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视域下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素养教育研究

2023-01-08 09:55张雅宁
智库时代 2022年6期
关键词:工科科普专利

张雅宁

(山东大学图书馆)

一、研究背景

为应对科技革命和产业发展,全面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自2017年起,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对传统工科专业升级改造,改革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机制,陆续发布《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关于推荐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新工科建设行动路线强调,要强化实践创新能力,加强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1]。新工科背景下,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对工科学生而言,培养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意识、了解创新成果的转移转化十分重要,但目前很多学生对知识产权还比较陌生。

目前,国家知识产权局遴选了80所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为调研对象,中心多以图书馆为服务主体。中心的职责包括开展知识产权素养教育,提升学生知识产权素养[2]。《“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也特别强调要开展知识产权普及教育,知识产权教育与学校创新实践活动相结合[3]。对高校图书馆而言,新工科建设是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对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质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图书馆应当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助力新工科人才培养。

高校图书馆依托文献资源和馆员团队,在传统信息素养教育的基础上,拓展知识产权相关内容,开展了科普讲座、嵌入式课程等形式的知识产权素养教育。目前学界对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素养教育已有一定研究。鄂丽君、马兰[4]提出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素养教育体系及具体实施策略。赵宇星[5]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介绍了图书馆在知识产权科普方面的创新工作。黄凯健[6]等学者调研了40所中外高校图书馆,提出科普微视频制作、提高内容针对性、深化合作等对策。

总的来说,目前关于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素养教育的讨论还比较少,也缺乏对新工科背景下知识产权素养教育内容建设和形式创新等方面的探讨。本文以高校图书馆为研究对象,通过网络调研的形式了解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素养教育现状,探讨如何以知识产权素养教育为重要抓手,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新工科人才,助力新工科建设。

二、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素养教育现状

本文选取了80所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作为网络调研对象。80所高校中,75%为双一流高校,理工类高校有31所,调研对象整体学术水平和层次较高,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典型示范意义。本次调研主要通过访问80所高校图书馆的网站、微信公众号及中心主页等,了解知识产权素养教育的内容、形式、师资队伍建设等内容,重点对理工类高校进行调研,调研时间为2021年10月1日至2021年12月1日。

(一)知识产权素养教育的内容

目前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素养教育主要受众为本校师生,另有部分为图书馆馆员知识产权素养培训、与校外企事业单位联合开展的知识产权科普宣讲等,内容以专利相关基础知识为主,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1.知识产权相关基础知识

涉及专利、著作权、商标、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相关的基础知识,重点是专利相关的基础知识、法律、行政法规等,包括专利法、专利制度、专利授予的条件及专利文献相关的基础知识等,旨在通过科普知识,培养师生的知识产权意识。

2.专利数据检索与分析方法

主要是常用的中外文专利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及技巧的培训,包括商业专利数据库,如壹专利、DII德温特专利数据库、incoPat全球专利数据库、innography专利检索与分析平台、中国知网、万方的专利数据库等,以及免费的公共检索平台,如各国家、地区或组织的知识产权局网站以及部分免费专利搜索引擎等。

3.专利实务方法与技巧

主要包括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国内外专利申请的流程及策略、专利申请的审查和复审流程等专利申请方面的相关内容,以及高价值专利的培育、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专利运营相关的政策解读和策略等,助力科研人员专利申请。

(二)知识产权素养教育的形式

1.知识产权课程及培训讲座

目前图书馆普遍采用开设课程或举办培训讲座的形式,融合线上、线下等多种渠道,不仅开设了知识产权相关基础知识和实务课程,还面向学校各学院、科研团队等开展嵌入式课程和定制培训讲座等服务。除借助腾讯课堂、雨课堂等网络教学平台外,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还建设了中国知识产权远程教育分站,利用分站完成授课及考核。部分高校将国家知识产权局公益讲座作为补充,在网站、公众号上推送。

