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 悦
(贵州城市职业学院)
在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处于身心发展与成长的重要阶段,对生活和未来都处在迷茫与困惑的过程。同时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中存在纷繁复杂的信息和多元的网络文化,冲击着该年龄段大学生们的思想状态和道德观念。辅导员既是学生们的老师,又是“大朋友”一样的角色。在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通过教育与管理工作,带给学生们在学习与生活上的正确引导,保障高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随着我国网络的普及、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科技更加推动了万物互联,这些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影响了人们的思维习惯。“95后”和“00后”更是受到信息时代的深刻影响,他们的思维方式也发生着变化。新形势下,当代大学生因为丰富且复杂的信息而拓宽了自己的视野,不断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更多的信息,各抒己见等。同时,信息时代助长了个性化思维的发展,大学生们的思想更加成熟,也有更强的自我认知能力。但是因为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难免会受到网络中不良信息、负面消息的影响,但对信息的判断能力不足,因此可能会产生盲目跟风和从众的心理,影响个人身心健康发展。
在当下快节奏的生活中,虽然高校大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不断拓展知识面,但也因为社会经验不足,个人情绪控制能力较差,并且还对生活抱有较高的理想化期待,可能引发情绪的强烈波动。以上情况会导致学生在遭受挫折的时候,或者发现现实与理想存在差距的时候,产生挫败感、自卑感、绝望感等负面情绪。此外,学生在有了一些小成就后过于骄傲,被打击之后更不容易控制好个人心理状态,产生情绪波动,甚至出现抑郁状况。这些都体现出当代大学生的个人情绪掌控能力较差,需要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心理疏导与教育工作。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大学生视野逐步被打开。国外的优秀和有益的精神成果传入我国,被年轻的大学生们吸收和借鉴。但是,信息在传递过程中是不区分好坏的,需要通过人的主观意识来进行识别,因此大学生也面临着其他社会思潮的挑战。现代化的信息传播,使大学生们的心理发展、思想状态及行为方式都有了新的烙印。我国的高校大学生的整体思想是有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的,他们富有活力、阳光积极,具有对自我提升的渴望和个性化发展的态度。但在社会现实下,他们的远大理想与享受生活存在矛盾,美好憧憬与迷茫彷徨有所矛盾,渴望成功的同时又忘记踏实的努力。
我国的“95后”和“00后”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中宝”,在父母的温暖呵护下不断成长。在迈入大学生活之前,他们如同一张白纸,稚嫩且脆弱。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无法适应大学的生活,仍然依赖父母,缺乏独立性。在学习上,对于自身的约束力不足,很容易放纵自己,并且心理承受能力不足。在生活和未来的规划中,过于理想化。因此,在面对大学生活中出现的挫折和困难时,抗压能力弱,容易产生很多的负面情绪,比如敏感、焦虑、压抑、紧张等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情绪。
在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段属于身心快速发展与成长的阶段,对生活和未来都存在迷茫与困惑的过程,是学生们开始独立面对一些事情、个人三观快速成熟的一个阶段。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中存在纷繁复杂的信息和多元的网络文化,冲击着大学生们的思想和道德观念。高校辅导员不同于高校的老师,辅导员不传授学生们专业的知识,而是对学生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生活管理与心理辅导沟通等。高校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上,具体包括了生活、思想及成长历程的帮助与指导等,与学生们进行接触的时间和机会多发生在正式课堂之外。因此,辅导员既是学生们的老师,又像是“大朋友”一样的角色。因此,高校如何完善优化学生管理体制,使高校辅导员能够带给学生们学习与生活上的正确引导,保障高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并且不会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或者不良情绪等,这是具有一定的挑战和难度的。
在如今的新形势下,大学生所处的人生阶段是很独特的,而且他们也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他们刚刚结束纯粹的初高中学习,开始进行一种生活上的“独立”。因此进入大学生活,难免会有诸多不适,尤其是在心理健康方面。在这种情况下,辅导员对于学生们进行管理的工作是大学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这也对高校辅导员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和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在新时代下,任何国家、行业和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都是人才的竞争。在新形势下,社会竞争需要大量的人才,而高校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重要人才,要求学生们既能够充分学习和运用专业领域的知识,同时也要具备良好的思想品格。因此,随着国际间的竞争加剧,当代大学生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是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完善的管理对学生们进行思政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及崇高的理想品德等。另一方面,因为跨界文化的全球交融,国际局势的复杂多变,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等,大学生又是社会中比较敏感和好奇的群体。所以,需要辅导员帮助他们辨别出正确的价值观念,保证先进文化的顺利输出,在多元文化中能够保持初心,客观地看待一些思想和文化,同时又能保证思维创新意识。
国家对高校辅导员的定位是德育教师,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体现了对我国高等教育的要求,比如大学生德育、智育、美育、劳育等全面发展。高校辅导员是在高校党委的组织和领导下展开工作的,高校对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具有直接要求,高校辅导员需要对学生管理工作具有一种强大的使命感与责任感。高校辅导员在学生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明确事务管理与育人管理的关系、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的关系、学生管理与学生服务的关系。辅导员进行学生管理的目的是通过科学引导来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因此提高个人能力的课外实践机会十分重要。高校辅导员还需要关心和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注重心理管理,多采用激励和鼓励的方法,并结合机械化的管理,“刚柔并济”地运用管理方式,确保管理的质量。辅导员还需要遵循一种“一切为了学生”的服务理念,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
