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才,李国铎
(甘肃省中医院,甘肃 兰州 730050)
炮制工艺分为净制、切制和炮炙三大类。炮炙包括炒法、炙法、制炭、煅、蒸、煮、煨、制霜法、干馏法等,这些炮制方法直接或间接需要火提供热量,从而达到改变药物功能、性味、归经及降低毒性的目的。烘制法最大优势在于利用烘箱对药物的烘制温度及时间进行精准控制,将传统炮制要求的“文火”“武火”“炒至一定程度”等模糊描述转化成直观的量化参数,以达到替代传统炮炙方法的目的。
目前应用于研究、生产的烘制设备有以下3种,见表1。
表1 烘制设备
物料的大小尺寸、料层的厚度均对烘制工艺的均一性、稳定性有影响。由于烘制法是一种静态的炮制方法,物料不能像炒法一样进行连续翻动,料层过厚易出现表层物料达到炮制要求而内部物料的炮制火候欠佳的现象,大小不均匀易导致同一批炮制产品中出现生熟混杂的情况。
为了提高烘制品的质量均一性,应对不同规格、尺寸的药物分类、分档加工;料层厚度的确定应综合考虑炮制质量、成本、效率等因素。胡素连等[2]以刺激性成分挥发油的总峰面积、峰数目和刺激性试验等评价指标,优选乳香最佳炮制工艺:乳香直径0.5 cm,放置1 cm厚,120 ℃烘制2 h。
升高空气的温度,物料的温度也相应升高,但烘制温度应根据物料的性质和炮制目的而定。例如,煅制法要求煅制温度普遍为高温,但温度太高则植物类药易灰化,而某些矿物药易分解(如白矾300℃开始分解),达不到煅至“存性”的质量要求;干馏法温度一般也较高,多在120~450 ℃进行,但由于原料不同,各干馏物裂解温度也不一样,如蛋黄油在280 ℃左右,竹沥油在350~400 ℃。
空气的流速越大,蒸发速率越快,因此适当提高热风循环烘箱内部热空气的循环速度,能显著提高干燥效率。
在干燥过程中,首先是物料表面液体的蒸发,然后是内部液体逐渐扩散到表面继续蒸发,直至干燥完全。若干燥速度过快,物料表面的蒸发速度大大超过内部液体扩散到物料表面的速度,致使物料表面粉粒黏着,甚至熔化形成硬壳,从而阻碍了内部水分的扩散和蒸发,形成虚假干燥现象。例如,白矾烘制温度设置不当会出现“夹生”“结顶”“封皮”等现象,严重影响枯矾药材质量,降低了临床疗效[3]。
烘制时间即指药物烘制的火候,火候是烘制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之一,炮制过火、不及都达不到炮制的质量要求,临床疗效无法保证。烘制法可以精确地控制炮制火候,从而避免中药炮制不及或太过。例如,清炒法根据火候及程度的不同又分为炒黄、炒焦、炒炭,一般炒黄加热时间相对最短、炒焦较长、炒炭时间最长;在同一火力条件下,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药物会逐渐完全炭化甚至灰化。
生地黄性味甘、寒,制成熟地黄后药性由寒转温,味由苦转甜,功能由清转补。烘制法还可将药物制成炭剂,产生或增强止血作用。血余炭为人发制成的炭化物,生品的水和乙醇煎液均无止血效果[4],制炭后其味苦、涩、性平,临床及药理实验证明确有良好的收敛止血作用。
益智仁入脾、肾经,具有温脾止泻、摄涎唾、固精、缩尿等功效;盐炙后则主入肾经,专用于涩精、缩尿[5]。生地黄可入心经,以清营凉血为长,制成熟地黄后则主入肾经,以养血滋阴、益精补肾见长。
“毒药”是指具有一定毒性和副作用的药物。通过烘制,可以到达减毒增效的目的,如草乌烘制,巴豆制霜均可去毒。烘制有毒药物时一定要注意去毒而存效,烘制的火力和火候控制是关键,不可偏废,否则,可能造成毒去效失甚至效失毒存的结果。
金石类药材一般质地坚硬,难以粉碎且药效成分不易煎出,不利于制剂和调剂,因此必须通过加热等处理,使其质地酥脆而便于粉碎。例如,煅代赭石、寒水石,火煅醋淬自然铜等。
影响烘制过程的关键因素是火力和火候。传统将火力分为微火、文火、中火、武火等;火候是指药物炮制的时间和程度。由于微火、文火、中火、武火等没有具体的量化指标,且往往以颜色、气味、质地等作为炮制终点的依据,药工在进行传统炮制加工时对火力大小和炮制终点的判断一般基于个人工作经验,导致炮制质量不稳定,影响临床疗效。因此迫切需要制定统一、共性的炮制工艺量化指标与参数。烘箱可以通过温控器精确控制烘制温度及温度梯度,精确设定烘制时间,从而保证炮制所需的火力和火候达到最佳状态。
