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 思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通识学院)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高等教育也趋向于朝国际化教育的方向发展。国际化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国际人才,而翻译教学与国际人才培养紧密相关。因此,近年来,翻译教学受到了越来越多高校的重视,有的甚至将其设为大学公共英语必修课,以培养非英语专业的翻译人才(姚依萍,2020)。
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是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中心目标。翻译能力研究的核心在于探究翻译能力的构成要素,其对翻译教学、翻译课程设置与实施以及翻译教学评估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冯全功,2010)。本文首先深入述评了国内外关于翻译能力构成的研究文献,然后提出了在当前国际化、信息化时代,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以期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对于翻译能力的构成,不同的研究背景和研究视角带来了各种不同的观点。不过在翻译研究领域,对于翻译能力的构成已达成了一个共识,即翻译能力的确是由一系列相关的子能力所构成。以下将按照时间脉络介绍几种最具代表性的翻译能力的界定及其构成要素。
西方学者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便已开始对翻译能力进行探索。在研究早期,翻译能力被认为是双语能力的总和(Wilss,1976),当时不少人认为能够熟练使用两种语言的人便可担任译者的角色。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翻译能力的构成开始向多元观的方向转变。Beeby(2000)也专注于研究翻译能力的构成,从教学目标的角度提出了四大翻译子能力,即转换能力、对比语言能力、对比语篇能力和语言外能力。Neubert(2000)将翻译能力划分为五项子能力:语言能力、文本能力、主题能力、转换能力和文化能力。此后,对于翻译能力构成要素的研究开始逐步转向译者能力的构成研究。当代翻译研究的领军人物Pym(2003)提出翻译能力由多项子能力构成,由于翻译活动涉及不同内容和形式,对译者能力和技巧的要求各有不同,他认为翻译能力是一种由知识、能力和策略等要素构成的复杂能力。Pym认为不存在固定不变的翻译能力多元模式,译者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提升自身翻译能力。Kiraly(2003)认为译者能力的构成要素多于翻译能力,他提出了译者的翻译情境适应能力、问题识别能力、创造力、协作能力、行动能力等翻译子能力。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的翻译能力习得过程与评估专项研究小组PACTE也对翻译能力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基于大量的实证研究,他们在1998年首次提出了一个包含六大子能力的翻译能力模式,包括双语交际能力、语言外能力、专业操作能力、转换能力、策略能力和心理生理能力。2003年,PACTE基于进一步研究又对先前模式进行了修正,修正后的翻译能力模式包含五大翻译子能力,即双语能力、语言外能力、策略能力、工具能力、翻译知识能力,和一项心理生理要素。
从21世纪开始,国内学者也纷纷开始探究翻译能力的构成要素。文军(2004)认为翻译能力包括语言、文本能力、策略能力和自我评估能力,指出这三种子能力相辅相成,共同影响翻译行为。苗菊(2007)认为译者的翻译能力主要由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构成,认知能力是其中最核心、最基本的能力。胡珍铭和王湘玲(2018)从元认知视角解读翻译能力的本质,提出“翻译元能力”的概念,认为翻译能力的本质其实是翻译元能力,包括导向能力、分析能力、评估能力三种子能力。
随着翻译能力研究的不断深入,对翻译能力本质的认识从最初局限于双语能力的语言观逐步走向包含多种翻译子能力的多元观。但并不存在统一适用的多元模式,翻译能力的构成也没有完整固定的答案。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翻译能力的构成也会相应发生改变。在这个过程中,有些翻译子能力的重要性会因科技的发展有所下降,而有些翻译能力的重要性则会更加凸显。
本文旨在探讨在当前国际化教育背景下,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创新能力构成要素,提出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创新能力主要由传统翻译能力和翻译技术能力两方面构成,它们各自又包含四项子能力。
首先,在国际化教育背景下,非英语专业学生应具备基本的传统翻译能力,包括双语能力、翻译知识能力、语言外能力和策略能力。
双语能力主要是指跨语言交际所必备的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主要包括词汇、语法、篇章、语用及社会语言能力等。
翻译知识能力是与翻译相关的一些陈述性知识(declarative knowledge),主要包括关于翻译理论、翻译方法与技巧、文本类型、翻译步骤与流程等方面的知识。
语言外能力主要是包括百科知识、文化知识和主题知识等常识及专业知识,其属于陈述性知识。
策略能力属于程序性知识,是用于解决具体翻译问题的一种子能力。策略能力是传统翻译能力中的一项核心能力,其主要作用是采用合适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来解决翻译活动中遇到的具体翻译问题,并监控和评估整个翻译活动。策略能力会影响其他翻译子能力,统筹协调各个子能力之间的关系。
在当前信息化时代,非英语专业学生不仅需要拥有传统翻译能力,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翻译技术能力,主要包括信息搜索能力、术语能力、计算机辅助翻译(CAT)工具使用能力和机器翻译译后编辑能力。
信息搜索能力是指检索信息、筛选信息、甄别信息及运用信息的实践能力,这是当前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在翻译活动中主要包括高效地使用搜索引擎搜寻所需网络信息、懂得如何辨析筛选浩瀚如海的网络资源等等。
术语能力即译者利用术语工具解决翻译活动中术语问题的知识与技能,如统一术语的使用、创建术语库和管理术语库等等,这是一种具有实践性的综合能力。
CAT工具使用能力是指熟练使用现代化的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提高翻译效率、优化翻译流程、完成翻译任务的能力。目前,主流的CAT工具包括SDL Trados、MemoQ、Memsource等等。在国际化教育背景下,非英语专业学生也应掌握一到两种主流CAT工具的操作。
机器翻译译后编辑能力是指根据特定的译文质量标准对机器翻译产生的初始译文进行编辑和修改所需的知识体系与认知素养(冯全功、刘明,2018)。随着神经翻译系统的出现,机器翻译译文质量已经得到了显著提升,目前,机器翻译译后编辑模式在语言服务行业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机器翻译译后编辑如今已经成为翻译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非英语专业学生也应掌握译后编辑的基本规则、方法、流程等。
以上是国际化、信息化时代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创新能力的主要构成要素,其中传统翻译能力是完成翻译活动的基本要求,它是翻译技术能力的基础。翻译技术能力则是信息化时代翻译能力的新内涵,它是减轻翻译负担、提高翻译效率的手段和途径,能促进传统翻译能力的提升。
传统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多以通过四六级考试为导向,通常是学生课前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翻译任务,课上再由教师讲解参考译文,对学生的译文进行对比纠错,但很少会系统教授学生翻译技巧和策略,更未全面考虑对各项翻译子能力的培养,这种“浅尝辄止”的、以翻译结果为导向的教学方法难以真正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实际翻译能力。
在国际化、信息化时代,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应与时俱进,兼顾对非英语专业学生传统翻译能力和翻译技术能力的培养,在传统翻译课程中融入现代化的翻译技术和工具,推行以翻译过程为导向的过程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译过程教学法可以改变内容单一、气氛压抑的翻译课堂,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翻译学习兴趣和翻译创造力,引导他们去主动思考、回顾、认识翻译过程,在师生及生生的合作互动中提升实际的翻译能力。
在国际化教育背景下,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实施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对于培养国际化人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在人类知识爆炸式增长的信息化时代,翻译技术正逐步深入融合到真实的翻译活动中。本文认为在当前国际化、信息化时代下,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应从传统翻译能力过渡到翻译创新能力,即综合培养传统翻译能力和翻译技术能力,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和谐翻译教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