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冠钧 王赵媛 陈明杨 曾玮霖 黄嬿燕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公益课堂作为近年来公益组织重点开展的项目之一,公益课堂开展的目的是给渴望知识以及偏远地区的孩子们接触到更丰富的知识的机会,为孩子们提供学习的平台。艺术教育是孩子们认识世界的第一扇窗,是我国基础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塑造人格、培养人格以及健全人格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积极地开展了关于艺术兴趣类的公益课堂,让从未接触过艺术教育的孩子们能够接受艺术的熏陶,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成长。
通过专业教师的指导以及在互联网平台上寻找到的优质教学视频进行研讨、学习并结合不同年龄的同学做出相对应的教案,对原有的音乐课堂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加入了近年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将肢体动作、自然动作与舞蹈表演结合起来,提高学生们的课堂参与感。
在音乐课堂中我们通过节奏、识谱、器乐、视唱、演唱与手语舞等方面进行教学。节奏是音乐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对培养同学们对音乐兴趣产生有着启发的作用。生动的手势律动能够实现肢体语言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增强学生们的课堂参与度,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在关于节奏的教学的上,我们使用节奏感强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其中的律动或者是利用游戏互动的方式感受音符的跳动,体会歌曲中美妙的旋律,通过引导学生用手势打节奏,实现肢体动作与音乐教学的融合。单纯的节奏教学训练难以引起部分孩子们的兴趣,所以我们使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所提倡的游戏教学法,让小学至初中年龄段的孩子在玩耍中学习,激发学习激情,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升课堂的质量。例如:我们使用书本敲打无伴奏的阿卡贝拉《夜空中最亮的星》,结合声势律动让同学们的身体动起来。我们将歌曲分为8个不同的动作,对应着歌曲当中的节拍,8个动作中的节拍中区分强弱拍。在训练以及教学下,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同学们对节奏的理解,在一次又一次的训练中,同学们可以更快速地记住歌词,调动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
语言教学也是奥尔夫音乐中的一部分,让同学们在唱歌时感受歌词的意义。例如:《把未来点亮》这首歌曲,歌词“我看见一道光把黎明点亮”点亮了很多同学们对于梦想的憧憬。课堂中我们用梦想与音乐进行结合,课堂开始前我们提前学习了歌曲,在上课时与同学们畅谈心中的梦想,开展与同学们放飞孔明灯、写便利贴等活动让孩子们敞开心扉在课上我们还放映了关于中国梦的视频,伴着歌曲,能够让学生们更好的感受奉献者们身上的品质与精神,让学生们在歌声中更加形象地体会音乐当中的意义。
1.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技能
为中小学生搭建优质的舞台是非常有必要的,小学阶段学生对舞台会有一种懵懂的认知,会树立一种相对严肃、敬佩的意识。一个学生如果有了学习表演的机会,将会成为有魅力的社会角色。让学生参加舞台表演,并不只是为了培养文艺工作者,而是让学生多拥有一项技能。
2.在实践中激起学习的热情
在2020-2021年暑假期间项目组团队深入特训营中,其中有一部分学生是在外地、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而大部分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自信,甚至有的学生对生活、学习的心态已经出现了问题。在为期45天的特训生活中,我们根据学生的状态,设计的不同的活动进行开展。而对比每一年的营员我们发现通过演讲、朗诵、唱歌、舞蹈、情景剧等不同形式的节目排练以及“精英记者”“小小演讲家”等不同主题的舞台表演,学生们提高了自身的能力,增强了自信,从而激发学习的热情。
1.敢于表达、突破自我
很多学生的性格都比较内向,很容易害羞,通过让学生上舞台表演可以让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我们在营地中搭建简易的舞台让学生踏出第一步,战胜内心的恐惧、敢于面对公众、勇敢地表现自我。
2.增强学生的信心
一部分学生虽然有少量的舞台经验,但是缺乏自信心。自信心是学生成长中必须具备和保持的一种心态。如何在舞台上自信地说出每一句话,能够露出自信的笑容,这一些都是需要锻炼才能获得的。
3.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在舞台实践中,学生需要面对的不仅是认识的教官与小伙伴们,还有不同的家长、观众,让学生积累更多的舞台实践的经验,逐渐消除学生内心中的恐惧,培养学生敢于面对公众。
4.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更多的课外知识
在舞台实践中我们还将中国优秀的诗词文化加入节目的排练当中,我们学习并且对乡村教师梁俊在央视舞台上演唱的清代诗人袁枚创作的小诗《苔》等一些古诗词进行创编,加入了街舞的元素,让歌曲更丰富的呈现,使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意境,让乡村的学生们能够感受到乡村童谣等优秀的传统文化。
