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 林仁方
医疗保障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事关人民群众健康福祉。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着力开创民生优享的社会发展新局面,探索构建共富型大社保体系,为我省加快推进医疗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全省医疗保障系统将坚决贯彻省党代会部署要求,围绕“五个聚焦”,突出五大工作导向,持续深化医保制度改革,加快构建具有浙江特色的共富型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努力争当推进“两个先行”排头兵。
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牢固树立政治机关意识,把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一是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牢记“国之大者”,建立健全“第一议题”闭环落实机制,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决做到“总书记有号令、中央有部署,浙江见行动”,医保必落实。二是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深刻认识医保部门首先是政治机关,政治性是第一属性,讲政治是第一要求,以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把党的政治建设贯穿于医保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推进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民。三是压紧压实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把抓班子、带队伍作为重中之重,纵深推进清廉医保建设,提高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能力和水平,营造持正守廉、实干担当的干事创业氛围。
按照“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目标,加快构建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捐赠、医疗互助协同发展的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一是稳步提升医保统筹层次。持续深化市域范围内医保制度政策统一、基金统收统支、管理服务一体,切实提升市级统筹质量,加快推进基本医保省级统筹,促进全省政策规范统一和待遇保障公平,实现公平、协同发展。二是严格落实医疗保障待遇清单制度。严格执行医疗保障基本制度、基本政策、基金支付项目和标准,强化全省制度政策的顶层设计,促进医疗保障制度法定化、决策科学化、管理规范化。三是稳步推进门诊共济。坚持支出总量不变、结构调整、循序渐进的原则,积极稳慎推动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改革,稳步提高门诊待遇,持续完善居民慢病、大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引导省内政策规范统一。四是科学统筹需要和可能。坚持底线思维,正确把握基金安全运行和人民群众需求保障的关系,强化基金全过程管理,确保基金收支平衡、制度长期可持续,实现医保水平提升与经济社会发展同向而行、互相促进。
围绕“扩中提低”,对照缩小“三大差距”的目标,精准聚焦“一老一小”,探索加强“共富型”医保政策供给,推动医保事业由“发展型”制度机制向“共富型”制度机制跃升。一是完善防范和化解因病致贫返贫长效机制。围绕“主动发现、精准识别、梯次减负、保障兜底”,完善纵向接力、横向互补、多跨协同的困难群众因病致贫返贫防范长效机制,力争“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二是大力发展惠民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共建共享”的理念,完善政策设计,拓展保障功能,推动建立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满足共同富裕背景下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多样性补充保障措施供给。三是深化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坚持“独立险种、城乡覆盖、低水平起步”的原则,加强制度顶层设计,巩固扩大参保覆盖范围,推动部门协同、信息共享、标准互认,逐步实现参保对象覆盖城乡,保障待遇全省统一,更好地保障失能人员权益。四是提高老年人保障待遇。持续完善老年人门诊医疗保障制度,降低门诊起付线,提高门诊支付限额,完善慢性病保障政策,逐步将老年人高发的慢性病分批纳入门诊特殊病种,按住院标准予以保障,减轻老年人就医负担,助力打造“浙里康养”金名片。五是减轻育儿家庭负担。支持三孩生育政策落地,逐步扩大生育保险覆盖面和支付范围,适度提高学龄前儿童医保待遇,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同时,积极探索以家庭为单位医疗保障政策。
坚持以改革撬动发展,不断深化医保供给侧改革,提高医保支付方式、药品耗材招采、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系统性、联动性、协同性,让人民群众共享医保改革发展成果。一是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发挥医保基金对资源配置的牵引作用,在全面实施住院按病组(DRG)付费基础上,持续推进门诊按病组(APG)付费、住院按床日(PDPM)付费等多元复合型支付方式改革,实现医保基金支付闭环管理,推动形成医保与定点医药机构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二是持续推进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改革。发挥市场对价格形成的决定性作用,持续扩大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范围,建立健全“省级统筹、省市联动、市级联合”的药械集中带量采购机制,积极打造国家医药集中采购示范平台,力争让人民群众用上质优价廉的好药。三是优化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建立医疗服务价格科学确定和动态调整机制,优化新增项目管理,有力地促进医疗技术创新发展、临床应用和“医学高峰”建设。四是强化医保基金监管。创新基金监管方式,重拳打击欺诈骗保,建立健全基金监管执法体系,持续提升基金监管法治化、专业化、信息化水平,坚决守好人民群众救命钱。
坚持“整体智治、高效协同”,用好“数字赋能”手段,推进数字化改革全面贯通,促进医保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是高水平深化数字化改革。完善全省智慧医保平台架构,持续拓展系统功能,围绕“共同富裕改革”“便民利企服务”“基金智慧监管”等重大需求,构建完善“浙里病贫共济”“浙里舒心医保”“基金监管在线”等场景应用,推进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变革,加快打造医保数字化改革标志性成果。二是高质量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制定全省统一的省市县乡村五级经办服务清单,推行医保经办服务无差别办理,实现省内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体化经办。健全完善经办互联网服务大厅,实现全时域全领域信息化、电子化服务,确保“网上办”“掌上办”可办率达到100%,办结率稳定在80%以上。构建以医保自助服务为主,集成互联网诊疗、网上购药等跨部门跨场景的村社“服务矩阵”。三是高标准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持续扩大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联通范围,积极推进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目录统一,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共享,逐步实现经办服务事项全面跨省通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