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淼
岁末年初,关于信用建设的重大政策接连出台。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实施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会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和其他有关部门(单位),编制印发了《全国公共信用信息基础目录(2021年版)》和《全国失信惩戒措施基础清单(2021年版)》;2022年的首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实施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推动监管更加公平有效。
这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表明信用建设在国家治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已经得到了更广泛的承认,正在向着合法规范的方向加速前行。
关于这些文件,本期杂志将用较多的篇幅进行解读,在此就不再赘述,这里只想讨论这样一个问题——信用建设取得这样一个大发展的前行动力何在?
问题导向。能否“get”到时代发展的“点”,是一项政策能否取得满意效果的关键所在。信用建设全面开展的大背景就是,我国的社会信用发展现状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10年前的2012年3月9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在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工作座谈会议上指出,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信用低下的状况,已经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制约了社会文明的进步。从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开展失信联合惩戒,推动“信易+”应用,到全面探索信用监管,信用建设的每一步“大棋”都对应着亟待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无论是最开始阶段的法院“执行难”,假冒伪劣满天飞,还是现在的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科技支撑。信用体系建设之所以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在于它搭上了数字经济的快车。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元宇宙等新技术概念接连出现,使得信用信息的归集共享能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截至2021年12月末,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归集总量持续增长,共享平台累计归集共享各类信息约704.97亿条,归集双公示信息42140万条。这样的一种信息归集共享能力是信用能够真正破解各项难题的重要基础。
改革取向。信用元素介入,使得改革得以加速破题,快速推进。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次第铺开的过程,也正是一个全面深化改革,加速现代政府建设的过程,创新的层出不穷,也使得政策储备资源不断丰富。以信用监管为例,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各地方各行业探索出了一系列鲜活的经验。如广州开展的“星级示范车”,让乘客看星选出租车;山东新泰市综合执法局创新使用路长制“三维三色”管理平台,浙江余姚在餐饮服务行业推行“驾照式12分制管理模式”……这些基层实实在在探索出来的经验,也成为信用监管有力有效的直接证明。其它领域,无论是信易贷、信用承诺,还是信用社区建设,同样如火如荼。这充分表明,信用是受到大家共同喜爱一个“改革法宝”。
到本期杂志付印,《中国信用》也已经走过了整整5年的历程,在见证记录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快速发展过程的同时,我们为她所鼓舞,为她所振奋,我们也希望用她所探索出的经验,磨砺出的精神,继续激励、鞭策我们下一个5年的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