首先,在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的自我个性越来越凸显。他们有对展现自我的渴望,同时也需要被尊重和理解。辅导员在面对大学生时,需要保持一个稳定和开放的心态,良好的心理素质。其次,高校大学生群体数量庞大,在校园中发生事件的情况复杂,且各种突发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因此需要辅导员以一种积极的态度、灵活的手段来处理冗杂的问题。最后,辅导员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内容很多,涉及方方面面,需要辅导员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辅导员不但要学会教育、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而且需要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综上可以发现,高校辅导员和学生们的关系并非对立,而更像是一种合作的关系,辅导员对学生们的管理方式也逐步多元化,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
一方面,高校辅导员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仍然保持着“严格管理、从重惩罚”等落后的管理观念,依旧维持老式传统教育的思想观点,没有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进行大学生教育和管理方面的创新与革新。部分较为保守的高校辅导员缺乏与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和交流,不重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仅对学生进行管理,忽视教育层面的正确引导。以上,丧失了教育角度的正向引导,扼杀了对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生机与活力,并且容易导致逆反心理。另一方面,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群体数量越来越庞大,并且大学生群体越来越注重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但很多高校仍然按照老式的教育管理方法,制定规范和制度,限制学生综合素质的健康发展。管理方法不科学,管理效果差强人意。
首先,为了对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进行管理和教育教学等工作,前提就需要有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专业能力和经验丰富的一个师资队伍,教师是教育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目前,很多高校的辅导员并不具备思想政治教育等相关专业领域的知识和经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日常教学管理等工作的成效低下,并且在组织管理、教学引导、文字表达和沟通交流等能力上有所欠缺。其次,辅导员在不接受专业训练的情况下,无法为学生们提供心理疏导和生活引导。部分高校辅导员较年轻,管理和社会经验缺乏,虽然能与学生们之间沟通得更为顺畅,但是面对问题时的协调能力不足,面对突发状况的处理较不妥善。最后,高校的学生管理与教学管理部门分设,会导致教育和管理之间的联系降低,各自为政,互不干涉。分离的体制违背了教书育人的大目标,可能会造成教学质量的下滑。
在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的岗位也缺乏相关的人才,但是我国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重要的操作人也是辅导员。因为辅导员队伍的人才缺乏,会降低对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成效。具体分析,因为高校辅导员的待遇过低,很多高校辅导员不得不为了生计而进行其他副业或者兼职等。因为没有生活经济的保障,所以高校辅导员不能全心全意地进行学生思政教育和日常管理的工作。另外,大部分高校辅导员管理的学生数量庞大,需要对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日常管理、思政教育等,并且对辅导员工作质量存在很高的要求。但辅导员的精力是有限的,在日常的繁重的工作压力下,很多时候无法对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管理工作也就没有落到实处。并且高校辅导员因为工作压力大、处理的事务繁多,工作热情和对学生的重视程度也不可避免地降低了。
高校辅导员需要摒弃“严格管理、从重惩罚”等落后的学生管理工作理念,要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进行大学生教育和管理方面的创新与革新。工作方法创新的前提是观念与思路的创新。结合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发展状况来看,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思路直接影响学生工作管理的有效性。高校辅导员应选择适合我国高校大学生的管理方式,将有效转变管理意识与理念,给学生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落脚点,提高服务质量。高校辅导员应重点培养和促进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使其在大学的生活与个人目标有机结合,让大学生活过得更有意义,为社会输送专业人才。较为人性化的管理观念,能提高学生工作管理的效率,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在高校辅导员工作思路转变之后,改进学生管理工作方法,注重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能力就十分重要了。高校辅导员开展学生管理工作需要有一定的灵活性,辅导员要充分理解大学生,了解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促进大学生积极面对大学生活的态度。高校辅导员应将学生实际与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结合,动态掌握学生心理发展情况,采取合理的帮助手段。高校辅导员需要改进管理方法,利用多媒体及互联网技术等,为学生们开辟一条开放的倾诉之路,为学生们答疑解惑,促进其身心健康等。高校辅导员需要利用多种信息平台了解学生情况,通过QQ、微信等平台进行交流,全面了解、广泛搜集高校大学生的情况,纠正网络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并对大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等。
在“三全育人”的新格局下,面对高校辅导员职责不分明、工作边界不清晰、工作压力较大等情况,辅导员需要在一定条件下进行角色的转变,高校和教育管理部门等,需要优化顶层设计,降低其在学生管理工作上的压力,提高管理效率。辅导员工作热情低、工作压力大,不但因为待遇低、管理学生数量庞大、日常任务繁重等问题,还因为辅导员职业化但管理方法落后导致辅导员压力过大。因此高校和部门应该更加重视辅导员队伍,明确其工作界限,保障辅导员的工作待遇,建立协同效应机制等,提高工作成效。辅导员在日常生活中应动态管理学生的身心健康,采取创新的管理观念与管理手段,构建高质量师生关系,突出为学生服务的理念,为高校办学和治学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
首先,本文分析了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及特点。其次,阐述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的挑战。再次,新形势下提出了对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的相关要求,包括必要性、使命性等。从次,分析了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的问题。最后,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综上,高校辅导员有效的学生管理工作,能够提升高校整体教学质量,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存在积极促进。高校和教育管理部门也需要重视辅导员的角色,促进其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和角色定位的发展及转变,使其能够符合当下的教育实际,提升新形势下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