部党性修养阶段,需要提高党性教育的针对性,由此可以在党员素养培育方面获得良好的效果。在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培育阶段,以实践活动作为党性教育内化的载体与方式。党性教育是思想意识教育、政治立场教育,也可以将其视为社会实践。党性教育需要在理论结合实践的前提下,发挥其在育人方面的作用,借助社会实践让党员干部体会党性教育内容,达到提高党员干部综合素质水平的目的。在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培育阶段,将政治教育和纪律教育融入到党员干部行为准则,使党性教育与党员干部日常生活实现深度融合,改变党员干部的行为与思想意识,深度感知党性教育内容,将其纳入党员干部自身的价值追求与道德体系中。干部学院落实教育工作时,给予党员干部正确的引导,同时鼓励其参与到和党性教育相关的社会实践,加快党员干部对党性教育内容的吸收速度。在激励措施下,让党员干部自觉参与到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活动,由此内化理论教育内容[10]。
干部学院公共管理学科进行党性教育时,为良好的完成教育任务,需要建立健全的党性教育机制,确保党性教育工作可以良性开展。党性教育管理保障机制成为学校保障党性教育的有力保障,可以促使党性教育常态化、持续化发展。通过该机制还可以为党性教育提供充足的资金储备,利益教育工作的实施。随着党性教育活动的开展,建立符合教育保障需求的监督机制。干部学院可以使用新媒体技术开展关于党性教育的宣传活动,通过网络平台宣传党性教育内容,让党员干部了解国家政策动态。干部学院应该将监督机制应用在党性教育的各个环节,加大教育监督力度、丰富教育活动的监督主体,比如通过舆论引导大众参与监督活动,在监督机制的监管下,规范党性教育活动,调动党员干部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
干部学院公共管理学科需要将教育重点集中在治理能力现代化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在教育方面找到焦点,梳理公共管理学科在教育中出现的问题,立足实际并从多角度进行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社会、生态、政治、经济与文化为治理现代化包含的主要内容,学院在公共管理学科教育方面,应该给予党性教育足够的重视,还需要持续推进科研成果向教育成果转变的工作,设置民生与社会治理方面的专题,基于学生能力培养角度确定教育目标,建立集体备课模式,完善模拟体验式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方式,寻找有价值的素材,研发符合教育需要的案例,为党员干部教育工作服务。干部学院在发展中,应该围绕党员干部素养和能力需求,定位公共管理学科的教育目标,不断反思教育教学方式,在此基础上改进教育方案,提高方案在个人能力培养方面的效果。
在新时期,干部学院应该重新定位公共管理学科,按照党员干部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素养,调整教育模式,给予党员合理的指导,促使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实践类活动,内化党性教育内容,提升党员干部综合能力,完成党布置的任务,推动社会建设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