利用公益课堂教学、公益舞台实践,学生群体可以得到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提高个人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减少消极心理,并通过音乐实践活动拉近与他人的距离,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更多课外的知识。此外,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历史内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已成为每一个人的己任,需要更多的人去了解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并加以传承和发扬,并不断地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文化振兴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北流市作为文化产业较丰富的地区,有许多地域性的文化特征。为了将优秀的特色文化传播到更多的地方,从而更好地带动乡村文化的振兴,我们将学习到的专业知识与当地优秀的文化相结合,通过“互联网+”等宣传方式宣传至全国各地的群众,让更多的人知道。
公益舞台实践晚会具有公益性、社会性、大众性等特点,它是一场有利于基层群众身心健康的晚会,同时能够拓宽人们的视野,晚会通过“互联网+”的平台传播使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当地的文化特色,对乡村文化的传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晚会策划过程
一是明确晚会的主题内容,结合今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以及乡村振兴的战略。晚会共分为三个篇章:颂时代华章、建大美北流、共圆复兴梦。
二是从演员参与不同晚会表演的节目中明确舞台节目的形式,对比呈现出来的效果,从中挑选出优质的文艺节目。
三是对晚会进行集资筹办,联系当地政府、社会组织等,通过募集赞助商家的资金举办晚会。
四是对演员进行招募,在演员的招募中,我们选择当地优秀的艺术毕业生等,发动更多的青年群体加入公益文化晚会中。
五是对晚会当中主持人与观众的互动方式进行明确,我们在每一个篇章表演结束后,我们设置了契合每一篇章节目主题的问答环节,并且送出精美的礼品,活跃晚会气氛、调动观众的积极性,让观众更加融入晚会。
2.要主题鲜明突出创新公益
大多数公益晚会的举办侧重点只在于对公益活动的推行,而此次晚会还将文化振兴融入其中,我们不仅要让更多的青年人关注并且加入到公益事业当中,更要让青年积极投身于当地的乡村振兴当中。
3.为创新公益晚会增色添彩——运用精细的规划,提升艺术感染力
舞美的设计在晚会中显得尤为重要,晚会LED背景播放的视频十分的精细,节目的契合度高,基本是根据节目的意义而播放的视频,其中一部分视频是项目组成员到乡村搜集的素材,极大地丰富了艺术感染力。
唯美的歌词,动听的旋律,晚会当中的歌舞类节目主题鲜明,围绕着“建设美丽中国,共圆复兴梦想”的主题,以表演唱、舞蹈、合唱、重唱结合的方式让人们更加贴切地感受歌曲,将不同年代的歌曲表演带领大家回忆国家历史、物质生活的改变,引发现场观众的共鸣。在排练中,我们利用专业表演知识,让舞蹈演员与演唱者充分的配合,并对歌曲部分进行了和声,丰富歌曲的欣赏效果,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歌曲中的含义,让观众身临其境。结束歌舞《连心歌》是由晚会的指导老师演唱,歌曲洋溢着喜庆与欢乐,将现场的气氛推向高潮,舞台上欢腾的气氛与场下鲜红的红旗交相辉映,宛如一幅美丽画卷,展现出祖国各民族一家亲的美好景象。
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当地的山歌多以白话为主,曲调鲜明,内容、形式丰富,韵律铿锵悦耳。而最具特色的桃冲村,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地处大容山腹地,其中有壮、苗、瑶、侗、布依、仫佬、毛南七个少数民族,是当地唯一获得以自治区命名的“少数民族村”,从而造就了当地独特的山歌文化,曲调风格以平调叙事为主,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将流行音乐与乡村音乐结合在一起,碰撞出了艺术的火花。
第二篇章围绕“千年铜州活力北流”的主题,其中《花开北流》是晚会的创新节目,是项目组的同学采风调研,学习当地山歌文化的成果。我们邀请到了当地著名的“山歌王”莅临晚会演唱山歌。节目内容融合了沿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历史主线介绍北流的千年发展,浓缩了当地养生休闲文化、铜鼓文化、陶瓷文化、人文景观和古丝路文化等特色。
《花开北流》(节选)
大容山区风景美,
景点之中有漂流,
离子氧吧养生好,
游客玩得乐悠悠。
北流铜石风景区,
景点众多品位高,
铜鼓发源北流地,
最大铜鼓震全球!
歌词反映的是该地区人们语言节奏和生活节奏的写照造就了山歌曲调韵律的自然基础。晚会上项目组的大学生们在现场创新修改,利用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将歌词在原有的基础上,为歌词创新谱曲。在创作的山歌歌词中具有传递当地文化的作用,希望通过歌曲将这些文化传承发扬,让大众喜闻乐见。
因地制宜地挖掘当地乡土民族音乐,开展公益舞台实践、公益课堂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
公益晚会在丰富乡民精神生活的同时,还可以吸引各地游客前来.促进当地旅游文化及配套服务业的发展。北流当地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铜石岭、勾漏洞、明代古丝绸之路运河等一系列的自然生态都可以转化成文艺作品,通过歌曲、舞蹈等表演形式吸引更多的外地游客,赢得广泛的关注、提升当地特色产品的销售。
艺术教育对于每一位学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是乡村的孩子们,乡村的孩子需要我们去关爱和帮助,在目前的乡村教育环境中,音乐学习条件不足,充分利用公益课堂让孩子们获得音乐学习的机会,丰富孩子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