美拉德反应是羰基化合物(如蒽酮、黄酮、环烯醚萜、挥发油类)和氨基化合物(如氨基酸、生物碱类)之间发生非酶促的反应[6]。而中药在加工炮制过程中,几乎所有含有羰基和氨基的药物在加热条件下均能产生美拉德反应,这是把双刃剑,既可以改变中药色泽、香味,产生新的药理活性物质,也能产生5-羟甲基糠醛、丙烯酰胺等微量有毒有害物质[7]。
烘制法降低药物毒性的主要途径有3个:(1)改变毒性成分结构,如川乌中双酯型乌头碱毒性最强但性质不稳定,遇热被分解为几乎无毒性的乌头原碱类,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8];(2)降低毒性成分含量,巴豆制霜后巴豆油含量从34%~57%降至18%~20%[9],此外通过加热又可破坏其毒性蛋白,共奏降低毒性之功;(3)杀酶保苷,减毒增效,加热可破坏苦杏仁酶,从而抑制其将苦杏仁苷水解成氢氰酸[10]。
蒺藜经烘制法炮制后,皂苷元含量增加,其机理可能为皂苷经炒制转化为结构性质更为稳定的蒺藜皂苷元成分[11];诃子加热炮制后游离没食子酸含量增加[12];山楂炮制时间、温度与有机酸含量呈负相关[13];没药以125 ℃烘2.5 h,其刺激性成分挥发油已除去约92%[14];茅根以170 ℃烘制16 min制成炭后,微量元素的含量大多明显升高[15];烘制温度和黄酒加入量与酒胡芦巴中多糖含量呈正相关,推测加热和辅料中的水可以促进酒胡芦巴中多糖的溶出[16]。
烘制法其本质是一种特殊的火制方法,故传统需要用到火的炮制方法,如炒法、炙法、制炭、煅、蒸、煮、煨,制霜法、干馏法等,均可以用烘制法替代。
烘制法可以替代单炒、麸炒、砂炒(烫)、哈粉炒、米炒等,见表2。
表2 烘制法替代炒法的研究概况
烘制法也可替代醋炙、姜炙、酒炙、蜜炙、盐炙等炙法,见表3。
表3 烘制法替代炙法的研究概况
烘制法替代炒炭法、煅炭法的相关研究见表4。
表4 烘制法替代制炭的研究概况
烘制法替代其他制法的相关研究见表5。
表5 烘制法替代其他制法的研究概况
炮制辅料是具有辅助作用的附加物料,可对主药起协调作用,或增强疗效、或降低毒性、或减轻副作用、或影响主药的理化性质,如“酒制升提,姜制发散”等。因此,烘制法在替代相应传统制法时,是否保留辅料应综合考虑辅料在炮制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简单地舍弃略显武断,如有学者在研究阿胶烘制时,未加辅料蛤粉;蛤粉作为导热介质其本身又有清热利湿、软坚化痰的功能,与阿胶共制既可除去药物的腥味还能增强疗效。因此,辅料的取舍、用量的多少与加入的方式是否沿袭传统炮炙方法,需要系统深入地研究考察。
目前,绝大多数烘制法研究中选择的考察指标为炮制品性状、收率、指标成分、浸出物、有效成分和有效部位等理化指标,较少涉及药效、毒理及临床疗效观察研究。烘制饮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内涵阐释不清楚,无法获得行业及监管部门的普遍认同,其替代传统炮制饮片的可行性、紧迫性、必要性未得到重视。可以将烘制饮片与传统饮品通过性状、理化性质、药效、毒理、体内吸收代谢等方面进行“一致性评价”研究,烘制品的质量与疗效应不低于传统炮制品。
由于评价指标普遍较为单一,相关研究缺乏系统性,造成烘制法替代传统制法的研究依据不充分,尚不足以作为法定的炮制方法被收载。此外,中药饮片产业基础差,技术改造起步晚,是中药各产业中最薄弱的环节,整体产业水平还很低,表现在生产企业多、规模小、效益低、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弱,生产工艺和设备落后,严重制约新工艺的推广和应用。建议对大宗药材、各省道地药材率先开展系统、全面、深入的烘制研究,成熟一个品种则推广应用一个品种。