2.知识产权科普微视频及漫画

由于大部分师生对于知识产权还比较陌生,知识产权相关的基础知识、法律法规也相对晦涩,为了便于学习和理解,部分高校图书馆改变传统的说教类科普的形式,制作科普微视频,以更加轻松愉悦的方式进行科普。如上海交通大学制作的“思源微课”系列科普微视频,主要介绍专利检索的相关内容。华南理工大学以涨知识IP科普课堂、科研小白说为主题,制作了包括专利基础知识、实务方法等在内的系列微视频。南京大学设计了卡通人物,结合知识产权领域热点发布系列科普漫画。

3.知识产权相关竞赛活动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知识产权知识的积极性,高校图书馆举办或组织学生参与知识产权知识竞赛、专利检索大赛、科普图像设计大赛等比赛,以赛促学,鼓励学生增加知识产权知识储备。如广西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与incoPat联合主办全国高校专利检索大赛,东北林业大学组织学生参与高校发明创新竞赛,南京工业大学组织学生参加中国专利检索大赛、大学生专利分析大赛等,在赛前组织检索与分析技能的相关培训。

4.知识产权科普知识推送

高校图书馆通过微信公众号、QQ、微博、微信视频号、B站、图书馆网站等多种方式和渠道,向师生推送知识产权相关基础知识、法律法规、常用的专利检索资源、专利申请实务知识以及知识产权领域政策要闻、典型案例等,以更加便捷、高效的方式帮助师生获取知识产权的相关知识。

5.知识产权科普展览

世界知识产权日主题活动中,图书馆往往会举办知识产权科普展览,通过科普展览的形式增强活动的影响力。在展览内容方面,以知识产权相关基础知识制作的科普展板为主,也有高校图书馆选取知识产权领域的优秀科普书籍进行展览,读者可以在观看展览后借阅图书,进一步加深学习和理解。 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还举办了专利技术成果展览,通过展示科技成果,帮助师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知识产权的内涵,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三)知识产权素养教育师资队伍

与图书馆其他传统业务相比,图书馆开展知识产权服务的时间较短,人才队伍储备不足,服务能力有限[7]。为拓展知识产权素养教育的深度和广度,高校图书馆往往会采取合作方式,邀请知识产权领域相关的专家、学者举办专题知识讲座。

在校内合作方面,图书馆与学校技术转移中心、科学技术研究院等开展较为深入的合作。其次,与法学院、创新创业学院以及机械、电气等理工类学院的合作也较为紧密。同济大学图书馆与创新创业学院、团委等合作,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支持。四川大学图书馆邀请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等学院的专家、学者,成立知识产权专家委员会。

在校外合作方面,高校图书馆最主要的合作对象就是专利数据库商和知识产权相关咨询服务机构,通过邀请奥凯、合享及科睿唯安等专利数据库的咨询师,根据用户需求开展培训。其次,高校图书馆与知识产权事务所等机构建立合作关系,邀请专利代理师介绍专利文件的撰写等专利实务方法。其次,高校图书馆也与知识产权相关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等建立合作,如北京科技大学与北京市知识产权信息中心,郑州大学与河南省知识产权局,以及上海交通大学与强生公司等,邀请知识产权领域的专家、专利审查员等宣讲知识产权最新政策,介绍专利管理和运营策略等。

三、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素养教育存在的不足

从知识产权素养教育的内容来看,目前仅有极少数高校图书馆开展了知识产权素养教育的需求调研,在日常工作中馆员与学生的交流也比较少,难以明确把握学生的实际需求。目前所开展的知识产权素养教育多聚焦于专利基础知识、专利检索等内容,具有基础性、通识性的特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师生的知识产权素养,但缺乏针对新工科等专业知识的深入研究,针对不同的学科专业设计个性化内容,服务创新个体、重点科研团队等。

从知识产权素养教育的形式来看,最广泛的便是培训讲座,教学内容较为零散。同时,疫情防控背景下培训讲座以线上为主,课堂互动方式比较单一,影响了受众参与度和培训效果。其次,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宣传渠道有限,宣传力度有待加强,培训后也并未提供课程回放及课件等,导致知识产权素养教育在师生中的知晓率不高,服务受众有限。

