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①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重要遵循。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迫切需要深入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智慧、实践品格和方法遵循,使其内化为人的自由和解放本质意识,外化为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现实动力。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新型无产阶级政党,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强大的政治优势。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总体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智慧层面上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规律的把握,确立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范式。
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是没有生命力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科学理论,是集中体现人民智慧、把握人民意愿、增进民生福祉的科学理论,它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明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是科学理论永葆生机活力的根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强烈的问题意识,聚焦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在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中化出新道理,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推进新发展,在国际局势急剧变化趋势中形成新理论,创造性地回答了“构建何种当代马克思主义”以及“如何构建当代马克思主义”的重大问题,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下了根。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敏锐把握与科学研判中国之问、时代之问、世界之问的新情况、新特点和新趋势,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理想性和现实性、个体性和社会性的辩证运动,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人类共同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
走自己的路,是科学世界观方法论的理论和实践立足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解决中国实际问题,深刻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课题,使我们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途径、人类文明形态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并由此获得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行动指南。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它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性,更有体现中国特色的个性。作为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了解决新时代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实践方法。它以对问题意识的高度自觉和坚持贯彻,把握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和实践路向。
一是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问题的复杂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关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基本问题、重大问题、关键问题和突出问题,抓住这些问题的复杂性、多发性特质,深入分析这些问题的形式和成因,通过历史看清现实,透过现象把握本质。
二是确立了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原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运用普遍联系、运动发展的基本原则,深入把握事物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做到从中国国情出发想问题、做决策,以推进高质量发展。
三是提供了改造世界的实践指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抓住“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紧扣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坚持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启,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守实践第一的根本立场,牢牢抓住中华民族奋斗是自力更生这一基点,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是坚持走中国道路的自信自立。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以贯之的根本立场。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摒弃了那种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成为他人附庸的自卑心态,提出了一系列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因循守旧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成为指导中国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二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战略自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的全面领导,是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正确方向的根本保证,更是坚持独立自主、团结奋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命,使我们党坚守初心使命,始终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进而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摆脱了封闭僵化、食洋不化的困境,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恩格斯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②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是空洞抽象的教条,而是引领中国共产党人走好新征程的方法遵循,其蕴含的唯物辩证法的理论要义和思想方法,为我们提高驾驭矛盾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和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本领提供了丰富的哲学滋养,是新时代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
未来五年,是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搞好这五年的发展,对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至关重要。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并不轻松,会遭遇各种风险和挑战,面临更为错综复杂的矛盾和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以科学世界观方法论为引领,化理论为方法,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和底线思维这七种能力,科学把握宏观与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一般与特殊、现象与本质、偶然与必然的关系,常观大势、常思大局,抓住要害、抓准原因、果断决策,展开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发挥共产党人的主观能动性,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所谓“看家本领”,是指一种特别擅长的技能,强调此项能力、本领的基础地位和重要性。“看家”意味着如何回答“看什么家”的问题,这是决定方向的大问题。这个家,对新时代共产党人来说,就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它以崇高理想信念为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血脉所在。“看好家”关键要懂得怎么看,以什么样的立场、观点、方法去看家。
全面掌握这一看家本领,需要避免两种极端立场。一是克服教条主义。教条主义以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纯洁性自居,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逻辑,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文化条件下提出的观点、原理和方法,就“主义”来研究“主义”或“问题”。教条主义的最大危害,就是脱离时代和实际,割裂理论与现实,损害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二是摆脱实用主义。面对重大现实难题,有的人把某些西方的非马克思主义学术观点和思潮附会到马克思主义之中,走“以西代马”的“西化”路径;还有的人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缘由,试图“以儒代马”。两者在否定马克思主义、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是一致的,都曲解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质。究其根本,教条主义和实用主义态度均以“照着说”的方式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绝对化、教条化,割裂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与现实逻辑,消解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
避免“两种极端立场”,我们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从静态的实体思维进入动态的关系思维,从单向思维进入多向思维,克服那种寻找“是什么,不是什么”唯一固定标准的思维定式,把“是什么”和“何以是”统一起来,突出研究关系、理解关系的意义,把握事物变化发展的生成、发展、趋势等过程,把握人与世界、主体和客体、人与自身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对事物全面、历史和本质的看法。唯此,才能用好、用活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
一个民族要站在时代前列,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思想灯塔。我们要把握好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武装头脑、推动工作,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
注释:
①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人民日报》2022 年10 月17 日,第1 版。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 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742-74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