总的来说,目前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素养教育整体层次较低,在助力培养新工科人才、拓宽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促进教育形式多元化等方面还有所欠缺。

四、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素养教育的优化路径

(一)增强知识产权素养教育的实践性和系统性

工科教育直接联系科学技术和产业发展,新工科建设要重视实践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8]。在新工科背景下,面向理工科学生的知识产权素养教育应该更加注重与社会需求的连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内容设计上,不仅要普及知识产权基础知识,还要突出专利实务技能,更有针对性地为理工科学生介绍专利申请、成果转化等相关实务方法,可邀请知识产权实务型专家,通过真实案例激发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和创新精神。同时,增加创新创业的相关知识,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机会,突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尝试将专利情报分析、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作为课程考核的内容。

目前的图书馆知识产权素养教育往往是在传统信息素养课程内容基础上的有限拓展,教学内容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性和规划性,未形成完善的体系,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和体系化建设,形成涵盖理论知识、实务方法和工具技巧的规范化课程体系。

(二)个性化设计教学内容,提高受众参与度

现阶段大部分学生对知识产权缺乏了解,但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对知识产权素养教育的需求也不同。图书馆需要合理分配资源,区分不同的教育对象,设计个性化、多层级的教学内容。

目前,重庆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高校图书馆都支持根据科研团队、学院需求定制化开设课程或讲座,但大部分图书馆在调研用户需求方面还有所欠缺。图书馆可在日常培训的基础上,提高嵌入式课程和定制讲座的比例,提供更精准化的服务。同时,深入调研了解师生需求,根据学科、专业的不同特点,结合专业课程,个性化设计内容,积极探索将知识产权素养教育与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相结合,深入到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发明大赛等学生活动中,收集学生需求,以赛前培训、赛中指导等方式进行科普宣传。

另外,为进一步提高受众的参与度,增强培训效果,可借鉴郑州大学图书馆选拔在校学生组建“专利信息传播利用”志愿者团队的方式,培训后向省内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服务和帮扶,通过实践方式深化学生对知识产权的认识。

(三)利用新媒体渠道,丰富教育形式

《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强调要积极拓展社交媒体、短视频等新媒体渠道,构建内容新颖、形式多样、融合发展的知识产权文化传播矩阵[9]。图书馆要充分利用融媒体渠道,丰富教育形式,探索知识竞赛、科普展览、科普动漫等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教育形式。尤其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加强对线上渠道的重视。南京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探索采用知识产权科普漫画和微视频等形式,取得了较好的反响。高校图书馆可充分借鉴这类形式,以学生喜闻乐见、利于传播推广的方式进行科普。

同时,图书馆也要进一步拓展宣传渠道,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Bilibili、微博等新媒体渠道加强宣传推广。可在图书馆网站或自媒体平台设置知识产权科普专栏,上传知识产权培训讲座、法律法规、科普微视频等。培训开始前,图书馆可利用微信公众号发布培训信息、报名方式,培训结束后,及时推送课件、提供评价反馈通道等,提升培训效果,明确改进方向。

(四)加强协同合作,推动师资队伍多元化

目前知识产权素养教育师资主要包括馆员、数据库商、知识产权代理机构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学者等。由于图书馆从事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馆员有限,目前开展的培训讲座多以馆员和专利数据库商为主要对象进行讲授。图书馆首先要加强对馆员知识产权素养的培训,优先对具有科技查新、学科服务经验的馆员开展培训,提升馆员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夯实服务基础。同时,积极联合馆外机构,加强与校内相关职能部门、科研院系、兄弟院校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业务研讨和交流,拓展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尝试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师资团队,充实师资队伍。

其次,新工科背景下,要加强与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机构等的合作,合理分工,强化实践引导,如由馆员主讲专利文献知识、专利检索等内容,由专利代理师介绍专利文件的撰写,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机构咨询师主讲专利挖掘流程、专利布局的相关内容,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在创新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工科科普专利
中粮工科机械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新工科”和OBE模式下的车辆工程实践课改革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科普达人养成记
科普漫画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2007年上半年专利授权状况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